李典的资料 详细

作者&投稿:盍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与大将李典的资料~

  李典
  李典,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钜野)人。生于兴平二年(公元194年),卒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29年)。史载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继位后追号愍侯。

  李典姓李,名典,字曼成,山阳巨鹿人。

  一、智谋:能识破徐庶、诸葛亮之计。

  1、在樊城之战,却说曹仁输了一阵,方信李典之言;因复请典商议,言:“刘备军中必有能者,吾阵竟为所破。”李典曰:“吾虽在此,甚忧樊城。”曹仁曰:“今晚去劫寨。如得胜,再作计议;如不胜,便退军回樊城。”李典曰:“不可。刘备必有准备。”仁曰:“若如此多疑,何以用兵!”遂不听李典之言。而后曹仁丢失樊城。曹仁若听李典之言,怎会中徐庶之计???

  2、还有在博望坡之战夏侯敦只顾赶杀敌军。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

  二、武艺:与关、张、赵交手皆可全身而退。

  1、曹操曾说过:“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可见李典是一员猛将。至少在曹操眼中不比许褚、张辽、乐进要差。

  2、在樊城之战中曹仁命李典出阵,与赵云交锋。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李典能与赵云交马十数合而且只是料敌不过,而不是招数上的失败。这点比起于禁八、九合败马超就要强的多!

  3、樊城中计后,说岸上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乃张飞也。曹军死战,李典保护曹仁下船渡河。在全军大败的情况下李典犹能与猛将张飞交战并救曹仁过河可见李典武艺与张飞相差不远。

  4、博望坡之战曹军败退时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羽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此战李典在孤身一人士气低落情况,且在狭窄的博望坡中,能从关羽身旁杀出,足以见其混战能力极强!

  而在逍遥津之战时,张辽、李典、乐进三人素不睦。辽恐其不从,李典慨然而其曰:“将军如此,典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愿听指挥。”于是李典与张辽、乐进在逍遥津大破孙权。李典在关键时刻,能以公费私,足见其大义也!

  可惜李典生于174年,亡于209年,年仅三十六岁。在曹营诸将中李典最年轻可惜却英年早逝。


  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袭兖州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老家乘氏安抚民众。李乾手下有几千家宾客,当然是吕布拉拢的对象。就派出薛兰李封试图招降李乾,李乾不从,遂为薛李二人所杀。当时的兵马是父死子继,李乾死后,李典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其父所率领的数千部曲的领袖。曹操也许在当时就已经看出了李典的才华,令李典整理军队,和曹操一起攻击薛兰,李封。大破薛李的军队,并击退吕布的援军。后因跟随曹操平定兖州有功,任中郎将,离狐太守。当时李典最多只有十六岁(杀薛李时是195年,逍遥津战役是215年,李典死时36岁,即使逍遥津战役后马上就死,他当中郎将的时候也最多只有16岁)。即得此高位,可以推断出所立功并不小。
  后曹操攻击袁谭袁尚,李典和程昱负责运军粮,当时走的是水路。袁尚既派高干率军驻守在河上断绝水道。运输队不得过,曹操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让李典水路走不通就走陆路。高干大概是看到对面的只是曹军的运输队,没有放在眼里,又有地利,防备比较松懈。李典由此看出了敌军有可乘之机,认为敌军自峙地利,防守松懈,装备少,攻之必破。说服程昱及其他将领渡河进击高干,大破之,打通了通往曹军主力的水路。按年份算,当时李典也就是二十出头一点,有此胆色,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已是良将之才。
  在演义中有一场著名的博望坡战役,而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场作为原型的战役,不过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刘备,这场战役里面获胜的是刘备军。但可以说,如果领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淳,获胜的也许是曹军。刘备北侵,李典跟随夏侯淳对付刘备。刘备见大军到,遂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淳领兵追袭,李典看出其中有诈,劝道:“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淳以及曹营里著名的另一位智将于禁却都看不出如此浅显的道理,想是恃着兵多,以为可以用大石压死蟹的方式把刘备军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无悬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还是李典带着兵去把夏侯淳救出来。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
  在曹操军攻击乌丸的时候,高干叛变,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这对搭档第一次有记载的合作,曹操派李乐二人攻击高干,二人包围壶关城直至十一月曹操亲自出阵。
  第二年八月,这对搭档再度出击,东征海贼管承,大破之,管承逃入海岛。
  由于数次立功,李典升迁为捕虏将军,后迁破虏将军。
  到后期,李典被曹操派到合肥,与张辽,乐进一起率七千多人镇守合肥,防御孙权,曹操自己就跑去了打张鲁。老实说这七千多人实在是少了点,也太看不起东吴的实力了,以这三人的身价和东吴的威胁少说也得给个三五万的。大概曹操是想着自己刚刚攻打完孙权,孙权不敢妄动的原因吧。可惜曹操前脚刚走,孙权后面立马拉了十万人就把合肥给围了。面对此危机,张辽认为等得援军到,合肥也守不住了,应该主动出击。虽然李,乐,张从来就不和(还有个于禁,张,于,乐三人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但李典却没有拘泥于私仇,慷慨激昂的说:“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他这样说,看来仇还是挺深的)遂与张辽精选八百人,攻击吴军,一度逼退东吴军。这就是著名的逍遥津之战,这一战打乱了吴军的阵脚,大长了魏军士气。吴军围城十余日,见没有破城的机会,只有撤走。当然这场仗首功应归在战斗中勇猛无匹的张辽,但同样不计前嫌出战的李典也同样功不可没。
  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将才却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死了。否则他的成就必不低于他的好搭档乐进。他的功绩也受到了领导者的肯定,曹芳做皇帝的时候在曹操的宗庙里面留了一个位置给李典,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
  三国志是这样评价他的“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就是李典,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有三十六岁就被部下称为长者,他的品德和为人是可想而知了。而且他不与诸将争功,这也许就是他一直职位都不算太高的原因,但这有什么呢,他的智谋可以看出并不逊色于曹魏的大部分将领,而且如果他不是早死,必定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


  李典 - 简明历史传记

  李典早年跟随从父李乾效力于曹操,在吕曹交战期间,李乾因不肯降敌被吕布手下薛兰,李封所杀,李典助堂弟李整杀敌报仇,李整死后不久李典就被曹操任为离狐太守,中郎将,此后战役中李典多负责粮运后勤,直到任夏侯敦副将讨刘备后才逐渐调到前线作战。李典向来与张辽,乐进不和,但他却不会因私怨而耽误公事,还大败孙权,因此被封为破虏将军,都亭侯,死后被追谥为愍侯。

  李典 - 简明演义传记

  李典,曹操手下将领,三国演义第5回登场。李典很早就加入曹操军,跟随曹操击破青州黄巾,战吕布,破袁绍,多有功劳。赤壁之战后,李典随张辽驻守合肥,不计私人恩怨,同张辽、乐进一同击败了来袭的孙权军。

  李典的历史评价

  陈寿: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

  历史年表


  李典早年跟随从父李乾效力于曹操。

  [194年] 吕布手下薛兰,李封招降李乾,李乾不肯,被杀。曹操让李乾子李整统领李乾兵,跟从曹操平兖州诸县,有功,迁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调离颍阴令,为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迁离狐太守。

  [200年] 曹操与袁绍相拒官渡,李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袁绍破,用李典为裨将军,屯安民。

  [202年] 曹操击袁谭、袁尚于黎阳,使李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和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曹操对李典、程昱说:“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李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

  [203年]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曹操遣李典从夏侯敦拒之。刘备烧屯假意逃走,夏侯敦率诸军追击之,李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敦不听,与于禁追之,李典留守。夏侯敦等果入贼伏里,与战不利,李典往救,刘备望见救至,乃退。

  [204年] 李典跟从曹操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215年] 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张辽欲出战。乐进、李典、张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张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李典好学,品行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李祯嗣。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祯邑百户,赐典一子爵关内侯,邑百户;谥李典曰愍侯。

李典,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钜野)人。史载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继位后追号愍侯。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鹿人。 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袭兖州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老家乘氏安抚民众。李乾手下有几千家宾客,当然是吕布拉拢的对象。就派出薛兰、李封试图招降李乾,李乾不从,遂为薛李二人所杀。当时的兵马是父死子继,李乾死后,李典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其父所率领的数千部曲的领袖。曹操也许在当时就已经看出了李典的才华,令李典整理军队,和曹操一起攻击薛兰,李封。大破薛李的军队,并击退吕布的援军。后因跟随曹操平定兖州有功,任中郎将,离狐太守。当时李典最多只有十六岁(杀薛李时是195年,逍遥津战役是215年,李典死时36岁,即使逍遥津战役后马上就死,他当中郎将的时候也最多只有16岁)。即得此高位,可以推断出所立功并不小。 后曹操攻击袁谭、袁尚,李典和程昱负责运军粮,当时走的是水路。袁尚既派高干率军驻守在河上断绝水道。运输队不得过,曹操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让李典水路走不通就走陆路。高干大概是看到对面的只是曹军的运输队,没有放在眼里,又有地利,防备比较松懈。李典由此看出了敌军有可乘之机,认为敌军自峙地利,防守松懈,装备少,攻之必破。说服程昱及其他将领渡河进击高干,大破之,打通了通往曹军主力的水路。按年份算,当时李典也就是二十出头一点,有此胆色,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已是良将之才。 在演义中有一场著名的博望坡战役,而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场作为原型的战役,不过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刘备,这场战役里面获胜的是刘备军。但可以说,如果领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淳,获胜的也许是曹军。刘备北侵,李典跟随夏侯淳对付刘备。刘备见大军到,遂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惇领兵追袭,李典看出其中有诈,劝道:“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淳以及曹营里著名的另一位智将于禁却都看不出如此浅显的道理,想是恃着兵多,以为可以用大石压死蟹的方式把刘备军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无悬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还是李典带着兵去把夏侯淳救出来。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 在曹操军攻击乌丸的时候,高干叛变,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这对搭档第一次有记载的合作,曹操派李乐二人攻击高干,二人包围壶关城直至十一月曹操亲自出阵。 第二年八月,这对搭档再度出击,东征海贼管承,大破之,管承逃入海岛。 由于数次立功,李典升迁为捕虏将军,后迁破虏将军。 到后期,李典被曹操派到合肥,与张辽,乐进一起率七千多人镇守合肥,防御孙权,曹操自己就跑去了打张鲁。老实说这七千多人实在是少了点,也太看不起东吴的实力了,以这三人的身价和东吴的威胁少说也得给个三五万的。大概曹操是想着自己刚刚攻打完孙权,孙权不敢妄动的原因吧。可惜曹操前脚刚走,孙权后面立马拉了十万人就把合肥给围了。面对此危机,张辽认为等得援军到,合肥也守不住了,应该主动出击。虽然李,乐,张从来就不和(还有个于禁,张,于,乐三人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但李典却没有拘泥于私仇,慷慨激昂的说:“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他这样说,看来仇还是挺深的)遂与张辽精选八百人,攻击吴军,一度逼退东吴军。这就是著名的逍遥津之战,这一战打乱了吴军的阵脚,大长了魏军士气。吴军围城十余日,见没有破城的机会,只有撤走。当然这场仗首功应归在战斗中勇猛无匹的张辽,但同样不计前嫌出战的李典也同样功不可没。 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将才却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死了。否则他的成就必不低于他的好搭档乐进。他的功绩也受到了领导者的肯定,曹芳做皇帝的时候在曹操的宗庙里面留了一个位置给李典,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 三国志是这样评价他的“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就是李典,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有三十六岁就被部下称为长者,他的品德和为人是可想而知了。而且他不与诸将争功,这也许就是他一直职位都不算太高的原因,但这有什么呢,他的智谋可以看出并不逊色于曹魏的大部分将领,而且如果他不是早死,必定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

李典目录[隐藏]

人物介绍
李典生卒考
简明历史传记
简明演义传记
《三国志》记载
历史评价
历史年表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李典(174—209,一说180—215),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钜野)人。史载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
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从父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袭兖州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老家乘氏安抚民众。李乾手下有几千家宾客,当然是吕布拉拢的对象。就派出薛兰、李封试图招降李乾,李乾不从,遂为薛李二人所杀。当时的兵马是父死子继,李乾死后,其子李整继之,李整死后李典成为了其所率领的数千部曲的领袖。后跟随曹操平定兖州有功,任中郎将,离狐太守。当时李典最多只有二十二岁(杀薛李时是195年,李典最早死于209年,李典死时36岁,他当中郎将的时候也最多只有22岁),即得此高位,可以推断出所立功并不小。
后来曹操攻击袁谭、袁尚,李典和程昱负责运军粮,当时走的是水路。袁尚既派高干率军驻守在河上断绝水道。运输队不得过,曹操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让李典水路走不通就走陆路。高干大概是看到对面的只是曹军的运输队,没有放在眼里,又有地利,防备比较松懈。李典由此看出了敌军有可乘之机,认为敌军自峙地利,防守松懈,装备少,攻之必破。说服程昱及其他将领渡河进击高干,大破之,打通了通往曹军主力的水路。按年份算,当时李典也就是二十出头一点,有此胆色,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已是良将之才。
在演义中有一场著名的博望坡战役,而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场作为原型的战役,不过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刘备,这场战役里面获胜的是刘备军。但可以说,如果领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敦,获胜的也许是曹军。刘备北侵,李典跟随夏侯敦对付刘备。刘备见大军到,遂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敦领兵追袭,李典看出其中有诈,劝道:“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敦以及曹营里著名的另一位智将于禁却都看不出如此浅显的道理,想是恃着兵多,以为可以用大石压死蟹的方式把刘备军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无悬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还是李典带着兵去把夏侯敦救出来。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
在曹操军攻击乌丸的时候,高干叛变,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这对搭档第一次有记载的合作,曹操派李乐二人攻击高干,二人包围壶关城直至十一月曹操亲自出阵。
第二年八月,这对搭档再度出击,东征海贼管承,大破之,管承逃入海岛。
由于数次立功,李典升迁为捕虏将军,后迁破虏将军。
到后期,李典被曹操派到合肥,与张辽,乐进一起率七千多人镇守合肥,防御孙权,曹操自己就跑去了打张鲁。老实说这七千多人实在是少了点,也太看不起东吴的实力了,以这三人的身价和东吴的威胁少说也得给个三五万的。大概曹操是想着自己刚刚攻打完孙权,孙权不敢妄动的原因吧。可惜曹操前脚刚走,孙权后面立马拉了十万人就把合肥给围了。面对此危机,张辽认为等得援军到,合肥也守不住了,应该主动出击。虽然李,乐,张从来就不和(还有个于禁,张,于,乐三人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但李典却没有拘泥于私仇,慷慨激昂的说:“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他这样说,看来仇还是挺深的)遂与张辽精选八百人,攻击吴军,一度逼退东吴军。这就是著名的逍遥津之战,这一战打乱了吴军的阵脚,大长了魏军士气。吴军围城十余日,见没有破城的机会,只有撤走。当然这场仗首功应归在战斗中勇猛无匹的张辽,但同样不计前嫌出战的李典也同样功不可没。
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将才却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死了。否则他的成就必不低于他的好搭档乐进。他的功绩也受到了领导者的肯定,曹芳做皇帝的时候在曹操的宗庙里面留了一个位置给李典,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
三国志是这样评价他的“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就是李典,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有三十六岁就被部下称为长者,他的品德和为人是可想而知了。而且他不与诸将争功,这也许就是他一直职位都不算太高的原因,但这有什么呢,他的智谋可以看出并不逊色于曹魏的大部分将领,而且如果他不是早死,必定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
[编辑本段]李典生卒考
李典的生卒年有多种说法 但大都是终年三十六岁 具体资料如下:
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
李典:(174--209):三国山阳钜野(今属山东),字曼成,初招集宗族宾客
数千家,从曹操镇压黄巾起义军(约191--193年,若李典生年正确,当不足二
十岁).任中朗将,迁捕虏将军.后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击破孙权的进攻.
资治通鉴(215年)
八月,孙权率众十万围合肥。时张辽、李典、乐进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三国志.
张辽传: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
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
(曹操征张鲁是215年).
李典传: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
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
又:典从父干,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190--193),以众
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192),又从击袁术(193),征徐州(194).
后汉书中似无李典记载.
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1:辞海,资治通鉴,三国志至少有其一错误.
思考2:逍遥津之战在215年,应无疑,李典应该也参加此战.初平中(190--193)年,
李典随曹操,192年正式出场.若李典殁于215年,他当生于180年(三国志.李典传:
年36薨).192年李典13岁,而在此之前,"典从父干,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
似不合理.
思考3:209年,孙权第一次进攻合肥,不利,撤退.当时张辽,李典,乐进应该也在.
可能1:李典生于174年,三国志李典"年三十六薨"误(或为四十六,或其他),以讹
传讹,以至此后所有与李典生卒年份有关的史料均误.
可能2:李典生于174年,三国志李典"年三十六薨"正确,所指破孙权一战为209年
孙权第一次进攻合肥.这样三国志张辽传,资治通鉴均误.
可能3:李典非生于174年,三国志李典"年三十六薨"正确,逍遥津一战正确,则李
典从曹操年龄,绝不可能超过13岁.(逍遥津215年8月,若李典亡于215年,则生于180年,
192年时不过13岁)
可能4:其他原因.
[编辑本段]简明历史传记

李典早年跟随从父李乾效力于曹操,在吕曹交战期间,李乾因不肯降敌被吕布手下薛兰,李封所杀,李典助堂弟李整杀敌报仇,李整死后不久李典就被曹操任为离狐太守,中郎将,此后战役中李典多负责粮运后勤,直到任夏侯敦副将讨刘备后才逐渐调到前线作战。李典向来与张辽,乐进不和,但他却不会因私怨而耽误公事,还大败孙权,因此被封为破虏将军,都亭侯,死后被追谥为愍侯。
[编辑本段]简明演义传记
李典,曹操手下将领,三国演义第5回登场。李典很早就加入曹操军,跟随曹操击破青州黄巾,战吕布,破袁绍,多有功劳。赤壁之战后,李典随张辽驻守合肥,不计私人恩怨,同张辽、乐进一同击败了来袭的孙权军。
[编辑本段]《三国志》记载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於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魏书曰: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太祖善之,故试以治民之政。迁离狐太守。
炔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於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敦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敦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敦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敦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於壶关,击管承於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馀家,居乘氏,自请原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馀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恂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祯邑百户,赐典一子爵关内侯,邑百户;谥典曰愍侯。
僦谝建安初,通举众诣太祖於许。拜通振威中郎将,屯汝南西界。太祖讨张绣,刘表遣兵以助绣,太祖军不利。通将兵夜诣太祖,太祖得以复战,通为先登,大破绣军。拜裨将军,封建功侯。分汝南二县,以通为阳安都尉。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於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嘉俨执宪不阿,与为亲交。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通亲戚部曲流涕曰:“今孤危独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从绍。”通按剑以叱之曰:“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吾以死不贰。”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又击郡贼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送其首。遂定淮、汝之地。改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时贼张赤等五千馀家聚桃山,通攻破之。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追增邑二百户,并前四百户。文帝践阼,谥曰刚侯。诏曰:“昔袁绍之难,自许、蔡以南,人怀异心。通秉义不顾,使携贰率服,朕甚嘉之。不幸早薨,子基虽已袭爵,未足酬其庸勋。基兄绪,前屯樊城,又有功。世笃其劳,其以基为奉义中郎将,绪平虏中郎将,以宠异焉。”王隐晋书曰:绪子秉,字玄胄,有俊才,为时所贵,官至秦州刺史。秉尝答司马文王问,因以为家诫曰:“昔侍坐於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并受诏。既出,上顾谓吾等曰:‘相诫敕正当尔不?’侍坐众贤,莫不赞善。上又问曰:‘必不得已,於斯三者何先?’或对曰:‘清固为本。’次复问吾,对曰:‘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已,慎乃为大。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以易称括囊无咎,藉用白茅,皆慎之至也。’上曰:‘卿言得之耳。可举近世能慎者谁乎?’诸人各未知所对,吾乃举故太尉荀景倩、尚书董仲连、仆射王公仲并可谓为慎。上曰:‘此诸人者,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亦各其慎也。然天下之至慎,其惟阮嗣宗乎!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真可谓至慎矣。’吾每思此言,亦足以为明诫。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轻论人,勿轻说事,如此则悔吝何由而生,患祸无从而至矣。”秉子重,字茂曾。少知名,历位吏部郎、平阳太守。晋诸公赞曰:重以清尚称。相国赵王伦以重望取为右司马。重以伦将为乱,辞疾不就。伦逼之不已,重遂不复自活,至於困笃,扶曳受拜,数日卒,赠散骑常侍。重二弟,尚字茂仲,矩字茂约,永嘉中并典郡;矩至江州刺史。重子式,字景则,官至侍中。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陈寿: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
[编辑本段]历史年表
李典早年跟随从父李乾效力于曹操。
[194年] 吕布手下薛兰,李封招降李乾,李乾不肯,被杀。曹操让李乾子李整统领李乾兵,跟从曹操平兖州诸县,有功,迁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调离颍阴令,为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迁离狐太守。
[200年] 曹操与袁绍相拒官渡,李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袁绍破,用李典为裨将军,屯安民。
[202年] 曹操击袁谭、袁尚于黎阳,使李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和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曹操对李典、程昱说:“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李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
[203年]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曹操遣李典从夏侯敦拒之。刘备烧屯假意逃走,夏侯敦率诸军追击之,李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敦不听,与于禁追之,李典留守。夏侯敦等果入贼伏里,与战不利,李典往救,刘备望见救至,乃退。
[204年] 李典跟从曹操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209年,一说215年] 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张辽欲出战。乐进、李典、张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张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李典好学,品行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李祯嗣。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祯邑百户,赐典一子爵关内侯,邑百户;谥李典曰愍侯。

李典(174—209,一说180—215),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钜野)人。史载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
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从父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袭兖州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老家乘氏安抚民众。李乾手下有几千家宾客,当然是吕布拉拢的对象。就派出薛兰、李封试图招降李乾,李乾不从,遂为薛李二人所杀。当时的兵马是父死子继,李乾死后,其子李整继之,李整死后李典成为了其所率领的数千部曲的领袖。后跟随曹操平定兖州有功,任中郎将,离狐太守。当时李典最多只有二十二岁(杀薛李时是195年,李典最早死于209年,李典死时36岁,他当中郎将的时候也最多只有22岁),即得此高位,可以推断出所立功并不小。
后来曹操攻击袁谭、袁尚,李典和程昱负责运军粮,当时走的是水路。袁尚既派高干率军驻守在河上断绝水道。运输队不得过,曹操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让李典水路走不通就走陆路。高干大概是看到对面的只是曹军的运输队,没有放在眼里,又有地利,防备比较松懈。李典由此看出了敌军有可乘之机,认为敌军自峙地利,防守松懈,装备少,攻之必破。说服程昱及其他将领渡河进击高干,大破之,打通了通往曹军主力的水路。按年份算,当时李典也就是二十出头一点,有此胆色,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已是良将之才。
在演义中有一场著名的博望坡战役,而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场作为原型的战役,不过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刘备,这场战役里面获胜的是刘备军。但可以说,如果领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敦,获胜的也许是曹军。刘备北侵,李典跟随夏侯敦对付刘备。刘备见大军到,遂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敦领兵追袭,李典看出其中有诈,劝道:“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敦以及曹营里著名的另一位智将于禁却都看不出如此浅显的道理,想是恃着兵多,以为可以用大石压死蟹的方式把刘备军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无悬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还是李典带着兵去把夏侯敦救出来。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
在曹操军攻击乌丸的时候,高干叛变,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这对搭档第一次有记载的合作,曹操派李乐二人攻击高干,二人包围壶关城直至十一月曹操亲自出阵。
第二年八月,这对搭档再度出击,东征海贼管承,大破之,管承逃入海岛。
由于数次立功,李典升迁为捕虏将军,后迁破虏将军。
到后期,李典被曹操派到合肥,与张辽,乐进一起率七千多人镇守合肥,防御孙权,曹操自己就跑去了打张鲁。老实说这七千多人实在是少了点,也太看不起东吴的实力了,以这三人的身价和东吴的威胁少说也得给个三五万的。大概曹操是想着自己刚刚攻打完孙权,孙权不敢妄动的原因吧。可惜曹操前脚刚走,孙权后面立马拉了十万人就把合肥给围了。面对此危机,张辽认为等得援军到,合肥也守不住了,应该主动出击。虽然李,乐,张从来就不和(还有个于禁,张,于,乐三人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但李典却没有拘泥于私仇,慷慨激昂的说:“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他这样说,看来仇还是挺深的)遂与张辽精选八百人,攻击吴军,一度逼退东吴军。这就是著名的逍遥津之战,这一战打乱了吴军的阵脚,大长了魏军士气。吴军围城十余日,见没有破城的机会,只有撤走。当然这场仗首功应归在战斗中勇猛无匹的张辽,但同样不计前嫌出战的李典也同样功不可没。
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将才却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死了。否则他的成就必不低于他的好搭档乐进。他的功绩也受到了领导者的肯定,曹芳做皇帝的时候在曹操的宗庙里面留了一个位置给李典,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
三国志是这样评价他的“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就是李典,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有三十六岁就被部下称为长者,他的品德和为人是可想而知了。而且他不与诸将争功,这也许就是他一直职位都不算太高的原因,但这有什么呢,他的智谋可以看出并不逊色于曹魏的大部分将领,而且如果他不是早死,必定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

《三国志》记载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於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魏书曰: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太祖善之,故试以治民之政。迁离狐太守。
炔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於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敦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敦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敦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敦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於壶关,击管承於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馀家,居乘氏,自请原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馀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恂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祯邑百户,赐典一子爵关内侯,邑百户;谥典曰愍侯。
僦谝建安初,通举众诣太祖於许。拜通振威中郎将,屯汝南西界。太祖讨张绣,刘表遣兵以助绣,太祖军不利。通将兵夜诣太祖,太祖得以复战,通为先登,大破绣军。拜裨将军,封建功侯。分汝南二县,以通为阳安都尉。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於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嘉俨执宪不阿,与为亲交。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通亲戚部曲流涕曰:“今孤危独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从绍。”通按剑以叱之曰:“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吾以死不贰。”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又击郡贼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送其首。遂定淮、汝之地。改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时贼张赤等五千馀家聚桃山,通攻破之。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追增邑二百户,并前四百户。文帝践阼,谥曰刚侯。诏曰:“昔袁绍之难,自许、蔡以南,人怀异心。通秉义不顾,使携贰率服,朕甚嘉之。不幸早薨,子基虽已袭爵,未足酬其庸勋。基兄绪,前屯樊城,又有功。世笃其劳,其以基为奉义中郎将,绪平虏中郎将,以宠异焉。”王隐晋书曰:绪子秉,字玄胄,有俊才,为时所贵,官至秦州刺史。秉尝答司马文王问,因以为家诫曰:“昔侍坐於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并受诏。既出,上顾谓吾等曰:‘相诫敕正当尔不?’侍坐众贤,莫不赞善。上又问曰:‘必不得已,於斯三者何先?’或对曰:‘清固为本。’次复问吾,对曰:‘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已,慎乃为大。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以易称括囊无咎,藉用白茅,皆慎之至也。’上曰:‘卿言得之耳。可举近世能慎者谁乎?’诸人各未知所对,吾乃举故太尉荀景倩、尚书董仲连、仆射王公仲并可谓为慎。上曰:‘此诸人者,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亦各其慎也。然天下之至慎,其惟阮嗣宗乎!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真可谓至慎矣。’吾每思此言,亦足以为明诫。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轻论人,勿轻说事,如此则悔吝何由而生,患祸无从而至矣。”秉子重,字茂曾。少知名,历位吏部郎、平阳太守。晋诸公赞曰:重以清尚称。相国赵王伦以重望取为右司马。重以伦将为乱,辞疾不就。伦逼之不已,重遂不复自活,至於困笃,扶曳受拜,数日卒,赠散骑常侍。重二弟,尚字茂仲,矩字茂约,永嘉中并典郡;矩至江州刺史。重子式,字景则,官至侍中。

http://baike.baidu.com/view/33362.htm
这里有详细的


涟水县13186028313: 李典怎么死的 -
符樊塞疏: 李典暴病而亡 李典早年跟随父亲李乾效力于曹操,在吕布与曹操交战期间,李乾因不肯降敌被吕布手下薛兰,李封所杀,李典助堂弟李整杀敌报仇,李整死后不久李典就被曹操任为离狐太守,中郎将,此后战役中李典多负责粮运后勤,直到任夏侯敦副将讨刘备后才逐渐调到前线作战.李典向来与张辽,乐进不和,但他却不会因私怨而耽误公事,还大败孙权,因此被封为破虏将军,都亭侯,死后被追谥为愍侯.

涟水县13186028313: 李典 - 三国演义里李典和乐进的关系如何?
符樊塞疏: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

涟水县13186028313: 被曹丕称赞为国之爪牙的年轻儒将是?被曹丕称赞为国之爪牙的年轻儒将
符樊塞疏: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鹿人.通篇《演义》,他的出场不可谓不多,但很少有独当一面的时候,鲜有突出战绩,书中关于他的出彩描写也不多,大都时候是“忽两路军从山...

涟水县13186028313: 御龙在天手游李典怎么样副将李典培养价值分析
符樊塞疏: 御龙在天手游李典怎么样呢?不仅如此,爱好学问的李典,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抢功劳.那么在游戏中如何呢?今天,小编带来了副将李典培养的价值分析,话不...

涟水县13186028313: 御龙在天手游NPC诸葛均背景故事介绍
符樊塞疏: 御龙在天手游NPC诸葛均是玩家在击杀李典的路上遇到的,这个NPC在背景故事中...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诸葛均背景故事的详细介绍,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吧!御龙...

涟水县13186028313: 三国演义随意人物介绍(300字)白话,不要文言文谢谢 -
符樊塞疏: 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内蒙古). 先为丁原义子,后拜董卓为父.儿子当烦了就把他们了了.跟刘备不错吧,可抢了大耳朵的徐州;与曹操杀得天昏地暗,被俘后却还想着投降.喜欢刺激,没事儿就叛个变什么的;直肠子,遇上不顺心的...

涟水县13186028313: 三国中魏国所有名将?详细资料? -
符樊塞疏: 名字好提供,详细资料太多了,自己需要结合《三国演绎》以及《三国志》去查 许储,典韦,李典,乐进,徐晃,张辽,张颌,于禁,曹洪,曹真,夏候渊,夏候淳,王朗,曹操,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钟会,邓艾.

涟水县13186028313: 魏国的五虎将是哪五个(魏国五虎将)
符樊塞疏: 1、魏国没有五虎将虎将是指作战勇猛的人比如张飞.2、吕布.3、许褚只有五子良将张辽、徐晃、李典、于禁、乐进这个五个人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非常会带兵.

涟水县13186028313: 求三国演义重大事件列表要很全的<br/>就连貂蝉是哪一年出世
符樊塞疏: 1. 演义与历史不同,且在多数事件上出入较大,本年表为演义年表(为了让大家有... 蔡文姬琰出生 179年 司马懿出生 180年 李典出生 贾逵出生 182年 甄氏出生 184年 黄...

涟水县13186028313: 真三国中李典依次出哪些装备?(详细点) -
符樊塞疏: 开始一个鞋子一红血,优先出狂战士之斧、追人时可以增加移动速度,还能增加反弹伤害,然后就出血装、当然带有后期必备玄武、跳鞋,如果想拿人头就出本孟德书.要是打群雄一定出灵法系列的加快技能恢复,几乎可以无限开C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