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前阕后阕

作者&投稿:边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阕”和“阙”的区别~

“阕”和“阙”的意思完全不同,只是字形相似。
阕【què】
1、停止,终了:乐~。服~(古代三年之丧满)。
2、歌曲或词一首叫一阕。如:弹琴一阕;填一阕词
3、 一首词的一段叫一阕。如:上阕;下阕
阙【quē】、【què】
读què时是姓氏,不做姓氏时,代表宫阙,城阙的意思。读jué时有去除,挖掘,毁伤的意思。

扩展资料:
阙的词性变化
1、
(1)、削减;毁坏
又如:阙翦(毁坏)。
(2)、空缺;缺少。也作“缺”
又如: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遗(缺少;遗漏);阙少(缺少);阙笔(缺笔画);阙漏(空隙);阙略(缺漏)。
(3)、欠,应给而不给
(4)、通“掘”。挖
2、
残缺;不完善。如:阙典(残缺的典章制度);阙略(残缺;不完备);阙陋(残缺简陋);阙焉(不完备)。
3、作为量词
意同“首”:词仅百余阙。就是说:只有百来首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阙

上片和上阕没有区别,同一概念的不同叫法,都是指词的上半部分。
例如:作者:
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上阙写景。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下阙由景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一首词,前半部分是前阕,是引入部分,或者说叙事、叙景的部分

后半部分是后阕,是收尾部分,一般描述的是作者个人情感。

当然最重要的区分方式是装个软件,随时搜索查看。

【蝶恋花】

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
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
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
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
当年悔草《长杨赋》。

上半部分是引入,写的是心情,下半部分写的是回忆。区分还是很明显的(困了...)
总之,一般两者间有对立对仗相和的关系存在。而且上半部分一般都能直接看出来是上面,就好像现在的人看起承转折都很明显一样
二楼那是啥?

双调 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汲古阁刻《六十名家词》的校注,万树《词律》,清《钦定词谱》,都用这个名词。这其实极不适当。“双调”是宫调名,词虽有上下两叠,或曰两片,但只是一调,不能称为双调。吴子律的《莲子居词话》中已指出万树的错误,但杜文澜在《词律校勘记》中还在引述了吴子律的批评后加一句道:“此论存参”。这是因为杜文澜不敢冒犯《钦定词谱》的权威性,因而不敢对吴子律的批评表示同意。
“双调”这个名词在宋代还没有这样的用法。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墨庄漫录》记载一个故事,据说“宣和年间,钱塘人关子东在毗陵,梦中遇到一个美髯老人,传授给他一首名为《太平乐》的新曲子。关子东醒来后,只记得五拍,过了四年,关子东回到钱塘,又梦见那个美髯老人。老人取出笛子来把从前那个曲于吹了一遍,关子东才知道是一首重头小令。以前记住的五拍,刚是一片。于是关子东依照老人所传的曲拍,填成一首词,题名为《桂华明》”。按“桂花明”这个词调,至今犹存。此词分上下叠,每叠五句。上下叠句式音韵皆同,故曰“重头小令。”这是明见于宋人著作的,可知宋代人称这类词为重头小令而不称为“双调小今。”(“重”字读平声,是“重复”的重。)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zǎn)入种桑园②。
茅苫(shàn) 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带过”。
[雁儿落]写向往归隐的缘由。开头两句是说,春暖花开不久,杜鹃鸟就来送春了。秋月正好时,飞燕却要回去了。这一联形容大好时光之短促。动词“闻”“看”,反映作者的触景伤情。第三、四句写人情世态变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前四句,概括地写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人情冷暖,世事沧桑,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也隐约地反映了作者对元代不合理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后面的正面鼓吹归隐提供了依据,作了有力的铺垫。
[得胜令]写田园隐居生活。歌颂村居生活,极力渲染归隐的乐趣。不再付出买花的钱,赶紧走入种着桑树的田园。住的是茅草盖项的三间大屋,吃的是数百亩肥沃田里长出来的粮食。床边放着书,悠闲地躺在床上读……其中表达了作者作者对陶渊明、杜甫的仰慕之情,流露出作者处于异族统治下未能积极用世,不得已退居田园的痛苦心理。
此曲运用白描手法,平易浅近,流畅自然。无一典故,无一华艳文词,纯用白话口语,读之纯乎天籁,自有其天然淳真之美。其表现手法赋中有比,一、二句借物起兴,直陈其事,看似写景,实则在于暗喻。三、四句用的是明喻,以自然之物作比,形象鲜明。另外,这支曲子全部是对偶句,却衔接紧密,转换自然,并不显得生硬。除此之外,应该注意其中还运用了夸张,如把将“风景”比为“箭”。

我说个最最简洁的方法,词的前后阙是对称的,所以到字数的一半就是前半阙,剩下的就是后半部分了。不信找一个知道的试试吧!

不同的词有不同的格式,一般来说,前半段和后半段字数一样,可以作为区别上下阕的方法.有的就不一样,可以查一下词牌进行划分.

前面一般写景,后面一般写人或者写感情


五十阕是什么意思?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 这里的【五十阙词】就是 【五十首词】具体解释: 一阕词,人们通常将一片词称为一阕,“前后阕”实为前后半阕的省称,作为双调词段落称谓的“前后阕”即前阕、后阕,合为一阕,称“一阕词” 参考资料:...

关于诗歌的知识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

满江红词牌格律及格式
满江红词牌格律及格式如下:一、满江红词牌的格式 满江红词牌共九十三字,分为前阕和后阕。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词牌中要求平仄交替,以入声韵为主。以下为满江红词牌的格式:前阕: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怎么样划分诗歌的节奏?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前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后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雪》前阕:"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后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中的五字句,无论按语法结构或者是按平仄,都是一字豆加四字句。"大"、"击"、"素"、"人"都落在四字句的第三字上,...

王昌龄简介?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

关于诗歌的知识竞赛题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

“莳花弄草,修篱烹茶,一阕清词雅韵,浅抒须臾人生.”什么意思?
【又】词有两段者,称为“前阕”和“后阕”。 11、清(qīng,) qīng ①<形>清澈;清亮。《兰亭集序》:“又有~流激湍,映带左右。” ②<形>清洁;清净。《班超告老归国》:“水~无大鱼。” ③<形>清白;纯洁。《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 ④<形>清廉;廉洁。《训俭示康》:“公虽自信~约...

故前后阕指什么生肖
1. 在中国的生肖文化中,"龙" 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生肖,代表着力量、尊贵和好运。2. 有关"前前后后"的描述,可能是指龙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各种传说和故事中不断出现的角色。3.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象征意义,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成功,也是权威和力量的象征。4. ...

诗歌的分类 按题材分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

古诗词的结构
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一、照应1、首尾照应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

东昌区17628566261: 词是怎样分上阙下阙?唐隋兴起的词怎样区分上阕和下阕呢? -
镡冯十五:[答案] 这个就要从头说起了... 词一般按字句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一首词只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一段叫一阕. 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

东昌区17628566261: 词是怎样分上阙下阙? -
镡冯十五: 这个就要从头说起了... 词一般按字句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一首词只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一段叫一阕. 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或叫上片、下片,三叠、四叠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 一般来说就是各占一半,然后断句节奏音调相同~

东昌区17628566261: 什么叫上阕,什么叫下阕 -
镡冯十五: 上阙就是一首词的第一段,下阙是该词的第二段. 就是一首词的前后两部分,又称上片和下片其实想分出上下阙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上下阙都是对称的,和上下联差不多 正规的书上都会在上下阙之间留一点空 《水调歌头》的前面的那部分就相当一个引子,介绍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

东昌区17628566261: 词中阕的意思什么是阕?上阕和下阕各是什么? -
镡冯十五:[答案] 1、一首词为一阕; 2、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东昌区17628566261: 关于诗词的分类,绝句,律诗,古诗 怎么分的 -
镡冯十五: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

东昌区17628566261: 词中什么叫上阙,下阕 -
镡冯十五: [què] 阕 作为量词使用,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东昌区17628566261: 词中的上阕与下阙怎么分 -
镡冯十五: 为了乐曲的反复吟唱,每调一般分为上下二阕,称为上阕、下阕,或上片、下片.也有不分阕的单调,如〈十六字令〉、〈望江南〉等小令.至于分作三片、四片的长调,如〈瑞龙吟〉、〈莺啼序〉等,就更少了. 有分阕片的,中间空一行.如果采用自然段格式的,自然段开头好空两格全角汉字的位置;分阕片并以自然段排列的,阕片之间要空两格全角汉字的位置.

东昌区17628566261: 下阕上阕是什么东西? -
镡冯十五: 上阕和下阕就是一首词的前后两部分,又称上片和下片.上下阕一般都是对称的,和上下联差不多.

东昌区17628566261: 词是分上阙和下阙还是分上阕和下阕? -
镡冯十五: 词是分上阕和下阕,上阙和下阙是错误的. 阕【què】 基本释义: (1)字义是停止的意思,如终了:乐阕.服阕(古代三年之丧满). (2)又作为量词使用,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

东昌区17628566261: 一阕什么 -
镡冯十五: 一阕词,人们通常将一片词称为一阕,“前后阕”实为前后半阕的省称,作为双调词段落称谓的“前后阕”即前阕、后阕,合为一阕,称“一阕词”才是惟一正确的理解.参见程毅中《中国诗体流变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