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名问题

作者&投稿:康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的地名~

北京(蓟,幽州) 南京(吴,建康,建业,金陵,石头城,采石矶) 太原(并州) 武汉(江夏) 广州(南海)
开封(大梁,汴梁) 成都(蜀) 重庆(巴)
邯郸(大名府) 大同(云州) 荆州(郢) 淄博(临淄)
延安(凤翔) 吴忠(灵州) 银川(兴庆)

1、战国时期
临淄、咸阳、邯郸、大梁(开封)、郢都(荆州),郑城(新郑)、曲阜、洛阳、成都、姑苏(苏州)。



2、秦朝
蓟(北京)、咸阳。



3、西汉时期

长安(西安)、洛阳、成都(蜀郡)、宛城(南阳)、邯郸,临淄、彭城(徐州)、长沙、番禺(广州)、广陵(扬州)。



4、东汉时期

洛阳、长安(西安)、宛城(南阳)、成都、彭城(徐州)、许昌、荆州、长沙、襄阳、邺城(邺城主体已消失)(临漳、安阳)。



5、三国时期

洛阳、长安(西安)、建邺(南京)、益州、赤壁(武汉)、成都、荆州,许昌、徐州、长沙、凉州(武威)、幽州(北京)。



6、两晋时期

洛阳、长安(西安)、建康(南京)、邺城(临漳、安阳)(邺城主体已消失)、成都、姑臧(武威)、襄国(邢台)、寿春、广陵(扬州)、姑苏(苏州)。



7、南北朝时期

建康(南京)、洛阳、长安(西安)、平城(大同)、 邺城(临漳、安阳)(邺城主体已消失)、成都、广州、寿春、荆州、广陵(扬州)。



8、隋唐时期

长安(西安)、洛阳、扬州、成都、太原,钱塘(杭州)、荆州、金陵(南京)、广州、幽州(北京)。



9、五代十国时期

汴州(开封)、洛阳、金陵(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长沙、荆州、扬州。



10、北宋和辽时期:

汴京(开封)、扬州、杭州、福州、泉州,广州、明州(宁波)、金陵(南京)、成都、长沙。



11、南宋和金时期

临安(杭州)、泉州、福州、广州、明州(宁波),金陵(南京)、扬州、长沙、中都(北京)、成都。



12、大元时期

泉州、大都(北京)、扬州、广州、福州,明州(宁波)、杭州、中庆(昆明)、成都、辽阳、顺德(邢台)。



13、大明时期

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福州、广州、明州(宁波)、成都、济南、顺德(邢台)。



14、大清时期

北京、苏州、南京、杭州、济南,广州、天津、福州、成都、武汉、奉天(沈阳)、顺德(邢台)。



15、民国时期

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南京,奉天(沈阳)、济南、重庆、北平(北京)、成都、承德。

例举介绍:
1、北京: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2、成都:
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前367年)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华阳)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东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国兼并蜀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该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
东汉时仍为蜀郡。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三国时期成都为蜀汉国都。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
蜀汉政权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
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为“成汉”。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国被东晋所灭。
南朝宋、齐以后,益州及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内史治少城。
隋朝开皇二年(582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次年,复置总管府。大业初年(605年),府废,隋炀帝复改益州为蜀郡。
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
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蜀郡为成都府,作为南京,是唐王朝的陪都,改成都守为尹。 [22] 时又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成都为西川节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罢京,而成都府依然不变。
后梁开平一年(907年),朱温灭唐,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割据川蜀,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和“后蜀”。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川峡四路之一)为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
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元军攻占成都,使当地的生产和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23]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成都路,为四川行省首府驻地。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国,改曰成都刺史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攻灭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
清军入川,四川汉人极力抵抗,战乱多年,人口大减。康熙年间,清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并繁荣至今。清朝设置四川省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府。
民国元年(1911年)6月,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清廷四川总督的赵尔丰因镇压民众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发民众起义,这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11月27日,立宪党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脱离清朝,成立大汉军政府并担任都督。民国二年(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汉军政府改为四川军政府,军政府驻成都,尹昌衡任都督。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设置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后废道复省,成都仍为四川省会。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立成都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的城市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

一、传说中的州服制

在本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夏、商、西周王朝存在着“十二州”、“九 州”、“五服”等行政区划。最典型的如《汉书•地理志序》所云:“昔在 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 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即说黄帝时 已有州制,尧因洪水之灾,分中国为十二州,禹治水后更改为九州,以后又 把中国分为五服。实际上,所谓夏、商、周代的“十二州”、“九州”、“五 服”之说都仅是种种传说而已。
1.“十二州”说
它是传说中的尧舜氏族社会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尚书•尧典》 的“肇十有二州”。西汉学者谷永(前?—前 4 年)最先把“肇十有二州” 解释为“尧遭洪水,天下分绝十二州”。(4)东汉史学家班固(32—92 年) 撰《汉书》即从其说。他们认为这“十二州”是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而且在禹设置“九州”之前。可是,东汉马融(79—166 年)认为“十二州” 产生于禹治水之后,它是由当时氏族首领舜在禹置“九州”的基础上,增置 幽、并、营三州而成。后世的释经家多从马融之说。自顾颉刚(1893—1980 年)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确凿证据考证《尚书•尧典》乃汉人之作,“十二 州”说是汉人影射汉武帝所置刺史部十三州而起,马氏所叙的十二州名只是 调和了《禹贡》、《尔雅》、《职方》“九州”之名的矛盾而形成的混合物。
(5)(6)现代的秦汉史和先秦史学者都从顾氏之说,否定了“十二州”说是尧 舜时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观点。
2.“九州”说
它是传说中大禹时代的中原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春秋、战国时代。 在西汉以前,都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划分的,但具体的说法各书所载互 不相同,大致有四种说法:(1)《尚书•禹贡》记载九州为冀、兖、青、徐、 扬、荆、豫、梁、雍;(图 1)(2)《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无梁州;

(3)《周礼•职方》有幽州、并州,无梁州、徐州;(4)《尔雅•释地》有幽 州、并州、营州,无梁州、青州、徐州(见表 1)。各地所载各州的地域亦 不尽相同,如泰山以北、以东地区在《禹贡》中属于青州,在《职方》中属 于幽州;《职方》中的青州相当于《禹贡》中徐州的大部分和豫州的一部分。

表 1 九州的四种说法比较表

《尚收•禹贡》 冀 豫 青 徐 荆 扬 兖 雍 梁

《周礼•职方》 冀 豫 青 荆 扬 兖 雍 幽 并

《尔雅•释地》 冀 豫 荆 扬 兖 雍 幽 并 营

《吕氏春秋•有始览》 冀 豫 青 徐 荆 扬 兖 雍 幽

这些“九州”说实际上是春秋、战国时期学者对当时所知周朝领土所做 的地理区域的划分,并不是某个朝代的行政区划。然而,在历史上把它们长 期地误认为是行政区划。在西汉以前,误认为《禹贡》是大禹治水后所划分 的九州,代表夏朝的行政区划制度;《汉书•地理志》最先把《周礼•职方》 中的九州误称为代表周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三国时期魏人孙炎在注释《尔雅》 时,又把《尔雅•释地》中的九州牵强附会地解释为代表商朝的行政区划制 度;以后的经学家进一步推而广之,把“九州”误称为夏、商、周三代的行 政区划制度。
1.西汉的州
《汉书•武帝纪》说,元封五年(前 106 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汉武帝用《禹贡》、《职方》中的 11 个州名(冀、兖、徐、扬、荆、豫、幽、 并、梁、雍、青)(见表 1)置刺史部,其中把梁改曰益、雍改曰凉,加上 新开辟的边地“南置交趾、北置朔方”(20)两个刺史部,共为 13 刺史部,又 名 13 州。但《汉书•地理志》正文与序所载大异:正文的 13 州名中无朔方、 凉州,却有司隶(京师地域),将交趾称为交州。顾颉刚在《两汉州制考》 中,根据较充分的事实指出《汉书•地理志序》较正文可信,置 13 州部是元 封五年(前 106 年)之事,而在京师置司隶校尉是征和四年(前 89 年)之事, 相距 27 年,故司隶不在 13 州之列,如加司隶应统称为 14 州;“北置朔方”, 属 13 州,是确切的,正文把朔方归并州乃是东汉之制,非武帝所为;称交趾 为交州,是王莽和东汉时制,非西汉之称;而且《汉书•地理志》正文还遗 漏了凉州。应当指出当时的州刺史仅代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郡、国,并无固 定驻所,还没有形成一级行政区划。
2.东汉的州
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于元始四年(公元 4 年)废除朔方、司隶两部,全国变成 12 州;据《尧典》 中无交趾而有“宅南交”的话,改交趾为交州;据《禹贡》中有雍州、无凉 州,改凉州为雍州。(21)
东汉光武曾恢复西汉旧制,复置司隶部,复改雍州为凉州。但不久,在 建武十一年(35 年)又参用王莽之制置州。以后东汉的州制与西汉有以下不 同:(1)降司隶校尉部为全国 13 州之一;(2)废朔方,归入并州;(3)改交趾 为交州。(22)
灵帝中平元年(184 年)爆发黄巾起义,朝廷为有效地镇压各地的农民 起义,于中平五年(189 年)改刺史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执掌一州 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结构。于是,全国的行政区划由

虚的三级制演变为实的三级制,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东汉末,曹操又 倡复“九州说”,废幽、并两州,合入冀州;省去司隶校尉部和凉州,并为 雍州;弃交州,分入荆、益两州。全国仅有兖、豫、青、徐、荆、扬、冀、 益、雍 9 州。
总之,汉代的行政区划承袭了秦制,基本上实行的是郡县制。与秦王朝 不同的是:(1)汉代有郡、国并存的局面。汉初,实行的是郡—县二级制和国
所以,更确切地说,汉代的行政区划实行的是郡、国并存的制度。(2)汉代的 县级区划单位的形式多样化,除县以外,还有邑、道、侯国。(3)汉代的行政 区划单位中出现了“州”。武帝首创行政监察区,在郡、国之上增设十三刺 史部,即十三州。东汉末年,州由虚的行政监察机构变为一级政区实体,开 始出现州—郡—县的三级行政区划制度,表明中国的行政区划演进到了一个 新的阶段。
一、三国至西晋的州制

1.三国州制
汉献帝时,曹操“挟天子”、“今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不久, 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当时,曹魏占据黄河流域,置有司隶、豫、兖、 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12 州;
(23)领郡 101、县 731。(24)孙吴占有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置有荆、扬、 交、广 4 州,领郡 44、县 337;(25)蜀汉占有今四川和陕西汉中盆地,仅置 益州一州,领郡 22、县 138。(26)因此,三国时共有州 17(其中荆、扬各有 二州),郡 167,县 1206。
事实上,那时魏国的行政区划与吴、蜀两国的并不完全相同:(1)魏在州 下分郡或王国,吴、蜀在州下仅有郡;(2)魏在郡或王国下,置县、县王国、 县公国与侯国,吴、蜀在郡下仅辖有县和侯国。与汉制的县级单位不同,三 国时已无道、邑之称,但在魏国有县王国、县公国等设置。(27)
2.西晋州制
曹魏灭蜀汉后,从益州中分置梁州;西晋初,又从雍州分出秦州,由益 州分出宁州,再由幽州分出平州。至 280 年晋武帝平孙吴、统一全国,将南、 北荆合一,南、北扬合一,全国共有州 19,统郡、国 173,县 1232。(28)西 晋后期,由荆、扬两州分置江州,从荆、广两州分置湘州,共有 21 州。(29) 此时,可以说已集州制之大成,为州制最完善的阶段。首先,从州名而 言,《禹贡》、《职方》、《尔雅》、《吕氏春秋》等提及的州名,除少《尔 雅》中的营州外,都有了实际地域;其次,从设州的历史来看,自汉武帝以 来所设置的州,除西汉的朔方外,均已有设置;第三,从当时设置的实际地 域来说,也远较过去的合理,如由原益州分出今陕西西南部和四川东部置梁 州,分出今云南为宁州,从荆、扬两州分出今福建、江西为江州,自荆、广
两州分出今湖南东部、东南部和广东东北部置湘州等。 西晋后,天下大乱,州制陷于混乱。

二、东晋、南北朝的州制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偏安江左,宋、齐、梁、陈先后承袭, 社会局势一直不安宁,正如《宋书•州郡志》所说的:“境土屡分,或一郡 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等。”北方在十 六国统治之下更是兵戈扰攘,各国在统治所及的较小区域中分置了许多州, 并且变幻无常,州制又陷于混乱。

表 4 陈与吴国行政区划比较(30)

年代 公元 280 年(吴亡) 公元 589 年(陈亡)

州数 4 64

郡数 44 166

县数 337 600

户数 523000 500000

人数 2300000 2000000

据《通典•州郡典》等记载,东晋时南方有十多个州,南朝宋、齐时增 至 20 多个州,到梁朝后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以疆域相差无几的南朝陈国和 三国吴相比较,(表 4)陈国的州数是吴国的 16 倍。北魏统一北方后,太武 帝真君元年(440 年)有实州 15,孝文帝太和中增至 38 州,太和末年则达
80 余州。(31)至北周大象二年(580 年),北方的州竟达 211 个。(32)州置 如此之滥,郡、县的设置也就可想而知,据《南齐书•州郡志》记载:南朝 后期的郡达 380 余个。真是“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33)

三国初行州制时,一州一般辖有十个上下的郡,每郡统有一、二十个县。 到南北朝后期,不少州只辖一、二个郡,不少郡只统一、二个或二、三个县。 有的州竟然无县所辖,仅存空目。南朝齐在汉中地区有 45 个郡是“荒或无民 户”;有的两州或两郡合治一地,称为“双头州郡”。实行了四百年左右的 州郡县三级制,此时已有相当一部分名存实亡。
在东晋、南朝还实行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制度,即侨州、侨郡、侨县。 永嘉之乱以后,中原人民大批南迁。东晋、南朝为笼络人心、安置大族,便 就地按流民原来籍贯在南迁之地设置原籍州、郡、县。如图 5 所示,当时侨 州、侨郡、侨县集中在长江流域,特别在建康(今南京)和荆州(今湖北江 陵)附近。在南齐时,国都建康附近的青州、冀州、北兖州、南兖州、北徐 州、南徐州、豫州、南豫州等都是侨州。这些侨州、郡、县与实州、郡、县 形成较为复杂的统领关系,主要的方式有四种。(表 5)如东晋的扬州统领 实郡 11、实县 93;统领侨郡 6、侨县 13;实郡中又统侨县 3。如徐州侨置于 京口(今江苏丹徒县),为侨州;统领实郡 6、实县 20;又统侨郡和侨县若 干;实郡中也有统领侨县的。(34)

三、隋代州制

南北朝后期,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已混乱到了极点,郡一级形 同虚设。隋文帝面对这种局面,于开皇三年(583 年)果断地“罢天下郡”, 实行以州领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在开皇九年(589 年)平定南朝的陈以 后,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又将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推行至全国。这样,东 汉末年以来一直沿用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区划 制,但是实行的依然是州制。隋朝从 583 年至 607 年实行州县制 24 年。炀帝 于大业三年(607 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同时,炀帝仿效 汉武帝,在郡上设置司隶、刺史 15 员,司监察之职。(35)许多人以为隋实行 的是郡县制,这是由于《隋书•地理志》所记的隋朝的行政区划制是大业五 年(609 年)的行政区划,当时炀帝实施的是郡县制。实际上,炀帝实施郡 县制是从 607 年至 618 年,仅 11 年。所以,隋朝主要实行的还是实施了 24 年的州县制。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史看,隋朝是处于从州制时期到道制 时期的过渡阶段。
据《隋书•地理志序》记载,北朝的周朝末年,计有州 210,郡 580,县
1124;隋文帝平定南朝的陈朝后,又得南朝 30 州、100 郡、400 县。(36)因 此,隋初共有州 241,郡 680,县 1524。而据《隋书•地理志》载大业五年 的行政区划,隋郡为 190,县 1255。可见,比隋初刚统一全国的时候减并了 很多,南北朝滥置州、郡的情况在隋朝已不复存在。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兖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 青,冀,幽,并,梁,荆,益,徐,兖。

荆州呢是指现在的河北,而幽州是指北京和山东一带。

太多了,一时半会说不完啊!你还是百度一下吧!


三国演义里的地名问题
现在正在重温《三国演义》,但是经常为里面的地名发愁。比如我刚看到刘备取西川那里,其实好多讲的就是四川及周围的事。但是我就是不知道里面的古地名在现在是什么地方。有些我知道,... 现在正在重温《三国演义》,但是经常为里面的地名发愁。比如我刚看到刘备取西川那里,其实好多讲的就是四川及周围的事。但是我就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古诗词中的地名梳理?
近年来,文史常识与地理常识融合出题成为公职考试的命题趋势之一。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隐含着一些的地名,然后以这些古诗词来考察对应的地名,或者以古代地名别称来考察现在现如今对应的城市。下面,结合考试的出题特点,为大家梳理一下古诗词中常考的地名。一、古代诗词中的地名梳理 二、沙场演练 1.上有天堂...

关于地名的传说
5、苹果园 相传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太监比较得宠,揽到了很多私房钱,他于是在京西买了一大块地,种植各种瓜果。但可能由于水土的问题,这里只有苹果长得最好,于是他吩咐只种苹果。就这样,京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苹果园。后来这里的苹果树被砍掉改成了农田,但这个地名却已经叫开,没有改变。

中国有个什么字,古代起地名时两城市不能同时使用一字,如今却随便用...
中国有个“京”字,古代起地名时两城市不能同时使用一字,如今可以随便用。先看一下百科对“京”的解释,京(拼音:jīng)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京”的古字形像高大的建筑物,本意为人工筑成的高丘。作形容词指高大。由于国都多建在高地上,所以&ldquo...

中国古代北海是贝加尔湖吗
那么这四海在古代是指什么呢?在古代人的印象当中,中国的四周都是北大海所环绕的,分别是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合称为四海。东海南海大家都很熟悉了,西海一般是指中亚地区的里海,那么北海是指哪里呢?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北海是一个高频出现的地名。 《山海经》中就曾提到过北海,其《海内经》中就说:北海...

在中国,有哪些古地名好听改名后不好听的城市?为何要改名?
中国古地名被改名的有很多,琅琊现如今叫临沂,是诸葛亮的故乡,长安现叫西安,是中国古都之首,兰陵现叫枣庄市重点煤矿城市,金陵现交南京等等,还有很多,一般原因都是为了庆祝某些重大事件或者此地因为有人出名,还有就是因为避讳。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https:\/\/zhidao...

九州在古代指什么
约於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 采纳哦 问题八:在中国古代 地名中的九州指的是那几个州啊 《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九州为: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 《乐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 估计...

明朝交趾是现在哪里 明朝交趾国是现在的越南北部对吗
1、交趾国是现在的越南北部。2、交趾,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县即位于今越南河内。后来汉武帝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7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后世称为交州...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越多越好
中国的古代地名丰富多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富有变迁的名字,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首先,说到北京,这一古都曾有蓟、渔阳、涿郡、范阳、幽州等别称,直至宋朝,它被称为中都,元朝时成为大都,明清时期又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北京,见证了历史的更迭。沈阳,古称盛京和...

中国古代汉朝孝文帝时期的地名代地指哪里?
代地是指代郡, 代郡 中国古郡名,古代国,战国属赵,赵武灵王置代郡,秦朝为三十六郡之一。治所在代县(故治在今河北省蔚县西南)。汉初为代国,不久为代郡属并州刺史部辖,治桑乾县,在今北京市荨县东北,辖桑乾、道人、当城、高柳、马城、班氏,延陵,且如、平邑、阳原、东安阳、参合、平舒...

海曙区19220358974: 古代地名是怎样起的 -
宋施甲磺:[答案] 【主要为以下四种情况】: (1).描写自然景观的: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它特征 (2).记叙人文历史的: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 (3).寓托思想感情的:歌颂崇仰祝福言志 (4).其它命名:古老原始地名移用地名序号地名

海曙区19220358974: 中国古代地名称呼?中国各省份,还有各大知名城市古代称呼是什么
宋施甲磺: 河北---直隶 江苏 安徽-----江南 北京---燕京 洛阳---洛邑 西安---长安 开封---汴梁 南京---江宁 扬州---广陵 武汉---夏口 合肥---庐州

海曙区19220358974: 中国古代地名命名,多遵循《周易》所谓宇宙万物皆合于阴阳又分于阴阳的二元法则,根据各地所处位置、方向和地势等条件的不同,或直接贯以阴阳法则,... -
宋施甲磺:[选项] A. 黄河南岸 B. 秦陵北坡 C. 长江北岸 D. 太行山南麓

海曙区19220358974: 古代地名 -
宋施甲磺:[答案] 北京地名变化 燕(西周)→蓟(战国)→渔阳(秦朝)→涿郡(隋朝)→范阳(唐朝)→幽州(五代、北宋)→南京(辽)→燕京(南宋)→中都(金)→大都(元)→北平/北京(明)→京师(明、清)→北平(民国)→北京(新中国成立)

海曙区19220358974: 关于古代地名称谓的问题! -
宋施甲磺: 你说的这些其实不叫地名,准确的说是行政区域,就像现在的省、市、县、镇一样,最早时期天下没有这样划分,早期的居住以部落为单位,发展到伏羲时开始了建城,第一个都城据说是“陈”,到了禹时将天下开始划分片区,将天下划分为九...

海曙区19220358974: 古代地名是怎样起的 -
宋施甲磺: 【主要为以下四种情况】: (1).描写自然景观的: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它特征 (2).记叙人文历史的: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 (3).寓托思想感情的:歌颂崇仰祝福言志 (4).其它命名:古老原始地名移用地名序号地名

海曙区19220358974: 我国古代城市名称的变化? -
宋施甲磺: 南京(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 ) 洛阳(古又称“洛邑”东都) 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 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 杭州(临安)台湾省:古代台湾称「夷州」或「流求」,又称「东番」、「北港」、「大员」、「大湾」,后来又改为「台湾」,清光绪年间建立台湾省,简称台.

海曙区19220358974: 中国古代的地名为何都叫州?如荆州、扬州、幽州等.
宋施甲磺: 州是中国古代的一级行政区,按时代的不同相当于省或市

海曙区19220358974: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阳”的方位是() -
宋施甲磺:[选项] A. 山之南、水之北B. 山之南、水之南 C. 山之北、水之北D. 山之北、水之南

海曙区19220358974: 我国地名的变化与民族迁徙与融合的 -
宋施甲磺: 我国地名的变化是随着华夏-汉族的扩张而变化的. 例如,上古时期,华夏汉族生活在山西南部,所以把那里的一座高山称为“泰山”(现在叫“霍太山”),后来分布到山东,有把山东的一座高山称为“泰山”. 原来把汉水称为江水,后来把长江称为江水. 这都是汉族在不多扩张而带来的结果. 钱穆考证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参见他的著作《古史地理论丛》. 民族融合,未之有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