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和廷尉是什么官职?

作者&投稿:艾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太守刺史知府太尉京兆尹廷尉是什么样的官职~

  太守:中国战国至秦朝时期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袭不变。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孝成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吏”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
  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复旧称﹐哀帝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理。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魏黄初元年(221)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北齐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历代遵行。颜师古云:“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说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师古又引应劭说,则谓“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

太尉
中国秦汉时中央掌武事的最高官员,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后不再设置 。西汉早期 ,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力战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东汉太尉实为丞相,与西汉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实异。魏晋以后,太尉作为三公之一 ,位居极品而实权甚少 。开始依然开府 ,置僚佐,自隋撤销府与僚佐,便渐次演化成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元不常置。明废。
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廷尉
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复旧称,哀帝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理。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魏黄初元年(221)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至北齐罢废。

尉的职掌是管理天下刑狱。每年全国断狱总数最后要汇总到廷尉;州郡疑难案件要报请廷尉判处;廷尉也常派员为地方处理某些重要案件。有的还可驳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决意见。廷尉根据诏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诸侯王或大臣。礼仪、律令皆藏于廷尉,并主管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于分、寸、尺、丈等度量标准之事,亦由廷尉掌管。

廷尉秩为中二千石,属官有廷尉正和左、右监各一人。汉宣帝刘询鉴于廷尉派往地方鞫狱的廷尉史任重而禄薄,于是增设秩为六百石的廷尉平四人,以加强对地方司法机构的控制。


东汉时省去右监,四廷尉平省为左平一人。廷尉人选常常择取出身于律学世家者,如顺帝时吴雄,三世廷尉;郭躬一家,以传习小杜律著称,数世之中,任廷尉者达七人之多。东汉时权归台阁,廷尉处理案件有时也须听命于尚书。遇有重大疑案,廷尉与尚书共同审理,开后世大理、刑部共司刑法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廷尉职掌与两汉无区别,北齐易廷尉名为大理寺卿。唐代形成京师案件由大理寺卿负责审理、判刑,由刑部复核的制度。元代不设大理寺,审判由刑部直接进行。故至明代恢复大理寺后,受元制影响,又改变成京师案件之审判归刑部,大理寺卿仅负责复核的制度。地方上所呈报的重罪案件,也是先经刑部评议,再经大理寺卿最后复核。清制与明同。

中尉
在西方 : 该词源自法文“代理人”、“副职”。中尉作为军队职务名称,最早出现在法国,1444年法国军队将担任副队长的首领称为中尉,到 15世纪末中尉成为对副连长的称呼。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中尉成为法兰西等西欧国家陆军和海军的军衔称号。俄国军队17世纪中叶在新制团设置了中尉军衔,起初授予步兵连和骑兵连的副连长,后来中尉被任命担任连长。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都设有中尉军衔称号,一般为副连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还将中尉区分为一级中尉与二级中尉两个级别。

在我国古代 : 官名。战国时赵国初置。秦汉时为武职,掌京师的治安警卫。武帝时,改称执金吾。唐代自德宗以后,于神策军置护军中尉,专由宦官担任,率领禁兵。《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新唐书.宦官传.窦文场霍仙鸣传》:“德宗还京,颇忌宿将,凡握兵多者,悉罢之....贞元十二年六月,特立护军中尉两员、中护军两员,以帅禁军,乃以文场为左神策护军中尉,仙鸣为右神策护军中尉。”又《田令孜传》:“从义父入内侍省为宦者....累迁神策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尉,是连长、副连长和排长等初级军官的编制军衔,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军人可直接获得中尉军衔。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秦朝无三公说法,御史大夫秦时为银印青绶,为上卿,但非“公”,此处为后人对比总结)。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复旧称﹐哀帝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理寺。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

魏黄初元年(221)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北齐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历代遵行。颜师古云:“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说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师古又引应劭说,则谓“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

扩展资料:

职位变迁

太尉

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将大司马改为太尉。

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后曹操撤销三公制,自任丞相。魏文帝时期曾短暂恢复,后又撤销。自隋撤销府与僚佐,便渐次演化成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元不常置。明废。

廷尉

廷尉秩为中二千石﹐属官有廷尉正和左﹑右监各一人。汉宣帝刘询鉴于廷尉派往地方鞫狱的廷尉史任重而禄薄﹐于是增设秩为六百石的廷尉平四人﹐以加强对地方司法机构的控制。 其属官综上有:廷尉正,主决疑狱;左右监,管逮捕;左右平,掌平诏狱;廷尉史、奏谳(审判案件)掾、奏曹掾等。 

东汉时省去右监﹐四廷尉平省为左平一人。廷尉人选常常择取出身于律学世家者﹐如顺帝时吴雄﹐三世廷尉﹔郭躬一家﹐以传习小杜律著称﹐数世之中﹐任廷尉者达七人之多。东汉时权归台阁﹐廷尉处理案件有时也须听命于尚书。遇有重大疑案﹐廷尉与尚书共同审理﹐开后世大理寺﹑刑部共司刑法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廷尉职掌与两汉无区别,北齐易廷尉名为大理寺卿。唐代形成京师案件由大理寺卿负责审理、判刑。由刑部复核的制度。元代不设大理寺﹐审判由刑部直接进行。故至明代恢复大理寺后。受元制影响。又改变成京师案件之审判归刑部﹐大理寺卿仅负责复核的制度。地方上所呈报的重罪案件,也是先经刑部评议。再经大理寺卿最后复核。清制与明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廷尉



太尉和廷尉都是秦朝始设的中央官职。

太尉是秦王朝中央最大的三个官职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掌武事,其地位与丞相等。历来把“太尉”同“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

不过,秦始皇虽然设置了这个官职,但是在秦朝却并没有人居于此位。史籍中不见载有秦代任何一个太尉之名,亦不见在重大军事行动中有太尉出场。秦代可能只有此官职,却并没有人担任这个掌全国军事大权的太尉。

统一前的秦国,丞相不仅是国内最高行政长官,也可率兵出征,为最高军事首领。比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有明确记载,武王时丞相樗里疾、甘茂曾多次率兵出征。就连大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当了秦相邦以后也有兵权,当嫪毐作乱时,“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郭沫若考证,“昌文君应该就是文信侯的别号”,而文信侯即相国吕不韦。可见,统一前秦的丞相也是掌武事的。

但是,统一后秦王朝的丞相则仅系文官之长,武事另有别人负责。也就是太尉掌武事,同丞相一样,也是“金印紫绶”,两者地位相等。但是,实际上太尉之职位并未委任何人,而只是设置了此职分丞相之兵权。

这是因为,秦始皇“怚而不信人”,不可能将兵权放手给臣下。以至于王翦伐楚之时,麾下六十万兵马,为了不惹嬴政怀疑,一路上连连派人请赐田宅园池,王翦对此解释称:“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耶?”

秦始皇未任命太尉,实际是将兵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杜陵虎符铭文“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可知是秦始皇亲自把控兵权,以皇帝之尊代太尉执行“掌武事”职责,而将太尉的职位虚设。

而廷尉之职则是秦朝中央官职九卿之一,“掌刑辟”,为中央最高司法官,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

廷尉虽然位处九卿,但是廷尉的地位要比其他官职重要得多。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李斯身为廷尉就能同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一起向秦始皇“上尊号”,后来还能在朝廷上斥丞相王绾的分封皇子之议,并得到秦始皇的支持。廷尉一职在秦代朝廷上有特殊地位,其原因或由于廷尉“掌刑辟”,为全国最高司法官,而深受韩非影响的秦始皇又“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故对廷尉如此器重。



提起太尉,大家就会想起高俅高太尉,他这个太尉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是当时防御外敌和边防需要而设的官职。另外廷尉在古代是执掌法律和主审要案的职务,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院长。

太尉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廷尉是管理京城防务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京畿卫戍部队司令

太尉掌管武事,地位和丞相一样。廷尉是秦朝中央官职九卿之一,“掌刑辟”,是中央最高司法官,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相关事宜。


秦国廷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常常会看其文化是否传承有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5000年来,我们的文化传承从未断绝,这使得我们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非常优秀的一个。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与这种传承有很大关系,那就是古代官员制度与现代官员制度之间的对比。具体来说,我们要看看秦国时期的廷尉在现代相当于什么官职。首先,我们...

廷尉是什么?
廷尉作为官职可以追溯到秦朝,当时廷尉是九卿之一,负责审理地方的上诉案件和重大案件。在汉朝,廷尉的职责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扩大,成为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犯罪案件,以及监督刑罚的执行。廷尉的判决需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但皇帝通常不会干涉廷尉的审判过程,这使得廷尉在一定程度上...

秦国廷尉相当于什么
廷尉,是秦朝开始设置的官职,主要管理法律、司法方面的工作,其官阶与清代的大理寺卿相当。清朝大理寺卿是正三品,廷尉就应该是正三品。 随着皇帝的变更或朝代的更迭,官府机构有很多变化,官职也有很大变化。秦国廷尉相当于什么 大秦廷尉是最高司法官。廷尉是古代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汉景帝...

尉吏是什么职位?
尉:尉吏。此为县邑中武职官吏,担当地方治安防护。卫尉,掌皇宫诸门屯兵。属官一公车司马令,凡吏民上书、四方贡献、朝廷征召等,按法律要使用公家的车马,公车司马令即掌其事;属官二卫士令,统领诸宫门卫兵。廷尉,最高司法官。属官有廷尉丞。廷尉署有狱,称廷尉狱,大臣有罪则下廷尉狱。中尉,...

丞相下面是什么官。再下面又是什么官,我需要具体的官职等级表
丞相即宰相,下面的官职由高到底分别是御史、太尉、九卿、太仆、廷尉、宗正、少府。一、御史,御史,中国古代官名。商周时为史官。秦代御史兼掌监察,开监察机关之端。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官和副丞相,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等。汉初沿秦制,但改御史中丞为御史中执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设御史...

廷尉是什么官职 廷尉官职介绍
1、廷尉,属有正和左、右二监。古代职名,西汉时也称大理。战国时期秦国始置,秦朝、西汉沿置。列位九卿,为中央较高司法审判机构长,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2、汉宣帝时初置左右平。王莽改廷尉曰作士。东汉时复名廷尉,仍掌审判。凡郡国谳疑罪,皆处当以报。属有正和左监...

秦国廷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而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内容就是和传承有了很大的关系,那就是古代的官员制度与今天的官员制度之间的一个对照问题。我们的题目讨论的是秦国时期的廷尉是什么观念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秦国的官制。秦国的官制。我们知道秦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1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国所采用的官员制度为...

廷尉是什么职务
廷尉是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主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司法部部长。廷尉是中国古代司法审判机构官职名,西汉时也称大理。主要职能是遵照皇帝旨意修订法律,汇总全国断狱数,负责诏狱。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官有正和左、右二监。大臣犯罪,由其直接审理、收狱。又负责审核州郡所谳疑狱,或上报皇帝,有时...

秦朝的官职也有大小区分而且相当复杂,秦朝有哪些官?
有御史大夫、太尉、郎中令、卫尉、廷尉等。1、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 。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

廷尉是什么官
有一次,汉文帝出行时,有人惊了皇帝的马,文帝非常生气,下令廷尉严惩。但张释之审理后认为,此人并无恶意,只是无意之中犯了罪,因此按照法律只判处罚金。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廷尉在审理案件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总的来说,廷尉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的重要官职,他们负责审理重大案件,维护社会公正和...

增城市19133931237: 太守刺史知府太尉京兆尹廷尉是什么样的官职 -
巧项摩罗: 太守:中国战国至秦朝时期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袭不变.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

增城市19133931237: 秦国廷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秦国的廷尉相当于现在什么职务)
巧项摩罗: 郡守战国时称郡守,汉以后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最出名的就属水浒里的太尉高俅了.廷尉秦朝时期就设立的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

增城市19133931237: 太尉是什么官 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
巧项摩罗: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增城市19133931237: 中国古代汉朝时期有哪些官职,越详细越好
巧项摩罗: 中央官职: 丞相(相国): 在东汉时期并无丞相这个官职,后董卓专权,任相国,集大权于一身.三国初建后,都设此官职,为一国之首宰,为群臣之首. 太师: 原为“...

增城市19133931237: 太尉是什么级别 -
巧项摩罗: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秦朝无三公说法,御史大夫秦时为银印青绶,为上卿,但非“公”,此处为后人对比总结).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增城市19133931237: 文言文中对应的古代官职名
巧项摩罗: 一,三公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1,丞相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

增城市19133931237: 汉朝都有哪些官位?哪些官是做什么的?0请各位写的简单点
巧项摩罗: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

增城市19133931237: 汉朝有哪些主要官职,主要职责是什么? -
巧项摩罗:[答案] 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 (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

增城市19133931237: 东汉官吏体制介绍最好列表排出,分文武两类,由高及低,包括职权介绍
巧项摩罗: 东汉的建立,是西汉旧皇族藉着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新朝的结果.所以东汉官制基本上... 三公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位次上公.三公师长百僚,名义上为最高官职...

增城市19133931237: 汉朝的文官等级制度是什么?
巧项摩罗: 汉朝的文官等级制度是三公九卿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