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日维新期间只有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了下来而其

作者&投稿:冶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戊戌变法失败后为什么只有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了?~

因为顽固派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
D 京师大学堂-----1898年7月3日,清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而维新变法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所以,只可能是D项

轮船招商局---1872年12月23日,李鸿章打着“求富”旗号,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
.圆明园遗迹---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内,把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曾经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同文馆----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同时恭亲王奕䜣等人建议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 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此校是百日维新的产物。光绪皇帝实行的新政都被废除了,唯有新政期间办起的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恐怕与孙光鼐有点关系。

孙光鼐是一位可爱的老古董。说他是老古董,因为他是清末的三朝元老;说他可爱,是因为他并非是冥顽不灵的老顽固,在一定程度上,在一些问题上,他的思想能与时俱进,并且发挥了好的作用。孙光鼐1827年生于安徽寿县,在科举道路上一帆风顺,年仅24岁时就中了一甲一名进士,力拔头筹。但当时强手很多,究竟谁当状元定不下来,只好由咸丰皇帝定夺,进行面试。孙光鼐被考核时,皇帝要他写副对联,为大清王朝歌功颂德。孙光鼐才思敏捷,轻松自如地写道:

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维羲皇尧舜;

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

这对联把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都巧妙地写了进去,马屁拍到了家。不过,从这副对联中也可以看得出,孙光鼐驾驭中国方块字的能力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咸丰皇帝一高兴,孙光鼐便当了状元。从此孙光鼐官运亨通,从1878年起孙光鼐给光绪皇帝当老师20年之久。这位老先生思想并不僵化,他赞同康有为变法的思想和行为,并且参加了酝酿维新变法的“强学会”。1898年孙光鼐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学务大臣,并负责创办京师大学堂。他认为洋人“学校遍于国中”,所以“威力行于海外”,这种重视教育的见解相当深刻。

孙光鼐办京师大学堂的宗旨是:“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未有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其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当时孙光鼐已72岁,能承认西学的重要地位,已经很不简单了。

孙光鼐确定了上述办学宗旨后,还确定了“分科立学”“严聘教习”“精编教材”“慎选生源”“学用相符”等一系列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办学方针。慈禧太后扼杀了维新变法,对参与维新的官员杀的杀,撤的撤,对孙光鼐却网开一面,这与他为官的圆通、做事的谨慎小心不无关系。孙光鼐还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欲能则学,欲知则问”,下联是“守身如玉,守口如瓶”。这下联八个字的为官之道,使孙光鼐在政治风浪中没有翻过船,京师大学堂能保留下来,与孙光鼐这位没有倒台的首任校长(当时叫“管学大臣”)恐怕有些关系。但是,在顽固势力的包围中,孙光鼐的日子并不好过,于是他急流勇退,称病请长假,颐养天年去了。

孙光鼐任京师大学堂校长,总计不过380天。他离职后不久发生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重大事件,京师大学堂近于瘫痪。到了1902年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实为京师大学堂第二任校长。

张百熙(1847—1907年),湖南长沙人,1874年中进士。此公与孙光鼐性格迥异,用现代语言来说,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性情中人”,适于干事,不适于当官。1894年慈禧太后过60大寿,从紫禁城到颐和园到处搭彩棚、种花、奏乐,大肆铺张浪费,马屁精们无不为之大献殷勤,而张百熙竟敢于上奏光绪皇帝,反对这种劳民伤财的祝寿活动,可见他是一位正直而又敢说话的人。

1900年张百熙被派到英国担任“专使大臣”,这一经历使他对中国的落后、西方国家的发达有了深刻的认识。要改变这种差距,只有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了聘请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张百熙经过多方考察后,认为此职非桐城派的领军人物吴汝纶莫属。吴汝纶生于1840年,是同治年间的进士,曾国藩的崇拜者,被称为“曾门四弟子之一”。面对张百熙的聘请,吴汝纶以“年迈学浅”为由拒聘。为此,张百熙竟不顾自己是高官大吏的身份,在吴汝纶面前长跪不起,并说:“我为全国求师,当全国生徒拜请也,先生不出,如中国何?”张百熙做得比刘备三顾茅庐还真诚,吴汝纶被感动,只得应聘。张百熙在改革官制、财政和废除科举制度、主办京师大学堂、创办医学和译学馆诸多方面都有贡献。但是官场难于容纳耿介之士,张百熙最终还是被排挤出局,以至京师大学堂内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1979年顾颉刚在《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一文中回忆当年北京大学的状况时说:“学生们则多是官僚和大地主子弟,有的学生一年要花5000银元;当然,这样的富豪子弟不多,大约不过两三人。至于一年花千把银子的人就多了,少说也有好几十。像我这样一年从家里只能拿二三百银元来上学的,就是穷学生了。在学校里简直没有地位。一些有钱的学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那时的北大有一种坏现象:一些有钱的教师和学生,吃过晚饭后就坐洋车奔“八大胡同”(和平门外韩家潭一带)。所以妓院中称“两院一堂”是最好的主顾(“两院”指参议院、众议院,“一堂”指京师大学堂)这种坏现象是从清末保留下来的。那时在学生中还流行一种坏风气,就是“结十兄弟”。何谓“结十兄弟”?就是十个气味相投的学生结拜做兄弟,毕业后大家钻营作官,谁的官大,其他九人就到他手下当科长、当秘书,捞个一官半职,“有福同享”。这个官如果是向军阀或大官僚买来的,那么钻营费由十人分摊。”

在这些不学无术的教员中,不但有中国人,还有为数不少的洋人。到了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这种乌烟瘴气的局面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为清朝保守势力的代表,慈禧太后对维新变法持有极大的敌意。在戊戌变法期间,她通过一系列手段削弱维新派的力量,最终导致变法失败。如她曾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打压变法势力。在清朝政府中,保守派官员对变法持有抵触情绪,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干扰、阻挠变法政策的实施。例如,在百日维新期间,保守派官员杨崇伊...

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决定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什么
京师大学堂。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决定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清廷是对清朝宫廷、中央政府等统治机构的总称。在清朝内廷指乾清门以北的宫殿群,乾清门以南则是外朝。

中国百日维新时间
中国百日维新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用什么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

戊戌变法背景。经过(人物)。结果。评价
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思想上: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内容 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从此正式开始,直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具体步骤和措施.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自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诏明定国是、决定变法起,至同年八月初六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止,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毅然颁布“明定国是诏”,决定变法,自是日起,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轰动一时的“百日维新”。二十八日,光绪帝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了时任工部主事的康有...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准备斩杀七人,最后为何只斩杀了六人?
众所周知,1898年9月28日,慈禧太后下令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残杀,史称“戊戌六君子”。其实戊戌变法的领导者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徐致靖,本来他也是要被处死的,但是这人却变成漏网之鱼,原因是这样的。徐致靖当时官居二品,职务为礼部右侍郎,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忠诚拥护...

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对近代化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百日维新,作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它对近代化产生的积极作用:1. 政治改良:百日维新提倡政治体制改革,试图通过吸收西方政治制度的精髓,对中国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2. 思想启蒙: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反对旧有的儒家思想,推动...

1896至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主办的政论性报纸中影响最大的5家是?_百度...
从1895年夏至1898年春维新派为了团结力量 、制造舆论,积极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开办学堂。1895年8月,康有为在京创办维新派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宣传西学,鼓吹变法。11月中旬,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团结和影响了不少爱国官吏和...

“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一)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光绪帝谕自下科为始,乡会试用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进士、举人、秀才的考试,原来的八股文一律改为策论。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还开设考试经世致用的学问——经济特科(法律、财政、外交、物理学)以选拔新政...

头屯河区19216448341: 百日维新为什么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 -
刀固安立: 因为只有这个对顽固守旧派关系不大,不会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对国家也有好处,培养人才.

头屯河区19216448341: 戊戌政变之后,变法措施几乎全部被废止,唯有设立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清末新政期间把“奖游学”与“改学堂,停科举”并举,讲求专门学业.这充分说... -
刀固安立:[选项] A. 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B.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学习西方由个体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D. 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是大势所趋

头屯河区19216448341: 百日维新一共多少天?
刀固安立: 百日维新仅持续了103天,唯一留下了(京师大学堂),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

头屯河区19216448341: 戊戌变法期间所采取的维新措施中,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成果是() -
刀固安立:[选项] A. 京师大学堂 B. 《申报》 C. 商务印书馆 D.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头屯河区19216448341: 有人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了,仅给中国留下了一所京师大学堂;有人认为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重要 -
刀固安立: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头屯河区19216448341: 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是 -
刀固安立: c 本题考查的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故选c.

头屯河区19216448341: 维新变法(百日维新)期间有没有创办京师大学堂维新期间有没有?其实我想问的是 一位西方传教士在维新变法期间来到中国,下列那些事物他不会看到A.... -
刀固安立:[答案]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D 京师大学堂-----1898年7月3日,清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而维新变法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

头屯河区19216448341: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刀固安立: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

头屯河区19216448341: 为什么日本会成为世界强国?日本人为什么会那么嚣张?为什么我们一个
刀固安立: [转贴]看日本的中小学教育:那是成为世界强国的根本 看到新语丝上的《我看到的日... 戊戌变法失败后,百日维新推行的新政都被取消,惟独设立京师大学堂一项被保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