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士人道德标准除了让、忠、信以外,还有什么?

作者&投稿:赵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春秋时期最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就是“士人”的兴起,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学术下移”促使士人阶层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士人把握时机,奔走相告,掀起了一股思想浪潮。本文我们将从敬、仁、让、忠、信五个方面来阐释春秋时期士人的道德标准。

一、 万事基础

敬,其本义是恭敬、端肃。敬,肃也。敬,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态度。我们经常将“敬”与“恭”相联系。正所谓“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敬的对象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古代等级社会更看重敬,它与君臣关系、其他德目有着密切的联系。



纽带作用

古代是一个等级社会,最看重的就是尊卑观念,而敬,恰巧就是维系君臣良好关系的纽带。“守官废命,不敬”、“敬所以承命也”、“受命不迁为敬”、“死不忘君,敬也”,在官位接受君命,从内心中崇敬君命,这些都是对君主的怀念。

春秋时期的士人成为了春秋时期政治舞台的最耀眼的星,他们为一些有雄心大志的主公或出谋划策,或率军作战,或直言进谏,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敬”字。敬,就是平衡双方关系的纽带。

基础

仁义礼智信,这是我们常说的美好品德,而这些都是以敬为基础产生的。敬,也是一种谨慎,是所有德目的情感内涵。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认真、谨慎是敬的一大特点。讲敬,就要有仁的标准,无敬就无仁。“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用严肃的态度表达内心的真诚,正当的方式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是内心,二是外在表现,敬通过义能够更好地表达。

“礼,国之干也,敬,礼之与也”。敬,是礼的本质,人对于事物有敬畏之心,有敬的态度才会以礼相待,无敬难有礼。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敬,是万事的基础,但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它更是内心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内涵的支撑。

灵魂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恭礼让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这可是一个谦恭礼让的好典范,在后世流传甚广,这个小故事已经成为教育孩子懂礼、懂谦让最好的事例了。后世受此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许多谦让的典范。

例如著名的“六尺巷”。当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一首诗使敬与让的精神得以更好的继承。

在清朝时期的著名“六尺巷”受到了敬与让的感染,那么,春秋时期的敬、让精神也不会缺少。敬是让的灵魂,有敬才会让。

二、 人格情操

让,是礼贤下士,是一种谦让、克制、不争不抢、尊敬、友善的态度,它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情操。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都在广纳贤士,想要实现统一天下的霸业,于是便出现了“礼贤下士”的局面。



齐桓公在招纳贤士的时候有一个历史趣事,齐桓公召见一个叫稷的才子,一天去三次也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都劝齐桓公不要在去了,而齐桓公却说:“如果一个国君轻视其他国君,那他就会轻视他的臣民。稷轻视所有有钱人都可以,但我又怎敢轻视其他国的国君呢”。

齐桓公想要招揽稷这样的才子,才会去礼让他。正是这一举动最终也打动了稷。春秋时期的士人都希望碰到爱才、惜才的君主,所以齐桓公的举动赢得了才子的心,就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般。

“卑让,德之基也”。让,无论是君主、士人,还是普通人民都需要有的一种“精神”。有“让”的精神才会更好的了解“仁”。

“能以国让,仁孰大焉”,意思是能够把国家辞让给别人,还有比这更大的仁爱吗?让,能够赢得和谐,保护百姓生活的家园,维护国家安定,更可以宣扬谦让的精神。

“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利天下百姓而不是利自己,仁德就已经达到了。我们所了解的禅让,并不是简单的传位,而是利于百姓幸福的一种行为。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是一种人格的情操,这也应该是无数士人所追求的境界。心中有让的精神才会真正懂仁的意义。

三、 人格独立

仁,其对象也十分广泛,是士人道德的源泉。它可以引申为对亲人的“孝”、对朋友的“友爱”、对君主和国家的“忠”、对百姓的“仁爱”等

《说文》中说:“仁,亲也”,的确,拥有仁爱的人都会给人一种亲和力的感觉,同时有仁德的 显了独立人格精神的力量。春秋时期的士人都以道德人格为最高追求,要达到这样的独立人格,就要履行众多的道德行为。

“幸灾,不仁”、“以怨报德,不仁”、“爱而不谋长,不仁也”这些都是不仁的例子,这些例子都涉及着没有同情心、怜悯心,缺少感激、尊敬,自私等。正所谓“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一个人如果缺乏了道德情感,那么他就难以产生道德行为。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如果仁德与生命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处理?”孔子严肃地回答:“真正的有志之士,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了成全仁义,放弃生命”。仁,最重要的就是行动,用行动践行内心的精神。

仁,不只是停留在亲亲之爱上,更重要的是对国家之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仁爱亲人,再仁爱国家、百姓,才是士人最应该做的。心中有仁,才会有忠。

四、 公私分明

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忠,是始终如一,竭尽全力的美德,是一种公私分明,也是一种道德规范、道德判断。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象并非每个朝代都会有的,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批文人志士都想要抓住机遇,建功立业。

而在这个过程中,忠君、忠国、忠人民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仁才有忠,人心中充满着仁爱,他才会切实地忠于自己的事业。



《说文》中:“忠,敬也,尽心曰忠”,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具体表现。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有夷狄,不可弃也。”平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岗位,都能竭尽全力,不懈怠,待人处事都能真诚相待,这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忠最好的践行方式。

忠,社稷之固也。无论何时何地,忠都是最重要的。士人忠心无私地为为国家、百姓服务,国与民可以说是春秋时期萦绕在士人心头的情结,即使面对困难,也不应该抛弃国家、抛弃人民。心中有忠义之情,便有信在支撑。

五、 心中信念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是人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国之瑰宝。一个忠君报国、有仁有义、谦恭礼让、诚实守信的人会受到尊敬,受到重用,更会在史籍上留下光辉事迹。君主要对臣民讲信,臣要对君、国、民讲信,相互立信,国将昌盛。

我们一提起信,最先想到就是诚信。《说文》曰:“信,诚也”,“瑞:以玉为信”,诚信人的言语就像玉一般真实。诚信,是每个人都必须的品质,也是每个人最容易丢掉的。“信以守器”、“信以守礼”、“信以守物”。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仁、义、礼、智这四个标准,是春秋时期的道德标准,都用来衡量士人的品德。

还有礼,在东周后期的时候,礼仪还没有完全的瓦解,所以春秋时期每个国家,还都是以礼治国的。

还有“敬”,也就是“恭敬”“端肃”,不仅是待人恭敬,还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态。

还有礼,当时社会对“礼”十分看重,诸侯、贵族都不能越礼行事,其实也是所谓等级制度的一环。


战国时期的‘士’是指的哪一类人?
如果只会射御而不懂礼乐书数这些道艺,那就不成其为合格的士了。在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地位有所提高,春秋时期一些居于士阶层的大夫家臣就掌有重权,例如孔子时代的阳虎,到了战国时代,士主要分为几个类型:文士、武士、辨士和谋士,根据他们的名字就能够猜出他们的专长。这些士依附在大夫和诸侯身边,...

关于古代“士”的见解
那些被称作士的人 一般都有一技之长 战国时期的士 (一)“士”的崛起 “士”阶层的崛起是春秋战国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情势,“士”的崛起又为学术的繁荣与自由奠定了客观基础。 “士”本是指贵族的最低层,上有“卿大夫”,下则是“庶人”,多数是卿大夫家臣。在森严的封建系统下,“士”的身份相当固定,社会流动性...

道德模范主要事迹
作为道德模范人物,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做一个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人,树立好的榜样。下面是我整理道德模范主要 事迹 的 范文 ,欢迎阅读! 道德模范主要事迹篇一 通过认真学习过道德模范事迹之后,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一些像刘国红、李远红、李泽英、__勇、白凯、颜昌...

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
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如孔子说:"士志于道。" 《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

熟读历史的朋友进下
第一类可称为道德型。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如孔子说:“士志于道。”[2]《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

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
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如孔子说:“士志于道。”[2]《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

请问: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
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如孔子说:"士志于道。" 《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道德之士的称呼计有...

战国时期的"士"
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如孔子说:“士志于道。” 《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

战国时期,士是非常特殊的社会阶段查有关资料说说战国的“士”是指哪类...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

士阶层崛起源于哪个朝代
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

庐阳区13465473281: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准则有哪些 -
应梁力络: 春秋时期,人们的还在周礼的约束下.但是已经接近崩溃. 齐桓公重要管仲后,管仲提出了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这也就是中山装的四个口袋的由来.这也成了后来各国的治国道德标准. 战国时期,战乱不修,除了鲁国继续维持周礼,(孔子说:周礼尽在鲁矣)还有孔子推行过一段时间的儒家治国之外.其它国家普通重用纵横家,兵家,法家.人们普遍崇尚“诈力”,以力为尊.秦国尤其提倡国民“守法”.以法律为界定人民道德的唯一标准 燕赵国崇尚的是个人武力和游侠一样的快意恩仇.所以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庐阳区13465473281: 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倡的道德内涵 -
应梁力络: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

庐阳区13465473281: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有的品质 -
应梁力络: 机智,勇敢.

庐阳区13465473281: 春秋时期的士是什么 -
应梁力络: 一、士的类分 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略统计有百余种.这不仅说明士阶层的复杂,也说明他们的行迹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为了区分不同的士,当时的人便开始对士进行类分.《墨子·杂守》篇把士分为“谋士...

庐阳区13465473281: 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倡的道德内涵 -
应梁力络: 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与特点中国历史上的德治概念及其传统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均认为治国驭民要以德为核心.德...

庐阳区13465473281: 战国时期的士人有哪些特点? -
应梁力络: 战国时期的“士”人,大都思想积极,勇于建功立业,希望把自己的文武才干贡献给社会.他们敢想敢说,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对于不同学派的主张,他们敢于争辩,甚至彼此可以互相“攻击”得狗血喷头,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历史上通常所说的“百家争鸣”,这对于思想文化的发展无疑是极其有利的.

庐阳区13465473281: 关于战国时期的士的特点 -
应梁力络: 刘泽华:战国时期的士战国时期,从王廷到社会底层,到处都可看到“士的身影.探讨这个阶层的活动,对深入了解战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与文化,很有裨益.一、士的类分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

庐阳区13465473281: 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对人的道德有什么要求 -
应梁力络: 基本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庐阳区13465473281: 战国时期,“士”指哪些人? -
应梁力络: 士是周以来的一个贵族等级,是贵族的最下层 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 以上三个等级都有一定的田产,全国土地归天子所有,天子封诸侯国给诸侯,诸侯再封邑给大夫,而士不能占有土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

庐阳区13465473281: 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举出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 -
应梁力络: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但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士”,大都源自“士为知己者死”的古语,也就是那些贵族的家臣或者死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