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要早,为啥中国没进入大航海时代?

作者&投稿:易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比西方早半个多世纪,为什么中国没能就此进入大航海时代?~

所谓大航海时代,其实也就是开启了列强征服世界,让世界各地成为他们殖民地的时代。郑和下西洋起始于1405年,终止于1433年,比西方大航海时代早了半个多世纪。
西方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才开启的大航海时代,为何当时的大明朝没有提前开启大航海时代呢?很显然物质条件已经成熟,当时朱棣也已经称帝,大明王朝一片祥和,难道明朝统治者就没有考虑过通过大航海去征服世界各地吗?

01郑和下西洋和西方大航海的目的完全不同。朱棣打下了天下以后,很多人还是觉得他这是在篡位。他的确是篡位了,但是必须要纠正当时所有人的想法。为此他发动了郑和下西洋的行动。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其实我们现在不能调查清楚,因为真正的秘密,永远隐藏在朱棣和郑和两个人的心里。不过大致可以猜测一下,可能有这么几个目的。
第一,打造万国来朝的太平盛世。朱棣希望把大明王朝,尤其是自己统治下的这个时期,打造成远迈汉唐的太平盛世,重塑唐太宗时期万国来朝的景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二,彰显合法的继承权。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可是西洋诸国还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郑和这一趟出去,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建文帝下台了,朱棣上岸了。
第三,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靖难之役后,一把大火把南京皇宫给烧了,朱允炆本人却不知所踪,有人说他下西洋去了,为此朱棣派遣郑和前去西洋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这三个目的,可能同时存在,又或者只有其中一到两个。反正朱棣手里有钱有人有技术,自然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断了。

而西方大航海是为了什么呢?当时欧洲诸国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可是西方国家的地盘资源都非常少,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和东方大国进行交流往来。三年遣中官郑和使其国。明年,西王与东王构兵,东王战败,国被灭。适朝使经东王地,部卒入市,西王国人杀之,凡百七十人。西王惧,遣使谢罪。
帝赐敕切责之,命输黄金六万两以赎。六年再遣郑和使其国。西王献黄金万两,礼官以输数不足,请下其使于狱。帝曰:“朕于远人,欲其畏罪而已,宁利其金耶?”悉捐之。自后,比年一贡,或间岁一贡,或一岁数贡。中官吴宾、郑和先后使其国。---《明史》
贸易交换、资源掠夺、土地占领、开辟一个新国度等等这一系列的目的,才是西方诸国开启大航海的真正目的。他们是务实主义者,出去一趟花费巨大,需要依靠豪族们的捐赠才能做到。为此他们回来的时候必须要给予投资者足够的回报,这样下一次航行才能具备充足的资金。

02当时大明朝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且是农耕社会,没有必要对外扩张。相比较西方诸国地盘小、资源匮乏的状况,大明王朝完全没有这方面担心。因为大明朝地大物博,而且有相当充足的劳动力,完全可以保障整个国家的运行。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明史》
对外的贸易活动对大明朝来说,其实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为此大明王朝根本没必要开启大航海时代,他们就算是出去,那也是扶贫之路,而不是掠夺之路。

大明朝不愿意开启大航海时代,具体来说,也有这么几点原因。其实每一点,都跟当时大明朝的国情有着重要关联。
第一,大明王朝的经济发达,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出去搞贸易。郑和下西洋走了一趟,大多数都是亏本的买卖,所以大明朝觉得根本就划不来。
第二,大明王朝以农耕经济为主,粮食产量足够全国人吃用,而且地盘太大,耕地众多。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到海外寻找什么新的根据地。
第三,大明王朝资源十分丰富。当时不需要石油之类的资源,所以但凡有需要的资源,大明王朝自己都能开采,而且量很充足,根本不需要出去费力寻找。由此可见,大明王朝选择在郑和下西洋以后,结束航海任务,不再开启大航海时代,是有着自己重要的现实条件的。
朱棣时期,曾经尝试过大航海,郑和下西洋就是最好的证明。可是撒了很多钱出去以后,却没能够换回相应的回报,这让明朝统治者十分苦恼。为此明宣宗朱瞻基只好停掉了郑和下西洋的活动。

03闭关锁国的国策到来,终结了这一时代的开始。1433年,郑和下西洋结束的这一年。明宣宗朱瞻基放弃了下一次航海的计划,在他看来这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动。自己的爷爷和父亲热衷于此,那是有客观原因的,可是朱瞻基必须要冷静看待这件事,毕竟地主家的傻儿子就算再傻,也必须要知道地主家也没有太多余粮可以这么撒了。
明宣宗一方面宣布海禁,一方面又开始延续自己祖父、父亲们的工作,继续修筑长城。这一系列措施,正儿八经地告诉我们,大明王朝开始闭关锁国了。很多人认为清朝才是闭关锁国的开始,其实从明宣宗时期,大明朝已经开始了闭关锁国。既然出去没什么好处,而外面的人还想进来捞点好处,为什么不锁上门呢?
此后大明王朝又遇到倭寇这一强大的侵略者,所以他们对海禁更加严格,彻底实行了海上封锁,从此彻底成了闭关锁国的国家。西方大航海在这段时间已经初具成效,他们从世界各地掠夺大量资源、人力,从而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得以在日后称霸世界。
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大明律》
可是明朝却不愿意去看这些事情,他们似乎觉得这些国家不足为虑,根本就威胁不到自己庞大的帝国。反倒是北方的对手和倭寇更让他们担心。

总结:大航海时代成就了西方,东方一度落寞。其实不仅大明王朝闭关锁国,后来日本在丰成秀吉一统天下以后,德川幕府也实行了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可以说当时的东方强国,都采取了这一统治措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普通人逐渐开智,封建统治已经无法稳健地鱼肉百姓了。
只有将整个国家封锁起来,再采取高压政策,让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拼命干活,最后再收获那么一点点报酬,他们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机会走出去瞧瞧。最终封建统治者的目的的确达到了,可是东方强国们,也一个个都被西方列强给远远甩在了后面。日本和清朝相继被大炮轰开了国门,德川幕府和满清政府两百多年的统治相继结束。大航海时代对西方人的眷顾,使得东方大国在那个时期一度落寞。
参考资料:《明史》《大明律》

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时代。在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地域都是生产力落后,互相隔绝,老死不相往来。但是,新航路的开辟,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得西欧的商业资本通过殖民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美洲、澳洲等西欧人看来“新大陆”被野蛮掠夺,当地的土著人和土著文化消失,变为白人占主导的世界。殖民的扩张,引起了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封建经济体制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导了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由此摆脱了农业社会的落后状态,进入了现代化的工业社会。

郑和七次下西洋
我国古代是天朝大国,富强繁华。但是,在大航海时代落后于欧洲,是我国落后于西方国家步伐的重要转折点。我国现在人口约13亿,占据世界人口的18.82%。有人说,如果中国率先大航海,如西欧航海家在海外开辟殖民地,那么华人占据世界比重将会达到40%左右。尤其是明成祖朱棣时候的郑和下西洋,时间早于西欧各个国家,规模更胜过哥伦布、麦哲伦等。为什么也不会进入大航海时代呢?现在,我们就分析一下原因。
我国是大陆农业国家我国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也有许多优良的海港口,却大多数都是丢弃与闲置不用。朝廷就喜欢让沿海居民往内地迁移,淤塞港口,而不是如西班牙等西欧国家致力于发展海外贸易与海运。

我国虽然也有轮船等航运,却都是依赖于运河并不是大海。我国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北方与南方的交通运输主要是凭借着运河却不是海运。京杭大运河的开辟,曾经造就了一批繁华昌盛的城市,如淮阴、扬州、临清、古泗州等,都没真正意义上的港口城市。如大连因为俄国而兴建为港口,青岛因为德国兴建为港口,今天连云港的主要城区距离港口大约为30公里。可以看到,港口城市都不繁华,建设都很落后。
我国不是航海民族,是农业民族我国古代民族都是农业民族为主,能与航海民族扯上关系的,就是闽粤人,也就是福建与广东人。闽粤人由于山多地少,生存需要喜欢去东南亚南洋一带经商,发展贸易,但都不是社会的主流。古代占据统治地位都是北方人,热衷于在华北平原、关中平原等大平原上种植农作物,民间百姓都是倾向于男耕女织或者饱读诗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并不像欧洲国家人们热衷于去海外经商,发展海外贸易。农业民族的特性,使统治者对于不擅长的航海领域都具有一种先天性恐惧。

尤其是满清入关之后,统治者认为自己能占领中原就是骑射,武力自信心都来自于骑射,对当时西方先进武器火器的研究就有一种打压与蔑视,民族比较倾向于内守自保却不是开放与进取。这一切,导致了没有去海外殖民扩张的欲望。
“朝贡体制”的影响,使得航海活动没有经济利益支撑西方国家热衷于航海,喜欢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都还是因为太“穷”了。航海目的,就是为了“脱贫致富”。我国的航海,却是一种“炫富”行为的“大航海”。由于这一种没有利益回报的航海,最终都会因为国库的空虚而废至。
郑和下西洋的根本目的,就是大明天子四处炫耀“我是大富翁”、“我是大土豪”等,为了炫富拼命撒钱,不求经济利益与回报。伴随来世一大批南洋岛国都前来明朝朝贡,明朝朝廷也是“厚往薄来”的原则,也送这些朝贡的岛国数倍或者十数倍的礼物作为回报。在做生意角度上,简直是“亏本”。

所以,中国古代“朝贡体制”的本质,就是小国家向天朝叫一声“爹”,然后天朝就给小国家“压岁钱”。当这些小国家尝到了甜头,就会天天过来喊“爹”骗“压岁钱”。长期下去,天朝的财政就会国库亏空、捉襟见肘,自然也为畏惧这些小国们的朝贡。于是,为了体恤边远小国的朝贡的路途遥远之苦,就把朝贡时间由一年一朝改为两年一朝或者五年一朝,渐渐也希望这些国家永远不来朝贡更好。

如明朝刘大夏说的,“三保”(郑和)下西洋耗费的钱财达到数千万,军民死亡千万,即使得到一个宝贝归来,对国家有什么益处,这也是一个弊政。这一种指责也是有道理的。郑和下西洋没有给明朝时候的中国社会带来任何改变,更没有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只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消耗钱财。
统治者没有真正意义的“大航海”动机西欧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些航海家的航海,都是由于经济利益兴起,背后就是各国政府的组织与资金支持。我国古代统治者阶级,在对外与他国外交的公开场合都是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利益”都是羞于启齿,奉行都是“仁义之道”,更加谈不上经济“利益”上掠夺。但是,统治者外交场合的“奉献”与“仁义”,都是由国内老百姓自己来买单。

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看来,国家一直都是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百姓虽然不富足,总量却是庞大的。统治者是不缺少“银子”的。如清末的《辛丑条约》《马关条约》赔偿了几亿两白银,但是慈禧太后每一餐该有多少道菜,是不会少一道的。这样的统治阶级就没有去航海,到“新大陆”掠夺财富的欲望。

西欧国家不同。如西班牙、葡萄牙等都是一些小国家,国内比较“穷”,即使是王室也非常缺“银子”,也常常找商人“借银子”。这样,上层统治者与下层的民间百姓都会形成一种大航海掠夺财富的欲望。
中国航海技术也比西方落后我们也知道唐朝时候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六次才成功抵达目的地的励志故事,反映也是唐朝时候的航海能力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国航海能力大幅度提升,是在宋元时候。尤其是宋朝时候,海外贸易繁华昌盛,宁波、泉州等真正意义的港口城市兴起。但是,在宋元时候,掌握泉州等港口城市商贸却是波斯人(也就是色目人)、阿拉伯人。可以看到,当时主要还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贸易,很少中国人去这些海外国家贸易。这也是航海技术落后的反映。

在郑和之前,也没有华人远洋航行的记载。郑和是穆斯林人。当时,明成祖朱棣选择郑和为下西洋船队的领队,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郑和是穆斯林,他的船队中有大量的穆斯林,航海路线都是阿拉伯商人往返的路线。(郑和七次下航海的航线,最远抵达东非、最多抵达的今天马来亚、印度一带,都归属于穆斯林)。郑和的航线都是贴着海岸线,利用洋流航行,困难程度与麦泽伦环球世界、哥伦布横跨大西洋是不能相媲美的。

西方的航海图
从古代东西方的制图水平,可以看到中国航海水平也是落后于西方。虽然郑和下西洋都是一些庞大的海船,但是航海能力不是比赛船只的大小,太平洋一些土著岛屿是可以独木舟穿过去的。就如农耕民族的骑射水平远远不能与游牧民族骑射水平相比是一个道理的,中国航海水平都是落后于欧洲的古希腊人、腓尼基人、维京人、迦太基人,更加难以与热衷于航海的威尼斯人、热那亚人相媲美。航海技术的落后,也使古代中国人很难在大海中深入航行,探知末知的新大陆。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情是和当时的一些政治文化因素有关的,目的并不在于开启大航海时代。
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在搞清楚郑和下西洋为何没能使中国进入大航海时代这件事情时,我们首先就得理清楚,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郑和位于当时的明朝,是我们古代朝代发展经济的又一巅峰时期,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这相比较刚刚萌芽发展的外国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厉害的存在。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个是为了展示明朝的大国风范,二来就是为了探索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发展。

二、大航海时代带有明显的侵略性质

其次,我们也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在人们有了一定基础的航海基础和航海设施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个时期的欧洲,对于航海技术有了一些掌握,同时又为了更好的发展,以及想通过暴力的手段进行殖民扩张,于是一些欧洲的人就开始航海到别的地方,抢占别的地方的土地资源以及劳动力。这和本着文化交流的郑和下西洋的性质是不同的。

三、观念不同

尽管明朝时期,我们也具有大国实力,但是我们却不像欧洲殖民者那样,通过抢占别人的土地资源来达到扩张的目的。当时的人们对于航海的认知并不是很广,不像欧洲国家能够利用海岸进行贸易,我们秉承着天朝上国的思想,认为即使不开辟海上贸易,也无妨当时的经济发展。

因此在大航海时代中,除了郑和下西洋的身影,我们没有再看到其他有关自身发展的动向。这不外乎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古人认为内陆足以进行贸易往来,海上贸易风险太大。二则是殖民贸易并非是古人所赞同的一种侵略方式,因此大航海时代中,除了郑和下西洋,我们贡献的就只有指南针和优秀的造船技术了。



西方国家航海是为了满足人口扩张、扩大资本市场。我国就是为了显摆。所以我国虽然下西洋比较早但是没有更好的发展。

因为中国历朝历代都是禁止出海的,郑和下西洋这一个只是特例,既然是禁止出海,那肯定是不可能进入大航海时代。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炫耀国威。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要早,但是主要目的是炫耀国威,因此中国没能进入大航海时代。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时间,目的,影响,路线和评价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2、时间:1405年——1433年。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3、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4、路线:江苏刘家港出发,经东南亚、南亚、西亚,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5、...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意义分别是什么?
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有有许多超出于航海之外的解读。这些解读通常都是基于各种现代观点的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赋予了该事件很多...

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认识
郑和下西洋尽管比哥伦布西航要早将近一个世纪,但不论是航行次数之多、时间之长、航程之远、活动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参加人员之众和素质之高、组织之严密都是此后的哥伦布远航所望尘莫及, 背景不同:郑和下西洋所处历史条件就是中国传统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已发展到顶点,而资本主义的生产...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线路区别是怎样的?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第1次主动的外交,是航海史上的一项壮举,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亚非经济文化发展交流。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到来。让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郑和为啥七下西洋?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宝,回族人。他在靖难之役中立有不小功劳,受到永乐皇帝的重用,水涨船高,赐姓郑,被称为"三保太监",后才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说法。从当时的世界层面来看,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要比西方的一些大航海家出发时间还早一些,在世界航海史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全世界都在重视航海的重要性,...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既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航行早了87...

谁知道郑和远航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

如何全面阐述和评价郑和下西洋
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八十多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有许多超出于航海之外的解读。郑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预中,以长远影响来看,最重要的是操纵马六甲海峡(往来中国及...

郑和下西洋的记载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

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虽然在国土面积上远远比元朝小,但至少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散财之举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4...

红桥区19446609140: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要早,为什么郑和没有发现新大陆?你是如何看待"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这个问题的? -
涂庾小儿: 不怪郑和,只怪大西洋没有太平洋宽广.这问题有水准,如果当时是郑和发现的美洲大陆,那按照中国的方式.肯定不会去拓展殖民地,更不会屠杀印地安人,只会派人册封.世界历史将完全成为另一个样子

红桥区19446609140: 郑和下西洋比新肮路的开辟早半个世纪,为什么郑和却没有给中国带来变化.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
涂庾小儿:[答案] 中国的远洋航行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并不是为了给国家带来实际利益,说白了就是烧钱玩.而欧洲新航线的开辟则带有明显的目的,迪亚士通过新航线第一次到达印度时用两个词对当地人讲述了他们的目的:基督徒,香料.而后...

红桥区19446609140: 1405年 - --1433年中国的航海家郑和也进行了远洋航行.与哥轮布有什么不同? -
涂庾小儿: 其一,郑和下西洋远远早于西方航海家,郑和于1405年冬天第一次下西洋,而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被他误认为是亚洲岛屿的美洲新大陆的时间是1492年,整整晚了87年.郑和下西洋92年之后,葡萄牙人达.伽马于1497年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沿着郑和当年开辟的航线抵达印度西海岸.而在116年之后,葡萄牙人穿越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后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从这一点上来说郑和无疑是走在其他人前面.

红桥区19446609140: 郑和下西洋为何没开启中国的殖民时代? -
涂庾小儿: 目的不同,葡萄牙出于侵占别国的领地或是资源为目的,郑和带着政治宣传的目的出去的,并非为了侵略.

红桥区19446609140: 我国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比西方新航线开辟早100多年,为何我国港口的发展落后于西方
涂庾小儿: 因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哥伦布,麦哲伦他们远洋是大不一样的 ,郑和是为了宣扬大明天恩,还有就是传言的寻找建文帝,根本不是为了商品贸易,商品多半是赠送或者低价卖出这样耗费国力自然难以持久,而西方人他们是为了黄金白银这些硬通货去的这和当时新航路开辟有关, 其本质就是贸易利润!

红桥区19446609140: 为什么古代欧洲航海不来中国中国也去不了欧洲
涂庾小儿: 应该是消息的闭塞造成的,这事很有趣,郑和可以到非洲,也完全可以到欧洲的.现在有考古说,郑和先到的美洲,有待更多的证据.

红桥区19446609140: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很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为什么在近代落伍了? -
涂庾小儿: ,明朝前期中国的科技世界第一牛的郑和下西洋中国的船是欧洲所有国家加起来都没明朝的多.就是回来之后看没带好处回来,把造船的图纸全烧了开始禁海之后就落后了

红桥区19446609140: 明朝前期,郑和远洋航行体现了什么样的 -
涂庾小儿: 郑和的舰队一共下过三次西洋,三次规模相较于欧洲的哥伦布要早,要庞大,要先进,体现出了明朝前期的强大,而之后却没有进行下去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 明朝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去宣扬国威,而不是像南宋那样去进行贸易.这也就导致了三次郑和下西洋几乎把明朝国库亏空了大半.可能有人会问:最后不是万国来朝了吗?进贡还不够么?当然不够,明皇“的奇珍无名之宝不计其数,回赠之珍宝亦不计其数”,压根就没赚钱. 2. 郑和下西洋是前期的行为,而到了中期海盗横行,明朝沿海城市都死伤惨重,要是没有戚继光抗寇东南沿海简直能出现一个新政权,而抗寇之后的中国就一直进行闭关锁国,自然也就没有继续了. 求采纳!

红桥区19446609140: 郑和下西洋时,为什么没有对外扩张 -
涂庾小儿: 在封建社会时期,郑和下西洋是封建社会的本质,皇帝高高在上,郑和下西洋,是拉近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同时还赠送高贵的礼品,来显示本国的强大.没有对外扩张,这都完全是在封建社会的思想下影响的,认为没有其他国家能以本国对抗.下西洋的巨大费用和赠送礼品.这些都大大地损害的国家的财政,封建社会的愚昧,高傲.它的封闭思想最终导致了国家日渐衰缺

红桥区19446609140: 郑和七下西洋,要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多少世纪? -
涂庾小儿: 郑和七下西洋,要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一个)世纪,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航海从明成祖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开始的,而新航路开辟在公元15、16世纪.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