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在其中矣的前两句话是什么?

作者&投稿:段干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易经讲解曾仕强全集-点击进入-免费获取~

仁在其中矣的前两句话是: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虽然只是小小的技艺,但也必然有可观的内容;如果进一步拿它来贯穿远大的目标,恐怕是行不通的,所以君子不肯在小技巧上去用心。”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扩展资料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



“仁在其中矣”的前两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笃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常常思考眼前的事,仁就在这中间了。”

出处:《论语·子张篇》

扩展资料:

这一章子夏提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四项,都是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的自我修养的方法。笃志有多种的讲法,根据朱熹朱夫子的说法,就是坚守自己的志趣。杨伯峻先生有一个《论语译注》,也是讲这个意思,志于学,他坚守志向,学而不厌。切问而近思,切就是急切的、恳切的来请问师友,遇到疑难的地方,就人问,求确义。

近思是自己所学的要细细思维里面的义理,要去细思、慎思,仁就在其中了。所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当然后面还要加上一个笃行,这跟《中庸》里面讲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一样,能够这么做,仁就在其中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全诗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

改写<岳阳楼记>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开:放晴。阴:阴冷。浊:浑浊。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辉 岳:高大的山。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潜...

传不习乎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释孔子孔子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指已经学习过或已经掌握的知识)新,刚刚学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

杜牧的江南春古诗赏析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

岳阳楼记原文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

《江南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

有谁知道大学语文的《论语》十二章 翻译? 谢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江南春 杜牧 译文
1、白话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2、作品原文 《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

曹操的《短歌行》诗意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

句句写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赏析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

翁源县15870769042: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前一句是? -
褚昂芪枣:[答案]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出自《论语.子张第十九》

翁源县15870769042: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前一句是? -
褚昂芪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出自《论语.子张第十九》

翁源县15870769042: 仁在其中矣上句 -
褚昂芪枣: 切问而近思【原文】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满意请采纳!

翁源县1587076904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前后文“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和“仁”有什么关系?麻烦详解,最好有前后文 -
褚昂芪枣:[答案] 这是《论语 子张》篇中的一句话,也是一段语录.前后文与此没有多大关系.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前文: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后文: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

翁源县15870769042: 人在其中矣前一句 -
褚昂芪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网友评分 【出处】《论语·子张》. 【注释】①博学:知识渊博.②笃志:坚定志向. 【译文】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赏析与启...

翁源县15870769042: 复旦的校训是什么意思? -
褚昂芪枣: 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复旦校训的两句话是由这里来的,用简单的语句来解释,博学是从各方面广博的去学习,以开拓知识的范围,笃志是向远处大处立个志向,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切问是切切实实的,近思是由近及远的想.

翁源县1587076904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褚昂芪枣: 博学要笃志,有一个中心,意志坚定,建立人品,那么知识渊博,有如一颗好的种子,意志的坚定是肥料,培养出花和果来.内在没有一个中心,知识越渊博,思想越危险,觉得样样都有道理,容易动摇,应该是真理只有一个,要把它找出来,所以要笃志.“切问而近思”,切问就是经验,多听多问.近思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思想要有中心,一个是不要想得太虚玄太高远,要切近的其实的思想,人生到底没有什么太高远,不必向外找,我们知道朱熹先生写一本书叫《近思录》,就是取这句话的意义.子夏教育学生,如果能做这两句话,那么孔子所标榜的“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这其实是秉承孔子的仁的思想体系,子夏是在这里重申.

翁源县15870769042: 博学而笃志,后面一句是啥 -
褚昂芪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出自《论语·子张》中是子夏所说.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翁源县15870769042: 翻译古文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两句 -
褚昂芪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大概是:“博学是从各方面广博的去学习,以开拓知识的范围,笃志是向远处大处立个志向,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切问是切切实实的问,近思是由近及远的想,为阐发复旦校训的涵义,必须分别详细的说明,先说明博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翁源县1587076904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褚昂芪枣: 战国孔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渊源.此句出自《论语》.子夏曰:“[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b].” b]《注疏》 O正义曰;此章论好学近于仁也.博,广也.驾,厚也.志,识也.言广学而厚识之,使不忘.切问者,亲切问于己所学未悟之事,不泛滥问之也.近思者,思己历未能及之事,不远思也.若泛问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习者不精,所思者不解.仁者之性纯笃,今学者既能笃志近思,故曰仁在其中矣.[/b]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