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古诗文大赛前十篇的原文?

作者&投稿:项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的第22,23,24,25,28,30,31,32,34,35,37,38。篇的原文和译文谁能告诉我!!~

淡定,还有一个月才暑假呢。。。我才做到第二课

2015
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
11---15


11.
孟子斥许行

【原文】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
与?有大人之事,
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
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
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
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
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
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翻译】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孟子
说;
“这样说来,
那末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
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
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
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
所以
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
被人统治;
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
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
这是天下一般的道
理。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
兽大量繁殖,
五谷都不成熟,
野兽威胁人们。
鸟兽所走的道路,
遍布在中原地带。
唐尧暗自为此担忧,
选拨舜来治理。
舜派益管火,
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
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
入海中;
掘通妆水、
汉水,
排除淮河、
泗水的淤塞,
让它们流入长江。
这样一来,
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
当这个时候,
禹在外奔波八年,
多次经过家门
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12.
长沮桀溺耦而耕

【原文】长沮、桀溺耦而耕
[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3]
。长沮曰:“夫执舆者
为谁
[4]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
[5]
”曰:“是也。”曰:“是知
津矣
[6]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
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7]
?
且而与其从辟人
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8]
?”耰而不辍
[9]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
[10]
:“鸟
兽不可与同群
[11]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2]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3]
。”

[
注释
]
[1]
该文选自《论语·微子第十八》。





2
[2]
长沮(jǖ)、桀溺
:
指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长、桀,都形容高

;
桀,通“杰”。沮,低湿的洼地。溺,指浸在水洼中。耦(ǒu)而耕,两人并
耕。

[3]

:
渡口。

[4]
夫(fú):彼,那个。执舆
:
即执辔
(
缰绳
)
。舆前驾马有辔,所以执辔也叫执舆。

[5]

:
同欤。

[6]
这句是讥讽孔子周游列国,熟知道路,不用问别人。是
:
代词,当“这个人”
讲。

[7]
滔滔三句
:
意思是说,
今天下皆乱,
诸侯无贤者,
你将和谁去变异这乱世使它
治平呢
?
滔滔
:
水弥漫的样子,喻世上的纷乱。因问渡口,故借水作比喻。而
:

尔,你。谁
:
指当时诸侯。以
:
与。“谁以”二字倒用,犹与谁。易
:
改变。

[8]

:
同避。人
:
指与孔子思想不合的人。因孔子碰到他们往往避开,故桀溺称
其为“辟人之士”。而
:
你,指子路。辟世之士
:
指隐者,长沮、桀溺自谓。“与
其”和“岂若”相呼应,等于现代“与其”和“不如”相呼应。

[9]
耰(yōu):用土覆盖种子。辍
:
停止

[10]
怃然
:
怅然,失意。

[11]
鸟兽句
:
鸟兽
(
我们
)
不可以跟他们同群。既不能隐居山林,必须在社会中生
活。

[12]
这句是说,
我不跟人群在一起还跟谁在一起呢
?
这是说不能隐居。

:
这。

:
徒众。斯人之徒,等于说人群、世人。

[13]
天下有道两句
:
意思说,倘若天下有道,我就不参与变法的工作了。

【译文】长沮、桀溺两个人一块耕田,孔子从旁边经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长
沮问子路说:“驾车子的那个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
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早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子路又去
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学
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已乱,
)
好像滔滔的洪水,到处
都是这样,
谁能改变得了呢
?
你与其跟着
(
孔丘那种
)
躲避坏人,
还不如跟着
(
我们
这些
)
避世隐居的人呢?”说完,
就不停地往种子上盖土。
子路回来
(
把这些
)
告诉
孔子。孔子失望地叹息说:“我们既然无法跟鸟兽待在一起,若不跟天下人待在
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
?
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起来从事改变现实的工
作了。”

13
.逍遥游

【原文】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






3
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
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
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
天色深青,
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鹏
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像人抬头看天空一样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
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
那么小
小的芥草浮在上面就成为一只小船;
而搁置杯子就沉落在地上了,
因为水太浅而
船太大了。
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
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鹏鸟飞九万里,
其下有巨风的承载,然后才乘风而飞,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
然后才想准备飞到南方去。

蝉与雀讥笑它说:
“我从地面急速起飞,
碰到树枝就停下来,
有时飞不到树
上去,
就落在地上,
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近郊野林去,
带上
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
肚子还是饱饱的;
到百里之外去,
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
备干粮;
到千里之外去,
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
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14.
五蠹

【原文】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
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
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
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必为鲧禹笑矣;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
必为汤武
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
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
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


上古时代,人民少,可是禽兽却很多,人类受不了禽兽虫蛇的侵害。有位圣
人出现了,
在树上架木做巢居住来避免兽群的侵,
人民很爱戴他,
便推举他做帝
王,
称他为有巢氏。
当时人民吃野生植物的果实和蚌肉蛤蜊,
有腥臊难闻的气味,
伤害肠胃,人民疾病很多。有位圣人出现了,钻木取火来消除食物的腥臊,人民
很爱戴他,便推举他做帝王,称他为燧人氏。中古时代,天下发大水,鲧和禹疏
导了入海的河流。近古时代,夏桀和商纣残暴淫乱,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如





4
果有人在夏朝还在树上架木筑巢,还钻木取火,一定会被鲧、禹耻笑了;如果有
人在商朝还尽全力去疏导河流,一定会被商汤、周武王耻笑了。这样说来,那末
如果有人在今天还赞美尧、舜、汤、武、禹的政治措施,一定会被新的圣人耻笑
了。
因此圣人不要求效法古代,
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度,
而应研究当前的社
会情况,并根据它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有个耕田的宋国人,田里有个树桩子,
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树桩上,
碰断脖子死了;
这个人便因此放下手里翻土的农具,
守在树桩子旁边,
希望再捡到死兔子,
兔子不可能再得到,
可是他本人却被宋国
人笑活。
今天想要用古代帝王的政策来治理现在的人民,
都是和守株待兔的蠢人
相类似的人。

15.
天论

【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时,
则天不能病;
修道而不贰,
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
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①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
旱未至而饥,
寒暑未薄②而疾,
妖怪未至而凶。
受时与治世同,
而殃祸与治世异,
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译文



天的运行,
有它一定的规律。
这规律不因世上有贤能的尧而存在,
也不因世
上有昏乱的桀而消失。
以合理的行动去顺应规律,
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以错乱的
行动去对待规律,就要遭受灾祸。发展生产,节约用度,天就不能使人贫困;养
生之道完备,活动适时,天就不能使人得病;遵循大道,坚定不移,天就不能使
人遭到灾祸。
这样,
大旱大涝也不能使人饥饿困乏,
极冷极热也不能使人患上疾
病,妖魔鬼怪也不能使人遭到灾难。相反,生产荒废,生活奢侈,天就不能使人
富裕;不注意保养身体,活动又少,天就不能使人健康;行动违背正道,妄作妄
行,天就不能使人获得好的结果。那样,即使没有水灾旱灾也要挨饿,不受冷热
侵袭也要生病,
妖怪不来也要遭到祸害。
人们在混乱时期所遇到的天时,
和在太
平时期所遇到的天时是相同的,
然而遭到的灾祸却和太平时期大不一样。
这不能
怨天,
而是人们行动犯了错误所招致的。
所以,
能够清楚地了解天和人各有各的
本分,就可以叫做“至人”了。

①倍:同“背”,违反。

②薄:逼迫,侵袭。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70篇(1—10)

  1.★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①,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履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②铣(xiǎn):光脚。

  【译文】

  鲁人自己善于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绢,(他们)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一定会很穷的。”鲁人问:“为什么呢?”(那个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是越人光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可是越人披头散发的,凭你所擅长的技能,到用不着的国家去(谋生),想要不贫穷,难道可能办到吗?”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受穷呢?”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

  ①鲁人身善织履( ) ②或谓之曰( )

  ③履为履之也( ) ④而越人被发( )

  ⑤以子之所长( ) ( )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3.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4.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徙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5.本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自己 ②有的人 ③穿 但是,表示转折 ⑤凭、用

  2.略 3.略

  4.本题答案较为开放。如:

  ①不可徙。鲁人没有从实际出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如果徙越,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走投无路。

  ②可徙。鲁人可以引导越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5.(1)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做事要切合实际,实是求是,人实际出发,分析客观条件,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要学会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要善于对同一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维,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才会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时机。

  2.★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

  【译文】

  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来卖,遇到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门户”税,还强要(农夫)用驴把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内廷。”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回去,你还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农夫就殴打了宦官。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 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 2.A 3.略

  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卖炭翁淳朴善良,逆来顺受。

  3.★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食品,不吃,就不知道它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好。所以学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 (3)知困 (4)教学相长也

  2.翻译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教学相长》集中论证了____和___的关系,说明了___的道理。

  【参考答案】

  1.(1)味美 (2)即使 (3)困惑 (4)增进,促进

  2.(1)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

  (2)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3.教 学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4.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序)

  【注释】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译文】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子;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说的就是这件事呀!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然积以岁月 (2)向之笑者 (3)咸来求假焉

  2.翻译

  (1) 时人嗤之。

  (2)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3.“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1)但是 (2)从前 (3)都 2.略

  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5. ★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蚤死 (2)孔子哭之恸 (3)门人益亲

  2.翻译

  (1) 弟子孰为好学?

  (2) 不迁怒,不贰过。

  3.孔子“哭之恸”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早 (2)极度悲哀 (3)更加 2.略

  3.颜回年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6. ★王充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译文】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赞扬他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浏览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天长日久,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乡里称孝 (2)师事扶风班彪 (3)一见辄能诵忆 (4) 遂博

  2.翻译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

  3.上文中“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

  【参考答案】

  1.(1)赞扬 (2)以……为师 (3)就 (4)就 2.略

  3.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

  7. ★不记人过

  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⑤。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译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刚担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了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况且)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注释】

  ①吕蒙正(994--1011):宋代政治家。②初任参知政事,初:刚刚; 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 ③朝士:中央官员。④同列:同事。⑤量:肚量。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不喜记人过 (2)佯为不闻 (3)令诘其官位姓名 (4) 遂止之

  2.翻译

  (1)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

  (2) 不问之何损?

  3.上文赞美了吕蒙正在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

  1.(1)过失、过错 (2)假装 (3)责问 (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

  8.★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嗔恙①,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②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选自《百喻经》)

  【注释】①嗔恙:责怪自己有病。②唐:空,徒然。

  【译文】

  比如有个人因为肚子饿的原因,要吃七个煎饼。他吃了六个半时就停下了,觉得很饱了。这时,他就责怪自己有病,用手打着自己,说了这样的话:“我现在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的六个饼都白白地浪费了。假如知道这半个饼就能吃饱,我就应该先吃这半个饼。”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因其饥故 (2)食六枚半已 (3)设知半饼能充足者

  2.翻译

  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

  3.这个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原因、缘故 (2)停止 (3)假如 2.略

  3.讽刺了那种不究因果而钻牛角尖、徒生苦恼的糊涂虫(愚蠢的人)。

  9. ★反裘负刍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①而负刍②。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译文】

  魏国国君文侯出门游历,看见一个路人将裘皮衣服翻过来穿然后背柴火。文侯说:“为什么将裘皮衣服翻过来穿而背柴火?”路人回答说:“我爱惜它的毛。”文侯说:“你不知道里皮磨坏了,那么毛就没地方附着了吗?”

  【注释】

  ①裘:皮衣。②刍:柴火。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反裘而负刍 (2)胡为反裘而负刍 (3)若不知其里尽

  2.翻译

  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背 (2)为什么 (3)你 2.略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0. ★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译文】

  有两只为争吃一个人而相斗的老虎,管庄子想要刺死它们。管与止住他说:“老虎,是凶暴的动物;人是它们的美味。现在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你等这两只老虎受伤后再刺杀他们,这就只用一个举动杀死两只老虎了。不用刺死一只老虎的力气,却能赢得一下子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管与止之曰 (2)子待伤虎而刺之 (3)则是一举 (4) 而有刺两虎之名

  2.翻译

  (1)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

  (2) 人者,甘饵也。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李邕鉴真迹
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两个人都住在南中。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初中文言文比赛
1. 中学生文言文古诗词大赛70篇 原文:昔有人将猎(1)而不识鹘(2),买一凫(3)而去。 原(4)上兔起,掷之使击(5)。凫不能飞,投(6)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 至三四,凫忽蹒跚(7)而人语(8)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9),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10)?”其(11)人曰:“我谓尔(12)为鹘,可以...

全国语文文言文比赛
1. 中学生文言文古诗词大赛70篇 原文:昔有人将猎(1)而不识鹘(2),买一凫(3)而去。 原(4)上兔起,掷之使击(5)。凫不能飞,投(6)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 至三四,凫忽蹒跚(7)而人语(8)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9),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10)?”其(11)人曰:“我谓尔(12)为鹘,可以...

上海古诗文大赛含金量
上海古诗文大赛含金量很高。这个大赛培育并发掘了众多的古诗文优秀选手。复旦附中武亦姝、文来侯尤雯、上海中学姜闻页,都曾在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获奖。还有学生多次获得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的一等奖,后来被清华录取。可见这个大奖的含金量之高。上海古诗文大赛是教委主办,合法合规,十八年比赛历史,经久不衰。

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
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

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一初二组古诗文背诵范围
RT初一初二组是一起的...麻烦帮帮忙找找背诵范围吧..PS:我指的古诗文就是古诗和文言文~就是这次比赛会考到的默写之类的~感谢"臧雁"同学的倾情帮助..可惜这MS是口试的背诵范围~咱要的是... RT初一初二组是一起的...麻烦帮帮忙找找背诵范围吧..PS:我指的古诗文就是古诗和文言文~就是这次比赛会考到的默...

古诗比赛开场白怎么写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 文化 瑰宝。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诗比赛开场白怎么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比赛开场白怎么写1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

初中古诗词竞赛活动方案
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读活动,开展比诵读篇目多少、比背诵篇目多少的竞赛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的经典古诗文。 第三阶段:5月12日---6月10日,组织校内“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 七、实施要求: 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校营造...

文言文描写比赛
1. 以文言文形式描写体育比赛的文章 《唐语林 拔河》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梁简文临雍部,禁之而不能绝。古用篾缆,今代以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声叫噪...

求2009年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70篇文言文原文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古诗词比赛主持词
古诗词比赛主持词 篇1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秋日的硕果,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女: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打造精彩人生底色。 男:...

钦南区19210207264: 高中古诗古文阅读大赛第一篇是逃之夭夭的那本谁有文章及翻译,开学考要用 没带回家.急!!! -
苏印芪冬: 诗词原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译文:桃树含苞满枝头,花开灿烂如红霞.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果实累累坠树丫.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桃叶茂密色葱绿.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钦南区19210207264: 2011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1~70篇的原文及练习 -
苏印芪冬:[答案] 2011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1~70篇的原文及练习,去爱问共享资料找找.

钦南区19210207264: 谁帮忙整10篇文言文100字左右 -
苏印芪冬: http://pjhxb.blog.zhyww.cn/archives/2008/2008102884649.htmlhttp://pjhxb.blog.zhyww.cn/archives/2008/2008102884836.html 这里有100篇文言文,你自己看吧,都是不太长的.(100字左右)这里,上部为译文,下部为原文.举个例子: 1、范仲淹...

钦南区19210207264: 经典古诗词十首 -
苏印芪冬: 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64646561【木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钦南区19210207264: 古文观止有哪十篇最经典?拜托各位了 3Q -
苏印芪冬: 《郑伯克段于鄢》在春秋三传的区别,这大概是《古文观止》里让我对比之后最有感触的三篇.《曹刿论战》《陋室铭》《邹忌讽齐王纳谏》虽然经典但是教科书都有(我今年高一,至少我那个年代都有).《范睢说秦王》,李玲的《报苏武书》《陈情表》《报任安书》《兰亭集序》《师说》

钦南区19210207264: 给我10篇文言文,带解释哦 -
苏印芪冬: 一、 春 宿 左 省 作者:杜甫 原文: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译文: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

钦南区19210207264: 求文言文10篇. -
苏印芪冬: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钦南区19210207264: 十篇100字左右有名的古文 -
苏印芪冬:[答案] 1.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可能有几篇长了,但都是名篇的说,不要介意啊~~ 一般搜搜初中文言就差不...

钦南区19210207264: 中华经典古诗文有哪些? -
苏印芪冬: 1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钦南区19210207264: 谁有能够朗读到七八分钟的中华经典诗文推荐啊? -
苏印芪冬: 七八分钟,好长啊,朗读《蜀道难》可用不了这么久.试一试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南朝乐府诗歌《西洲曲》,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现代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