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法法性论中能依所依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敞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佛教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是什么意思?~

了义是讲出世间法,目的是为了(了生死)。证悟五蕴生死的根源,生灭的自性。即讲佛性,菩提,如来等等,以及证悟的方式方法,如戒定慧,止,观,禅等等。不了义讲五蕴世间法的规律法则,比如因果,轮回等等世间名相。

法法皆平等,十法界依正庄严全都是平等,都是自性变现的,都是自性流露的【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若明佛理,随拈一法,皆能穷其究竟,归于平等。是知佛法,无浅非深,深亦可浅,直无浅深次第可说。故不可取着其相,而曰则非也。然为接引众生,启导进步,又不能不假设一浅深次第,以及种种庄严之事。故不可断灭其相,而曰是名也。」「若明佛理,随拈一法,皆能穷其究竟,归于平等。是知佛法,无浅非深,深亦可浅,直无浅深次第可说。」这是跟诸位讲真实话,佛法里的确没有浅深次第。你以为有浅有深,那还是你分别执着,有分别执着就有浅有深;离分别执着就万法平等,没有浅深次第。不但次第没有,浅深都没有。为什么?统统归一,归到心性,全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怎么不平等?法法皆平等,十法界依正庄严全都是平等,都是自性变现的,都是自性流露的,这是你真的明白佛所讲的这些道理。一切法里随拈一法,这是《华严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是这个意思。皆能穷其究竟,究竟是什么?究竟是心性,任何一法,你要是仔细去观察、去研求,到最后都归到自性。自性就是平等,所以说归于平等。《无量寿经》在经题上教给我们修学的总纲领,《无量寿经》这个经题非常圆满。「佛说」,一般经上的佛说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这三部经经题上都有佛说,那个佛不是指释迦牟尼佛,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佛为众生都说《无量寿经》,都说《阿弥陀经》,都说《观无量寿佛经》,所以这三经是一切诸佛都说的,其它的经一切诸佛不见得都说,因为佛法要观机,根机不对,佛决定不说的,这三部经一定要说,因为它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跟其它经上的佛说,意思不一样。「大乘」,大是指心量之大,广大无边,普度法界一切众生。「无量寿庄严」是我们所求的。所求的是性德圆满的现前,那是无量,用一个寿做代表,无量寿命、无量智慧、无量光明、无量德能,一切都是无量的。庄严是表现在事相上的美好,美轮美奂,没有一丝毫的缺陷,这是庄严,是所求的。用什么方法求?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觉而不迷,用这三个方法求。所以「清净平等觉」,是经题指示我们修行的总纲领。你修清净平等觉,你就得大乘无量寿庄严,你得这个果。经题上是有因有果,有理有事,有性有相,经题是真的圆满,究竟圆满。随拈一法,皆能穷其究竟,都归到法性,都归到究竟平等,佛家说万法平等,道理就在此地。不但性平等,相还是平等,作用也平等。我们一般人看不出来,一般人顶多可以承认性平等,相不平等。我这个相跟佛相长得不一样,怎么会平等?我们作用也不平等。其实这种不平等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妄想执着里生出来的,妄想执着是假的,不是真的。离妄想执着就平等,这妄想执着一离,相就变,变跟佛相一样,世俗间算命看相的常说「相随心转」。佛的相怎么变现出来的?佛心清净,佛的相是清净心变现出来的。我们把妄想执着丢掉,放下了,心清净,现出那个相就跟佛一模一样,可见得是平等的。从真的方面讲是平等的,从假上面讲是不平等的,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由此可知,佛法无浅非深,深亦可浅,直无浅深次第可说;发心学弘经的人,这一句话一定要记住。所以佛法可以深讲,可以浅讲,可以长讲,可以短讲,没有不自在!但是你一定要如教修行才行,你要不如教修行,就是经上讲的受持读诵,你就很难为人演说的时候来得这么圆融自在。一定自己要身体力行,要在行持当中证实佛所讲的理论、境界,然后你说出来自自然然左右逢源、头头是道。「故不可取着其相,而曰则非也。」经文上「则非」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教给我们不可以取相,不可以着相。取着,取就是分别,着就是执着,在一切现相当中不可以分别,不可以执着。不但世法里面我们不要去分别执着,佛法里面也不要分别执着,你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一落在分别执着里面,你就看不到,真的东西看不到,你所看的是假的。佛教给我们是实话,我们要相信。「然为接引众生,启导进步,又不能不假设一浅深次第,以及种种庄严之事。故不可断灭其相,而曰是名也。」你自己不错,修行着实有得功夫,到达信心清净,平等性现前。法相唯识里面说得好,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这是法相宗讲的,修行最重要的原则纲领就是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转识成智必须要知道,有的是因上转,有的是果上转。果上转,我们就不需要理会,证果自然转。要紧的是因上转。因上转的哪两种?六、七是因上转,五、八果上转,前五识跟阿赖耶是果上转。由此可知,修行,法相宗修行人,他着力的地方就是要转第七识跟转第六识,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着。第七识是四大烦恼常相随,执着,坚固的执着。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一切不分别,心就平等。一切不分别,观察就妙了,看到什么?万法一如,法法平等,妙观察。六、七二识就是妄想执着,六识是妄想,七识是执着。世尊在本经里面告诉我们无住,无住就是离妄想执着。众生境界没转过来的时候,是凡夫,是二乘,是权教菩萨,对于这些人又必须要行大慈大悲,以善巧方便去诱导他,假设一个浅深次第,这个浅深次第是什么?五乘佛法、三乘佛法,这是浅深次第。小乘里面,四果四向;大乘里面五十一个阶级,信、住、行、向,这都是世尊假设的浅深次第。在果证里面有种种庄严,种种庄严是什么?随心所变。你心里不相同,外面境界就生变化,依正都变化。正报是自己身体,身体起变化,相貌会变。人心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他那个相慢慢变,就变成像菩萨一样,别人一看生欢喜心。如果每天嫉妒嗔恨,他相也在变,慢慢就变成阿修罗、罗刹,人家看到恐怖,看到就害怕,相随心转。这个正报身在变,环境也在变,环境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这一个地方人心地都善良,都忠厚老成,这地方没有天灾人祸,居住的环境依报好。新加坡这个地方许多外国人都赞叹,为什么赞叹这地方?这地方的老百姓老实、守法,这是其它地区比不上,新加坡虽然小,可以说是世界上模范城市。这是真的,多少国家到此地来,想学新加坡,这正确的。人人能守法,这个社会安定,社会安定才能够繁荣,老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过幸福快乐的日子。佛法为我们讲的,比这更深入,佛法让每一个众生,自动自发,改过迁善,断惑证真,这又是世间法所不能比的。由此可知,佛法里面讲许许多多浅深次第,是假设的,经上常常有「是名」,是名是显示这个意思。

、解释论名:辨法法性论。[114]
  答:所辨是有法和法性。一般有法是指有为法,法性是指无为法,但本论有法是指轮回,法性是指三乘涅槃。
  2、为什么弥勒菩萨发心为众生辨明有法和法性?[116.117]
  答:为了让众生悟入有法和法性,远离杂染获得清净,所以弥勒菩萨以智悲双运撰造这部大论。众生所应了知并作取舍的有事,唯一是有法和法性二者。弥勒菩萨以大智慧极清楚这一点,又以大慈悲不舍弃众生,所以发心欲辨明这两大主题,以此造论因缘让有缘者对于有法和法性由听闻而了知,由了知而取舍,由取舍而断障,由断障而获转依。
  3、为什么说寻求小乘解脱和大乘一切种智的人所应了知的迷乱现相自性和所应断除的根本仅仅是有法?请具体解释。[120]
  答:二者中的有法所安立的是具有二取显现的轮回,也就是,欲求小乘解脱及大乘一切种智者所应了知的迷乱现相的自性以及所应断除的根本这一切法仅仅是此有法的缘故。有法所安立的是具有二取显现的轮回生死,包括迷乱的现相和现基(显现的根本或根源)。因此想真实通达有法的自性,就必须认识迷乱现相的自性和现基。
  4、为什么说真实中所应了知以及如是现前的仅仅是法性?[124]
  答:法性所安立的是三乘涅槃,也就是,依靠对如何显现的轮回都现见人我与法我无实有自性之力而获得转依的涅槃,原因是:真实悟入实相故,实相与现相无有不同。因此,真实中所应了知及如是现前者,仅仅是此法性而已。法性安立的是三乘涅槃。
  5、有法的体相是什么?[127]
  答:有法的体相是"现二"及"名言"。现二:现别别的能取和所取。名言:心缘二取显现安立种种名言。现二及名言又都是"虚妄分别"。
  6、为什么说现二是虚妄、名言是分别?[128]
  答:二取现相是实际无有而显现的,名言所诠义何时何处也不存在,都只是以自己的分别心遍计的法。因此现二及名言又都是"虚妄分别"。为什么是虚妄分别。
  7、法性的体相是什么?法性在体相上如何与有法相反?[129]
  答:法性的体相是没有能取所取显现,也没有能诠所诠的差别,即是无分别各别自证所证的真如本性。
  8、按照《解深密经》解释,若承许有法和法性一体或异体,各有哪四种过失?[136]
  答:
  (一)承许有法和法性一体应成四种过失
1、在凡夫心识前周遍显现二取,由此他的心前也应当周遍显现法性,应成凡夫不必要修行而自然成佛。
2、就像依靠对二取有法执著而产生三种杂染,依靠法性不成立清净涅槃,反而产生杂染。
3、就像法性没有种种分类,有法也没有种种分类,无法分别长、短、方、圆等。
4、就像凡夫不必要寻求也能现见世俗有法,胜义法性不必要求证也能随意现见。
  另外,如果法性是有法,由有法是以分别心假立,应成法性是以分别心假立;由有法可以思议,应成法性可以思议;由有法实无而现,是迷乱法,应成法性实无而现,是迷乱法;由有法生灭,应成法性也是生灭;由有法有分类,应成法性有分类。
  相反,如果有法是法性,由法性是各别自证境,应成有法是各别自证境;由法性不可思议,应成有法不可思议;由法性非迷乱,应成有法非迷乱;由法性无生灭,应成有法无生灭;由法性一味无差别,应成有法一味无差别,等等,有众多的过失。
  (二)承许有法和法性异体也应成四种过失
1、虽然证悟胜义法性,但因为世俗有法不在其中,所以仍然得不到涅槃。
2、由有法和法性是别别体的缘故,法性不是有法的法性,比如宝瓶不是柱子的法性。
3、由有法和法性是别别体的缘故,实际中有法无二取并不是胜义法性,比如由宝瓶不成立并不决定柱子不成立。
4、由有法和法性是别别体的缘故,证悟法性而获得涅槃时,还另外有世俗有法,还会引生烦恼,应成烦恼和菩提在一个相续中并存。但《大乘庄严经论》说:"解脱唯迷尽。"即唯一消尽了迷乱叫做解脱,如果迷乱和解脱并存,显然和这一教证相违。
  9、以理成立"无而现"是有法轮回的体相:
  ⑴"无"和"现"双聚,成立迷乱和无迷乱、杂染和清净。[130]
  答:"无而现故乱,即是杂染因":以实际无有而显现故,成立是迷乱,比如虚空中没有毛发的同时,却在眼前显现毛发的相,这就是迷乱(错乱)。进一步,由迷乱则引生杂染,比如,本来没有我而显现我、本来没有他而显现他,以这种错乱,当别人骂自己时,就会执著能骂和所骂而生起嗔心并且还骂,而且有这一恶口的造作,将来就会领受苦报,这就是显现二取之后耽著二取,由耽著二取而引发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既然有杂染,也就成立遣除杂染的清净。
  ⑵"无"和"现"缺少一者,不成立迷乱和无迷乱、杂染和清净。[132]
  答:"实际无有"和"显现"缺少一方面,则成为实有而现或者实无而不现。如果实有而现,则是"实有现有",并不是迷乱;而没有迷乱,也就没有不迷乱,所以涅槃也恒时没有。如果实无而不现,则是"实无现无",也不是迷乱。或者,以毕竟无有二取的缘故,轮回是像兔角那样的无事法,这样,断除轮回获得涅槃也像断除兔角那样不存在。所以"实有而现"和"无而不现"都不对,只有"无而显现"才合理。
10、解释"器界即为共,如共同所了"的意义。举例说明器世界共和有情界共的涵义。[140]
  答:器世界仅仅是苏醒共同习气的诸有情心前似有的共同显现,只是由大家有共同的所知而安立"共",并不是心识之外有一个器世界。比如,很多人同时服用一种叫商陆的药物,结果共同看见器世界里面充满了金色。共同习气而出现的相同显现,并不是心外有金色的法。金色只是几百个心识相同的相分,这叫共同所知,是器世界"共"的涵义。
11、器世界共和有情界共的意义有何差别?有情界共和有情界不共有何差别?[139.147]
  答:器世界仅仅是苏醒共同习气的诸有情心前似有的共同显现,只是由大家有共同的所知而安立"共",并不是心识之外有一个器世界。有情界不共,通俗地说,就是自己的依处是自己的阿赖耶识,自己的七识自己了别,自己的业自心造,自己的苦乐自心受,自己的生死自己感,自己迷乱自系缚,自己迷尽自解脱,这一切别人代替不了,叫做有情界不共。
  差别?
12、为什么"有情界共"中不存在单独所缘缘的外境义?[143]
  答:论中举了八个例子说明有情界共的涵义。八种法都是以自相续为主因、没有单独所缘缘的外境义以他人为增上缘而成立的结果,所以是有情界共同。
13、身语业应当属于名言共同,为什么归属为有情界不共?[146]
  答:?
14、以理破斥以下观点:
  ⑴ 我们都共同看见了高山,所以心外决定有高山。[148]
  答:共同显现的外境所取,如山等,实际上只是苏醒共同习气的诸众生的内能取识显现出外境义的彼彼相,仅仅是诸能取识的共同的一个相分,离开每个有情的心识,并没有单独的外境义。能立是:共同性故。意思是,没有外境所取,唯一是内识自现的共同相分。
  所谓共同所见,只有两种安立,或者由众人心前的显现相同而安立,或者在显现分之外有一个共同外境义。所谓"共同"唯一是依于每个众生心前的显现相同而安立的。
  ⑵ 我的心前现了它的影像,证明心外有这一事物。[150]
  答:没有外境义心也能显现,梦里的山河大地等,就是心自己在迷乱显现,梦中一切都是心的自现。
  ⑶ 瑜伽士知道他人的心理,但瑜伽士不是和他心一体,由这一反例推翻一切显现和心一体的观点。[152.153]
  答:"心缘所缘之后显现他心的影像"和"生起与自己的心一体的觉受"有很大的差别。比如瑜伽士缘其他心识可以知道他的苦乐,但并没有和他同样感受苦乐。不能说他们心是一体,我们只是说瑜伽士心的影像是他人心自现。
15、由六相悟入有法:
  ⑴ 说出是哪六相。[161]
  答:六相为:有法的体相;成立;非一非异;共同所依;不共所依;悟入无有能取所取之义。
  ⑵ 这样安立悟入有法的次第有何道理?[178]
  答:
16、由六相悟入法性:
  ⑴ 为什么说一切法和一切经是清净的依处?[180.182]
  答:正面观察,轮涅诸法的所诠义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名言中取舍等的法相,二是胜义中无缘。对于这两方面无误抉择,可以由此而获得涅槃。反面观察,如果不抉择名言中的取舍等相或者错误抉择,就会引起和加重染污,从而无法顺利趣入真实道,更无从获得涅槃果。
  ⑵ 有人说:法性远离能诠所诠,执著文字只会障碍现前法性,所以一切经不应是现前法性的依处。对此应如何回答?[182]
  答:通过如理闻思经典能在自相续中引生定解,由此在修道方面不会愚昧。由听闻圣教,才能了知轮涅诸法的体相,才能遮止一切粗细的恶性造作,才能遣除无意义的增益损减执著,才能由此获得涅槃。所以如理闻思直接、间接都会成为现前清净的因缘。
  ⑶ 说出如理作意的意义与结果,并解释为什么这里要以大乘经为依处而如理作意?[184-185]
  答:"如理作意"就是按照所解的义理集中心力而生起深刻思量。没有如理作意把心投入在法性的意义上,则很难对法性的意义得到抉择,所以如理作意所摄的加行是凡夫胜解行地极重要的修行。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中按照了义经所说的法性之义,以三慧方式如理作意,到量时就能对法性抉断疑惑、择定其义。
  ⑷ 说出抉择、触证、随念三相的差别和关系。[184-189]
  答:何谓抉择?抉是抉断,择是简择,对于法义抉断疑惑、分别其理,即是抉择。抉择之后,就是触证。好比摩尼宝最初显现时,现量看见它的自性,触证就是在见道以现量的方式现前法性。最后随念已见的法性而数数修行,是随念。三者是依次的顺序关系。
⑸ 为什么要依于这样六相次第悟入法性?这样安排次第有什么道理?[187-194]
  答:
  17、转依的自性是什么?究竟转依的自性是什么?按本论颂词解释"依"和"转"的意义。"转所舍"和"转所得"分别指什么?[186.192]
  答:到客尘不现、真如全体现前时,叫无垢真如,即是转依。*遣除客尘障垢而达到实相现相不二时,叫做究竟转依。*"依"分为根本依(阿赖耶识)和迷悟依(真如)两种。"转"有能转道和所转果两方面,所转果又分为转所得和转所舍。*"客尘诸垢"是转所舍,即客尘诸垢不显现。"真如法性"是转所得,即真如法性现前。
  18、为什么说转依时在无漏法界中具足等同尽有法一切相之边际的不可思议转依功德?[193]
  答:实际上,真如周遍在一切诸法中,在成佛时一切法都唯一显现为真如,所以到达究竟转依时,在无漏法界中,具足等同穷尽有法一切相之边际的不可思议功德。
  19、说出未转依有事和转依有事的差别,以及究竟转依时自现和他方前示现的差别?[193.194]
  答:转依的有事归纳为三种: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不共有情界内识真如性转依。差别:在共器界识转依中,间接包括一切身转依获得真如周遍的法身;在契经法界转依中,间接包括一切语言转依获得圣法妙音恒时相续的报身;在内识转依中,包括八识转依获得具有五智的化身。


变法法性论中能依所依是什么意思?辨法法性论中能依所依,是指能依靠的人一定要依靠。

辨法法性论中所能依凭的就是法律依据以及前人的一些案例

辨法法性论中的所依所依是什么意思?辨法法性论中能依所依的是什么意思?那么中国的辩证法么有依靠,有一所益的意思,应该是法利油条

辨法法性论中能一拖一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就是变法和法性论,他们是互依托,互相关联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意思?


四依法的分类
(一)法四依: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种正法。又称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与四不依,即: (一)依法不依人(梵dharma -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na pudgala-pratisaran!ena ),又作随法不随人、归于法而不取人。谓修道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若其人虽为凡夫,或外道,而所说之理契合...

有所依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称有所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举出心、心所法之别名有有所缘、相应、有行、有所依等。有所依,即指一类之法,托众所依而转差别之意。又据成唯识论卷四载,诸心、心所皆有所依,其所依者,总为三种,即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即于诸法中唯心、心所法...

佛教!佛四依法是哪部经内容佛教四依法是哪部经所说?
若有说言有时非时有能护法。不能护法。如来悉听一切比丘受畜如是不净物者。如是之言不应依止。若有戒律阿毗昙修多罗中有同是说。如是三分亦不应依。我为肉眼诸众生等说是四依。终不为于有慧眼者。是故我今说是四依。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

为什么唯识论说 若法性灭者.则众生断绝,故无所依?法性不是不灭吗?
法性是不灭,没错。但法性也不生,以其不生,所以才能不灭。若单举不生或不灭,就不圆满,就不是现量了。之所以单举的原因,是为破除另一边的断见而已。说明一下,这是个人观点,凡夫臆测而已,不代表佛法正见。希望再次有幸被朋友扣上邪知邪见的美丽帽子,哈哈哈!!!

依法依规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尽责的正确理解:一般指党员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前提。解析:依规依纪依法:规指党章党规,纪指党纪,法指国家法律法规。从严治党要求:纪在法前,纪律的标准和底线比法律法规更高;规在纪前,党章党规是纲领性、基础性规定,是制定纪律的依据。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儒家、法家对人性论的看法以及人性论合法的关系。
急用!这里说的是人性论和法的关系,不是合法关系。... 急用!这里说的是人性论和法的关系,不是...感性是以个体为立场,理性则以群体为依归,这是人性中最矛盾的关键,但也正是宇宙发展的动力。 四、...「性」-前缀:心,内感器官,司情绪及认知。字身:生,起始。*人 所认知之起始,事物之本也。 定义:...

佛教中说的‘无明’是什么?
《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十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石涛的“我自用我法”“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具...
这里表达了几层意思:第一,作为石涛画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一画”,就是他的最高的法,或者叫做一画之法,在这个意义上,一画可以简称为一法,或者就是他常说的“至法”。第二,他以一画为中心来建立其绘画体系,实际上就是建立他的法,但这一法并不是具体的创作准则。第三,他的法是人所发现的最高的真实,是...

第77章 安住初法:不住相见
求学者随其指点去参访那位法师,果然很快就明心见性了。 真正的明师,是不会分别并执着于某个法相的。因此,他能帮助众生(包括他自己)发现最适合的修炼方法,适时调整修炼节奏。 这就是不知不见(不因分别而知,不因分别而见)的菩萨行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颠倒...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
以此藏性本无迷悟,了无圣凡,而为十法界一切圣凡因果所依,故云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故论立此为一心真源。楞伽云:如来藏为生死因,若生若灭。故今在生灭门中要显此心为迷悟依,故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譬如波涛依海水而有也!若据此一心真如则了绝圣凡,故云三界唯心,则心外无一法可得。今显圣凡迷悟因果皆生...

海州区13839028956: 辩法法性论中能依所依是什么意思? -
阙慧托平: 、解释论名:辨法法性论.[114]答:所辨是有法和法性.一般有法是指有为法,法性是指无为法,但本论有法是指轮回,法性是指三乘涅槃. 2、为什么弥勒菩萨发心为众生辨明有法和法性?[116.117]答:为了让众生悟入有法和法性,远离杂...

海州区13839028956: 早悟三空是什么意思? -
阙慧托平: 三空: (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法相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 (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 另一...

海州区13839028956: AK - 47的打法中1连法2连法3连法是什么意思? -
阙慧托平: AK-472连发,3连发:ak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ak的泼水弹道也是难到一片人.在cs发展的早期由于机器的原因大多数选手都选择2连发,和3连发的打法,这种打法有一定随即性,但是由于ak的威力而忽略掉了,最可怕的随即性是暴头,大概...

海州区13839028956: 什么是唯物辩法? -
阙慧托平: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海州区13839028956: 辩论要遵守哪些逻辑规律? -
阙慧托平: 第二节 辩论赛应遵循的原则 一、 同一原则 同一原则源自逻辑上的“同一律”.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是正确思维所必须.因此,同一性原则是辩论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辩论赛要求,教练和队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对辩题与立场的理...

海州区13839028956: 诸葛亮识人七法 怎么解释? -
阙慧托平: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译 考察和辨识一个人的人品,有七种方法:一是询问他对是非的判别,来观察他的志向是否纯洁.二是用言辞论辩考问他,藉以观察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向他谘询计谋,藉此观察他是否有真才实学.四是告诉他祸患和困难,以观察他是否勇敢坚韧.五是用酒灌醉他,以观察他的真实品性是否表里如一.六是用财物利诱他,藉以察看他是否清正廉洁.七是限定时间要求他完成一件事,藉此察看他是否信守承诺.

海州区13839028956: 唯物论辩论法认识论包括哪些哲学道理? -
阙慧托平: 一、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地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

海州区13839028956: 诸葛亮的“七观法” -
阙慧托平: 诸葛亮“七观法”知人识人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力,来观察其志向.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指通过...

海州区13839028956: 《法仪》文言文翻译 ..... -
阙慧托平: 原文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2).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