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是如何撰诗追怀诸葛亮的?

作者&投稿:呈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代诗人杜甫诗如何追怀诸葛亮的?~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不止一次撰诗追怀诸葛亮,其《蜀相》一诗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中对诸葛亮匡时济世的献身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他宿志未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其《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曰: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再一次地抒发了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之情。

在中国古代,没有哪一位政治家或军事家能像诸葛亮那样,受到了当世以及后世那么多人褒扬和赞誉。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于泰始十年(274)上书给晋武帝司马炎,书中就提道:“诸葛亮死后,蜀川之地的人民还在时时刻刻地怀念他。”(原文见《诸葛亮集•表》)晋人袁准也说:“诸葛亮之死数十年了,国人歌颂、怀念他,就如同周代的人思念召公那样。”
至于后代,景仰和崇敬诸葛亮的人就更多了,他们或撰文,或吟诗,或用故事的叙述形式,或把他搬上舞台、银幕等等,来寄托他们对诸葛亮高风亮节的由衷赞叹。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的怀念之情。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不止一次撰诗追怀诸葛亮,其《蜀相》一诗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地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中对诸葛亮区时济世的献身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他宿志未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其《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曰: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巨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再一次地抒发了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之情。
清末起藩用对联形式来称赞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是众多楹联、匾额中的代表作: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而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对诸葛亮为国家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也给予高度肯定,他在《蜀道奇》中写道: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而表留楷模。
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为什么能够一直受到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尊崇,享有那么高的声誉呢?为什么关于他及其故事,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地步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诸葛亮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的政治远见,他的政治才能和所取得的成效,都是人们所公认的,就是敌对势力中的成员,也对他赞不绝口。如魏国的贾诩说:“诸葛亮善治国。”(《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刘晔说:“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同上•魏书•贾诩传•刘晔传》)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再举出陈寿的《诸葛亮集•表》中对诸葛亮总评价的话语,来看看诸葛亮的政治才能:
诸葛亮作为丞相,他安抚百姓,昭明法度,裁减官员,制定了非常合于时宜的政治法度;他诚心待人,发扬公道之心;对国忠心耿耿,对于有益于国家的人,即使和他有嫌隙,他也一定会给予奖赏;对于玩忽职守的人,即使是其亲朋好友,他也一定给予惩罚;能够老老实实交代其罪行的人,虽然罪重,他也能够得到宽待;狡辩抵赖、想掩饰罪责的人,即使罪轻,也必定遭到严惩;为善不论多细小,也会受到褒扬、奖励;作恶无论多细微,也会受到贬责,他熟通各项事务,处置事情能抓住要害、关键;对人的考察根据名位,要求做到名实相符;弄虚作假之人,是绝对得不到重用的。因而,蜀国境内的人对诸葛亮既爱戴又畏惧,他的刑法政令虽然严峻,却没有人怨恨他,这就是他出于公心、劝诫分明的缘故。诸葛亮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懂得治国的优秀人才,是和管仲、萧何差不多的杰出人物。
这种评价,并非溢美之词。从我们上面的评价就可以看到,诸葛亮法度严明。赏罚有度、办事公正、任人唯贤,在政治上注意改革,使蜀汉政权有了清明的作风和政绩。另者,他重视生产,爱抚百姓,对维护蜀汉地区的统一,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起了相当的作用。
其次,诸葛亮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刘备集团的军事力量能够由弱变强,达到和曹操、孙权集团角逐、抗衡的程度,这是与诸葛亮治军的才能和成绩密不可分的。诸葛亮精通兵法,治军有道,他重视军队的纪律和训练,注意研究和使用阵法,改进、设计、制造先进武器,等等,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许有人提出来,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他能算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吗?这是典型的以“成败论英雄”的说法!我们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军事才能,不能单纯以他所进行的战争是否胜利为标准。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主要是由于魏、蜀两国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另外还有一些诸葛亮所不能左右、不能逆转的客观形势发展,如关羽的失荆州,刘备的伐吴的惨败。诸葛亮是尽了他最大的主观努力,矢志不移地来进行他的“复汉室”事业的,虽然未能成功而心力交瘁而死,但在历史上为他自己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出色的军事家资格,是不能以北伐没有成功来加以否认的。
再次,诸葛亮的个人品德、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也一直受到后世的称颂。他忠于职守,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尤其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个人生活作风,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在生前给后主上表时曾谈到他的家庭和个人生活,表上说:
我原先侍奉先帝,一切家庭生活费用都靠公家供给,自己不去谋划另外的收入。现在我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弟们的衣食之用,已经足够了。至于我在外供职,没有其他花销,衣服、伙食等,全部是官家提供,不会再去经营其他的生计,增加任何个人收入。我死之后,一定不让家中有多余的物资,外地有多余的资产。否则就辜负陛下的恩典了。
一个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能够做到这样廉洁奉公、生活俭朴,确是难能可贵的。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永远值得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不只一次撰诗追怀诸葛亮,其《蜀相》一诗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中对诸葛亮匡俗济世的献身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他宿志未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其《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曰: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柞(zuò)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再一次地抒发了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之情。




杜甫 韩愈 孟浩然 辛弃疾 王之涣都是哪个朝代
杜甫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韩愈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孟浩然 :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王之涣: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

杜甫的字和号各是什么
诗史”。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诗人杜甫生平有哪些事迹
杜甫生平资料介绍 杜甫作为我国唐代年间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他一生坎坷,虽然出生北方的富裕士家,但经历了盛唐走向衰落的转折时期,社会动荡,政权不稳,他一心报国却没有门路,心系百姓却流离战乱,中年仕途不顺,老年病无所依,留下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的诗文,感动了世世代代后人。杜甫小时候的生活...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是谁?
4、诗鬼—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

绝句的作者是什么代诗人杜甫他被后人称为什么此时以什么二字统领全篇...
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他被后人称为诗圣,此诗以迟日二字统领全篇 绝句·迟日江山丽 作者: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

杜甫杜牧是同朝代的人吗。
杜甫和杜牧都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人称“老杜”、"大杜“,杜牧人称“小杜”,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杜甫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唐代杜甫被称为什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这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全诗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译文:平生为人...

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杜牧和杜甫本身是没有任何血缘宗室之类的关系的,杜甫和杜牧都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人称“老杜”、"大杜“,杜牧人称“小杜”,并且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杜甫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诗仙,诗圣,诗鬼,山水诗人,边塞诗人,各是谁
3、诗鬼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4、山水诗人代表人物...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谁写的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出自他的《春望》。相关内容如下:1、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经历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王朝的衰落。在至德二年(757年),他被叛军俘获,后来逃出长安,来到肃宗所在的灵武。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这首《春望》。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蜀相》对诸葛亮是什么看法? -
孟时六味: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杜甫在追思诸葛亮一生时“ , "的名句 -
孟时六味: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杜甫对诸葛亮可谓倾心仰慕,一往情深.这在唐代诗人中,...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蜀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愿望? -
孟时六味: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杜甫蜀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愿望? -
孟时六味: 《蜀相》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蜀相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孟时六味: 诗人的忧国思想凝聚成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原诗: 《蜀相》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蜀相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表现了诸葛亮什么特点 -
孟时六味: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现了诸葛亮忠心耿耿的辅佐了刘备、刘禅两代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特点. 2、原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杜甫《绝句》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孟时六味: 蜀 相(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赏析)以下为背景!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杜甫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诗句 -
孟时六味: 杜甫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诗句: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杜甫的蜀相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孟时六味: 这首诗是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初到成都游武侯祠时所作.这是一首七律,首联自问自答,写武侯祠景物,以松柏长青象征武侯英名长存.颔联写祠堂内的景物,感物思人,以自然之恒久与世事之多变、人生之不永暗相对照.颈联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忠贞之心和不朽业迹,深表仰慕之情.尾联痛惜武侯大功未成.这首诗写在作者仕途失意,弃官入蜀之后.当时安史之乱未平,国难仍殷.杜甫在诗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推崇备至,是有深刻的寓意的.《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前四句疏疏洒洒,后四句忽变沉郁,魄力绝大".赵熙语:"沉郁,博大".《杜诗详注》:"'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见报国苦衷.有此二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

水磨沟区17078363980: 杜甫的《蜀相》一诗属于哪种文体
孟时六味: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自安史之乱以来就一直颠沛流离的诗人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满怀时事兴衰之感和对三国时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锦官城”(成都)西北郊拜谒了始建于晋代的武侯祠庙.祠庙前那株相传为“孔明手植”的巨柏,历经沧桑,遒劲挺拔;绿树丛中的黄鹂百转千啼,自鸣得意.诗人面对年久失修,颓圮破败的祠堂,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业绩,不由得触景生情,热泪满襟,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律诗由“起”、“颔”、“颈”、“结”四联组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