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姜子牙是否有子孙后代

作者&投稿:超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周朝姜子牙的父亲是谁?~

姜尚,字子牙,又叫姜子牙。他的祖籍原在东夷地区,据说,祖先在舜时为“四岳”之一,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被封在吕,姜为其族姓。夏、商时代,姜姓子孙有的变成穷人,姜尚就是其中的一个。姜尚因其祖先曾被封吕地,故又称为吕尚。他因家贫,为维持生计,年轻时曾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当过屠夫,也曾在盟津开过酒店。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他听到“西伯”(周文王)正在广求贤良,于是便在岐山西南渭水的一条叫兹泉水的源头凡谷钓鱼,等待文王。有一次西伯出猎路遇吕尚,谈得十分投机。文王大喜,说:“我先君太公早就盼望有贤人来辅佐,您大概就是我先君太公盼望已久的贤人吧!”因此便称他为太公望,并且拜他为军师。太公望替文王谋划了许多军国大计,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周文王在太公望的谋划下,使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大大超过了商朝。文王病死,太公望又辅佐文王之子周武王,被尊称为“师尚父”。太公望辅佐周武王,继续加强周国力量,争取各方国诸侯,为最后灭商选择了战机,发动了伐纣之战。牧野之战,师尚父率先锋在前面挑战。最后攻入商都,推翻商朝。由于姜尚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被周王朝分封在齐,成为历史上齐国的祖先。

姜子牙死后才140多年,周朝帝王怒杀他的后人是因为王权已稳,怕他的后人辅助别人,就先下手为强了。姜子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封神榜里也对他进行了很多的描写,在历史上的姜子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政治家,竭尽所能的,辅助周文王讨伐暴虐的商王。

可以说是得上是辅助周朝建立的第一功臣,所以他在朝堂上的权利和威望也非同一般,周朝能有当时的成就和后来的发展都跟他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周文王和姜子牙的相遇场景也是被民间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传说当时的姜子牙在河边用垂直的鱼钩钓鱼,这是正好遇到了周文王,两个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在一起聊了许多,周文王很欣赏姜子牙的才华,觉得他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是可以辅助自己干成一番大事业的人。

于是就请姜子牙给他帮忙,当自己的宰相,为表示诚意,周文王礼贤下士的背着姜子牙从河边走到行辕,一共走了880步。然后姜子牙对他说:既然你背我走了880步,我便保你周朝880年。姜子牙一生辅助周文王建立周朝,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也继续辅助周文王。


他的儿子也像父亲一样优秀,能力出众,但飞鸟尽良弓藏,在这时的周文王眼中,他的后人可能会造反,为了彻底的铲除这个自己的心头之患,保护自己的帝位不受威胁,就下令诛杀了姜子牙的全部后代,十分让人惋惜。

  有!姜太公是齐国始祖,他的后代世袭齐国国君,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是姜太公的第11代子孙。

  姜子牙——千古人龙出新蔡

  “一手托起三圣人”的兵家鼻祖、周朝开国元勋姜子牙何许人也?千古以来众说纷纭。我们先了解一下姜子牙的生平。
  正史上的姜子牙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子牙名尚,字子牙,俗称姜子牙、姜太公。他年轻时曾经穷困潦倒,直到七八十岁了,才因为到渭水钓鱼见到了周西伯姬昌,使命运发生根本转折。姬昌把姜子牙请到自己的车上,一同坐车回朝,并拜他为军师。在姜太公帮助下,姬昌内修德政,处事公平,妥善裁决了虞、黄两国间的纷争,被诗人们称赞为上承天命的文王。后来,姬昌征讨崇、密须、犬夷三个死命效忠商纣的小国,大规模建设丰邑,逐渐使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政权归服周室。这些胜利的取得,大多出于姜太公的谋划。
  姬昌死后,武王姬发继位,尊姜太公为师尚父,信任有加。姜太公助武王会师盟津?今孟津?,使天下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人。两年后,纣王杀比干,囚箕子,更加动摇了民心。姜太公见时机成熟,力排众议,促使武王发起讨伐商纣的牧野之战;纣王焚于鹿台,商朝遂灭。姜太公在帮助武王祭告天神、庆祝胜利的同时,立即开仓济贫,安抚民心,并通过封比干墓、释放箕子、迁九鼎至周等措施除旧布新,振奋民心。
  武王在平商结束、
  天下稳定后,把姜太公封于齐国,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姜太公成了齐国始祖。姜太公到任后,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办法,大力振兴当地的工商业,使当地的渔业、盐业得到空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武王死后,成王姬诵即位。因成王年幼?只有七岁?,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姜太公继续尽心尽力地辅佐周公叔侄。但当时被封于管国、蔡国的武王的两个弟弟不服周公,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生活于淮河流域的夷族也乘机作乱。为巩固来之不易的周朝政权,周公在镇压管叔、蔡叔及武庚叛乱的同时,特意派遣召康公前往齐国,授权姜太公对东至海滨、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五侯九伯的叛乱行为,有代朝廷征伐的特权。姜子牙以九十多岁的高龄挂帅出征,很快平息了淮夷等东部地区的叛乱,巩固了周朝政权。成王七年,周公还政于成王。不久,姜太公病逝,时年已百余岁。他的后代世袭齐国国君,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是姜太公的第11代子孙。
  由此可见,姜太公虽然出道晚,但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辅佐了四个君王?含摄政周公?,成就了三个圣人——文王、武王、周公,故被后世称为“一手托起三圣人”的旷世奇才。战国人托其名而写成的《六韬》、《三略》,记述了他在军事、政治方面的杰出理论贡献,被誉为兵书之祖。但由于《史记》成书时距姜太公时代已相隔八九百年,史料匮乏,传说不一,真假难辨,司马迁只好来个求同存异,对弄不细的就概略记述,弄不准的就诸说并存,为后人进一步考究留下了空间,但同时也为后世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千古人龙出新蔡
  宋·郑樵《通志》载:“吕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历夏商不坠。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寇,或言宣王时改吕为甫。然吕、甫相近,未必改也,故有甫氏出焉。吕望相武王,吕姜为卫庄公妃,其时吕国犹存故也。”吕望封齐之后,本国微弱,为宋所并,故宋有吕封人乐惧,吕封人华豹。”《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六十八云“大吕亭,在新蔡县东。”《后汉书·郡国志》:“新蔡县有大吕亭。清阿思哈《续河南通志》卷四:“新蔡县?唐虞夏商?古吕国也。清《汝宁府志》卷二:“新蔡县城,古吕国城,即春秋蔡平侯迁国时新建。”清《新蔡县志》:“唐尧时,伯夷佐禹治水有功,封吕国侯即《书经》所谓伯夷降典者也,至周穆王作《吕刑》者乃其后人。宣王以后,改称甫侯。”由此可见,吕首先是伯夷的封号,然后才是他的国号,即禹对伯夷先封为吕侯,然后才将其地封为吕国,不是先置吕国,后封吕侯。伯夷就是吕氏的肇创者,在伯夷受封前,既没有吕侯,也没有吕国,而这个吕,就现在的河南新蔡,吕都位于今新蔡县城古吕镇。蔡平侯在吕城基础上重修的春秋故城犹在,面积是明清县城的2.5倍。
  至于姜子牙在新蔡(古吕国)出生地的具体位置,《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姜子牙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支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这一段话,大略记述了姜子牙的身世:姜姓,四岳之后,从其封姓,改氏吕,但语焉未详。后经多方考证,明万历年间初修的《新蔡县志》记载:“姜子牙为吕侯之后,故有姜寨,今属颍州,半属新蔡。”姜寨是新蔡县北的一大集镇,“姜寨春耕”是新蔡古志中的八景之一。明人曹琏《咏新蔡》诗中有“姜寨春和鸟乱鸣”之句?官津,今名关津,即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使子路问津处?。
  豫皖交界地区世代相传的姜公背姜婆的传统民俗节目,即发源于此。1958年清理涎河时,曾出土一块汉代石碑,上书“姜尚故里”四个大字。此碑当时运至县政府保存,“文革”后不知去向。
  正史上的姜子牙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子牙名尚,字子牙,俗称姜子牙、姜太公。他年轻时曾经穷困潦倒,直到七八十岁了,才因为到渭水钓鱼见到了周西伯姬昌,使命运发生根本转折。姬昌把姜子牙请到自己的车上,一同坐车回朝,并拜他为军师。在姜太公帮助下,姬昌内修德政,处事公平,妥善裁决了虞、黄两国间的纷争,被诗人们称赞为上承天命的文王。后来,姬昌征讨崇、密须、犬夷三个死命效忠商纣的小国,大规模建设丰邑,逐渐使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政权归服周室。这些胜利的取得,大多出于姜太公的谋划。
  姬昌死后,武王姬发继位,尊姜太公为师尚父,信任有加。姜太公助武王会师盟津?今孟津?,使天下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人。两年后,纣王杀比干,囚箕子,更加动摇了民心。姜太公见时机成熟,力排众议,促使武王发起讨伐商纣的牧野之战;纣王焚于鹿台,商朝遂灭。姜太公在帮助武王祭告天神、庆祝胜利的同时,立即开仓济贫,安抚民心,并通过封比干墓、释放箕子、迁九鼎至周等措施除旧布新,振奋民心。
  武王在平商结束、
  天下稳定后,把姜太公封于齐国,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姜太公成了齐国始祖。姜太公到任后,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办法,大力振兴当地的工商业,使当地的渔业、盐业得到空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武王死后,成王姬诵即位。因成王年幼?只有七岁?,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姜太公继续尽心尽力地辅佐周公叔侄。但当时被封于管国、蔡国的武王的两个弟弟不服周公,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生活于淮河流域的夷族也乘机作乱。为巩固来之不易的周朝政权,周公在镇压管叔、蔡叔及武庚叛乱的同时,特意派遣召康公前往齐国,授权姜太公对东至海滨、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五侯九伯的叛乱行为,有代朝廷征伐的特权。姜子牙以九十多岁的高龄挂帅出征,很快平息了淮夷等东部地区的叛乱,巩固了周朝政权。成王七年,周公还政于成王。不久,姜太公病逝,时年已百余岁。他的后代世袭齐国国君,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是姜太公的第11代子孙。
  由此可见,姜太公虽然出道晚,但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辅佐了四个君王?含摄政周公?,成就了三个圣人——文王、武王、周公,故被后世称为“一手托起三圣人”的旷世奇才。战国人托其名而写成的《六韬》、《三略》,记述了他在军事、政治方面的杰出理论贡献,被誉为兵书之祖。但由于《史记》成书时距姜太公时代已相隔八九百年,史料匮乏,传说不一,真假难辨,司马迁只好来个求同存异,对弄不细的就概略记述,弄不准的就诸说并存,为后人进一步考究留下了空间,但同时也为后世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千古人龙出新蔡
  宋·郑樵《通志》载:“吕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历夏商不坠。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寇,或言宣王时改吕为甫。然吕、甫相近,未必改也,故有甫氏出焉。吕望相武王,吕姜为卫庄公妃,其时吕国犹存故也。”吕望封齐之后,本国微弱,为宋所并,故宋有吕封人乐惧,吕封人华豹。”《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六十八云“大吕亭,在新蔡县东。”《后汉书·郡国志》:“新蔡县有大吕亭。清阿思哈《续河南通志》卷四:“新蔡县?唐虞夏商?古吕国也。清《汝宁府志》卷二:“新蔡县城,古吕国城,即春秋蔡平侯迁国时新建。”清《新蔡县志》:“唐尧时,伯夷佐禹治水有功,封吕国侯即《书经》所谓伯夷降典者也,至周穆王作《吕刑》者乃其后人。宣王以后,改称甫侯。”由此可见,吕首先是伯夷的封号,然后才是他的国号,即禹对伯夷先封为吕侯,然后才将其地封为吕国,不是先置吕国,后封吕侯。伯夷就是吕氏的肇创者,在伯夷受封前,既没有吕侯,也没有吕国,而这个吕,就现在的河南新蔡,吕都位于今新蔡县城古吕镇。蔡平侯在吕城基础上重修的春秋故城犹在,面积是明清县城的2.5倍。
  至于姜子牙在新蔡(古吕国)出生地的具体位置,《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姜子牙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支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这一段话,大略记述了姜子牙的身世:姜姓,四岳之后,从其封姓,改氏吕,但语焉未详。后经多方考证,明万历年间初修的《新蔡县志》记载:“姜子牙为吕侯之后,故有姜寨,今属颍州,半属新蔡。”姜寨是新蔡县北的一大集镇,“姜寨春耕”是新蔡古志中的八景之一。明人曹琏《咏新蔡》诗中有“姜寨春和鸟乱鸣”之句?官津,今名关津,即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使子路问津处?。

  有子孙后代的。
  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吕伋(?—前975年),姜姓,吕氏,名伋,齐太公吕尚(即姜子牙)长子,西周时期诸齐国第二代国君,前1014年—前976年在位。传位于嫡次子齐乙公吕得。

姜姓,原是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氏的姓氏。虞、夏之际,炎帝裔孙,四岳始祖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赐封於吕,封地在如今河南南阳县一带。春秋时期五霸称雄,齐国的创建人就是吕尚,也即是神农氏的后裔,姓姜名子牙,历世29代,战国时期,被田和所灭。田氏取而代之成为齐国国君。夏商之后,姜姓分成齐、许、申、甫四国,子孙分散各地,以姜、贺、邱、许、吕、崔、高、卢……姓为多。其中贺姓在当今姓氏排列中位居九十七位,占全国汉族人几口0.18%。贺姓是从庆氏改过来的,庆氏原先是周朝齐国的公候,齐桓公后代,其始祖当然是姜子牙。
姜子牙的后代姓什么?
  薄姓,据传也是以国为姓。据《偃师姓氏源流》载:古有薄国(今山东曹县东南,又叫亳),为炎帝后裔的封国,其后人称薄氏。
  姜子牙后裔中,邱姓也是望族。在中国姓氏排列中位居七十七位,约占全全国汉族人几口0.27%。邱姓自丘姓改过来的。清雍正皇帝时,因避讳孔子名号丘,便下令天下一律易丘改邱。周朝初年姜子牙后裔,其始祖封于营丘(山东昌乐县东南),后人以地为姓,这便是邱姓源头。
  许姓人口更旺。在中国姓氏排列中位居三十五位,约占全全国汉族人口0.53%。许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周武王封其孙子文叔於许的地方,文叔创立许国,后为楚国所灭,子孙流离分散,以国号为姓。
  高姓的起源也颇早。姜尚曾封其一个子孙於高邑,人称公子高。公子高孙子名叫姜溪,助齐恒公称霸有功,赐姓为高,繁衍至今。
 崔姓也是排列七十四位的大姓,占全国汉族人几口0.28%。姜子牙嫡亲长子名极,是周成王时重臣,又是周康王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丁公。丁公极长子名季子,“季子有约曾挂剑”,他不愿为君,让位於弟叔乙。自己住在崔邑(今河南章丘一带),於是季子后人以邑为氏,即是崔姓之源头。
  卢姓者,姜子牙后裔中有名为公子高被封卢地,其子孙遂以卢为姓。
  章姓,章,姜太公九世孙,至战国鲁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264年)被同京的齐国所并。因国被夺,以章为姓,这是章氏受姓之始,定居河间,为章氏始姓。
  丁姓、陆姓,均是姜太公之后裔。

你是《封神演义》看多了,由于当代人受《封神演义》的影响,总觉得姜太公是六十岁才结婚的,这其实是“小说”虚构的剧情,并不是姜太公的真实历史,不过当代有不少人都想把《封神演义》中姜太公六十岁才结婚的剧情描绘成史实,当代这些人也想极力找到证据证明姜太公六十岁才结婚的历史是真的,因为当代有十几万的民众自称自己是姜太公的后代,所以当代人出于某种心理反差,当代有不少学者就想把姜太公的十四个儿子全部描绘成养子,当代人认为这样做那些自称姜太公子孙的人就都成“假”的姜太公子孙了,姜太公子孙之说也就不存在中国历史上了,当代学者也可以彻底消抹姜太公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和子孙满堂的形象。
其实《封神演义》之所以写姜太公是“晚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说姜太公在昆仑山修行了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里姜太公是不能结婚生子的,《封神演义》就想突出姜太公是元始天尊弟子的形象,在明朝民间神话体系中,修仙的人是不能结婚的,所以《封神演义》才描绘了姜太公晚婚的剧情。
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姜太公,并没有修仙,并且早在年少时期就已经结婚生子了。纵使姜太公是修仙者,在先秦时期的修仙者是可以结婚的,比如老子、庄子、鬼谷子等修仙者都曾结婚生子,直到宋朝时期,才不允许修仙者结婚生子的,宋朝的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明朝。
其实,《封神演义》只是小说不能当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专家在山西发现一座3000古墓,挖出一条“龙”,考古队发现墓主人就是姜子牙的岳父,经考古队研究,姜子牙的岳父是商朝的一位隐士,姜子牙的一生才学都是岳父所授,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真实史籍记载姜太公是入赘女家的事迹了,姜子牙之所以投靠周文王,姜子牙就是听从自己岳父的话,才去辅佐周文王的,由此可知,姜子牙并非《封神演义》中所说的那样“结婚晚”,也可以说姜子牙在投靠周文王之前,已经有亲生儿女了。
据真实历史记载,姜太公年轻时就已经结婚了,而且是入赘女家,姜太公在“六十岁”时才离开妻子儿女,到朝歌去闯荡,姜太公当时还曾辅佐过“商纣王”,姜太公最后因得罪苏妲己和商朝腐朽贵族而离开商纣王,那时姜太公的十四个儿女中年龄最小的也已经十几岁了,再说姜太公有十四个儿女,纵使姜太公是二十岁结婚的,姜太公到五十多岁时再生下最小的女儿邑姜,那时是有可能的。所以说,《封神演义》中姜太公在昆仑山修行四十年的说法,应该是,姜太公结婚共四十年,姜太公二十岁结婚,四十年后,六十岁的姜太公离开“妻子儿女”到朝歌闯荡。要记住,姜太公六十岁才离开妻子的,那时姜太公的妻子也该近六十岁了,那么六十岁的姜太公当时已经有十四个儿女那是有可能的。
吕伋作为姜太公年龄最大的儿子,吕伋去世时,吕伋的嫡长子、嫡次子和嫡三子皆已早亡,嫡四子吕季本该继位,可吕季却将国君之位让给了自己的同母弟吕得,而且此时,吕伋的另一个儿子姜隐也已经去世很久了,由此可知吕伋的寿命也很长。

姜太公被封齐侯,他的后世即齐国王室,直至田氏代齐为庶民。


姜子牙有后人嘛?
有后人。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望,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姜子牙有一对子女,嫡长子为齐丁公吕伋 ,嫡长女为邑姜。姜子牙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姜子牙的后人都有那些姓氏
姓许。姜子牙后人姓许。姜子牙是吕氏,封地在齐国,但是相传其后人为许氏。姜子牙是吕氏,封地在齐国,但是相传其后人为许氏。姜氏政权在辅佐了周王八百年的江山之后却经历了王朝政变,姜氏一族也无法再继续下去,日月星辰变化,王朝更迭,这个大家族的兴衰也要顺应潮流。

姜子牙的后代,那几个姓氏分别是什么?
姜子牙的后代在各个朝代都有被分封,例如高姓是分封在高邑,崔姓分封在崔邑等等。

姜子牙的后人都姓什么
姜子牙后代的姓氏有:姜、吕、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等。姜子牙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他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被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

姜子牙的后代迁徙分布图是怎样的?
其间,姜氏子孙多有磨难。如:29代姜洞、姜瀚、姜汩、姜湘四支,汉初人。姜洞举贤良。汩生九子,其六子性刚烈,杀令长,招至整个家族累及被杀,有少数子弟逃匿,后代不能记载。只有姜湘之子名承嗣因出家为僧得以免祸。后承嗣反俗,乃以继世。因避难,姜氏曾有一支迁居丰县(江苏),至今该县仍...

姜子牙后代最多的
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不仅发展了齐国国力,而且打服了周围一票小弟,成为了真正的春秋霸主。这样的人自然是可以彪炳千秋的。2、秦国相邦吕不韦。最近热播《大秦赋》,吕不韦终于再次登上了热搜,进入大家的眼球。吕不韦也是姜姓吕氏,算得上是姜子牙的嫡系子孙之一,他是姜子牙的第23世孙。

姜子牙的后人怎么样了,有什么成就吗?
最后慢慢成为韩国的望族,在历史上就多人为官,发展到今天,子孙已经多达30多万人,而且都是俊才辈出,卢氏的始祖是姜太公的第11代孙,最早落户山东卢县,以地名为氏,由此改姓卢。公元2000年,卸任的韩国第一个民选总统卢泰愚就到中国山东长清寻根,他曾经说过,“我的祖籍在山东,先祖是太公姜子牙。”...

姜子牙的后人分布在哪些地方
但 名字都不能记载,后代都生活于淮。其中有一支迁居单县(山东省)。姜雍生一子,名思聪,列21代。思聪生姜刚、姜毅、姜木、姜讷四子,为22代。23代有存仁、存义、存礼、存智四子。……这样一直延续到74代,时间跨战国到明初的最长时期,约1700余年。其间历经多次兴衰荣辱,姜氏子孙多 有磨难。

姜子牙后代是什么意思?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是商末周初的一位大贤。他是周武王手下的谋士,为周朝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姜子牙后代是指他的后代子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一直被视为家族传承和家族荣誉的象征。因此,姜子牙后代这一称呼不仅代表着家族的传承,也承载着一段历史传承和文化符号的意义。姜子牙后代...

据闻姜子牙的后代竟然姓吕,那到底姓吕还是姓姜?
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称为吕尚、吕望,别号飞熊。他复杂的姓氏和他的先祖有关,他的先祖本姓姜氏,曾是四岳(部落首领)之一,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际被封于吕,因此从其封姓。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

藁城市19242262277: 姜子牙有后代吗 -
政胜巴沙: 肯定有的 周建立以后分封诸侯 姜子牙的后代分封在齐国 记得采纳啊

藁城市19242262277: 封神榜姜子牙有没有孩子 -
政胜巴沙: 在小说中没有.现实中吗,呵呵,1、姜子牙有孩子,有后代.2、后来姜子牙被封在齐国,姜子牙死后,长子齐丁公即位.

藁城市19242262277: 姜子牙有儿子吗? -
政胜巴沙: 周初,有太公姜子牙,助周伐商,被封齐.姜子牙活了165岁,这个年龄真是高寿了,显示出了姜子牙的神仙特性.他有个老婆叫做申姜,给姜子牙生了十五个儿子.姜子牙剧照大儿子姓姜社,一共活了121岁,跟他父亲一样长寿,也是继承了...

藁城市19242262277: 姜子牙有没有儿子? -
政胜巴沙: 有 子女 ①儿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 ②女儿:邑姜,是周武王姬发的王妃

藁城市19242262277: 春秋,战国都是周朝子孙吗 -
政胜巴沙: 周初分封还有功臣如姜尚,商朝遗民,大部分是周王亲族

藁城市19242262277: 姜太公的后人都有什么姓 -
政胜巴沙: 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这些姓氏的人都可说是姜子牙的后人.

藁城市19242262277: 不是说历史周武王姬发的老婆是姜子牙的女儿吗,为什麽电视上确是有双儿呢,姜子牙有女儿吗? -
政胜巴沙: 有的,周武王的妻子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邑姜是周武王之妻,周成王、唐叔虞之母.

藁城市19242262277: 姜子牙死后其后人为何被杀头,碾米机坏后农民为何因此挨饿,是姜子牙害了自己的后人还是碾米机害了农民! -
政胜巴沙: 姜子牙是我国古代商末周初的重要人物,是古代兵学的建立者,姜子牙一生的智慧写在他的著作《周书》中.一生最大的成就是辅佐周文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建立给了天下太平,使得百姓不在流离失所,可以享受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姜子牙为...

藁城市19242262277: 封神榜2马招弟和姜子牙是不是有孩子了 -
政胜巴沙: 封神榜中是没有写 但是历史上的姜子牙是有孩子的 儿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②女儿:邑姜,是周武王姬发的王妃

藁城市19242262277: 伯夷和姜子牙的关系 -
政胜巴沙: 上古伯夷就是伯夷父是姜子牙先祖.炎帝神农氏后裔,是第一任太岳,四岳始祖,辅佐大禹平水有功,封为吕候,是吕姓得姓之祖.大禹晚年赐其复祖姓姜,以奉炎帝之祀.姜子牙又叫姜尚、太公望,吕尚,是上古伯夷后世子孙,武王伐纣后封在齐国.后代子孙有姓吕、姜、尚、齐、子雅等等.商周时期孤竹国也有伯夷和上古伯夷不是同一人,相距千年.同名而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