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子厚,君子薄也。的意思

作者&投稿:白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什么意思~

君子的过失常常是因为太仁厚,小人的过失常常是因为太刻薄
怨无大小,出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倡读书要“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许多专家认为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把书读“薄”,就是在学习开始的时候把学习内容概略地读一读,也叫概读,概读有利于统揽学习材料,有助于后续学习中的理解和概括。

在学习的不同时期,概读的基本要求也有所不同。学期开始时浏览全部教材,要知道全书分成几个大的知识单元,每个大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学习转入每个知识单元时,要略读一个大单元分成几章,每章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习新的一章时则看它分几节,学习几个概念,几个规律,解决什么问题。

概读时要注意书的目录,目录体现了书本的基本内容和脉络。掌握了目录,就掌握了知识的大概。略读还要注意书的前言、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和知识间的转折语句,它们往往揭示了知识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了知识的概要,对书的初步感觉就是“薄”。

二是把书读“厚”,这是读书的主要阶段,又叫“细读”。主要指对每一节教材的阅读。初读每节教材还是需要略读,大体知道教材说的是什么,列出简要提纲,课文可以分成几大段,每一段从什么侧面说明和解决了什么问题。在略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细读。要静下心来,细细地一句一句地读,重要的语句,看不明白的段落要反反复复读,可以采用勾画的方法帮助阅读,也可以采用“复述”的方法。

细读的首要任务是搞懂书里讲的是什么,切忌用自己的认识代替书里的的想法,把书的原意读偏了。细读时,要勤于思考,有思考,理解才能深入下去,所谓“俯而读,仰而思”就是这种思考过程的写照。可以站在书的立场上,设想一下作者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把握书的思路;要培养联想的方法,举一反三;要特别注意联想中的反例,那往往是理解难点的关键,或者将把你引向发现。可把类似内容加以比较,问其异同,把认识引向深入。有时候书的观点和思路会与自己的认识和思路有距离、有矛盾,想不通,对书提出质疑,这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疑,是活跃思维、发展创造能力的有力手段;问,是最可宝贵的读书学习状态。在细读过程中,联系到的内容越来越多,书就渐渐变“厚”了。

三是再把书读“薄”,这就是“复读”,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复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巩固记忆。复读主要用浏览、略读的方式进行,快速概略地阅读教材,熟悉的知识一览而过,生疏了的重要知识要多花一点时间唤起记忆,疑难的地方则要下功夫弄通弄懂。第二是理清脉络。如果说细读是钻进去理解知识,那么,复读就是从部分知识中跳出来,从高处回看知识的整体。在复读中要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提出知识的脉络,列出知识的结构提纲,使知识条理化。第三是领悟基本。“基本”是系统知识的根据和出发点,是理解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大量重复运用的东西,是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经过反复的阅读后,你掌握了书本知识的结构,领悟了知识中的基本,熟练了运用知识的技能,你对书的感觉将是:主要内容越来越少,书变得越来越薄。

邻之厚,君之薄也。
意思是邻国的土地增加了,您的土地就减少了。
原文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句话


厚的古代意思是什么
宋王安石《上时政书》:“官乱於上,民贫於下,风俗日以薄。” 金王若虚《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予尝悲夫昔人之难见,而病後世士风之薄也。” 8.指人命运不幸。 《列子?力命》:“夫北宫子厚於德,薄於命。” 宋轼《薄命佳人》诗:“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 9.虚假刻薄,不诚朴宽厚...

谁会古文帮我翻译以下文章
其味无穷,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浏览它会有体会,终身享用它,都用不完。”“天命叫它厚黑,实践厚黑叫做学问,钻研厚黑叫做教化;厚黑,人不能离开它一会,但是能离开不属于厚黑的内容。所以君子警惕、谨慎恐怕脸皮不厚,恐惧心眼不黑,没有比脸皮薄、心眼好更危险的了,所以君子一定要...

古代汉语的一些问题 给个准确答案谢谢啦
c、摒弃 d、宋何罪之有 c、稍微 c、《论佛骨表》c、《泰山刻文》a、依照 a、谢眺每篇堪讽诵 b、停留 c、共用 d、《过秦论》d、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a、兴起 a、《送孟东野序》

大家给我介绍几个古代的人对别人的称谓
五说指父、母、兄、弟、妻、子,是现代比较通行的说法,现代汉语中六亲也泛指亲属。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含有厚字的诗句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 既厚不为薄 ,想君时见思. 送鹤与裴相临别赠诗 白居易 司空爱尔尔须知,不信听吟送鹤诗. 羽翮势高宁惜别, 稻粱恩厚莫愁饥 . 夜栖少共鸡争树,晓浴先饶凤占池. 稳上青云勿回顾,的应胜在白家时. 子夜四时歌 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 , 素雪覆千里. ...

带厚字的男孩名字
01 厚字字义解析 读音:hòu 五笔:djbd 部首:厂 字形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五行属性:水 本义:指深,重;重视,推崇;善良。用作人名:意指心地善良、备受推崇、宽厚之义。寓指:敦厚纯良、委以重任。康熙字典:康熙笔画:9 部外笔画:2 【玉篇】不薄也,重也。【易广】博厚配天地。

古文辞类纂的内容
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一类内而为用不同者,别之为上下编云。论辩类者,盖原于古之诸子,各类所学著书诏后世。孔孟之道与文,至矣。自老、庄以降,道有是非,文有工拙。今悉以子家不录,录自贾生始。

古籍《资治通鉴》之周纪·周纪一
对曰:“不然。《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

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翻译
子厚,名宗元。七世祖柳庆,北魏时官至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柳奭,在唐朝曾出任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同得罪了武后,死于高宗朝。父柳镇,为就便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请求到江南去做县令。后来又因为不能迎合权贵,失去了殿中侍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个权贵死了,才重新被用为侍御史。为人...

薄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挨得很近。“薄”是古入声字,现代汉语有三个读音。引申指迫近、接近;又引申为轻微、少、轻视、看不起;假借指厚度小,读作báo,此音多用于口语;bò仅用于薄荷。“薄”一般作实词中的形容词,在《诗经》中活用为虚词较多。组词:刻薄、薄弱、薄礼、喷薄、浅薄、鄙薄、薄暮、单薄...

城中区14767052404: 领子厚,君子薄也.的意思 -
辕山珍怡:[答案] 邻之厚,君之薄也. 意思是邻国的土地增加了,您的土地就减少了. 原文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句话

城中区14767052404: 请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论语·卫灵公》)什么意思 -
辕山珍怡: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 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

城中区14767052404: "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句话在当下可同日而论吗 -
辕山珍怡: 这句古训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说,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

城中区14767052404: 厚积薄发是什么意思? -
辕山珍怡: 厚积薄发: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此句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

城中区14767052404: 君子躬自厚而薄则于人,亲无失亲,故无失故.是什么意思? -
辕山珍怡: 大概是说有品德的人亲自做一些看起来繁重的事情而把轻松的留给别人,就算亲近也不过分亲近,反对也不过分反对(怎么像现代人写的)

城中区14767052404: 高一《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型,古今意义,实词虚词 -
辕山珍怡: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

城中区14767052404: 词类活用的例子有哪些? -
辕山珍怡: 词类活用的例子如下:1、名词活用为动词例: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

城中区14767052404: "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亲无失亲,故无失故"翻译下什么意思 -
辕山珍怡: 好像是《围城》中的话吧,我的理解和楼上的不大一样:有品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多加反省,而不轻易的责备别人,对亲戚和朋友都能尽到自己的本份.

城中区14767052404: 这句文言文的“也”字有什么意思??? -
辕山珍怡: 用在句子中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