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洛城闻笛

作者&投稿:错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秋夜洛城闻笛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意思是,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不会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能不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吗?

  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前三句描写、叙事,末句抒发思乡之情。这一切皆由“折柳”一词关联起来。这首诗的“诗眼”是“闻折柳”。春夜,是易产生愁思的时间;洛城(唐代繁华都城),是易产生愁思的地点;闻笛(笛声幽怨),是易产生愁思的行为。诗的一、三句照应了“春夜、闻笛”,第二句照应了“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之“声”,即“折杨柳”曲,因曲调深长、幽怨、凄清,才引起诗人关注。“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散入春风满洛城”,由于诗人远别故乡和亲人,客居在歌舞喧闹的都市洛城,折柳曲让诗人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猛然触动了诗人孤独伤感的情绪。诗人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二字,在诗中既指曲名,又含折柳赠别之事。她代表了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有了第三句的“折柳”,末句的“故园情”就不显得空,不显得直,而是由事生情,由景生情,情中有景,有人,有事。“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一思乡情感的抒发是在聆听折柳曲后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当年与亲友依依惜别的情景在诗人的眼前清晰重现。“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能不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吗?

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前三句描写、叙事,末句抒发思乡之情。这一切皆由“折柳”一词关联起来。这首诗的“诗眼”是“闻折柳”。春夜,是易产生愁思的时间;洛城(唐代繁华都城),是易产生愁思的地点;闻笛(笛声幽怨),是易产生愁思的行为。诗的一、三句照应了“春夜、闻笛”,第二句照应了“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之“声”,即“折杨柳”曲,因曲调深长、幽怨、凄清,才引起诗人关注。“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散入春风满洛城”,由于诗人远别故乡和亲人,客居在歌舞喧闹的都市洛城,折柳曲让诗人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猛然触动了诗人孤独伤感的情绪。诗人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二字,在诗中既指曲名,又含折柳赠别之事。她代表了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有了第三句的“折柳”,末句的“故园情”就不显得空,不显得直,而是由事生情,由景生情,情中有景,有人,有事。“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一思乡情感的抒发是在聆听折柳曲后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当年与亲友依依惜别的情景在诗人的眼前清晰重现。“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能不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吗?

题目应该是 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是李白,节选自《李太白全集》,内容:谁家玉笛俺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孙杨坤


秋夜洛城闻笛古诗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

春夜洛城闻笛有几种意象,每种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的意象有玉笛、春风、折柳曲等,春风表明写诗时的节令,玉笛点明诗人感情生发的原因,而折柳曲,有两个意思,一是送别时依依惜别,二是盼望亲人归来,诗中是由折柳曲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亲人深深的怀念。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了作者闻笛时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感情直率真挚,使人回味无穷。《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赏析 ...

春夜洛城笛中以声传情,叙写诗人春夜闻笛的感受的诗句是?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闻笛感受的是最后两句,此夜曲中闻折柳,唐朝时候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即在送别的时候折柳为礼,此处应该是听见了笛声吹奏《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谁不会思恋自己的故乡呢?表明诗仙听到笛声的时候泛起...

李白的诗:《春城洛城闻笛》,《赠汪伦》,《望天门山》赏析(短一点的...
春夜洛城闻笛 诗人:李白 朝代: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赏析 【注释】①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②折柳:指《折杨柳》歌曲。《折杨柳》歌辞从梁至唐作者甚多,内容多写离情别绪。③玉笛:精美的笛。④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了比拟和夸张的修辞,借闻笛声,把思乡之情细致,委婉的表达出来。2、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

春夜洛城闻笛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春夜洛城闻笛》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亲戚朋友的深深怀念。

《春夜洛城闻笛》是谁写的?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被选入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浪漫主义诗人。下面对课本入选的这首诗作些解析,供同学们参考。“思乡”是李白诗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当他抬头看到月亮,马上就“低头思故乡”;而当听到“折柳”的音乐时,又会...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李白这首诗表达了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请写岀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请写岀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一、【原诗】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二、【喜欢的理由】这首诗借东风吹扬的笛声把故园情弥漫於洛城。艺术的感人力量强烈而真切。这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所触动的思乡。从第一句的询问口气中,对此...

建邺区13294006975: 春夜洛城闻笛 - 搜狗百科
颛泉咳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吗?这首诗当...

建邺区13294006975: 秋夜洛城闻笛古诗 -
颛泉咳清:[答案]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

建邺区13294006975: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题秋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颛泉咳清: 同意,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在亲人离别时会折柳相送,故而折柳实际上代表者古人对家乡的深刻思念;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正是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意,与古人折柳之意相吻合.

建邺区13294006975: 《秋夜洛城闻笛》的诗词
颛泉咳清: 秋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建邺区13294006975: 李白有首诗是叫《春夜洛城闻笛》还是《秋夜洛城闻笛》? -
颛泉咳清:[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

建邺区13294006975: 秋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怎样的? -
颛泉咳清:[答案]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

建邺区13294006975: 《秋夜洛城闻笛》的内容是什么? -
颛泉咳清:[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 选自<<李太白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二十五.作者:李白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东都(洛阳).《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建邺区13294006975: 秋夜洛城闻笛的意思是什么 -
颛泉咳清: 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不会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 望采纳 谢谢

建邺区13294006975: 为何会传出“秋夜洛城闻笛”的说法? -
颛泉咳清: 流传这么多年,自然出错啦,何况当时没有统一普通话,所以说啊说啊,把秋说成春,把春说成秋的……一个版本是“散入东风满洛城”,比较起来秋夜比较靠谱,而且秋日人更于悲,聊赖,肃杀之间而起思情..所以个人偏于秋字 当然,主要是流传是出了错..普及普通话多重要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