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教案

作者&投稿:城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古诗~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公元1175至1176年(淳熙二、三年)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
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扩展资料: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
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1161年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他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出任镇江,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他还写下一些歌咏祖国壮丽河山与描绘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他的词,虽然以雄浑豪放为主,但并不缺乏清丽婉约之作。词集有《稼轩长短句》。
  二.写作背景:
  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清江即赣江。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这首词正是词人在此时书于造口壁的。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实际上敌人追太后接近造口,太后等穿上难民的衣服,混杂在逃难的难民中得以脱身。
  三.词文赏析:
  1.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外的“郁孤台”写起?(结合课后注释2和下文词句回答)
  李勉登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词人从郁孤台写起,下文又写“西北望长安”,也是为了表达怀念中原、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暗用典故。词中的长安应代指汴梁。
  2.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词人为什么还用“郁孤台”开篇?
  郁 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立的高台。词人调动这三字开篇,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之情。
  3.“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 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
  用清江水比喻“行人泪”,写出了背离故园的无尽悲苦。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请说说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望长安”表达了作者怀念中原故土之情;而重山阻隔,表达了故园难回的义愤之情:忠愤之情。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周济说是“借水怨山”,说得是用比兴的手法。请你说说这两句中的“山”“水”分别比喻什么。
  这里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它像江水一样,能冲破一切阻碍,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东归的愿望。
  这里的青山比喻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投降派)。
  6.“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请分析“鹧鸪”这一意象所寄寓的情感。(结合课后注释9)
  寄寓着词人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无法收复中原的悲痛之情。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以下,是登台所望所感,一波三折,请具体分析是如何一波三折的。
  “西北望长安”两句,写心系故园,而故园阻隔,充满忠愤。“青山遮不住”两句,写爱国志士恢复意志坚定,是任何阻碍也阻隔不住的,充满坚定的信心。“江晚正愁余”两句写现实中,因主和派的阻碍,恢复大业无法实现的愤慨与愁苦之情。忠愤→自信→悲愤,一波三折。
  一.写作背景: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词苑萃编》:“辛稼轩……负管(仲)乐(毅)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二.词文赏析: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强”字分析)
  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新解:
  少年古时指青年时期,从辛弃疾的生平看,这时的他正处于金人统治区内,看到沦陷区的人们在异族的奴役之下,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油然而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因而这时的愁情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对国土沦丧的耻辱感,这时的愁,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立不世功业的志愿和动力,是昂扬而充满激情的。因而理解为闲愁或做作的愁,是不恰当的。
  2.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来解答)
  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
  3.比较少年时登楼与而今登楼的目的有何不同?
  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情自己的豪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
  4.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
  A.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
  B.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5.结句“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天凉好个秋”是句闲淡的话,骨子里包含着忧郁和愤激之情。化深为浅,化浓为淡,寓沉郁之情于闲淡之中,耐人寻味。
  但“天凉”和“秋”却透着无比的凄凉和冷清,有力地衬托了作者无限的愁情。
  6.少年和老年,哪个是主哪个是宾?
  少年为宾,老年为主,少年之愁,是可说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无言之愁,是沉郁之愁。而这种浓得化不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愁情,才是词人要传达的。
  总结
  这首词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渲染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穿全词的线索,感情直率而委婉,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语气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2)、 钻研本文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能力目标: 比较《马说》与此文的异同。
  3、情感目标:为古人才不得用鸣不平,珍惜今天才尽其能的好时机
  教学设想
  1、 以研读的方式,探究文章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 探究文章语气的表达,以达到了解作者意图的目的。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4、 主要教学板块 朗读——研读——比读。
  5、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序——恳切而意长。
  (师提示:读出三层语意,鼓励送行----提出忠告----规劝顺从朝廷。)
  2、 诵读,读出语气。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加以指导。)
  董生勉乎哉!——第一段读出鼓励、慰藉的语气;第二段读出勉励、提醒的语气。(因为前者表示作者对董生的期望——要跟有抱负的人一道为国家排忧解难,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后者则表示了警戒之意——希望董生谨慎小心,知所进退,要珍惜自己的前程,切勿为叛逆之臣效力。)
  吾知其必有合也。——读出肯定的语气。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读出感叹的语气。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读出反问的语气。
  三、研读
  1、 教师介绍燕赵地区的形势。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虽已平息,藩镇名义上也仍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割据一方,专横跋扈,无所不用其极,势力日渐强大,并且父子相传,不服从朝廷调遣。当时的河北是地方藩镇割据一方的局面,有些不得志之士则寄身于地方藩镇,以谋求个人出路。
  2、 理解董生的处境。
  教师引导:董生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去往燕赵地区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搜寻有关语句,用“董生是……的,他……”的句式说话。如:“董生是失意的,他举进士,连不得志。”“董生是忧郁的,他‘怀抱利器’而无所施展。”……
  (学生讨论后回答。)
  3、 研读作者的心意。
  ⑴ 请学生摘录文中寄托作者心意的句子研读,教师加以提问。如:
  吾知其必有合也。——为安慰、勉励而加以肯定,言不由衷。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反问中昭示着担心,委婉地提醒。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用心良苦,本意是想让董生从中受到启发。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用意深刻,正是作者向董生致意,同时也希望寄语燕赵才智之士同为朝廷效力,巩固国家统一。
  (学生分小组讨论。师在鼓励性、肯定性的原则下,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⑵ 师生共同小结。(师引导,生作答。)
  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作为临别赠言,先是表示同情、慰藉,勉励董生有所遇合,而主旨所在,却是用委婉方式,规劝他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正如前人所言:“送之,所以留之。”
  4、 研读本文写法。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指导并提问。)
  明确:本文文字简洁而寓意深刻,措辞曲折,含蓄有致,正所谓“深微屈曲”。
  四、比读
  与《马说》比较写法上的异同。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问、作结。)
  明确:
  同:都是含蓄深刻,都是开篇定下基调,分三层陈述,多有转折。
  异:《马说》托物寄意,用“千里马”比喻贤能人才,抒发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的愤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特点是名送实劝,反话正说,既规劝董生归顺朝廷,又尊重、爱惜人才,表达了复杂的感情。
  五、作业
  请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横线处可填爸爸、妈妈、老师等称呼。 2、在写作中,要注意语气的表达。通过合适、得体的语气的运用,以向对方表达出你写这封信的目的。 3、字数不少于600字。
  附: 板书设计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序:恳切而意长
  怀抱利器
  鼓励、慰藉 → 必有合也
  郁郁适兹土
  风俗与化移易
  勉励、提醒 →能否如愿未卜
  今不异于古所云
  吊望诸君
  启发、致意→为天子效力
  观屠狗者
  实质:名送实劝
  【说明】
  由于韩愈一向维护朝廷的统治,视藩镇为叛逆,因而极不赞同董邵南此行,希望他将来仍然回到长安来,为天子效力,但这个意图表达得委婉含蓄,须仔细品味才能读得出来。所以,本方案的教学角度拟为:研读——探究文章深意,把握作者意旨。具体就是通过对文章语气的探讨,达到把握作者意旨的目的。
  通过朗读,使学生达到了解主要字词、理解文章语意、初步读出文章语气的目的;通过研读,使学生达到研语气、明主旨的目的;通过比读,使学生达到会比较、知异同的目的。教学中的这三个具体步骤是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的,是递进式的。
  设想能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语气对文章主旨的表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重视语气的表达(因为学生一向轻视语气的作用),并使学生以后能在自己的写作中充分发挥好语气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设想能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教会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朗读——研读——比读),为研究性学习夯实基础 。

中国诗词博览

中国诗词博览


图们市13413126230: 阅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回答下列问题 -
阿差安宫: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菩萨蛮书江西(结合课后注释2和下文词句回答) 李勉登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词人从

图们市1341312623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阿差安宫: (1)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隆佑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 (2)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青山是借水怨山而设,泛指.引用时指遮挡. (3)鹧鸪声声,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抑勾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烘托悲凉气氛.感慨国土难以恢复.

图们市1341312623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内容是什么 -
阿差安宫: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

图们市13413126230: 请教关于《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鉴赏,谢谢! -
阿差安宫: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②,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③,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④.注释 注释 〔注释〕 ①造口:江西皂口镇,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 ②郁孤台:在赣州...

图们市1341312623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阿差安宫: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 ”二句突出了了青山之遮与江水之流的对立和冲突,它写出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发展这一深遂的哲理而千古名句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

图们市1341312623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题目意思
阿差安宫: 菩萨蛮简介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阙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菩萨蛮》就成了词牌名.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又: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词作列举菩萨蛮·闺情 (唐) 佚名 书即写,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写于江西造口壁的意思

图们市13413126230: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阿差安宫: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构思新颖,饶有诗意.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

图们市1341312623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阿差安宫: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 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 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 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歇拍虽暗用 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卓人月《词统》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极是.

图们市1341312623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题目断句 -
阿差安宫: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词牌名 书:题词 江西:地名 造口:地名 壁:石壁 在江西造口这个地方的石壁上题了一首词,词牌名是菩萨蛮.

图们市13413126230: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鹊桥仙 夜闻杜鹃》 -
阿差安宫: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