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地壳的成因

作者&投稿:葛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陆地壳与海底地壳相撞时,海洋地壳 会插入大陆地壳的底下,为什么~

大陆地壳相对于海底地壳的位置在上方,大陆地壳比海底地壳要厚,所以海洋地壳会插入大陆地壳的底下。

大陆地壳是双层结构,上层是铝的硅酸盐,下层是镁的硅酸盐;海洋地壳是单层结构,主要由镁的硅酸盐组成,铝的硅酸盐层基本缺失。

板块构造说认为,洋壳形成于大洋中脊轴部,并从脊轴处向外运移,经过深洋盆,最后在海沟处向下俯冲并消亡于地幔之中。洋脊之下的原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分异出玄武质岩浆,从而组成洋壳的层3。部分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冷凝成枕状或席状玄武岩,构成了层2。层 1则是海底在扩张过程中逐渐接受沉积的产物。这些岩石可遭受轻微蚀变,较深部可出现绿片岩相以至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洋壳之下是玄武岩浆分异以后残留下来的超镁铁质橄榄岩。




洋底变质岩
早先通常认为大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辉长岩、橄榄岩等火成岩和蛇纹岩组成。自从1966年从大西洋中脊打捞出第一批变质玄武岩以来,各种各样Z(沸石相)、P-P(葡萄石-绿纤石相)、GS(绿片岩相)和A(角闪岩相)变质岩从大西洋和印度洋洋中脊被打捞出来,这些岩石导源于玄武岩、粗玄岩(辉绿岩)和辉长岩,蛇纹岩则导源于橄...

什么是地壳
我国古地磁的研究也认为,元古代后期,扬子古陆大致位于现在印度洋北部,与北方的中朝古陆远隔重洋。各地质时代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合,对地理环境带来很大的变化:大陆分裂引起海侵,大陆合并引起海退;对生物演化也有重大的影响。如图2-43表明,自寒武纪以来大陆的分合和海生无脊索动物科数增减变化的对比情况。在寒武纪,泛...

大洋扩张中心(洋中脊)的岩石组合
海水可以通过地壳的断裂向下渗透使得洋壳的火成岩发生变质。变质的产物以沸石相、葡萄石-绿纤石相、绿片岩相的浅变质岩为主,向深部则可出现角闪岩相。在断裂发育处糜棱岩及碎裂岩也广泛出现。5.成因模型 图23-2表示了洋中脊火成岩的成因模型。在快速拉张的洋中脊(图 23-2a)下,莫霍面以上发育了...

南海海盆大洋岩石圈底部高速岩石层成因探讨
另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周围大陆岩石圈下部软流层的熔融岩浆向扩张中心的补充流动,增加了产生大洋地壳的岩浆。我们知道,上地幔发生部分熔融的条件是:加热、减压和加水。当一个大陆岩石圈被拉开后,上地幔的压力减低,随即增加部分熔融。如果这里发生海底扩张,部分熔融的岩浆便产生新洋壳;与此同时,周围陆...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的成因(地理术语)
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 板块构造学说结构分析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洋...

地球的结构
图1-14 大洋地壳组成模型 (据 Walther,2005) 现代大洋地壳的岩石层序与产于大陆地壳的蛇绿岩的岩石层序比较一致,因而人们推测由蛇绿岩代表的古洋壳与现代大洋地壳在组成和成因上可能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大陆上蛇绿岩套的存在和发现,已经成为确定古大洋板块碰撞带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认为,上地壳主要是由沉积岩...

地球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地球外圈分为四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它也经常...

地壳变动的原因
海沟——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3、地壳如何变动——板块构造学说 (1)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2) 板块之间或碰撞或张裂,板块交界的地方,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4、地壳变动产生的地质现象——板块构造学说对此的解释 (1)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

海岭是怎么形成的?_
海岭又称海脊,有时也称“海底山脉”。狭长延绵的大洋底部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高出两侧海底可达3-4km。位于大洋中央部分的海岭,称中央海岭,或称大洋中脊。海岭和海沟的区别:海岭由地幔物质(岩浆)喷出海底堆积而形成,下一次喷发的岩浆会把上一次的物质向两侧推移。故海岭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其...

大陆地壳的长期演化
理解地球大陆地壳成因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大陆地壳安山质组成与目前穿过莫霍面的物质为玄武质组成之间存在的差异。已经提出了两种解释:其一是在其形成之后为了调整与玄武岩原岩的差异,大陆地壳被改变成安山质组成;其二是穿过莫霍面物质通量的平衡随时间发生了改变,以致现代过程提供的是对大陆地壳平均时间组成的不完全的...

勉县17166982947: 大洋地壳是怎样的? -
漕些安比: 大洋地壳较薄,厚度只有10千米左右,多数不足10千米.大陆地壳较厚,一般有40千米左右,有的地方厚达70千米,如青藏高原.地壳主要由以下元素组成: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钛,这10个元素占了地壳重量的99.96%.大洋地壳所含铝、钾和钠元素比大陆地壳略少,而镁、钙、铁元素较多.大陆地壳上层以花岗岩等硅、铝为主的岩石组成,下层以玄武岩等硅、铁、镁为主的岩石组成.大洋地壳除表层为薄层深海沉积物外,就只有以玄武岩等硅、铁、镁为主的岩石组成.

勉县17166982947: 海岭是怎么形成的?__
漕些安比: 海岭又称海脊,有时也称“海底山脉”.狭长延绵的大洋底部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高出两侧海底可达3-4km.位于大洋中央部分的海岭,称中央海岭,或称大洋中脊. 海岭和海沟的区别:海岭由地幔物质(岩浆)喷出海底堆积而形成,下一次喷发的岩浆会把上一次的物质向两侧推移.故海岭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其岩石年龄最年轻.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而海沟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相遇,由于大洋地壳的密度比大陆地壳要大,故大洋地壳向下附冲入大陆地壳,成形成海沟.故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一般地其岩石年龄最老.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勉县17166982947: 组成大洋地壳的岩石为什么是玄武岩 -
漕些安比: 因为大洋地壳是火山活动形成的.大洋中脊处是板块交界处,这里岩浆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形成岩石,新形成的岩石推着之前形成的岩石向两侧移动,直到遇到大陆地壳~~

勉县17166982947: 地球为什么会有两种地壳 -
漕些安比: 地壳可以分成两层,上层叫硅铝层,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下层叫硅镁层,这一层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是普遍存在的.一般认为地球形成之初,内部物质发生分异,较轻的硅铝成分上升到上层,较重的镁铁成分在下层,凝结成现代的地壳.

勉县17166982947: 为什么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产生的地方 -
漕些安比:[答案] 这个问题很简单. 海岭就是大洋中脊.海岭是由地幔物质(岩浆)喷出海底堆积而形成的,下一次喷发的岩浆会把上一次的物质向两侧推移.所以海岭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其岩石年龄最年轻.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所以地球上最年轻的地方在海岭,最年...

勉县17166982947: 地理:地球上的大洋是如何形成和产生的呢? -
漕些安比: 地球上的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讨论海洋形成的问题.然而,直到今天,科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多数的看法认为,大约在50~55亿年前,云状宇宙微粒和气态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地球.原始的地球...

勉县17166982947: 卡尔斯伯格海岭的成因 -
漕些安比:[答案] 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

勉县17166982947: 地壳变动的原因 -
漕些安比:[答案] 1、地壳是变动的——大陆漂移学说 在中国的西南,耸立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而就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又有着世界第一大峡谷之称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深处达6009米.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里,人们又探测到了海平面...

勉县17166982947: 地壳是怎么形成的
漕些安比:地壳是有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

勉县17166982947: 原始地球的非生物物质是怎么形成的,原始海洋呢?
漕些安比: 首先说洋盆的形成.最初的假说是“冷缩说”,它认为地球是从炽热的太阳中分离出... 它科学地解释了大洋地壳的形成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进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