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出于哪首古诗

作者&投稿:薛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志者事竟成”出于哪首古诗?~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汉书·耿传》中:”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有志者事竟成 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怀揣着心中远大的志向,那么无论任何事情,总会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起源于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当时,耿龠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后来,耿龠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最终战事告捷。因此汉武帝称赞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后来常被人们引用,成了成语“有志者事竟成。”
英文翻译:
1、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2、As the old saying goes,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古话说,有志者事竟成。
3、But nothing is difficult to a man if he puts his heart into it. 但是,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吗????

出自东汉范晔《后汉书·耿弇传》。

原文: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译文:光武帝对耿弇说:“过去韩信击破历下而开创汉朝的基业,而今将军你攻克祝阿而由此发迹。这两个地方都是齐国的西部地界,因此你的功劳是足以和韩信相比的。然而韩信袭击的是已经降服的对手,而将军你却是独立战胜强劲的敌人,取得的功劳要比韩信困难。

另外,当初田横烹杀了郦食其,到田横投降的时候,高帝下诏给卫尉郦商,不允许他与田横为仇。张步以前也杀了伏隆,如果张步来归降听命,我也要诏告大司徒伏湛,解除他和张步的冤仇,这两件事又更加相似。将军你以前在南阳的时候,就提出这项重大的计策,我曾经以为这事无人理解难以实现,如今看来,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扩展资料:

作品介绍:

《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汉朝东汉时期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汉朝东汉时期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出自《后汉书·耿传》

原文:”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译文:有志者事竟成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怀揣着心中远大的志向,那么无论任何事情,总会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起源于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当时,耿龠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后来,耿龠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最终战事告捷。

因此汉武帝称赞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后来常被人们引用,成了成语“有志者事竟成。”

扩展资料

《山西日报》(2004-08-23)“喻世明言”其中录“题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者〕胡寄垣,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由于“有志者,事竟成”取义很好,道出了人生的真理,教人要有志向,要持之以恒,故今人引用这一名句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取名为“志成”,寄予美好的希冀,如汪志成。



不是出自古诗,而是古书《后汉书·耿弇传》。

作者:南朝·宋·范晔

节选: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翻译:张步以前也杀了伏隆,如果张步来归降听命,我也要诏告大司徒伏湛,解除他和张步的冤仇,这两件事又更加相似。将军你以前在南阳的时候,就提出这项重大的计策,我曾经以为这事无人理解难以实现,如今看来,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扩展资料

典故:

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步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

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 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

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

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合说: “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典故出处一
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典故出处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典故出处一
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典故出处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那首诗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作者是南宋的范晔):“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谁的诗?下句是什么?
释义 者:人;竟:终于;成:成功。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用法 复句式;作状语;含褒义 示例 刘心武《立体交叉桥》:“告诉你吧,'~'、'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两句格言最灵验!”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

有志者事竟成的整首诗
“有志者事竟成”的整首诗是《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后成为汉语谚语。由来:东汉时,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突然,耿弇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那首诗
一、出处:《后汉书·耿_传》二、原文: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三、注释: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蒲松龄有一首诗:“有志者,事竟成。”
全诗内容如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实这并不是一首诗,而是一副对联,是蒲松龄为了勉励自己所作。【译文】有志气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的,就像项羽破釜沉舟那样,秦朝的雄关最终是属于楚国的。上天是不会辜负有志气的人,就像...

有志者事竟成的全诗是?
有志者事竟成的整首诗是刘秀的《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完整原文如下:车驾至临淄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

有志者事竟成的整首诗内容是什么?
出自《后汉书·耿传》原文:”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译文:有志者事竟成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怀揣着心中远大的志向,那么无论任何事情,总会成功。有志者事竟成起源于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当时,...

有志者事竟成若心人天不负这首诗是谁写的?
蒲松龄曾经写下这样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很多人都比较好奇,蒲松龄早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写下这样的自勉联?蒲松龄虽然不是出生于名门望族当中,但蒲氏族人很多都是读书人,其中有不少获取过功名。蒲松龄的父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出自哪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蒲松龄写的。原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译文: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苦心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

有志者事竟成的整首诗是什么?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是破釜沉舟,说的是项羽率军伐秦,过漳河的时候,命令士兵只留三天的干粮,然后把船沉没,把锅砸碎,以示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下联是卧薪尝胆,说的是越国被吴国灭亡,越王勾践睡在柴草上,...

萝北县18047126497: “有志者事竟成”出于哪首古诗? -
攸购达纳: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汉书·耿传》中:”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有志者事竟成 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怀揣着心中远大的志向,那么...

萝北县18047126497: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这几句话出自蒲松龄的哪首诗? -
攸购达纳:[答案] 劳拉好! 这个不是诗,但与一楼所说亦有差别.这个是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而并非颜迈所写.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

萝北县18047126497: “有志者事竞成”出自哪? -
攸购达纳:[答案]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出自《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意思是 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

萝北县18047126497: 有志者事竟成属于什么名句? -
攸购达纳:[答案] 这个短句确实是出于名句.清朝著作《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先生在他的自勉联里这样写道: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萝北县18047126497: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哪里? -
攸购达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二百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联中引两个历史典故,表达了他自己不怕挫折、不畏艰难的决心和勇气!

萝北县18047126497: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十万火急!小学语文里有 -
攸购达纳:[答案] 词目有志者事竟成 发音yǒuzhìzhěshìjìngchéng 释义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萝北县18047126497: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出自蒲松龄的哪篇作品?其中的“百万”和“百二”哪个正确? -
攸购达纳:[答案]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萝北县18047126497: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哪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 -
攸购达纳:[答案]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二百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联中引两个历史典故,表达了他自己不怕挫折、不畏艰难的决心和勇气!

萝北县18047126497: 有事者事竟成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 -
攸购达纳: 《后汉书·耿弇传》(作者是南宋的范晔):“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典故由来 ...

萝北县18047126497: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是蒲松龄在哪里写得 -
攸购达纳: 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幼年有轶才,少年得意,十九岁科考得县、府、道第一.自此,专心攻读,希望能博取功名,一酬壮志.后终老未得意于科场,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援为贡生.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一生著作很多,尤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达到古代文言小说创作高峰,为后世所称道.另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等.蒲松龄聪明颖慧,才智过人,青年时期热衷举业,却“年年文战垂翅归,岁岁科场遭铩羽”,抑郁侘傺.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发愤读书和创作,在压纸用的铜尺上刻上了此联,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