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乡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运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台州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地属闽中郡。汉初,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东越国除,徙民于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
秦汉 三国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以其地河流弯曲回旋入海而得名。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台、温、处3府。是为台州建县之始。
东汉建武年间(25—56)(一作章和元年〈87〉),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永建四年(129)(一作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在今永嘉县境内)。建安四年(199)(一作兴平二年〈195〉),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
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222—231),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赤乌二年(239),分永宁县置罗阳县;立罗江县。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郡治在章安(一作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辖境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两晋 南朝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松阳、安固、横阳县,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南朝辖县如故。
隋唐 五代
隋开皇九年(589),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七年,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台州仅辖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分临海县南部再置永宁县,分始丰县置乐安县。永昌元年(689)复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天授元年(690)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山而得名。神龙二年(706),分宁海县与越州的鄮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开元二十一年(733)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此后反复改隶浙江东、西两道。肃宗上元二年(761)改始丰县为唐兴县。广德二年(764)象山县改属明州。中和三年(883)隶义胜军。光启三年(887)以台州置德化军。
五代,属吴越国,军、州建置及辖县如故。天宝元年(908),改唐兴县为天台县,后复改为始丰县。宝正五年(930),因治理盂溪水患,改乐安县为永安县,以祈永保平安。后晋天福间(936—942),吴越又改始丰县为台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吴越复改台兴县为天台县。
宋 元 明 清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除,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隶两浙路。景德四年(1007),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多神仙之宅”,诏改永安县为仙居县。南宋隶两浙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为台州路,隶江浙行省浙东道,辖县如故。元贞元年(1295),黄岩县以民户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隶台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行省。三年,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十二月,分黄岩县南部方岩、太平、繁昌乡置太平县,以其境内有太平山而得名。十二年,划乐清县东部山门、玉环2乡入太平县。自此,台州辖临海、黄岩、太平、仙居、天台、宁海6县。
清顺治三年(1646),入清版图,沿明制。康熙元年(1662)隶浙江省绍台道。七年隶宁台温海道(驻台州)。十一年隶台海道(驻台州)。二十四年隶宁台道。雍正四年(1726)隶宁绍台道。六年,于玉环山置玉环厅。厅因山名,隶温州府。太平县二十四郡、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划入玉环厅。 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辛亥革命,九月台州光复,成立军政分府,隶省军政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厅制。2月,玉环厅改为县。7月,撤销台州军政分府,各县直属省政府。3年,省下设道,属会稽道,玉环县属瓯海道。同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太平县以县西温峤岭别称温岭改名温岭县。16年道废,各县直属省政府。21年月,省政府在省县之间试行县政督察专员制,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宁海县为第六区。因内政部未予核准,9月改设特区,为第五特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22年10月改划为第四特区。24年月,省政府正式设置临海行政督察区,置专员公署。25年,据行政院新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暂行条例》,称第七行政督察区。29年月,以南田县全部境域及宁海县东南部18乡镇、临海县东北部5乡镇,置三门县,以地濒三门湾而得名。31年,天台县划属第六区。32年,宁海县改属第六区。35年增辖天台,磐安2县。37年4月划为第五区,未及实施,7月又重划为第六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 1949年6月解放后,置浙江第六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49年10月10日,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宁海7县及临海城关、海门两直属区。玉环县属温州专区。1950年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1952年10月,宁海县改属宁波专区。1953年6月,分玉环县境洞头、大门诸岛另建洞头县,属温州专区。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1956年3月,仙居县改属宁波专区;海门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属区。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1958年月日0月,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宁海县撤销,并入象山县,属台州专区;洞头县重新并入玉环县,仍属温州专区。12月撤销台州专区,天台县划属宁波专区,临海、仙居、黄岩、温岭4县划属温州专区。1959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玉环县,所属境域分属温岭县与温州市,并于4月付诸实施。196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玉环县。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区,并复置三门县、玉环县。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玉环7县。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80年7月置海门特区,属台州地区,辖境包括原黄岩县海门区、大陈镇、山东人民公社及临海县前所人民公社。1981年7月撤销海门特区,以其行政区域置椒江市,以境内有椒江而得名。此后,临海县章安区、黄岩县洪家区与三甲区,陆续划属椒江市。1986年3月撤销临海县,置临海市。1989年10月撤销黄岩县,置黄岩市。1994年,撤区建市,并搬市政府至椒江,台州地区现辖路桥、椒江、黄岩3区,临海、温岭、天台、仙居、三门、玉环6个市。

一个是政治问题,一个是历史遗留

元属襄陵县安泽乡。明分属李庄、安柴、安西梁、南安梁、刘贾、中梁、王云、陶寺、安李、张纂、安山庄11个里。清属云山、柴邓、二梁、梁寺、安庄、张梁6个里。民国7年(1918),属襄陵县二区。1953年8月设乡,驻地陶寺村,辖7个村。1954年9月,隶属襄汾县。1956年3月,安李乡并入,称乡人民委员会。东临张崇、盘道乡,南接城关乡,西与赵曲乡为邻,北连邓庄、大邓乡,辖10个村庄。1958年10月,并入东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59年3月,从东风公社分出,设陶寺人民公社,属临汾县,驻地陶寺。辖陶寺、张崇、安李、盘道4个管理区。东傍塔儿山与龙王庙公社相连,南、西与城关公社为邻,北接邓庄公社。1961年7月属襄汾县。1967年5月,改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复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辖20个大队。1984年2月,改称乡人民政府。




皇寺镇历史沿革
西羊卧、谈话、温暖河等,这些村庄的名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皇寺镇的多元风貌。从皇寺乡到皇寺镇,这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不仅是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地方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见证。这些村庄的名字,如同一部无声的历史书,记录了皇寺镇从过去的行政区划到如今的乡镇面貌的变迁历程。

乐安寺乡乐安寺乡人口数据
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3536人,其中男性有1686人,女性则有1856人。值得注意的是,有4541人户口在本地且实际居住在乐安寺乡。对于历史沿革,尽管没有具体列出,但可以推测这个乡村可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随着人口数据的变化,它的社区建设和未来发展也会受到这些数据的直接影响。

寺前镇的历史沿革
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六祖禅师慧能云游到此,酷爱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在此建庙,庙曰“廨元寺”,该寺门前有条大河,亦被人称为“寺前河” ,后1300余年来,一直沿用“寺前河”。“寺前”二字由此而来。 1949年建寺前乡,1958年改寺前公社,1984年改寺前乡。1992年2月,寺前、马龙...

高寺镇的历史沿革
古代,此处有一高丘,名高阳丘。《太平寰宇记》载:“应 、南顿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阳氏才子,故号高阳丘也。”后在丘上建寺,名高丘寺。后,清同治元年修寨,名高丘寺寨,简称今名。1965年由新桥、老城、丁集三个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高寺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改为高寺乡,2001年撤乡设...

石寺镇的历史沿革
1956年设石寺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建镇。1997年,面积68.8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石寺、西沙、李村、小村、寺村、磨五、蒿子沟、芦家沟、胡岭、孟庄、高庄、谷堆、林岭、北岭、贾沟、西沟、渠里、窑院、上灯、下灯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碑寺村隶属沿革
碑寺村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它最初属于乐安县的崇信乡。在1911年,碑寺村隶属于崇信乡的崇二保。接下来的几年里,它经历了行政区划的变动,于1914年成为了广饶县的义区,随后在1929年归属六区。在抗日战争期间,1941年和1945年,碑寺村依旧隶属于广北县的六区,直至1948年12月,它正式...

寺门村镇的历史沿革
1953年建寺门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7年,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寺门村、董留寺阁、后大凝屯、前大凝屯、宋八屯、卧庄、李留寺阁、杜留寺阁、北留寺阁、白佛堂、张楼、沈落鸦村、王木匠庄、杨新村、刘寺门村、韩集、白庄、白落鸦村、侯落鸦村、陈家庵、彭家院、...

下堡寺镇的建制沿革
下堡寺历史悠久,下堡寺又名净土寺,村因寺名,史载:此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寺庙建成后,历代都有扩建,据寺碑载有敬德八百年重修的铭文.元代,信于下堡寺路家村的兵马大元帅路通对寺庙进行了扩建.1950年建区,称四区,属河北省邯郸专署临清县.1953年,改称下堡寺区,改属山东省...

观音寺镇的历史沿革
1958年建观音寺公社,1961年改区,1963年复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撤乡建镇。1997年,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4.8万,辖大董、田庄、楼李、十里铺、王行庄、前河刘、南场、夏庄、太清、沟冯、姚张、阎庄、石固堆、岳口、林庄、菜王、南贾庄、英李、潠水、唐户、唐庄21个行政村。

代寺镇的历史沿革
代寺镇始建于1934年,因有庙宇“戴家寺”而得名。代寺镇原为戴寺镇,因长期简写为“代寺镇”,约定俗成,1982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普查的有关规定,改为“代寺镇”沿用至今。1950年12月废除旧建制属代寺乡;1951年2月至1955年10月属十六区(代寺区);1958年10月镇属代寺公社;1961年分设代寺...

南陵县18521475908: 山西襄汾县陶寺镇有哪些村庄 -
汪沿辰兰: 是陶寺乡,陶寺村,东坡沟村,李庄,安李,陈庄还有哪些我也忘了

南陵县18521475908: 太康县民俗文化发展情况 -
汪沿辰兰: 历史沿革 太康县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方城、槐寺、陶母岗等八处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农垦渔猎,繁衍生息.史料记载,夏王太康曾迁都于此,筑城定居,死后...

南陵县18521475908: 谁能解释一下贵阳有“九门四阁十三关”之称
汪沿辰兰: 准确的说是九门四阁十四关对于我们长期生活的城市,我们早晚都在与它打交道,所... 但是,对于它的过去,它的历史,它有多少城门,有几座楼阁,周围有哪些关隘,我...

南陵县18521475908: 下列关于黄石地区的历史沿革说法错误的是() -
汪沿辰兰:[选项] A. 1949年在黄石工矿特区的基础上设立了省辖黄石市 B. 976年南唐把青山场院升格为县,取名为大冶县,隶属鄂州 C. 221年孙权设武昌郡,分下雉县为下雉、阳新二县,阳新正式设县 D. 1971年冬,在大冶章山石龙头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生活遗址.说明远在三、四十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栖息

南陵县18521475908: 惠阳淡水的历史沿革 -
汪沿辰兰: 惠阳的淡水镇是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相传在宋朝末年的时候,这里是个小墟场,名为“上墟”,后改名“锅笃镇”.明朝的时候,为了警卫海疆,设置淡水卫城,用于保护大亚湾沿海区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加上水运及陆路交通的便利,到了清朝乾隆初期,这里已经成为较大的集镇,改为淡水墟,并设有“司署”等行政管理机构.鸦片战争后,这里又成为惠阳和香港贸易进出口的地方,商业贸易发展较快,并形成了“大鱼街”、“猪行街”、“灯笼街”和“米街”等商品交易专业街道.

南陵县18521475908: 请教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历史沿革 -
汪沿辰兰: 中卫市-历史沿革 秦代属北地郡,西汉为安定郡,北魏属灵州鸣沙郡,北周置会州,隋置鸣沙县和丰安县,元设应理州,明永乐年间(1403年)置宁夏中卫,清雍正年间(1724年)改称中卫县(含今沙坡头区、中宁县和青铜峡市部分地区),...

南陵县18521475908: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的历史沿革
汪沿辰兰: 1951年设第八区,1955年改为册山区,1958年改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9月8日,撤销册山乡,设立册山镇.1994年属罗庄区.2002年2月1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册山镇,以原册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册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册山镇政府驻地.2015年,面积51.8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辖东册山、西册山、山前、后村、良庄、南头、沙旦子、郑旺、尚阳、老沂庄、五寺庄、房庄、尚庄、小庄子、潘庄、何庄、陆庄、新桥、同沂庄、侯沂庄、房岭屯、石杭岭、黑虎墩、围梓、白沙沟、刘沙沟、唐沙沟、顾沙沟、房沙沟、义和村、埝头31个行政村.

南陵县18521475908: 地名的含义及沿革是指什么意思? -
汪沿辰兰:[答案]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说太多,估计你看着也烦,当然也不能说太少,那等于没说嘛.咱就言简意赅的来一小段. 地名的含义,就是说这个名字本身所代表的意思.有两点是大概是所有地名通用的:一是本地的地形,二是本地人物风俗.地名沿革指的是这个地...

南陵县18521475908: 昭通的历史沿革 -
汪沿辰兰:“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约10万年,称作“昭通人”,填补了云南省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之间的空白,说明昭通市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至距今四千年的约六千年时间里,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已...

南陵县18521475908: 莘庄镇的历史沿革 -
汪沿辰兰: 莘庄自南宋至民国二年(1913)一直隶属于华亭县.民国三年(1914)华亭、娄县两县合并为松江县后,莘庄隶属松江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划归上海市二十六区,翌年二十六区改名龙华区.1949年5月15日莘庄解放,由松江县接管,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