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姓共氏家谱共姓起源共姓名人共姓的来源共姓简介

作者&投稿:居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属下的共工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姓。共氏源远流长,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共工氏”。传说,姜姓共工氏与姬姓华夏首领之间在其后的历史上不断发生纷争,产生过三次大的战争。
第一次是颛顼与共工之战:颛顼与共工之战是相传中公元前二十五世纪,颛顼部落联盟与风姓姜姓共工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今河南北部)的战争。
第二次是帝喾与共工之战:帝喾攻共工之战是相传中公元前二十四世纪,帝喾部落联盟,进攻风姓姜姓共工氏(今河南辉县)的战争。
第三次是禹与共工之战:禹攻共工之战是相传中公元前二十二世纪,禹部落联盟进攻风姓姜姓共工氏部落联盟(今河南嵩县)的战争。
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洪氏,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史籍《姓氏寻源·姓纂》中记载:“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推本水德之绪加水于左。一云避仇敌。豫章有弘氏,避唐明皇讳,亦改为洪。望出敦煌、豫章,又出宣城。”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时期古共国之后,属于以国名为姓。共国,亦作恭国,是商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今河南辉县),后因侵犯周的都城宗周(今陕西西安)而受到周文王姬昌的讨伐,被灭国。共国灭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称共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共伯和之后。西周后期,卫国侯爵康叔九世孙卫厘侯将世子余封在卫国的属地共国,称共伯。共伯余早死,卫厘侯又封次子和为共伯住共国。卫厘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2年),厘侯死。共伯和继位,就是卫武公。
春秋后期,共国被卫国自己所灭。共伯和留在共国(今河南辉县)的子孙,就以原封地“共”为姓,称共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后裔,属于以谥为姓。春秋时期,晋献公姬诡诸的儿子姬申生在被人诬陷后,以自杀表示对父王忠心的,其弟姬奚齐即位晋国国君以后,给前太子兄加谥号为“恭君”。
在周王朝时期,“恭”即是“共”,二字通义。恭(共)君姬申生的后代便以先祖的谥号为姓,称共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为春秋时郑武公的儿子共叔段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姓。据《史记·郑世家》记载,春秋时期,郑武公姬掘突的大儿子郑庄公姬寤生继承了帝位,封其弟姬叔段于京邑(今河南荥阳京襄城村)。到了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姬叔段从封地出兵袭郑夺位,并由母亲武姜作内应。但郑庄公早有防备,立即出兵征伐姬叔段。姬叔段一战即败,而且其封地京缺链邑的民众皆背叛了自己,姬叔段只好逃至鄢(今河南鄢陵)继续组织抵抗,又被郑庄公打败,便再从鄢北逃至共邑(今河南辉县),后来便称为共叔段。
共叔段逝世后,郑庄公念及兄弟之情,赐其子共仲姓侯,形成一支侯氏。
在共叔段的后代中,除了侯氏以外,还有的以其最后居地“共”为姓,称共伏好孙氏;有人以“段”为姓,称段氏;有人以“共叔”为姓,称共叔氏。后来,共叔氏大多也省文简化为共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贵族的后代,属于以封邑名称为姓。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封王室贵族于共邑(今河南辉县),其后裔以封邑为姓,称共氏。
据姓氏专家考证,芈姓共氏族人在春秋、战国和秦朝时期一直存在,直至西汉初期的共尉临江之乱后,共氏族人因避仇难,一部分人加“龙”成龚氏,一部分人加“水”成为洪氏。关于共氏后人因避仇而改为洪氏、龚氏,在史籍《姓纂》中有记载:“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氏。”
得姓始祖:共工。上古炎帝的后裔,黄帝时任水官。史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描绘。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据古史记载,他曾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不周之山,使支持天的柱子被撞断,地的四角也裂开,所有这些神话般的描绘都是在说明炎黄两系争权斗争的激烈。为了怀念这位先人,遂有共姓。后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成洪氏,尊共工为洪氏的得姓始祖。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敦煌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为商旅必经的丝路重镇和通往西方的三条线路的交汇点,并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 *** 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豫章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于晋朝,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从原丹阳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十一县。辖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地。隋、唐两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时或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或废郡存州则为宣州。
武陵郡:汉高祖刘邦置郡,治所先在义陵(今湖南溆浦),辖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贵州省东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龙胜等地。东汉时期后移临沅(今湖南常德)。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朝时期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湖南常德)。隋、唐两朝改为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时期改为常德县。今为湖南省常德市。
六桂郡:又称六桂县,就是“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代的泉州地区。治所在地闽县(今福建福州),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全省。后来改为闽州。唐朝景云年间改武荣州置县,治所在晋江(今福建泉州)。
2.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


公姓公氏家族续谱
自2005年3月至2010年7月,公氏家族历经五年多的时间,精心完成了第六次族谱续修工程,这一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共编纂成册二十八卷。据统计,族谱中详细记录了大约八万多人的信息,他们散布在全国十二个省份,涵盖了七十多个县区。其中,公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集中在山东省的蒙阴、新泰、平邑、沂源、...

洪姓起源于哪里?
洪姓的起源 姓氏:洪 祖宗:共工氏 分类:避难改姓 姓氏起源:1、为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共工本姓共氏,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传说他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到大禹时,共工氏又起了不臣之...

龚家族的由来
共,亦如龚。因为共工共工能治水,所以叫洪水。五大水系之一位于北方,所以共工家以黑龙为图腾。龚氏与俗姓和能治水的宗族有关。龚氏的起源与演变:当代汉族龚氏主要有三个分支:龚龚氏、严姓、姬姓。第一个分支起源于共工家族。共工氏是存在于上古伏时代的一个古老部落。神农氏生活在江淮和颜地之间,...

百家姓《龚(gōng)》姓起源
二是源自偃姓。尧舜时掌管刑法和司法之职的皋陶之后,商周时在今河南辉县建有共国,西周末为卫国所灭,其子孙以共为氏。三是源自姬姓。卫国公族姬和以共为封邑,史称共伯和,周厉王被赶出王室后,他代行朝政,并扶立周宣王执政,共伯和的子孙中也以共为氏。其中二、三支共氏,有的为避仇而改...

姓和氏到底有什么区别
“姓”和“氏”到底有什么区别?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通鉴外纪》 中国的姓氏起源,来自于原始崇拜,特别是图腾崇拜,原始社会的人们认为,图腾是一个群体的祖先,图腾的名称也就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名称。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母系氏族社会后,为了区分始祖,就诞生了姓,一般是部落名,或首领名。母系氏族社会中...

龚的龚姓渊源
姓氏显示其系出生於龚氏之女性。综上观之,际元字共叔与其子龚坚一脉,姓氏可能起源于商王族。笔者认为:龚姓起源之殷商王族后裔避祸说,箕子后裔因功封地为姓说等亦可互证。《史记》《汉书》等史籍载:箕子受封朝鲜,教以礼义田蚕,制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邑无淫盗,夜不闭户。饮食以籩豆。今南北朝鲜尚存其遗风。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家谱的主要内容:姓氏源流和世系表。一、姓氏源流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一些史学专家认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很多族谱都由后人凭想象...

贡姓 贡氏家谱 贡姓起源 贡姓名人 贡姓的来源 贡姓简介
其家族昌盛,他的后世子孙中有一部分人为了避祸,就以祖上的字“贡”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贡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贡姓的起源。另有一部分人以父字为姓,姓端木。 得姓始祖:子贡。据《元和姓纂》指出,贡的祖先是仲尼弟子端木赐,他的后代以其字“子贡”为氏。”这在《姓氏急就篇》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据《...

合姓 合氏家谱 合姓起源 合姓名人 合姓的来源 合姓简介
传三十二世而齐、魏、楚共灭之,三分其地后有了合氏。其支于戴国者,灭于郑国,后有戴氏、甾氏、菑氏。子段分于褚为,褚氏、石氏、褚师氏。 其合氏就是宋微子的后裔,分封在合邑,就是后来的庐郡合邑,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东乡一带,族人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合氏。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合邑”是诸侯国对一...

中国百家姓起源
我们只能从《明文衡》中所载的吴沈《进<千家姓>表》一文中推知事情的大概经过。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以清圣祖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本人的名义牵头,由臣僚学士们编成了《御制百家姓》,此书中不收满族和蒙占族八旗姓氏(清代《八旗满洲谱系》收录满洲姓氏共625个),只收汉民姓氏,因而无法...

普定县13626442408: 当今中国第一大家族姓共吗?
泊楠鼻炎: 是姓共,靠杀人起家的.

普定县13626442408: 龚家姓名来历 -
泊楠鼻炎: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

普定县13626442408: “洪”姓的来历
泊楠鼻炎: 姓洪的朋友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往往说:“我姓洪,三点水,一个工.”这个极为简单的介绍恰好说出了洪作为姓氏的一个主要由来, 洪姓确实是由原本姓共的人加上三点...

普定县13626442408: 百家姓中的“洪”氏族谱和由来? -
泊楠鼻炎: 洪姓人口虽然不多,但是来源相当复杂,源于黄帝的有两支,具体情况如下: 一、出自翁姓.周昭王姬瑕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子孙后代便以翁为氏,世代沿袭.下传至宋朝翁乾度,生有六个儿子,人人都有出息,先后进士及第,他便...

普定县13626442408: 洪姓的由来? -
泊楠鼻炎: 洪姓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传说源自共工氏.共工是尧帝时的水官.《书·尧典》载: "共工方鸠亻孱功."东汉郑玄《注》曰:"共工,水 官名.其人名氏未闻,先祖居此官, 故以官氏也".认为洪氏源自共工的最早文献是唐元和年间...

普定县13626442408: 请简述"同"姓的来历 -
泊楠鼻炎: 相传,司马迁获罪于汉武帝,得灭门之罪.慌乱中,两个儿子出逃,把姓“司马”一拆为二:一个改姓马,一个姓司.后来姓司的觉得别扭,就在“司”旁添上一竖,成为同了.马,加两点,改姓冯了,今陕西韩城冯、同二姓共同祭祀司马迁,说是司马迁的后代.

普定县13626442408: 百家姓有姓同的吗 -
泊楠鼻炎: 《百家姓》里没有“同”姓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同姓起源 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 商代王族子孙封于同国(即历史上的同州郡,辖境今陕西大荔一带),子孙以同为姓. 2.周代史官典同的后代 3.出自司马氏 同姓,现行较少见姓氏.相传,司马迁获罪于汉武帝,得灭门之罪.慌乱中,两个儿子出逃,把姓“司马”一拆为二:一个改姓马,一个姓司.后为躲避祸乱,就在“司”旁添上一竖,成为同了.马,加两点,改姓冯了,今陕西韩城冯、同二姓共同祭祀司马迁,说是司马迁的后代.

普定县13626442408: 龚姓的由来? -
泊楠鼻炎: 一、为共氏所改.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其时约在战国末年秦汉之际. 二、唐《元和姓纂》云:共工后有共、龚二氏.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书辨证》指...

普定县13626442408: 我姓“同”,想知道姓“同”的人来历 -
泊楠鼻炎: 同姓起源有三:1)出自子姓商代王族子孙封于同国(即历史上的同州郡,辖境今陕西大荔一带),子孙以同为姓.2)周代史官典同的后代3)出自司马氏同姓,现行较少见姓氏.相传,司马迁获罪于汉武帝,得灭门之罪.慌乱中,两个儿子出逃,把姓“司马”一拆为二:一个改姓马,一个姓司.后来姓司的觉得别扭,就在“司”旁添上一竖,成为同了.马,加两点,改姓冯了,今陕西韩城冯、同二姓共同祭祀司马迁,说是司马迁的后代.

普定县13626442408: 百家姓全部姓氏与来源??? -
泊楠鼻炎: 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古代的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