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这首诗是谁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投稿:蔚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叔同《送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送别》是李叔同浓缩了《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而写就的词!这首歌词共三段,一、三两段文字相同。第一段写景,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典型的意象,“长亭”、“古道”是古人送别之处,“芳草”在古诗词中暗喻离情,“晚风拂柳”写惜别,“柳”与“留”谐音,古人常用“折柳”表达远离愁别之情。笛声往往显得哀婉幽怨,表达离别的愁绪。“山外山”指路途遥远,天各一方,在“夕阳”之下,只感受到友情的温暖、斜阳的温暖、晚风的温暖。这一段是环境的描写,但却描写离别场景下,渲染的离别时的哀怨。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这两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情谊深厚。“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也是两位诗人分别之所。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故而说是“西辞”。“烟花三月”传神地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尽”字和“唯”字,将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巧妙地展现出来。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是指秦时的咸阳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汉代改为渭城。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气氛。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外。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教师还可以准备乐曲《送别》(“长城外,古道边……”)和古筝曲《阳关三叠》。

2�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如《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

3�可以按照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对诗人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或全班交流。教师不要对诗意做过多的讲解,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同学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古诗中不太好理解的词语,如“西辞”,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地图,了解黄鹤楼和扬州所处的位置。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的重点。在大体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应让学生反复吟诵,想一想:从诗中能够体会到什么?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之后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然后用语言准确生动地描述,或用画笔生动形象地描绘。

5�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都颇具匠心,应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的传神,“尽”字和“唯”字的传情;又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更”字,语尽情遥,含吐不露,意蕴极为深厚。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6�在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还可以配上悠扬委婉的乐曲,如表现离别之情的《送别》和《阳关三叠》,以渲染离别气氛,达到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在朗读中丰富想象、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的目的,自然地实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师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读、背各自了解的其他表现人间真情的古诗,如果条件许可,教师也可以适当推荐一两首给学生。

7�本课的生字不多,但有的生字也需进行指导。如,“舍”是翘舌音,读四声,不读三声;“陵”的右下部分是折文。教学时可以用填写诗句的办法了解学生是否能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送别
王维 〔唐代〕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送别 / 山中送别
王维 〔唐代〕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送别
王维 〔唐代〕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送别 / 山中送别
王维 〔唐代〕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李白与王维的这两首送别诗堪称千古绝唱,你认为哪一首更胜一筹?
李白的《静夜思》和王维的《送别》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堪称千古绝唱。虽然难以直接比较两首诗的优劣,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独特之处。从情感表达上来看,《静夜思》表达了诗人深深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和明月的光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首诗简洁...

送别是谁的诗?
现代诗《送别》 一、丰子恺版 李叔同《送别》手迹似未留存。《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书收入李叔同作词作曲或者填词的歌曲作品十三首。 1927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有人说此书在1921年出版,是错误的。此书的歌词字体不是标准印刷体,而是手写体。书写之人可能是编者。

语文古诗《送别》
题为《送别》,开篇却不言送别,而是先勾勒出一幅杨柳青青,杨花漫天的情景。这一情景的创设,不是无心之作。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感。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和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

李叔同1915填词
所有这些,都使人感到《送别》所表现的像是在哀叹一个人生的短站,是在诉说一个人生的空幻、深沉和悲凉。这首诗的流传面很广,知名度也高。然而对它的解释却很不一致。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写诗人自己离开挚友的哀伤;另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写一个慈母送别儿子的情景;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写诗人...

送别是谁写的?
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李叔同留学日本时被其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创作灵感,回国后创作了《送别》。在歌曲上,《送别》用的是安东尼·德沃夏克的曲调。在歌词上,《梦见家和母亲》、《旅愁》、《送别》则分别...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请问这首诗...
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友人。含义: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出处: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送别》是谁写的?
送别 (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片尾曲)歌手:朴树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

《送别》是谁的作品?
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这句是是哪首诗中的?作者是谁?
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

《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这首诗描写了
《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这首诗描写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

虎丘区13469166173: 《送别》王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
法曼消癌: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虎丘区13469166173: 《送别》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法曼消癌: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

虎丘区13469166173: 简单的介绍王维的《送别》诗意 -
法曼消癌: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

虎丘区13469166173: 王之涣的送别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 -
法曼消癌: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友人向东行离开京城,诗人来到东门给友人折柳送行.这首送别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

虎丘区13469166173: 《送别》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骆宾王的送别哈 -
法曼消癌:[答案]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

虎丘区13469166173: 送别这首诗的意思 王之涣写的 -
法曼消癌: 《劳劳亭》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劳劳亭》是一首遣兴之作,并不是真的因为去劳劳亭送别友人才写的诗,所以诗中当然也就没有送别的具体场景.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虎丘区13469166173: 李叔同写的送别,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法曼消癌: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

虎丘区13469166173: 送别 王维 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
法曼消癌: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

虎丘区13469166173: 送别 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法曼消癌: 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深深的祝福.

虎丘区13469166173: 请问 送别这首诗是谁的作者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
法曼消癌:[答案] 唐代王维.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