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之死,为何由伯嚭来背锅?

作者&投稿:阎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引子

公元前484年仲夏,桃李既谢,梅雨纷飞。

一行人来势汹汹地闯入伍子胥府邸,家宰阻拦不住,任由他们直奔大厅。伍子胥见来者是吴王的侍卫,便示意府中护卫退下。

为首的使者向伍子胥作揖,递上一柄宝剑:“大夫,大王惊闻您此番出使齐国,滞子于齐,意欲不轨,是以寝食难安。今微臣奉大王之命,特来送上属镂宝剑,请大夫自行了断!”

家宰欲反击,伍子胥挥手制止:“罢了!我早知有今日。”

伍子胥回首,嘱咐家宰:“待我死后,切记在我墓旁,种下檟树。檟树成材之时,盖吴国灭亡之日。”

伍子胥接过宝剑,仰天长叹:“三年,吴国将开始衰败。盈必毁,天之道也!先王阖闾,罪臣伍员无能,未能替您守住这吴地,有负您的临终嘱托!”话毕,引剑自刎。

夫差闻此,大发雷霆:好你个伍子胥,我欲给你全尸,想不到临死不忘诅咒我,竟敢替孤准备棺材!想当初,你为了报复楚平王,掘墓鞭尸。今日我必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伍子胥便被裹尸于皮囊,弃于其亲手挖掘的胥江之上。悲夫!一代名相就此陨落。

之前情同父子的伍子胥和吴王夫差为何会走到这一步?且让我们回到公元前496年。

越国于檇李大败吴国,吴王阖闾脚趾受伤。不治将死,阖闾对太子夫差说道:“你能忘掉勾践杀你父亲吗?”

夫差回答:“不敢忘记。”

阖闾又对伍子胥说道:“此生能得先生相助,幸甚!然壮志未酬身先死,寡人将去,夫差、吴国就交于您啦!”

伍子胥眼含泪水,颔首道:“大王放心,伍员当尽心竭力辅佐少主,守住吴国,万死不辞!”阖闾听罢,含笑而终。

初始目标统一,双方相处融洽

伍子胥当初投奔吴国,就是为了复仇。当他发现只有阖闾能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后,便一心一意辅佐阖闾,推荐专诸为其刺杀吴王僚而夺得王位,举荐孙武为其砥兵砺伍、训练行兵布阵。

阖闾感激伍子胥,不久便攻入楚国郢都,虽说是为了吴国称霸,但也为伍子胥复了仇。除此之外,阖闾对伍子胥更是言听计从。伍子胥也视阖闾为人生知己,阖闾的突然离世,让伍子胥伤心不已。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面对阖闾的临终嘱托,伍子胥默默地许下了其后半生的目标:辅佐夫差,灭掉越国,为阖闾复仇。

夫差即位后,为了牢记父亲遗愿,竟让人站于院内,每看见自己出入,便提醒其勿忘复仇。

从阖闾临终到攻破越国,夫差和伍子胥君臣两人目标完全一致,伍子胥尽心辅佐夫差,夫差也总是采纳伍子胥的意见。君臣关系和睦,相得益彰。

所谓君臣同心,其利断金。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于夫椒大败越王勾践,勾践只剩5000甲兵退守会稽山。

当时,伍子胥主张一举灭掉越国,而夫差听信伯嚭之言,接受勾践的俯首称臣。本是君臣同庆的好日子,两人却因为意见相左,从此背道而驰。

那夫差为何又起了杀心?

1 后期目标不一致导致君臣关系恶化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去世,齐国朝政动荡不安。公元前489年,吴国讨伐陈囯,但是老冤家楚国出手相救,吴国只能作罢。公元前488年,吴国与鲁国鄫地会盟,不顾周礼,强行要求鲁国赠送百牢。公元前487年,为了邾国,吴国出兵讨伐鲁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因为齐悼公的出尔反尔,准备出兵教训齐国。公元前485年,吴、鲁、邾、郯联军兵临齐国南部边境,齐国杀齐悼公请求联军退兵。吴国依然从海上偷袭,被齐国大败而退兵。公元前484年,齐国为了报复去年的一箭之仇,攻打鲁国。吴国听闻后,准备率师伐齐。这时,越王勾践率领群臣前来朝见吴王夫差,并送上厚礼为吴国助威和饯行。备注:以上资料全部摘自《左传》,可能与《史记》有出入,本文参考《左传》。例如,吴国在公元前484年之前,并没有在艾陵大败过齐国。

伍子胥为此忧心忡忡,劝谏吴王夫差放弃伐齐,先灭掉越国。吴王夫差根本听不见去,将伍子胥打发去了齐国,伍子胥回国后,就被赐剑自尽,然后夫差踏上了伐齐的征程。

其实,自从齐景公去世后,中原局势便开始暗流涌动。从吴国这几年的举动,不难看出,夫差再也按捺不住那颗躁动的心,他迫不及待地想开启属于他自己的霸业。那么,此刻他与伍子胥各自为吴国设定的战略目标又出现了什么分歧,以致于夫差起了杀心?

1)伍子胥的战略目标:联齐灭越

那为何伍子胥非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呢?

①不拔除肉中刺,将来必有后顾之忧

越国与吴国犬牙相错,地理相邻,就如一颗肉中刺。如果不尽早拔除,一旦吴国远征中原,那么越国就可能趁着吴国国内空虚,随时占领吴国都城。即使吴国立刻回防,恐怕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哪怕是迅速回国后,吴军长途奔波,早已累得人仰马翻,如何还能应对以逸待劳的越军呢?

《孙子兵法》认为:长期陈兵国外则国内资财不足,其他诸侯国就会趁这个困顿局面举兵进攻,即使睿智高明的人也难以收拾好这个局面。

而当时孙武就在吴国,如果伍子胥征求他的意见,他必然也会反对吴国不除掉宿敌就轻率地远征齐国的作战计划。

其实,秦国宣太后使美人计灭掉义渠这个后顾之忧,然后挥师东进,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意大利球队的防守反击战术也是如此,首要条件都是必须确保自己的阵地不失。

②认为没替阖闾复仇,夫差不孝顺

自从阖闾去世后,伍子胥三番两次提及灭越,其实就是想要为阖闾复仇。对伍子胥而言,灭越是他后半生的主要目标,不杀掉勾践,自己将来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先王阖闾?

可是偏偏夫差就姑息养奸,任凭自己如何劝说,都是枉然。在伍子胥看来,夫差早就忘记了阖闾的遗命,实属不孝。

③主张远交近攻,联齐灭越

如果认为范睢首创了“远交近攻”,那就错了。伍子胥比他早提出来200多年,他认为即便攻下齐国,由于离吴国距离遥远,也将无法管理,其归属权早晚还是落入别人之手。而越国与吴国接壤,只要攻打下来,越国的土地就能立即成为吴国的囊中之物。

伍子胥认为,吃掉越国后,再逐渐向北面的中原地区拓展,这样会比较稳妥。这和范睢的远交近攻是不是如出一辙?秦国也用此战略蚕食六国,最后实现了天下的统一。

④好友孙武也不想攻打齐国

其实,还有一个鲜有人知的理由,那就是好友孙武的立场。

据《新唐书》记载,艾陵之战中被齐国俘虏的田书就是他的祖父,因为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虽然从年龄上来说,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那时孙武已经61岁了,田书如果真是他祖父,至少90岁,还能上阵杀敌吗?

但是,孙武是齐国人,而齐国被赐孙氏的只有田书,所以我认为他们可能为关系亲密的同族子弟。所以,就孙武而言,当然不愿与田书为敌。

另外,伍子胥将儿子托付给鲍氏,说明他和齐国关系也不错。吴国的将相都不愿意与齐国为敌,也难怪夫差起了杀心。如果不除掉他们,他就无法顺利进军中原。

2)夫差的战略目标升级:存越伐齐,志在称霸中原

①受到父亲的影响

阖闾曾经因为自己是寿梦的嫡长孙而弑杀吴王僚。也许是来自父亲阖闾的遗传,夫差的骨子里天生就流淌着争强好胜的血。所以,当他与晋国在黄池会盟时,就嚣张地喊出:我的祖先吴太伯才是古公亶父的嫡长子,所以吴国当做老大。

由此可见,夫差志在称霸中原,而不仅仅是越国那一亩三分地。

②越国率先称臣,有利于臣服其他诸侯

春秋时期,诸侯想要争夺霸主地位,就必须得到其他诸侯的拥护。而当时只有越国愿意向他臣服,即便吴国曾经打到楚国的郢都,因为其处于蛮夷之地,而始终得不到中原的尊重和认可,所以,吴国需要越国站出来做表率。

另外,吴国对越国攻而不灭,有利于彰显其大国风范。后来邾国向吴国求助,也正是基于此吧。

③打赢传统大国,才能称霸中原

纵观春秋五霸,以晋国称霸时间最为长久,而其每次都以获得重大战役的胜利而称霸。例如:城濮之战大败楚国、鞌之战大败齐国等。

所以,光拉拢小诸侯恐怕不够,吴国要想称霸中原,还必须赢得一场重大战役,而且对方必须为晋、楚、齐、秦四大强国之一。

当时,楚国经历过上次的惨痛教训后,从楚昭王到令尹,上下一心,励精图治,连孔子都夸赞:“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所以,此时的楚国已难以撼动。

秦国地处西隅,而且上次阖闾就被秦国赶出了楚国。而晋国是老牌强国,交通也不方便。那么,显然只有齐国才是夫差的攻击目标。

首先,齐景公过世,齐国朝政动荡不安;其次,齐国东靠大海,吴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水路作战优势;最后,齐、鲁两国摩擦不断,吴国可以联鲁抗齐。伍子胥主张联齐灭越,而吴王夫差志在称霸中原。伍子胥的劝谏成了夫差称霸中原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夫差为了早日实现心中所想,就必须搬开它。

2 夫差一直都想要摆脱伍子胥的控制

除了两人的战略目标不一致,伍子胥的赫赫功勋对于野心勃勃的夫差来说,一直都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1)伍子胥功高震主

如秦昭王摆脱魏冉,秦惠王除掉商鞅,吴王夫差也不想永远站在伍子胥的阴影之下。但是伍子胥在吴国位高权重,夫差不能轻易撼动其地位,因此就必须开拓更大的事业来压制他。如果能称霸中原,那他就可以彻底摆脱其阴影。

2)伍子胥曾拥立自己为太子,夫差曾承诺国土以报

作为一国之君,最忌讳的就是别人翻他的老帐。当初争储的时候,为了得到国君之位,那些公子当然什么都敢承诺。但一旦即位,曾经辅佐他们的臣子最好将以前的承诺忘得干干净净,否则杀身之祸将不期而至。这就是所谓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夫差也不例外。

3)伍子胥以长辈自居,令夫差颜面尽失

伍子胥以为越国是吴国的肉中刺,其实他自己才是夫差心中的一根刺。夫差想存越伐齐,伍子胥就偏偏要联齐伐越。除了伯嚭,满朝文武心都向着伍子胥,而且伍子胥常以长辈自居,使得夫差很被动。所以,夫差想要真正独立,就必须摆脱伍子胥的控制。

夫差假借伯嚭之手,成功地除掉了伍子胥

自夫椒之战以来,伍子胥与夫差因目标不一致,君臣关系一落千丈,伍子胥从辅佐夫差的股肱之臣变成夫差的心头大患。而佞臣伯嚭的出现,正好为夫差解决了这一难题。

1)伯嚭受贿后,积极主张存越。夫差当然知道伯嚭接受了吴国的好处,但是伯嚭的建议恰好与夫差目标一致,所以夫差一招顺水推舟就将锅甩给了伯嚭,伍子胥因此与伯嚭产生矛盾。

2)伯嚭为了打击伍子胥,从此密切监视着伍子胥的一举一动,因而才能得知伍子胥将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但是,艾陵大战前夕,吴王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又是为了什么?说到底,如果没有这次出使任务,伍子胥也不会有把柄落在他们的手里。

3)两国大战前夕,伯嚭以伍子胥有叛国之嫌,便轻而易举地堵住了满朝文武的悠悠众口,使得吴王夫差不得不杀伍子胥来誓师。

吴王夫差终于如愿以偿,名正言顺地除掉了伍子胥,而伯嚭也因此背下了吴国第一佞臣的锅。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伯嚭在处理中原诸侯关系的时候,皆是以吴国为中心,并没有看出其作为一个太宰,有多大的过失。相反,当时诸侯重臣收受他国礼物的行为并不鲜见。

结语:

斯人已逝,然怨气长存。为了先王阖闾的临终嘱托,伍子胥将灭掉越国、杀死勾践作为下半生的目标。当他看见亲手拥立的吴王夫差才战胜越国,立刻就忘记了阖闾的遗愿,心痛不已,执着地劝谏夫差直到自己被赐死。

但是,伍子胥从未想过,野心勃勃的吴王夫差早已不想活在他的阴影下,夫差一心想要通过打败齐国来称霸中原,来证明自己的霸王之才。

伍子胥主张联齐伐越,夫差主张存越伐齐。当君臣两人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时,夫差内心渴望除掉伍子胥,但又忌惮他的威望。而伯嚭的出现,恰好为夫差顺利地解决了其心头大患,伯嚭也因伍子胥的死而背上了千年佞臣之锅。




伍子胥最后为何会被赐死?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4. 君臣离心 吴王阖闾去世后,儿子夫差继位。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但夫差听信伯嚭谗言,与越国和好,伍子胥对此强烈反对,与夫差意见不合,导致夫差对伍子胥产生嫌隙。5. 伍子胥之死 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昔日功勋,听信谗言,以“谋反罪”赐死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嘱托好友将其双眼挖出挂在...

美人计的来历?和典故?
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不宜远征齐国。但伯韶大夫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 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韶大夫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乘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结果吴王将伍子胥赐死,提拔伯大夫为相国,还要给越国增加封地,被勾践谢绝了。正如后人所说:“吴之亡,应由昏君夫差、奸佞伯韶大夫负责。” ...

伍子胥死后为什么在墓上种树?
《吕氏春秋》记载——“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著之东门。”吴王夫差的下场也是自作自受,结果更为惨烈。由此可见,历史上伍子胥之死,正是越国称霸、吴灭亡的先声。吴王夫差的用人之道不如其父亲阖闾。吴王夫差听信伯嚭而赐死伍子胥,使得吴国最终走向衰亡。《国语》、《吴越春秋》还纳入申...

吴王夫差与伍子胥的故事是怎样的?
回国之后,吴王阖闾论功行赏,立伍子胥为相国,伯为太宰。吴军撤 退后,楚即复国,但因其在战争中国力损失惨重,暂时无力对吴造成 重大威胁,于是伍子胥便劝吴王将战略攻击目标转至越国。 吴王阖闾十九年,越王允常病死,其子勾践即位。阖闾不听伍子 胥的劝说,率伯等趁越君新立之际,发兵攻越。双方在槜李(今浙江 ...

春秋战国时期的复仇者:伍子胥破楚鞭尸
公元前484年,灾难降临到伍子胥头上,那位被伍子胥推荐的吴国太宰(类似总理)伯诬陷伍子胥勾结齐国,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临死前对属下说:“我死后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吴国都城的城楼上,我要看看越军是怎么灭亡吴国的!”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气得发疯,下令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袋子抛入江中...

伍子胥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阖闾与越王勾践大战,中箭,阖闾伤脚拇趾,伤重不治,死前嘱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并托伍氏辅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称相国公。5、自尽身死夫差继位后,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为伯_所谗,不听“联齐灭越”的主张,反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对他的儿子说:“我...

伍子胥为何一夜白头?夫差为何赐死伍子胥?
为吴国立下不世之功的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夫差赐死,死后还没能留下一个全尸,原因有三:一是伍子胥拥有着不世之功,就是所谓的功高盖主。吴王阖闾在死之前,传位给了夫差,又给了伍子胥吴国的最高爵位,封为相国公,嘱咐他辅佐夫差。夫差即位后,伍子胥也能尽心尽力的辅佐他。但是面对着伍子胥,...

春秋时期孙武与吴越楚的故事
费无极,鄢将师妒火中烧,设计杀伯却宛全家,伯却宛子伯喜奔吴。国人怨令尹囊瓦,囊瓦杀死费无极,鄢将师。 三十一岁: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阖闾举伍子胥为行人,伯喜为大夫。伍子胥奉阖庐之命,请孙武出山练兵斩姬。阖庐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 三十二岁: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

鸟尽弓藏功臣文种之死故事详说
夫差一高兴,就忘乎所以,宣布要给越国扩大领土,封给它土地,而以嚭伯为首的一些臣子,则连呼“英明”,拍手赞成。伍子胥看到这种情况,实在忍不住了,就伏在地上,边哭边道:“可悲啊!阿谀逢迎,以曲为直;忠信之言,全被堵塞;养乱蓄奸,将灭吴国!”吴王夫差听了,不由得大怒:“老家伙,...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子胥跪而垂泣曰:“胥父无罪而平王杀之,而并其子尚。子胥遯逃出走,唯大王可以归骸骨者,惟大王哀之。”吴王曰:“诺。”上殿与语,三日三夜,语无复者。王乃号令邦中:“无贵贱长少,有不听子胥之教者,犹不听寡人也,罪至死,不赦。”(《史记·伍子胥列传》 ……至於吴,吴王僚...

莱西市18272281746: 越王为什么杀伯嚭 -
繁要复方: 伯嚭凶残地压榨越国,破坏越国百姓的生活. 越国灭亡之后,吴国的国王夫差为了防止越国人暗中复辟,就安排自己信任的人伯嚭去管理越国.伯嚭其实成了名义上的越国统治者. 伯嚭一方面替吴王管理越国,除了需要向皇宫缴纳的赋税兵役...

莱西市18272281746: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
繁要复方: 勾践送给伯嚭大量财务和美女,伯嚭就在夫差面前进谗言.说伍子胥把儿子送到齐国就是背叛吴国.夫差用属娄剑赐伍子胥死了.

莱西市18272281746: 夫差杀伍子胥仅仅是因为伯皮的谗言吗? -
繁要复方: 一般都喜欢这样认为的,不过不怀疑其有功高震主之嫌,毕竟,伐楚一役伍子胥威望太大,独创的古代版海军陆战队确实厉害,夫差当时之所以冷落他不听不用,甚至自创新军,也是因为此吧.这个人戾气太重,在崇尚仁德的当时伍子胥鞭尸楚...

莱西市18272281746: 大夫种为什么被越王杀了啊? -
繁要复方: 功高震主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先看一个故事 :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

莱西市18272281746: 伍子胥 为什么要替父母报仇 -
繁要复方: 孙武、伯嚭等,出兵沿淮水攻楚,以灵活机动的战法,一说今汉川北). 公元前506年冬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伍子胥逃往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并展开追击,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王和伍子胥

莱西市18272281746: 伍子胥为什么斗不过伯嚭? -
繁要复方: 关键不在功劳有多大,关键要看大王更相信谁.伍子胥锋芒毕露,大王肯定要培植势力对他进行制衡.

莱西市18272281746: “卧薪尝胆”的故事(200字左右) -
繁要复方: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与附近的越国向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机发兵攻打越国,吴越两国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怀信心,没想到最终打了个败仗,他也因伤重而亡,临死时嘱咐儿子夫差说:“...

莱西市18272281746: 武子胥怎么死的? -
繁要复方: 自杀死的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莱西市18272281746: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夫差为什么把伍子胥杀掉?有人替他说情吗?
繁要复方: 伍子胥死因之迷 伍子胥,楚国人,其父伍员,效力楚平王.忠臣往往因谗臣被诛,平王扣伍员而欲召子胥弟兄进宫,以斩草除根.子胥之兄听随王命,以献出生命尽孝,...

莱西市18272281746: 伍子胥一说为什么被边缘化 -
繁要复方: 因为伍子胥是楚国来的叛将,在极度讲究义理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是被人鄙视的.而且伍子胥复仇心切,大力鼓动吴王攻打楚国,引起公子光等人的反感.此外,吴王阖庐杀死吴王僚得到王位,他本身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甚至刚愎自用的一个人,就更不信任吴王僚时期的老臣伍子胥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