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历史

作者&投稿:衅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完璧归赵的历史背景~

完璧归赵,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章台是战国时是秦国的象征。《史记》载秦灭六国的过程中,“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说明了战国时期章台的历史地位。完璧归赵也正是蔺相如来到秦国章台所发生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扩展资料:
一、相关人物: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秦国向赵国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 (公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廉颇最终负荆请罪,彼此成为刎颈之交。
二、成语解析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用法】作谓语或宾语;指物归原主。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物归原主、物归旧主。
【反义词】久假不归、巧取豪夺、横征暴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蔺相如

介绍: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王所得,秦昭王听说以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完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国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给物品主人。

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赵惠文王18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一封信给赵惠文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宦者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就会收留您?’’ ‘‘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这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会收留我,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于是,蔺相如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都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快要撞击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都去了。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始终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战国时代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璧去换城。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完璧归赵发生在什么时期?
意思: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扁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器;赵:赵国。用法:作谓语或宾语;指物归原主。结构:主谓式。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翻译:城邑...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
战国时期。完璧归赵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处《史记》,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
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时间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原文节选: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

完璧归赵的典故和用法
物归原主”同样强调这份归还的完整性,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支离破碎”,暗示失去原有形态或完整性。总的来说,"完璧归赵"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道德准则,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珍视和尊重他人的权益,做到诚信为本。这是一份历史赋予我们的智慧遗产,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实践和传承。

完璧归赵的历史人物
1、完璧归赵:蔺相如。2、介绍: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王所得,秦昭王听说以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完全无将...

完璧归赵,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简便的说)
起因:赵国有一块美玉,叫“何氏璧”。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到赵国说想用城池换璧。经过:秦王素来贪婪,赵王知道他只是想将何氏璧骗到手,但忌惮秦国的强大也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站了出来并声称自己有办法——要么换回城池,要么将何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

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美玉,世人都喜欢它的光洁无瑕和玲珑剔透,尤其是在古代,美玉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其中关于美玉的故事还真不少,如:完璧归赵。那么,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详细内容 1、赵王得了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听说后就想把璧骗到手。于是派人写信给赵王,说是愿意用十五座城来交璧。赵王一看便知这...

完璧归赵是哪个历史人物
完璧归赵的历史人物是蔺相如。以下是详细解释:蔺相如,战国时期的赵国大臣,以聪明才智和勇敢著称。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价值连城的珍贵宝物和氏璧。而秦国听闻此消息后,意图以欺诈手段占有此璧。赵国陷入了困境,这时蔺相如挺身而出,他巧妙地运用策略不仅成功保护了和氏璧,还将其...

完璧归赵是什么典故?
完璧归赵 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十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

类似“完璧归赵”这种不辱使命的故事,历史上还有哪些?
1、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可能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

安远县13950748012: 完璧归赵是怎样的故事? -
当涂初头痛: 蔺相如(前329年—前259年),战国时期官拜赵国上卿,今山西柳林孟门人,曾为赵国宦官缪贤的舍人(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才思敏捷,胆识过人,他的生平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三个成语典故的典型事迹有...

安远县13950748012: 《完璧归赵》的起因、经过、结果 -
当涂初头痛: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

安远县13950748012: 完璧归赵的典故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当涂初头痛: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叫和氏璧的无价之宝.秦昭王知道后,就写信给赵王,说愿意拿15座城与这块璧交换.赵王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都说秦王只是想把和氏璧骗到...

安远县13950748012: 完璧归赵梗概 -
当涂初头痛: 完璧归赵,读音wán bì guī zhào. 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出处《史记》,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中文名完璧归赵外文名return something intact to its owner出处史记相关人物蔺相如、赵王、秦王发生地点秦国章台

安远县13950748012: 完璧归赵的历史人物是谁 -
当涂初头痛: 完璧归赵:蔺相如介绍: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王所得,秦昭王听说以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

安远县13950748012: 完壁归赵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怎样的时期 -
当涂初头痛:[答案] 战国时期,可大致分为四阶段: (1)魏国独霸时期 (2)齐魏争霸时期 (3)秦齐互帝时期 (4)秦国独霸时期 从完璧归赵,这一故事可以看出当时秦国实力占有绝对优势,所以这一故事是发生在战国时期中的秦国独霸时期

安远县13950748012: 完璧归赵的历史小故事 100字以内 --- ||拜托了…… -
当涂初头痛:[答案] 何氏得到了一块璞玉,被工匠雕琢并称为和氏璧,秦王知道了要用15座城池换玉.赵王派蔺相如去和秦王交易.秦王爽约把玉拿走不给城池,蔺相如说有瑕疵我指给你看,然后说我看出来你是不想给成池了我要把它摔了,于是秦王说好商量先别摔了好...

安远县13950748012: 完璧归赵讲的历史人物是谁? -
当涂初头痛:[答案] 完璧归赵讲的历史人物是蔺相如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

安远县13950748012: 七步之才、完璧归赵的历史人物是谁 -
当涂初头痛:[答案] 蔺相如 (前329年—前259年),战国时赵国上卿,今山西柳林孟门人,一说山西古县蔺子坪人,官至上卿,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完璧归赵 赵惠王得到了一块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

安远县13950748012: 完壁归赵简单的故事 -
当涂初头痛: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