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明知汉朝气数已尽,为何还要投靠刘备呢?

作者&投稿:周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诸葛亮辅佐刘备,并不是冲着匡扶汉室去的,他更期待的,是选择一个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比刘备更能代表汉皇室的,除了汉献帝,还有刘表、刘璋

在正史中,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一直是存疑的,至于“皇叔”的头衔更是子虚乌有;即使他确实是宗室之后,那关系应该也比较疏远了,不然何至于沦落到“织席贩履”。

而当时,比刘备更正儿八经、官方认证的宗室,其实另有其人:

一是太常(主管朝廷宗庙礼仪)刘焉,鲁恭王刘余之后;二是宗正(主管皇亲国戚事务)刘虞,东海恭王的五世孙;其三就是刘表,他也是刘余后人,当时正在朝廷担任北军中侯(掌管朝廷北军五营)。

可见,这三位大佬起初都在汉朝廷中央任高官。到了公元188年汉灵帝在位末期,鉴于朝野混乱、天下骚动,为了在可能到来的危险时刻使刘氏在外有靠山,朝廷派宗室担任地方大员。其中,刘焉为益州牧、刘虞为幽州牧、刘表为荆州牧。

后来,刘焉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璋接位,刘虞则被公孙瓒干掉。诸葛亮出山前,代表着汉王室纯正血统的地方势力有荆州和益州,一个就在他的所在地,另一个也不远,诸葛亮若要匡扶汉室,大可以放下身段前去求职。

而他最终选择了流浪到荆州、宗室身份存疑的刘备,只有一个原因:他们互相需要。

“如鱼得水”,互相需要的刘备与诸葛亮

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诸葛亮早就立起了flag: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梁父吟,又称梁甫吟,是中国古代流传于山东梁父山一带的民谣,汉代被收为乐府诗,内容记述春秋时代齐国宰相晏婴以权谋帮助齐景公铲除功高震主三大功臣的故事: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而齐桓公和乐毅我们就比较熟悉了,这两位是中国历史上宰相的楷模,前者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后者匡扶弱小的燕国逐渐壮大,并最终向强大的齐国复仇。

因此,诸葛亮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人之下、大权在握的宰相,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在东汉末年的乱世,门阀家族势力甚至左右了各路军阀的势力走向,像诸葛亮这样从山东流落到襄阳的士人,无依无靠、没有家族力量背书,想要攫取大权,那可称得上痴人说梦。

刘表单骑定荆州,依靠的是本地蒯氏、蔡氏等名门望族的支持,他甚至与蔡氏联姻,将军权、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利益集团手中。诸葛亮这样的年轻孤狼,即使个人能力再优秀,对刘表的价值并没有高到让其成为文官首脑的程度。

而刘焉入蜀之际,核心助手是从长安跟随自己前行的董扶、赵韪,以及当地的黄权、张松等一大批才俊。他们要么是刘氏父子的心腹,要不是地头蛇,核心权利岂能容其他人染指?

而刘备就不一样了。关于自己为何要跟随刘备父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是这样向刘禅解释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一席话,既有真实,也有谦虚之语。自比管仲乐毅的人,不可能“不求闻达于诸侯”;而刘备放下身段、三顾茅庐,却真实反应了他旗下缺少顶梁柱的尴尬处境、求贤若渴的急切心境,也正由于这一原因,诸葛亮才正式出山。

而刘备在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后,深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对其言听计从;夺得荆州后,他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全权负责管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在拿下蜀地后,刘备出征之际,诸葛亮必定镇守成都;而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成为了头号托孤重臣,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治理蜀汉。到了这一步,诸葛亮已经超越了管仲、乐毅的地位。

理想向来是奢侈的,而诸葛亮不仅实现了理想,更是作为忠臣、能臣的象征青史留名。这远比在其他势力中做个马仔幸福多了,为人能如此,夫复何求?至于汉室不汉室的还真不是关键,能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皇帝是谁重要吗?



诸葛亮也是想光复汉室的,而且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也打动了诸葛亮。我觉得还是因为刘备的诚意让诸葛亮感动了。

因为诸葛亮也想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想让自己有用武之地,虽然明知不可为,但是只有刘备对他三顾茅庐非常重视


三国演义
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允捧觞称贺曰:“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乾象,汉家气数已尽。太师功德振于天下,若舜之受尧,禹之继舜,正合天心人意。”卓曰:“安敢望此!”允曰:“...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摔伤头部回成都养病。诸葛亮三伐中原时在成都病死。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本为魏臣,后跟随诸葛亮。这葛亮病死后,为完成诸葛亮的遗志九伐中原无功。蜀汉后期,姜维与常侍宦官黄皓交恶,隐退沓中。刘禅投降后,姜维与魏国叛将钟会企图谋反重建蜀汉,计策失败而自杀身亡,寿五十九岁。

诸葛亮在面对赵云和张苞时 诸葛亮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其中,在率领蜀国大军征战的将领当中,不乏众多杰出的小辈,如张苞,张苞与“万人敌”的张飞相比自然是稍显逊色,但在年轻一代当中,张苞可谓是身负蜀国未来的气数,也是此次北伐统一大业的主力。诸葛亮北伐行至祁山一脉,便率军对守城内的郭淮等人发起攻势,在诸葛亮的统筹之下,很快大破敌军,此时正率...

三国演义 缩写 1000字
鼎立之势,已成定局。公元213年,刘备夺蜀,庞统身死。孙权平交州;215年,孙刘分荆州;218年,刘备攻汉中;次年,关羽大意失荆州;220年,曹操卒,享年六十六。同年,曹丕篡汉,东汉亡。三国鼎立之势终成。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次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伐吴,于夷陵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223...

为什么诸葛亮施空城计而司马懿不杀进去?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

中国古代八大军师指谁?
伊尹看出夏朝气数已尽,於是用自己高超的烹调手艺,接近商汤,并以“调味”比喻治国安邦的道理,很受商汤赏识,擢为宰相,综理国政。《史记》中说“伊尹名阿衡...葛亮是我国十大名相。三国演义是小说,其实他真正的贡献是管理蜀汉,说他是军事是小说写的,三国时期根本没有军事这一职务,三国早期诸葛亮还是个刚出道的年轻小...

赵云之死,诸葛亮只是痛哭,另一人死,诸葛亮为何悲痛的昏倒在地
在这种情况下,张苞的死对诸葛亮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让诸葛亮绝望。而张苞去世,让诸葛亮措手不及,蜀国新一代的扛把子去了,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蜀国气数将尽,所以诸葛亮悲伤异常,吐血昏厥,因为他看不到蜀国的希望了。蜀国(11)蜀汉(41)大业(3)

有智商者请进!
他甚至在死后若干年,还能“借尸还魂”,告诉钟会“蜀国气数已尽,不要滥杀无辜。”但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认为诸葛亮有以下缺点:1. 处事不公。从对待关羽与马谡的问题上就可以看出来。前者有关羽立下军令状,但是却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按军法本该杀头,诸葛亮看在有大老板刘备求情的...

大家来评价下诸葛亮
所谓一般权臣,来自于争权夺利,践踏别人的鲜血而揽权,更多的事迹不在以权力为国建设,而在汲汲营营图己私利。作威作福的权臣,既起于斗争,中间则有不断的反对,最后则是被推翻及恶名昭彰,永远绕在自私一己,而忘却国家。举凡霍光、梁冀等跋扈权臣,即可看到争权而起,从无到有;再遭受反对的下场...

三国演义缩写400字
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朝纲废弛,天下大乱,起义四起,其中以黄巾军实力最大,朝廷费大力平叛,自己气数...

曲江区13599475489: 为什么水镜先生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
胡看利其:[答案] 其实是说太早了,当时形势还不稳定.刘备以在野身份客居荆州,身边是一无粮草二无士兵,况且身旁仅有数将,还不具备走向天下的时机.因为水镜先生司马徽是诸葛亮的启蒙老师,也算一位王佐之才,他和孔明,庞士元,徐元直,司马仲达及周公...

曲江区13599475489: 诸葛亮明知道蜀要完的,为什么他还要帮这备打天下?
胡看利其: 这是人的信仰和新年问题.明知很困难也要去做,舍生取义这是古代儒家人的终身信条.而且蜀国建国之初实力还算强盛.只不过是关羽丢荆州死后,刘备和吴国开仗失败.把蜀军主力都基本上丢失了才弱小下去.后来经过诸葛亮的励精图治有所恢复.

曲江区13599475489: 火烧赤壁时,诸葛亮为什么说曹操气数未尽,从而放走曹操? -
胡看利其: 一:为了牵制孙权,乃至让刘备得以发展,(上面某楼说的我很不同意)曹操被灭,汉内大臣会拥护刘备?当时的刘备只有一处荆洲栖身,而且是向东吴借来的.根本不能成为任何一个势力的威胁.然而曹操死了,当时为乱世,像曹操这样的人...

曲江区13599475489: 诸葛亮已经算出三分天下,为何还要鞠躬尽瘁的北伐?是为了给后人留下历史吗? -
胡看利其: 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刘备死后,刘禅一看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与蜀汉绝大多数文武官员不图进取,只求自保,贪图享乐,长此以往,必不能久.要想保住蜀汉政权,孔明别无选择,要么主动出击,在他手中实现全国统一,要么坐以待毙,在他死后为其它国家所灭亡.还有一点就是:蜀汉的立国宣言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也是刘关张孔毕生所奋斗的目标.不北伐是绝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所以说,孔明六出祁山北伐,有鞠躬尽瘁的意义在里面,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曲江区13599475489: 诸葛亮为什么不识天数?皇朝更替是正常的啊,他何必拼命去扶一个不可能再复起的汉朝? -
胡看利其: 皇朝更替对古人来说可是大是大非.古代的不少心系天下的人都更希望让天下被明君统治.诸葛亮会去扶汉朝与汉朝的用人制度有关.汉朝的制度对士大夫阶级相当有优势.晚年的诸葛亮是因为蜀国太弱而试图从魏国手里抢地

曲江区13599475489: 三国时期诸葛亮是否知道汉室不可复兴? -
胡看利其: 诸葛亮是何等聪明的人,当然知道,不过前期他还是比较乐观的,到了失街亭后就已经感觉大势已去,所以.汉室不可复兴.蜀中名将为关,张,赵,黄,马五虎,还有魏延等

曲江区13599475489: 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 真的是因为汉朝气数已尽了么? -
胡看利其: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说,是三国的气数都尽了,新兴的晋朝已经开始侵蚀曹魏最后不断成长.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主要算是和司马懿斗智斗勇.假如上方谷一把火烧死了司马,汉朝的劫数就未知了.为什么上方谷会下雨呢?或许真的是命数,...

曲江区13599475489: 何为三停十二宫,论生死之相
胡看利其: 首先是有诸葛亮的一本书《马前课》.他“记载”这三国到现在..就是20世纪末!每一课都是一首诗.马前课: 第一课 无力回天 鞠躬尽瘁 阴居阳拂 八千女鬼这一课是诸葛亮对他自己的预言,诸葛亮早已知道汉朝气数已尽,一切努力都...

曲江区13599475489: 诸葛亮投靠刘备为了什么 -
胡看利其: 一、作为一个儒生,而且是纯儒,诸葛亮有强烈的正统观念,这一点,是他做出这种抉择的根本原因.刘备是刘氏宗亲,有刘氏血统,属于“正统”,而曹操和孙权,都属于“非正统”,是“乱臣贼子”.诸葛亮进行关系着自己生前命运和身后...

曲江区13599475489: 三顾芧庐成语新说100字 -
胡看利其: 草庐三顾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茅庐三顾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三顾草庐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