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大歌的重要价值

作者&投稿:狐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侗族文化经历千年的历史变换,依旧栩栩如生,侗族人民是古越人的后裔,所以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生活习性都传承了上千年。侗族大歌以一种集体大合唱的形式,向世界展现侗族的独特魅力。侗族大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出了一个民族的天籁之音。下面大家随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成为侗族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的重要见证

一方面在侗族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传统侗族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汉化”和“现代化”成为侗家年轻人有意无意追逐的目标;另一方面,以大歌传统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风习并没有在侗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消失,虽然歌会一年不如一年热闹,但仍会吸引族人的参与和热情。显然,这一传统在当代呈现得越鲜明,侗族在诸民族中便会获得越独立的族群形象。

成为侗族本文化在当代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

侗家本来“传歌不传文”,与大歌相关的种种言说与行动均是其延续本文化的传统方式。随着当代“书写”、“图像”文化对侗寨的渗透,大歌传统以“口传心授”和“集体展演”的特殊传承方式维护了一个族群文化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与歌唱相关的社区组织和传统风习将一种侗人特有的“传统心性”传递到每个族人的生命历程之中。

成为当代侗人获得文化双语能力重要管道

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侗家孩子均别无选择的接受系统的汉文化教育。学校相对于侗寨社区的知识断裂和环境封闭,造成了孩子们对本文化不可避免疏离。而民间持续的大歌传统为孩子们理解、习得并实践本文化提供了动力及场景,为侗人不忘传统并熟练掌握侗汉两种语言及文化提供了基础保障。

成为联系当代不同辈分族人间的重要纽带

当代侗族社区的变迁速度,造成了年轻一代侗人与老一辈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空间。青年人生活在信息烦杂的当代社会,有更多与外文化交流的机会且完全可以选择传统以外的生活方式。生活背景的差别极易在不同辈分的侗人间造成文化上的冲突和误解。强调全民习得和全民参与的大歌传统,迫使年轻人参与到族人的语境和传统生活中,这对于几代人之间在一个公共认同的语境中互相理解和交流是极其重要的。

成为当代南北侗族共同认同的重要文化标志

随着大歌被外来研究者的发现、研究和开发以及在中国许多重要城市乃至世界重要城市的公开演出,越来越多的外族人开始了解大歌的独特魅力并将其作为侗族整体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文化现象的由外而内的影响是——已经不唱甚至原本就不唱大歌的侗族社区和侗族人开始将大歌作为自己的文化符号,接受这一歌唱形式为南北侗族共同的族群象征和300万侗胞共同的心理认同对象。无论大歌经过怎样的变容,谁在唱、在哪里唱、唱给谁,它都是“‘我们’侗族传统文化的”最典型的口头标志。

2013年,侗乡儿女通过多种表演方式,让这一东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瑰宝不断发扬光大,不仅走出侗乡,走进了都市,还走出国门,蜚声海内外。

您可能还会喜欢:

详解:满族人不吃狗肉传说

苗族文化:苗族独木龙舟节

彝族文化:彝族摸奶节特色

蒙古族:颜色象征是什么?


什么是侗族大歌?侗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这种歌曲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而其在宋朝时期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明朝时继续发展,成为侗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侗族大歌的广泛传播与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语言密切相关,侗族人热情好客,使用侗语进行交流,这些都是侗族大歌得以流传的重要因素。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使用侗语作为民族...

侗族大歌产生的原因
该曲目产生的原因有历史、文化和传承三个方面的原因。1、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宋代比较成熟,至明代盛行。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2、侗族大歌曲目众多,内容极为广泛,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

传统歌唱艺术非物质遗产
2、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凤阳花鼓,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突出,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传统歌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1、...

侗族文化的精美画卷: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同时,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民族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

唱红歌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唱红歌的重大意义在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唱红歌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红歌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民族精神,通过歌唱这些歌曲,人们能够回顾革命历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增强民族自豪感...

桐族大歌起源于哪个朝代
二、桐族大歌的形成 桐族大歌是桐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歌曲形式。它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歌颂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在明代,桐族大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歌唱风格和表现方式。三、历史传承与发展 桐族大歌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了桐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

民歌的作用
甚至几天才能唱完。这些歌曲多在节日、祭祀或婚丧礼仪中由巫师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气氛肃穆。人生礼仪人生有四个最重要的阶段,即诞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在我国许多民族中,民歌贯穿于这四大礼仪。例如彝族接生婆所唱的《秧子歌》,广西壮族男子18岁成年时所唱的《十八岁之歌》,蒙古族、...

侗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哪些
由于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音乐家...

东北民歌的艺术价值
新时代,《大辽河》、《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过河》、《家在东北》这些创作歌曲唱遍大江南北,也无不吸收了东北民歌的精髓。由沈阳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蹈系列剧《月牙五更》是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舞蹈艺术精品。它以东北民间广为流行的同名民歌《月牙五更》...

侗族的侗族大歌
那时,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他们常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

沧县15630941268: 侗族大歌的说明文,600字 -
弓张羧苄: 侗族无字传歌、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长歌闭目”的情景,这是数百年前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大歌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间集体做客的场合中演唱,是侗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核心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传达了侗族文化的灵魂.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沧县15630941268: 侗族大歌的来源? -
弓张羧苄: 侗歌从大角度来说,可分为四种类型: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大歌由歌队(最少5人)在特定的公开场合即鼓楼集体演唱(异性歌队之间的公平对唱)的歌种,也是侗族地区各种集体民俗活动的中心内容.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

沧县15630941268: 侗族大歌的来历和艺术特点、表演形式?
弓张羧苄: 侗族大歌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

沧县15630941268: 侗族三宝指的是什么? -
弓张羧苄: 侗族大歌,侗族风雨桥,侗族鼓楼

沧县15630941268: 侗族的风俗 -
弓张羧苄: 侗族,有人口2514014人,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 三省(区)毗邻的黔东南、玉 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 江等县.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 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 禾糯最享盛名.少数人从事林 业,池塘稻田中养鱼的也很...

沧县15630941268: 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有哪些? -
弓张羧苄: 1、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古琴艺术2、古琴艺术,入选时间:2003年,古琴艺术也被作为需要重点扶持和抢救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3、新疆维吾尔木...

沧县15630941268: 我国的侗族大歌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多声部的丰富和声 -
弓张羧苄: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沧县15630941268: 贵州凯里地区民俗文化有哪些? -
弓张羧苄: 侗族大歌是一种民间复式声乐,高低音错落有致,形式非常丰富.分为大歌(嘎老)、琵琶歌(嘎琵琶)、礼俗歌(嘎礼乡)、酒歌(嘎告)、踩堂歌(耶堂)、儿歌(嘎腊温)、笛子歌(嘎笛)七种,其他还有牛腿琴歌、去山歌等,礼俗歌中...

沧县15630941268: 侗族的起源 -
弓张羧苄: 侗先祖先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后为僚人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秦时称“黔中蛮”,汉时称“武陵蛮”或“五溪蛮”,魏晋南北朝隋唐时称“僚浒”或“乌浒”,宋以后称“仡伶”或“伶”,明清时称“侗僚”或“侗家苗”.传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