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分为几个方面

作者&投稿:芒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题一:<<论语>>共有哪几部分组成?? 共二十篇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问题二:论语里有哪些著名的句子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讲解】......>>

问题三:论语有哪些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
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
知来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
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9』哀公闻曰:「何为 *** 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 *** 服;举枉错诸直, *** 不服。」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
不能,则勤。」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

问题四:作者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概括了《论语》的哪些特点? 1【内容】分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
2【形式】首创 “语录体”。全文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书共20篇、492章,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
1【方法】
温故而知新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3【修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问题五:有哪些关于学习的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
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
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
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
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
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
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
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
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
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问题六:《论语》共有几篇? 《论语》 全书共20篇、492章


语言包括哪些方面?
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全球母语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往往是先有语言,后产生文字。

语言的本质和表现为哪四个方面?
语言的本质和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括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这些技能构成了语言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其次,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语法和词汇。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语言的语音表义系统。语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语法是语言的规则...

语言的本质和表现为哪四个方面?
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言的表达方式是指人们使用语言的形式,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人的肢体行为和文字。人的肢体行为是人们使用语言的主要形式,口述声音、手势及表情就是人的肢体行为体现。口语是人类使用行为进行语言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语法和词汇,是由词汇按一...

语言知识包括哪五个方面
语言知识的五个方面是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用知识、语音知识和阅读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可以让人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同时,这些知识也是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基础。我们应该注重学习和掌握这些语言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英语分为哪几个方面?
英语从应用方面来讲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和其他所有语言一样的性质,本质上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英语的具体应用方式分为听、说、读、写四大类。按照英语的适用范围来分,可以分为日常英语、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生活英语就是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英语,商务英语适用...

语言研究大致分哪几部分分别研究语言的哪些方面?
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并由之形成了不同门类的语言学。 (一)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对语言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质所进行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的范围上分,语言学可以分为具体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具体语言学以某一具体的语言(如汉语、英语、俄语、法语等)为研究对象。一...

人物对话描写时提示语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人物对话描写时提示语可以分为: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过马路要当心。”妈妈再三叮嘱说。这里的提示语是在后的。1、提示语在前面,“说”的后面打冒号。例如:妈妈好奇地问:“这是谁送的礼物呀?这么精致。我实在是太喜欢了”2、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打逗号。例如:“...

语文包括哪些方面?
实际上中国语文,原本就是与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学科密不可分,只是分科以后将一些可以分的学科分出去,但有些分不了的、剩下来的就是“语文”了。我理解的所谓语文不外乎就是自己听得懂别人的话、看得懂别人的文字,别人的话和文字呈现了哪些现象、知识、道理、情感等等,还有就是如何将自己的...

言语行为包括哪几个方面?
1、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说出了这句话并表达了这句话的意义。2、言外行为: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行为。通过说这句话提出了请求。3、言后行为: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

语言的本质表现为它是什么四个方面?
(一)它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依赖于社会,社会也需要语言。语言中的语音和语意的综合是由社会决定的;而没有语言,人们之间的之间的交流。(二)它是人类的一种主要交际工具。语言适应人们交际而产生。离开了交际,语言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三)它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思维结果的表达形式...

许昌市15511706266: 论语分为哪些 -
箕咸甘乐:[答案] 通过“学,习,说,传,论,文,章,经,典”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使人与自然达到完美融合,天人合一,然后人的思想行为符合自然规律,完指导人的实践合理发展人类文明,逐步实现述治、雍治、义治、仁治、智治、贤治、圣治,直到中华...

许昌市15511706266: 论语可分为那几个方面? -
箕咸甘乐: 孔子说的和他学生说的两方面

许昌市15511706266: 论语十二章分为哪三类
箕咸甘乐: 论语十二章分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三类.《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许昌市15511706266: 《论语》被分为哪八部分? -
箕咸甘乐: 吾日三省吾身

许昌市15511706266: 帮忙做个论语的总结 对论语的内容总结 大体点就是了 字数不要多 三四百字就好 -
箕咸甘乐:[答案] 论语共七篇 第一篇《学而》,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第二篇《为政》,篇包括24章.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

许昌市15511706266: 论语分为哪几个章节 -
箕咸甘乐: 1.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

许昌市15511706266: 论语的主要内容? -
箕咸甘乐: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许昌市15511706266: 《论语》熟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容,各方面包含哪几则的内容 -
箕咸甘乐: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 【方法】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修养】 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许昌市15511706266: 论语有那些特点 -
箕咸甘乐: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多严格警句,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修养,学习方法,态度等

许昌市15511706266: 论语分为几篇 -
箕咸甘乐: 《论语》传到汉朝,有三种不同的本子: (1)《鲁论语》二十篇;(2)《齐论语》二十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3)《古文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鲁论》、《齐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 到了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了《鲁论》,后来又讲习《齐论》,于是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以《鲁论》为根据,号为《张侯论》. 我们今天所用的《论语》本子,基本上就是《张侯论》,篇目如1楼所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