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作者&投稿:谭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不知道是年代的原因还是余华像屠龙宝刀一般冷静质朴而又锋利厚重的文笔,每次读完他的作品,都会觉得胸腔里压着一团气急需抒发,特别想写点什么,然后到烟火气极旺盛的健康路夜市或者德化街逛一逛,好不被压的喘不过气。

书里有一个情节,因为苏宇被送去劳动教养的缘故,孙光林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挑衅,起初他只是忍耐,但苏杭的反抗鼓舞了他的斗志,当苏杭手握一把打开的小刀和孙光林杀气腾腾的在学校里走来走去时,那些给予他们嘲笑和挑衅的人都不见了。 

黄渤之前有一个采访,大意是说​:未成名以前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小心机啊,各种爱搭不理啊,各种赖账啊等,但现在​,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都是洋溢的笑脸,然后他不无感慨​的说了一句话:原来弱的时候,坏人真的​很多。看似云淡风轻,却反射出一个道理:

当你最弱的时候,遇到的坏人最多,欺负你的人最多,受委屈的时候也最多。

当你强大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和温柔友好。​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当孙光林被所谓的朋友苏杭羞辱后,醒悟过来:为了摆脱孤独而选择合群,代价有可能是失去自我,而当他重新隐入到独自一人的孤单里时,竟惊讶的发现这种孤单与站在苏杭声旁时并无二致。

读到这里真是感叹文字的神奇,仿佛你所有的困惑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余华写的孙光林难道不是我们自己吗?为了摆脱孤独或者打发寂寞而放下自我,故作镇静和虚张声势的走向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群体,我们谁没有过呢?

也许我们不是生来坚强,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最后都从曾经的孤独沉沦里上了岸。

书中的孙广才以流氓自居,也以一个流氓作为理由成全他一切的混账作为。在妻子死去甚至出殡的时候,他也依然像以往的每个下午那样在寡妇家中若无其事的喝酒,而黑夜降临时,他偷偷地来到妻子的坟前,悲痛地响亮地放声哭喊,毛骨悚然的哭声传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书中的孙有元年轻时有勇有谋、生气勃勃,风烛残年之时,却用极其谦卑和虔诚的姿态竭力讨好家里的每一个人,可就是这个自卑和胆小怕事到让孩子们都难以尊敬的老实人,若无其事的诬告和教唆了自己的亲孙子,并亲眼目睹其因此而遭受毒打。

人性就是如此的复杂而难以捉摸,我们每个人也都不是脸谱化的单面性格。所以,不必为心中偶尔的“坏”想法而看轻、鄙视自己,也不需要过多的苛责和要求他人。

这是我在看这本书时一直在想的问题,诚然它有很多地方带给我感动和思考,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这一小节,鲁鲁这个小朋友让我哭的不能自已。可是我还是不明白或者说弄不清楚,这本书到底要表达什么?

整本书都是用作者零零碎碎的回忆编织起来的,既没有时间顺序也不存在内在逻辑,每个章节看似独立又互相穿插,越看到后面,越感觉迷惑。还好,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答案。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作者把他的记忆变成了一粒粒的碎片,然后重新排列组合,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并试图穿越时空与当下的“我”——记忆的统治者——对话。

读完整本书之后,真的需要看一场轻松的综艺或者到夜市摊上吃一顿来缓冲一下~所以,其实这本书,我感觉更适合成年人读。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由著名作家余华创作的小说。一、简要介绍书籍内容: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它通过对人物的生活经历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的描述,展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无常性。此外,这本书也揭示了社会变迁下人性的复杂性和挣扎。这本书通过细腻而深情...

《在细雨中呼喊》笔记其二
第二场,是父亲孙广才为其丧子又受辱而性情反复,大闹他人家院。第三场,是大哥孙光平不堪欺辱,当桥割断父亲耳朵。这三场里,也只有第一场里,能感受到余华笔下的一点温柔。那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大闹一场之后,与一位货郎飘然远去,也因为主人公对于冯玉青那种萌发的情感,在这个故事里多了一些浪漫...

《在细雨中呼喊》讲了什么?
《在细雨中呼喊》以我的视角为主线,讲述家中变化、自己的成长旅行。《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是余华发表于1991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读书摘抄 (上)
现在,我可以理解当初那恐惧的根源。那是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是细雨中空旷黑夜的独白。那时,傍晚时分,暴雨刚刚退去,天空的黑云宛如滚滚浓烟,阳光像是温和的颜色,轻轻涂抹在我们身上,尚未耀眼。我们在河岸边奔跑,像那些羊羔。衣服上沾满了泥迹,斑斑驳驳,仿佛田埂上那些灰暗的无名之花。一个高大...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如果我说,一条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乡间小路穿过了村口的一片金黄的稻田。这样的形容是平淡通顺的,但是你看到凌晨的呼喊被描写成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时候,是不是有种冲破黎明的涌动呢?这样的巧妙,随地可拾。如同是吃到了一颗奇妙的酒心巧克力。书中的“我”始终存在并以一个通晓结局的人在提前...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感悟?_百度...
书中开头“一个孩子对黑夜莫名的恐惧,远方一个女人哭泣般的呼喊声,雨中空旷的黑夜里再也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战栗了”。这本书带给我们什么感悟呢?一:在苦难的生活中保持乐观。 我想到苏宇,在黑暗不断下沉下沉,最后消亡。苏宇在一次次希望和无动于衷的关门声里失去生命。可他又...

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从孩子眼中看世界
历时四日看完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回忆了主人公孙光林童年时期的凄惨际遇,主要讲述了他对父亲,哥哥,弟弟,养父,养母以及童年时的玩伴之间的情感纠葛,反映了中国六七十年代那个大环境之下人心的无情与冷漠,借此细雨般的残酷现实中渴求对爱的呼喊。看完之后,我立刻百度了下...

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苏宇和孙光林是爱情还是友情?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苏宇和孙光林是恋爱还是友情。让我来为大家解答。苏宇开始说,拥抱年轻女性的感觉,就像平时拥抱郑亮的肩膀一样。这伤害了孙光林,让孙光林嫉妒郑亮。事实上,朋友的占有欲是很容易理解的。孙光林很早就注意到了苏宇,苏宇也注意到了。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成为朋友...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前不久读了余华的《活着》,深深被他的文章吸引,于是,又捧起了他写的《在细雨中呼喊》。 读毕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突然感觉被人抛弃真可怕,特别是被自己的亲人抛弃。 孙光林做为故事的叙述者和最终的回归者,让他重温并...

在生活中挣扎\/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当我看过这本书的自序之后我明白了,原来每本书中都有一个作者自己的影子,正像余华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这虽然不是一部自传,里面却是云集了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感受和理解,当然这样的感受和理解是以记忆的方式得到了重温。摘句:我是在夏天脱掉长裤时发现这一点的,当我穿着短裤去上学,腿上明显...

固镇县19816391834: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简短300字 -
澹浩卡文: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出发者和回归者,由他推而及上的三代家庭以及由他扩而横之的朋友生活.余华在序言里说: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那个名叫孙广才的父亲又是...

固镇县19816391834: 在细雨中呼喊的读书笔记这么写? -
澹浩卡文: ?用了三天的时间先看完了《在细雨中呼喊》,这是美女编辑强力推荐的余华一本书..请恕我寡闻,之前我一直以为余华是位女士.由于对作者的不了解,也没什么想说的,所以只说说他的作品吧.看过之后第一个感觉有些像《雾都孤儿》...

固镇县19816391834: 怎么看待余华的作品《在细雨中呼喊》? -
澹浩卡文: 在细雨中呼喊>应该是他的巅峰之作了 很久以前看过他的<活着>,比起来,艺术表现力已经不是当年的余华了 我觉得这才是一部最体现他写作功底的作品,他驾御文字的能力让人吃惊震撼,

固镇县19816391834: 余华的首部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写作背景是什么?如何进行评价这本小说? -
澹浩卡文: 《在细雨中呼喊》主要产生新中国快成立的时候,那时的政治气氛较为宽松.余华在小说里并不是为了描写中国的现实状况——中国农村;更确切地说是城镇的现实状况,我对于这本小说的评价就是我觉得他有着非常独到的一个笔触,非常的细腻,而且整体的剧情都是非常的层层递进的,展现出了一个非常广阔的世界.

固镇县19816391834: 为什么不建议读余华的书? -
澹浩卡文: 因为余华的书往往有争议性,而且内容比较暴力,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中的一些案例可能还会引发误解和错误的价值观,比如他在《少年》中描写的是放纵、暴力、报复等行为,以及《荒唐的一生》中的暴力行为,都是有害的.因此,不建议读者阅读余华的书.望采纳

固镇县19816391834: 细雨中的哭泣,有谁看得见?
澹浩卡文: 泪水与雨水相混合, 只剩下咸涩的味道.

固镇县19816391834: 余华的小说哪一本最好看 -
澹浩卡文: 《在细雨中呼喊》 以儿童的视角回忆了童年,这种回忆是杂乱的,不以时间为向度的,但是余华清晰地把它放置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在细雨中”.这个环境有着无限的的广阔性,她涵盖了孙光林在孙荡、南门以及可能所处的一切位置,而“在细雨中”本身又让这些空间具有了一种时间的持续性,这便使得日常生活的时间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这种“在细雨中”的体验将贯穿孙光林的整个童年.

固镇县19816391834: 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苏宇和孙光林是爱情还是友情? -
澹浩卡文: 余华笔下的小说当中.苏雨和孙光林一开始是友情,最后发展成了爱情,两个人能够携手奋进,共同奔赴前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