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殇

作者&投稿:函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前段时间,给学生讲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信仰重建的痛苦,和信仰重建的美妙。那堂课治愈的不只是学生,也是教者的一种自我治愈。当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最容易与教育一词打交道。首先教者会想,能培养什么样的孩子?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分数至上?诚然对于一个学校的生存很必要。育人?不该只是没有温度的管理和服务。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不容易,自己有活路,也应给别人活路。我们的认知一直在改变,一直在被刷新。人生的每个阶段所遇皆不同,也就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去看待那些林林总总。当过去的认知不能解决新的行为出现的问题时,我们必须调整认知。当然调整的过程也是极其痛苦的。

例如某校量化管理中对于文明扣分管理的调整一事,那是一场价值观的矛盾与斗争,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

事件的过程是这样的: 值班老师例行迟到学生检查登记,但是由于时间比以往提前两分钟,有大部分班级由于未来得及通知,学生未知情,造成迟到班级人数暴涨,值班老师让迟到学生排长队作登记,可有大部分学生见状,早就溜之大吉。

针对这样的不公不文明现象,笔者提出疑问:难道那些逃之夭夭的学生就不管不顾了?明知自己迟到已无法挽回,又乖乖作了迟到登记,难道情节不比那些明知迟到还在光天化日之下逃走的可爱一点吗?而他们却成了痛打的对象。

何谓文明?文明就是公序良俗,那些不在公序良俗范围之中的学生才是文明的对立面——野蛮,粗暴。

或许您会说,杀一儆百,杀掉一个人或者少数人以警戒众人。 用老实巴交的一只鸡去警戒逃了的也抓不回来的猴,那又怎么交代那些为文明作的牺牲者。 逃走就不抓,那不正是变相的“包庇”吗?能逃则逃,反正不扣文明分,不被自己班主任批评就行。

马兹利说:从历史渊源来看,“文明”一词的产生,是群体内成员为了区别外在的野蛮人,而赋予自身的特征。马玆利是谁?不清楚,但他的话很清楚,意思是:文明从一开始,就是用来与野蛮相区别与对抗的。

但是现在看来,登记迟到的文明之人早已被野蛮逃掉者“远远战胜”。他们在为自己的聪明而感到高兴。“文明的本意就是要对抗野蛮,因为文明之间没有冲突。如果真有非以战争方式、解决不了的矛盾,那就一定是利益的矛盾、价值观的对立、或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读罢此言,心怀戚戚。

野蛮是野蛮者的通行证,文明是文明者的墓志铭。 这让笔者脑里闪过一个关于南通“卖甘蔗老人被抢”的事件,重新审视“文明”的含义。有评论者在王开东老师的公众号文里留言,笔者觉得值得深思————(如图所示)

文明,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共识,是社会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法律。文明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一所学校的文明水平所达到的程度是一个学校进步的体现。文明更为重要的是,它代表了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观念等,是全人类一致认同的普遍价值观。如果逃脱是公平公正,如果包庇或者放任也是符合共同遵守的规则,如果伤害也体现人类普遍价值观,那这样的文明,要它的意义是什么?

文明是一场人生的修炼,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毛主席曾在《体育之研究》里写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何把一个人的精神当成是文明修炼的道场?身体的修炼放在其后?从精神上看文明,那些逃掉不做登记的是野蛮的卫道士和狡猾者。

百度百科说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综上所述,这似乎大概确实与文明背道而驰。

文明是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网,建立起来特别辛苦,而摧毁它、则十分容易。历史上写“文明”的红书也无法给文明定义,就且让文明去吧。就当这是一场文明之殇!失望的多了,也就不会了。

(写于2021年12月10日晚)

此文笔者对事不对人,阐述一种现象,如有对号入座者,笔者请求收回。


殇怎么读
殇读音:[shāng]释义:指幼年夭折或为国战死者。 没有到成年就死去,例如殇折,殇夭。词义和用法:1、“……之殇”,用来表示“XX的悲哀或者悲痛”,多用于句尾。如梦之殇,情之殇,过度包装之殇。2、伤痛,伤心,悲伤。如国殇,现意现意为国家的悲伤。(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即为国殇)。3...

谥号中的殇是什么意思
谥号中的殇凸显了人生的珍贵和宝贵,让人们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生命之脆弱,让人们更加明白要珍惜自己的时光和生命,更加注重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而在悼念逝者之时,人们也更加释放对逝者的感慨和情感,加深心灵的互动和关联,促进社会的和谐和活力。因此,谥号中的殇是一种对于逝者无尽的悼念,也是对于生命...

带shn的四字成语
2. 带“殇”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 “殇”:{shāng},意思是未成年而死,为国战死者。2. 带“殇”字的四字词语有:无服之殇,国之大殇,忠魂国殇,寂月清殇, 墨迹如殇,箫韵如殇。3. 词语解释:无服之殇:古指未满八岁而夭折,因未成年,无丧服之礼。国之大殇:指国家或民族的大...

童年河的四字成语
4、文明之殇: 指文明的衰败和消亡. 5、自然之殇: 指自然界、生态环境因被破坏而渐趋衰败. 6、大宋之殇:指大宋王朝的衰败、耻辱与灾难乃至灭亡. 7、大地之殇:大地的磨难、灾祸.如地震、泥石流等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等. 3. 有“笑”字的四字成语 笑容可掬 笑逐颜开 笑里藏刀 笑面夜叉 笑傲风月 笑青吟翠...

朱元璋定都之殇
而明皇宫下沉后,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地势。宫城前昂后洼,总让人觉得形势不称。按照阴阳家的话说,这是绝后和亡国的征兆。对于迷信风水的朱元璋来说,这是一种不祥之兆。朱元璋本来就对建都南京感到有些美中不足,此时又添了r层心病。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阿牛长到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

姽婳妃(原名《大明宫殇》)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内容预览:红|袖|言|情|小|说宣德十年,建国六十余年的大明,已经渐渐摆脱了初建国时的民生凋敝和满目疮痍。在开国皇帝的休养生息和开明统治之下,大明正在日益强大起来,再也不是蒙古人统治之时的艰难度日了。有幸经历了元明更替的高寿老人看着日渐变好的日子,也不免对大明朝的皇帝朝赞暮颂。心里不...

岛殇500年:明朝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对外开放悲剧
导读: 五百年前,明王朝实行最严厉的海禁政策,王直的海盗武装走私集团经营的宁波双屿岛(今舟山六横岛)却是全球性的贸易中心,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运到这里,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当时的双屿岛,仅葡萄牙人就有1200人,历史学家称之为“十六世纪的上海”,全球的商品在这里交换、中转...

青春之殇?是想表达什麼意思?!!
殇,指未成年而死,这里引申为消逝,过早夭折消逝的青春,多用在青少年犯罪,是表达一种痛惜的心情

一本穿越小说,女主会医术,经常拿别人试药,男主是杀手,名字叫殇。
在生死关头,林芷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药魄的力量。她利用这种力量成功地击败了敌人,并揭示了阴谋的真相。在经历了这一切后,殇对林芷的感情越发浓烈,而林芷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殇的心动。第六章:时空之泪 为了找到返回现代的方法,林芷和殇一同踏上了寻找传说中的"时空之泪"的冒险。在旅途中,他们不...

鸡泽县15720412122: 文明之殇 - 搜狗百科
顾使洛普: 无服之殇:古指未满八岁而夭折.因未成年,无丧服之礼,故称.(成语)国之大殇:指国家或民族的大耻,或者指国家或民族的巨大灾难.文明之殇:指文明的衰败和消亡.自然之殇:指自然界、生态环境因被破坏而渐趋衰败.大地之殇:大地的磨难、灾祸.如地震、泥石流等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等.

鸡泽县15720412122: 之殇是什么意思 -
顾使洛普: 1.之殇现在多用于句尾,用来表示“百XXX的悲哀或者悲痛”,常用来形容巨大的灾难或者令人扼腕的事件等.例如:过度包装之殇----人民网 2.“之殇”有时候可以跟“之幸”互为反义.例如“大国之殇”和度“大国之幸”. 3.“之殇”往往...

鸡泽县15720412122: 关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诗歌,童话诗 -
顾使洛普:[答案] 1、《善待土地》 大海般广袤的黄土地 是我们永恒的襁褓和生命根基 载着传说 载着悲伤 载着辉煌 载着希冀 也载着... 历史的悲剧怎能忘记—— 罗马帝国从顶峰陨落 楼兰古国难觅踪迹 玛雅文明从地球上消失 香格里拉不见了美丽…… 人...

鸡泽县157204121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朴素之美陈望衡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那么,生态文明时代我... -
顾使洛普:[答案] (1)B “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一直认为”错,根据原文“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可知,应该是“朴素观认为”,“朴素观”不等同于“中国传...

鸡泽县15720412122: 《写在首个国家公祭日》的作文(题目) -
顾使洛普:[答案] 以下仅供参考 原标题:新华社评论员:以正义的名义--写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新华社评论员)“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鸡泽县15720412122: 高考作文《文字之殇》 -
顾使洛普: 夏,带走了那最后一丝闷热渐行渐远,秋,轻轻地挽着徐徐凉爽而至,今夜,临窗静坐,携一份温柔,静坐在文字里,任思绪放飞,默默地感知一泓尘缘,默默地静守着一份唯美的流年,于静好的岁月执笔是情,落笔是伤,流泻我一脉的温柔,...

鸡泽县15720412122: 王开岭《古典之殇》读后感. -
顾使洛普: ——读王开岭《古典之殇》有感 “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是王开岭先生写《古典之殇》这本书的初衷.应该说王先生跟我们是同龄人,因此作者与读者之间自然多了些许默契与共鸣.王先生所经历的“原配世界”,我们也似曾相遇过.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