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渑池寄子瞻兄的介绍

作者&投稿:钮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辙的<怀渑池寄子瞻兄>(就是苏东坡和的"雪泥鸿爪"的原诗)怎么理解啊?~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

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老僧:即指奉闲。

③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④蹇驴:跛脚的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赏析
赏析
【赏析】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佑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这就是诗的前四句。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但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曾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指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苏轼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注释】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知何似:知道象什么。蹇:跛,蹩脚。

【简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对往事的眷念。用“雪泥鸿爪”来比喻人无意中留下的踪迹,就如飞鸿在雪地上踏 出爪印一样。如老僧新塔,坏壁旧题,都是泥上爪印而已,感叹人生无定,但是往日的坎坷遭遇,仍然 留在人们记忆中,心上的爪痕是难以磨灭的。全诗比喻新奇,属对工巧,写出了对生活的无限深情。
〔析赏〕有一次苏轼和其弟苏辙(子由)路经池渑,路上马死了,两人骑着蹇驴到渑池一僧寺寄宿,并在寺壁上题诗。后来子由写了一首《渑池怀旧》的诗。东坡旧地重游,当初接待全心全意的老僧却已死,寺里替老僧盖了一座新塔,当年东坡兄弟题诗的庙壁也坏啦!再也见不到旧日的题诗啦,东坡百感交集而作此诗,感慨人生在世如飞鸿。

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中间那个是牙签。

《怀渑池寄子瞻兄》是北宋苏辙所作,描述了诗人路过河南渑池回想起当初与兄长苏轼访僧留题之事,抒发了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和子由渑池怀旧的介绍
《和子由渑池怀旧》收录于《东坡七集》。北宋嘉祐六年,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此诗为作者的和诗。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

形容人应该就像的诗句一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是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的前两联。子由是他的弟弟苏辙的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任凤翔府签判,即将赴陕西任职。苏辙一路送行到郑州,回京都开封后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子瞻是苏轼的字)。苏轼于是...

苏轼苏辙的兄弟情是建立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苏辙任渑池主簿,作《怀渑池寄子瞻兄》。渑池有一个前几年他们赴京应试住过的寺院,曾有访僧留题之事。苏轼和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相较弟弟的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议论:人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人生由什么支配又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应似飞鸿踏雪泥全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今属河南),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

渑池简介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怀念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老僧:即指奉闲。 ③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④蹇驴:跛脚的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赏析赏析【赏析】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

怀子由渑池怀旧的介绍
苏轼的弟弟苏辙曾做一首怀旧诗,题为《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和苏辙所做之诗为《和子由渑池怀旧》。

古人兄弟情深的故事
5、《怀渑池寄子瞻兄》 宋代: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译文:同行兄弟在郑原野上话别,共同担心前路艰难。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远行家兄已经翻过崤西古道。曾经做过渑池主簿百...

飞鸿踏雪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苏轼与苏辙兄弟曾在渑池一寺院住过,与寺院老和尚关系很好,并在寺内墙上题诗。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时(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送作者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难遣,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苏轼和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

飞鸿踏雪泥的全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冬,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因作此诗相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作者介绍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

仰韶酒古人颂酒
苏轼,以豪放词风闻名,对酒情有独钟。他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提到:“人生到处知何处?应似尺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仰韶酒在诗人的笔下,如同历史的见证,渑池的印记。苏辙也在《怀渑池寄子瞻兄》中呼应,两人的诗作都反映出他们对渑池深厚的情感,这与仰韶酒的醇厚口感...

洋县17097356256: 怀渑池寄子瞻兄 - 搜狗百科
班发土霉: 《怀渑池寄子瞻兄》是北宋苏辙所作,描述了诗人路过河南渑池回想起当初与兄长苏轼访僧留题之事,抒发了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①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子瞻:苏轼字.公元1056年(嘉祐元年)苏轼与弟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寄给其兄长.②旧宿僧房壁共题:此为作者回忆.公元1056年(嘉祐三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僧舍并题诗僧壁.

洋县17097356256: 怀渑池寄子瞻兄的作者简介.我需要,谁有啊! -
班发土霉: 标题 怀渑池寄子瞻兄 作者 苏辙 年代 宋 内容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注释 【注释】:

洋县17097356256: 苏东坡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什么意思? -
班发土霉: 第一句话实际上有些在语法上属于倒装,正确语序(你)知人生到处似何. 也就是说你知道人这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就像什么吗?就像飞鸟在雪地下踏上的足印. 言下之意说事情当下鲜明,但是久了可能痕迹就随风而逝了

洋县17097356256: 介绍一下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 -
班发土霉: 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的赏析 【注释】 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老僧:即指奉闲. ③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④蹇驴...

洋县17097356256: 雪泥鸿爪是出自谁的诗 -
班发土霉: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作品原文: 《和子由渑池怀旧》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

洋县17097356256: 关于渑池的诗句 -
班发土霉: 你好.《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洋县17097356256: 什么是酬和诗? -
班发土霉: 酬和诗和酬答诗是一样的酬和诗,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代表诗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洋县17097356256: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句诗的原作者是谁 -
班发土霉: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宋朝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作品原文: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

洋县17097356256: 英语翻译《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知... -
班发土霉:[答案] 【题解】 见《东坡七集》.嘉佑六年(1061),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送作者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难遣,写了首《怀渑池寄于瞻兄》寄赠.此诗为作者的和诗. 【提示】 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