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神话六则的文本解读

作者&投稿:史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春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 论语八则 原文 八则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有两个不是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现实‘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酒后落叶的。”
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中的两段文字分别选自《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是三国时吴国的太常卿徐整所作,为目前所知记载盘古开天传说的最早著作,已散佚,只在少数古代文化典籍中有片段引用。
本则神话的第一段描写宇宙生成之前“天地浑沌如鸡子”,整个世界就像一个中间有核的浑圆体,人类的祖先盘古就在这核心中孕育而成。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的孕育之后盘古劈开了浑沌的世界,轻而清者不断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者不断下降,变成了地。而且盘古顶天立地与天地共同成长。“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些语句把盘古与天地进行比较,突出其身躯高大无比,极写盘古超凡的智慧和力量。两个“万八千岁”揭示了宇宙生成的缓慢过程。文中将创世之功归于巨人盘古,体现了先民对人类自身智慧和力量的歌颂。古史把他出生的时代称做“开天辟地”。
本则神话的第二段用“化”“成”和十三个“为”写盘古“死而不已”,以其整个身躯化育了自然和人类,创造了丰富、美丽、神奇的大千世界。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是古人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对人类始祖的神化,它体现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变”为全文的线索。
2.《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它讲述在鸿蒙初辟的太古时期,“天地玄黄,日月洪荒”,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幸亏女娲挺身而出,整治天地,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才使民生得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艺术地表现出女性在远古社会劳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社会生活里的伟大贡献,是中华民族勇敢、善良、勤劳、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精神的赞歌。
本则神话可分为三个层次:(1)渲染弥天大灾。(2)女娲补天平灾。(3)灾后天下太平。
第一层(往古之时……攫老弱),这一层是故事的开端,交代女娲补天的背景。以四组骈句多角度地渲染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天柱废折,九州断裂,烈火熊熊燃烧,洪水滔滔不绝。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猛兽鸷鸟乘机肆虐,人类濒于生存绝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种灭顶之灾,为塑造女娲的形象作了重要的铺垫,是一种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
第二层(于是……止淫水),这一层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用一组排比句,八个动词将女娲勇敢果决、大无畏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她从容不迫,沉着应对,不知疲倦地兴利除害,使人对这位横空出世的救世女神油然而生敬意和感激。这一层描写采用的是高度浓缩提炼的手法,留干删叶,笔墨凝练,无数可歌可泣的情事与细节,留待读者去想象回味。
第三层(苍天补……颛民生),这一层是故事的结局。用整齐划一的六个主谓短语构成一组排比句,极写天下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展示了伟大女神为人类生存创造的升平世界,进一步颂扬女娲的伟大功绩。
3.《精卫填海》
精卫本是炎帝的女儿,因游东海遭遇风浪,溺水而亡。她愤恨大海夺去了自己的青春,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子,发誓要填平东海,使它不再兴风作浪,危害人类。辽阔无际的大海和力量微弱的精卫鸟之间在形体、气势和能量上形成巨大的反差。但“常衔”却是锲而不舍精神的写照。全文66个字,既描写了精卫的外貌,也交代了她的来历,更突出了她不屈的意志和与自然斗争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故事悲切壮丽,凄美感人。
4.《刑天舞干戚》
刑天是神话中的断头之神,“与帝争神”,可见其叛逆和勇敢,“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表明“争帝”失败。之后作者又以“乃”字使情节急转而下,人物出乎意料地起死回生,并搏斗不息。“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想象奇特,赞颂了刑天至死不屈、英勇强悍、凌厉无前的锐气。全文只有30个字,却能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据学者考证,历史上曾发生过黄帝与炎帝的争斗,而这里的刑天又是炎帝之臣,所以本则神话写的是炎帝与黄帝之争的余绪。不幸的是,刑天的力量太小,小得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人们只是因为他被砍掉了头才叫他为“刑天”。不过也正因为他如此渺小,却敢于和黄帝争神,才使他的人格精神充满了积极而悲壮的魅力。在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赞颂了刑天的精神。
5.《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讲述了夸父追赶太阳的故事,反映了原始人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这篇神话全文不足40个字,却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夸父“与日逐走”、饮“河、渭不足……道渴而死”、“弃杖为林”三个情节,形象生动感人。
故事起笔突兀,直入矛盾冲突白热化的高潮“夸父与日逐走”。这里没有交代“夸父与日逐走”的原因,但联想一下“羿射九日”即可推想太阳酷热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夸父此举实际上也是早期人类与自然搏斗精神的抽象和概括。
虽然“道渴而死”,给人功亏一篑的遗憾,但“入日”(“入日”一种解释是“接近太阳”,说明他与太阳赛跑的目的快要达到了。)已显示了夸父的奋斗过程和成就。虽然“道渴而死”,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但“弃其杖,化为邓林”,却给奋斗者、追求者一个温暖的明证,也给继往开来者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更向人们展示了夸父顽强不屈、死而不已的拼搏精神,激励人们为战胜自然、造福人类而永远奋进。
6.《鲧禹治水》
本则故事是由《山海经·海内经》《吕氏春秋》《淮南子》中的三段文字构成的。反映了远古洪水泛滥给原始人类带来的灾难,记述了鲧的失败和禹的成功,表现原始人类为战胜自然而世代相承、前仆后继、公而忘私、奋斗不止的顽强意志和勤劳、义勇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艺术地总结了原始人类在长期的苦斗中所积累的治水经验。
第一段写鲧为治理洪水,“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触怒了天帝而被杀。可见鲧甘愿替人民冒险,为人民的安定幸福牺牲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鲧复生禹”是一处精彩的想象,使得鲧造福人类的精神后继有人。他的儿子禹继承父志“卒布土以定九州”。从一个“卒”字可以推知禹战胜洪水的漫长而艰苦卓绝的努力。鲧、禹两个平息水患而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父子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段和第三段补叙了禹治水过程中的细节。禹娶妻后“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与《史记·夏本纪》中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样都反映了禹公而忘私的品质。下文“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而使妻子“惭而去”“化为石”则从另一角度突出禹公而忘私,不顾一切,也同其父一样为治理洪水,造福百姓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一句与第一段的“布土”相照应,可以发现禹治水的方法由鲧的堵塞转为堵疏并用,这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治理洪水方法上的飞跃。 1.《盘古开天地》写盘古“一日九变”“日长一丈”,而且“如此万八千岁”,而王逸在给《楚辞·天问》所作注亦云:“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这样夸张叙写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写的目的是赋予神话主人公以非凡的能力,使之具备创世的奇异本领,朴素地揭示宇宙形成的原因。
2.《女娲补天》《鲧禹治水》都以弥天大灾开篇,西方神话《诺亚方舟》亦是以洪水为背景,说明了什么?
这些大灾难不全是虚构和想象。相传商自成汤至盘庚曾几度因水迁都:河宜甲迁相,祖乙迁于邢,阳甲以后迁于河北,盘庚迁于殷。水患成灾,威胁到国都的安定。成汤时期七年大旱,洛坼川竭,煎沙烂石,成汤不得不亲自斋戒沐浴,剪发断爪,素车白马,著布衣,插白茅,以“敬恭神明,宜无悔恕”。殷商时期的另一次大旱是文丁三年,因旱而洹水断流。甲骨卜辞中,还有许多求雨祈年的记载。中西方很多神话故事以弥天大灾为背景,很可能是当时曾发生的强烈的地震、大规模的洪水、持续的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现实投影,说明神话是现实的折射。
3.禹是怎么诞生的?如何理解这个离奇的情节?
禹是在其父鲧的肚子里孕育生成的。鲧的肚子被剖开后,禹即诞生到世上。男子生育虽然不合乎人的生理特点,但这一神奇的想象,在文学和美学上有其多方面合理寓意:第一,说明鲧根治洪水的决心未灭,他把希望寄托在后代禹的身上,具有不屈的精神。第二,说明禹治水既是继承父志,又是反抗天帝、为民造福的行动。第三,说明禹的出生是不平凡的,他必然会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举动,预示着治水的成功。
4.鲧治水用“堙”,禹治水用“布”,两者有无区别?
“堙”的意思是“填塞”,而“布”的意思是“铺开,分布”。“堙洪水”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堵塞洪水”,给人一种被动的感觉。“布土”却能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自由掌控的感觉,或“布土”堵塞洪水,或“布土”疏导洪水,皆有可能。所以说鲧治水用“堵”的办法,而禹治水则堵疏并用。关于禹治水的方法在其他典籍里也有记载,如“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 一、本课的几则神话塑造了不同的形象,例如:开天辟地的盘古,造人补天的女娲,坚强不屈的精卫和刑天,勇往直前的夸父,为民治水的鲧、禹。他们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他们的评价。本题设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情节和重点词句独立思考,把握神话主人公形象的意义。答案不求统一,鼓励独到的个性化的合理见解。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盘 古
盘古之后“乃有三皇”。他是人类的始祖,其位之尊,我们真当顶礼膜拜。盘古生天地中,“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历“万八千岁”,天高地迥,“盘古极长”,可见盘古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在自然界中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盘古在天地间“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他的成长不只表现在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岸英雄,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故事直接表述的是一位神话英雄,从人类发展科学的角度看,这则神话中寓含着人类群体的发展历程。人类的出现、发展和成长壮大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始终以自然为根基,又承受了大自然的挑战。“神于天,圣于地”,与其说是盘古个人的品质,莫如说是人类在艰难的发展中开启自我智慧的幻想。盘古的“垂死化身”,总体来说反映了一种献身济世的崇高精神。盘古把四肢五体,筋脉皮肉,精髓血液,感官齿骨,乃至声气汗流一无保留地奉献出来。比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更见其奉献精神的彻底。人的终结是化为尘土,回归自然,这是科学的,而“气成风云”等又反映出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幼稚。
盘古“垂死化身”而为“风云”“雷霆”“五岳”“江河”“草木”“金石”等自然物所处皆在地,对天的认识有限,故而只及日月、星辰,而且是以眼、发等小物化大物。盘古开天辟地,勇气可嘉,然而更为可贵的是,他也创造了“黎”,并且把这种勇气也注入我们的血液里,从此人类便不再混沌的生,不再混沌的死了。时代需要勇者,勇者创造了时代,我们呼唤勇者时代的来临。
女 娲
传说中的女娲不仅是人类的缔造者,而且还是伟大的救世主。“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这样的环境人民日子怎么过?火灾不减,水灾不息,猛兽鸷鸟不时侵袭,人民怎么活?“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杀黑龙”,“积芦灰”,这是多么强的责任心,多么大的勇气!然而女娲实行起来却冒死历险,千辛万苦都在所不惧。神话中的女娲不只有英雄气概、英雄行为,而且补苍天,正四极,涸淫水,平冀州;灭狡虫,生颛民,英雄业绩斐然。总觉得女娲是一个美化的使者,她是地球的美容师。其实创世难,守世更难,所以女娲的爱尤其可贵,那是母性的魅力,人类因为有了女娲才更显得温暖而美丽。
精 卫
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精卫敢“游于东海”,已经可见她的勇气。她“溺而不返”,衔木石以填塞东海,固然含有个人恩怨,有报复的成分,但是主要还是表现了两种精神:其一,不把自己受害之苦延及他人,发愤除害。其二,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填海任务之重,这与愚公移山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精卫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只令人肃然起敬的鸟。她敢于“蚍蜉撼大树”,“微木以填海”,就贵在一个“恒”字,有时候,人类就需要以自己脆弱的身躯去挑战大自然,这样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我喜欢精卫这一颗单纯而勇敢的心灵。
刑 天
刑天敢于向至高无上的天帝挑战,这种勇气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其目的是“争神”,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对至尊的否定。身首离异,葬之常羊之山,他仍不肯屈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不单是要顽强地活下去,更可贵的是“操干戚以舞”,“猛志固常在”。刑天是一个悲剧的英雄,悲剧在于他生在炎黄时代。也许他在舞动的时候,也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吧!但是我喜欢他的精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与其唯唯诺诺地死,不如亮亮堂堂地生。那份残躯就是精华。
夸 父
夸父是与大自然抗争的神话英雄,他不只有追日的英雄本领,而且投入的精神难能可贵,达到了“入日”的程度。渴饮河、渭尚且不足,反衬出他逐日、入日劳累是常人不堪忍受的。杖化邓林(桃林),还是加了一句英雄不死的神话色彩。更喜欢夸父的“桃林”,尽管“英雄末路”,但那鲜美的桃子,却给后人以甘甜和润泽。这无外乎又给这长跑的健将,蒙上了一层温暖的情怀,悲天悯人,恩泽后生。落红含情,梦归叶蕾。
鲧 禹
鲧治洪水,以息壤堙之,方法固然不当,但他仍不失为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他的失败,为后人积累了经验,此为其一。他“不待帝命”而“窃”息壤并非谋私,这应该说是蹈死不顾的忘我精神使然。帝命禹布土定九州,说明帝尽管为鲧的越权窃壤而怒,杀了他,但是帝毕竟正视了鲧所从事的治水大业。禹受命治水,“不以私害公”,新婚别妻,“复往治水”。关于禹化熊的传说寓意在他治水不仅非常卖力气,有如憨熊,而且面目皆非,生活异常艰苦,但禹皆不以为然。妻见禹“作熊”,“惭而去”,是一个衬笔,禹所经历的痛苦是惨不忍睹的。一语破石,又神化了禹的能力。在治水中鲧“堙”禹“布”,前者失败在违背了治水要疏导的基本规律,禹汲取教训,按规律办事,自然事半功倍,获得了成功。鲧禹都是英雄,父亲更加悲壮,儿子更加大义。父子两人,构成了精神的纽带,生生不息。唯有如此这大地才不会被精神的洪涝淹垮。也许两人合而为一才是社会的进化史。但愿如今的领袖会明白“息壤”的珍贵,和“三过家门”的决绝。
二、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窃天帝息壤的鲧,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偷宙斯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课外搜集有关资料,试比较鲧与普罗米修斯有什么异同。
设此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比较、分析、归纳。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的比较,这是跨国度、跨文化的比较,有一定难度。可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对所占有的资料进行整合,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培养。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洪水是天帝惩罚人类的一种手段。中西神话皆有这一内容。不难想象,在洪荒年代,人类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
鲧受命治水。为了抗洪,解救百姓,鲧不得不去偷息壤。鲧说:“此非寻常之土,名叫息壤。它能够孳生不穷,如子息一般,是上帝御水的宝物,寻常的水,可以用寻常的土地挡它,现在是天降的大灾,非用上帝的宝物决不能治,现在竟被某偷窃来了,这是人民之幸也。”又说:“此物必须偷窃,若先向人说明,或掘取的时候有了人声,掘的人固然立即就死,那块地方亦顷刻遇到大灾,所以不能不用偷窃之法了。”
神话说,鲧是一匹白马,这白马是黄帝的孙子。黄帝就是天帝。
鲧得到了息壤,马上去堙塞洪水。这东西果然灵验,只用少许,便积山成堤。洪水快要平息的时候,息壤被窃的事被天帝知道了。他马上派火神祝融下来,把鲧杀死在羽山,夺走了剩下的息壤。但是,鲧的精魂不死,他的尸体三年不腐。三年之中,他孕育了儿子禹,让儿子具有更大的神力,去完成他未完的事业。
普罗米修斯与鲧的处境有些相似,希腊神的最高统治者宙斯规定:人类必须宰杀牲畜向他祭祀,而且条件十分苛刻。身为人的领袖的普罗米修斯义愤填膺,决定把人类从这种沉重的负担中解救出来。他偷偷登上奥林匹斯山,窃取了火种,带回大地,使备受严寒和饥饿煎熬的人类得到温饱,神王宙斯便派出天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的山岩上,而且每天夜里让一只秃鹰来啄吃他的肝脏。
面对残酷的迫害,普罗米修斯并没有屈服:他的内脏每天重新长好;他的叫喊声使秃鹰惊慌地飞走;他的双眼始终闪着永不熄灭的火焰。
专制的天帝和宙斯对于偷窃他们的宝物的鲧和普罗米修斯不肯善罢甘休,给以严厉的惩罚。但人们所崇敬的并非拥有赫赫权势的天帝和宙斯,而是为人们谋利的英雄鲧和普罗米修斯。
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固然伟大,但鲧更伟大,鲧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远远超过普罗米修斯,鲧为解救百姓于洪水,他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孕育儿子去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我们的先民歌颂的就是这么一种高尚的精神。
教学建议
一、本课因为是神话故事,故事的内容有很多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影视作品等相关媒体中会有所了解,也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在掌握大意上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作为七年级的文言课文,文言词句的量也较多,可以从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入手,布置学生借助工具书做好课前预习,以减轻课堂容量大的压力。
二、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归纳神话富于夸张、想象甚至是幻想的特色和意义,在探讨和质疑、解疑中培养正确阅读神话故事作品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加强对社会及自然和他人的正确认识。
三、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甚至是幻想,利用夸张的手法,添枝加叶地改写或创造性地复述这几则神话故事。




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四课谁解释一下先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2010-09-19 7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全文。 33 2012-02-05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四课全文 69 2017-09-26 初一语文书上册古代诗歌第四课4首课文和注释 ...

七年级下册什么时候开始学河北大厂祁各庄
初一。根据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公布2021年春季开学时间,初一、初二年级3月4日正式开学,学习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有语文数学英语道法历史地理生物全套7本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称人教版。

名家名作(文章,如鲁迅、冰心的文,需要五篇)
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该散文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2、《笑》《笑》是现代作家冰心于1920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展现...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要全
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 1、第一单元: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有人知道紫藤萝瀑布在哪吗?谢谢
(《哭小弟》,《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 《紫藤萝瀑布》赏析《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细的工笔画,就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够...你好!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清新隽永的文章,它在初一上学期的课本里。作者宗璞只不过是根据死藤萝的形状,和丰富美好的想象力把紫藤萝比喻成瀑布罢了!这篇文章你...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七年级生物[下]期末复习提纲 第7章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1、1665年,英国虎克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病毒既没有细胞结构又比细胞体积小得多的生物,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人类流行性感冒、SARS、艾滋病等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2012年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的答案
轻松快乐过寒假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 上册 国标版 )练习一 一. 1.嶙 2.翼 3.糟 4.伫 5.怡 6.毫 7.蹂 8.瓣 二. 1.C 2.轩然大波以泪洗面 匪夷所思 丧尽天良 逍遥法外 提心吊胆 3.如:患难之交 布农之交 车笠之交 一面之交 练习二 二. 1. 宛转 悠扬 自失起来弥漫在...

上海七年级上语文书中的所有古诗
1)《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2)《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高。(3)《杂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4)《春夜...

《海滨仲夏夜》的特点
《海滨仲夏夜》的艺术特色 一、以动映静,化静为动,动静相宜 晚霞、繁星、明月以及灯火,本来都是静态的景物,但作者为了化静为动,用大海滚动着的浪峰来映衬,引导读者透过大海的排排波浪去看它们“闪烁”“滚动”的倒影,使人感到别有一番风味。晚霞的色彩与光亮的变化却是一种动态,作者写晚霞的...

《寒假作业》七年级上册,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的,要答案,2015年的...
《寒假作业》七年级上册,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的,要答案,2015年的。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

和平区19755841859: 《三峡》是哪学期的课文? -
啜勇正清: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 河北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语文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7课 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山东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长春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第二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 浙教版 《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

和平区19755841859: 七年级上语文作业本18课绿色蝈蝈答案 -
啜勇正清: Ling mai tui jian 繁殖 种类 食性 食性 第三节介绍喂养蝈蝈的适宜温度正好和人的体温接近.花纹和构造.持肯定或否定态度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如肯定态度:葫芦漂亮,蝈蝈漂亮,叫声也好听,如今生活好了,这是人们追求生活情趣的表现;否定态度:养蝈蝈比较费事,而且又要随身带着,会影响工作和学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绿色蝈蝈.是按照逻辑的顺序写的.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答:绿色蝈蝈的特征是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生活习性是喜欢吃昆虫,喜欢捉比自己大得多的昆虫而且擅斗.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食物与善斗的习性.

和平区19755841859: 我要初一语文上册第78课的词解
啜勇正清: 堕落:将石抛上空中,回落,那刻. 人的意志不能被低於他的推动,也不会被高於他的推动,因为这是不公道,那必是出於自己.所谓自甘堕落. 点缀 点缀 : diǎn zhuì ...

和平区19755841859: 初一上学期第二单元数学试卷快,随便什么出版社的!1 -
啜勇正清:[答案] [-|98|+76+(-87)]*23[56+(-75)-(7)]-(8+4+3) 5+21*8/2-6-59 68/21-8-11*8+61 -2/9-7/9-56 4.6-(-3/4+1.6-4-3/4) 1/2+3+5/6-7/12 [2/3-4-1/4*(-0.4)]/1/3+2 22+(-4)+(-2)+4*3 -2*8-8*1/2+8/1/8 (2/3+1/2)/(-1/12)*(-1...

和平区19755841859: 初一英语书后面单词表第五单元的单词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初一上册第五单元的 -
啜勇正清:[答案] have 有 soccer英式足球 ball球 soccer ball英式足球 tennis 网球 racker球拍 tennis racket网球拍 ping-pong乒乓球 volleyball排球 basketball篮球 bat球拍 does做 let允许 us我们 play玩 well喔 sound听起来 good...

和平区19755841859: 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有哪几篇课文要背诵书后面没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啜勇正清:[答案] 第五课:童趣 第六课:理想 第十课:《论语十则》 第十一课:春 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 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第二十七课:郭沫若诗两首 课后古诗十首

和平区19755841859: 长春出版社 -
啜勇正清: 省出版社 在自由大路 还有 东北师大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和平区19755841859: 七上语文古诗词 长春出版社 -
啜勇正清: 观沧海 龟虽寿 过故人庄

和平区19755841859: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备课文 -
啜勇正清: 初一上册的课本上要求背的有: 5.童趣 10.论语十则 11.春 14.秋天 15.古代诗歌四首 24.散文诗两首 25.《世说新语》两则 27.郭沫若是两首 老师要求背的有: 1.在山的那边 6.理想 20.山市 23.散步 30寓言四则的后两则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 曹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提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淮 杜牧 浣溪沙 宴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如梦令 李清照 观书有感 朱熹

和平区19755841859: 《三峡》是哪学期的课文? -
啜勇正清:[答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河北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语文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7课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山东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长春出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