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宋光宗的生平 宋光宗有几个儿子

作者&投稿:周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宋光宗的生平 宋光宗有几个儿子~

宋光宗有2个儿子,分别是长子:保宁军节度使赵梃,次子:宋宁宗赵扩。
宋光宗赵惇,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庄文太子逝世后,孝宗认为光宗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想立为太子,但因为按长次轮不到他,所以迟迟没有决定。这时,虞允文为相,请求趁早确立皇太子。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去世。孝宗悲痛欲绝,欲为高宗守孝三年。再加上此时的孝宗对政事心生倦怠,于是打算禅位给儿子赵惇。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受父宋孝宗禅位登基,以次年为绍熙元年。

宋光宗有三个儿子,长子邓王赵挺,次子庆王赵恺,三子恭王赵扩(即光宗),四子早夭。孝宗最先立赵挺为皇太子,但不久病死。按照礼法,庆王、恭王同为嫡出,当立年长的庆王为太子。然而,孝宗认为庆王秉性过于宽厚仁慈,不如恭王“英武类己”,决定舍长立幼,于乾道七年(1171年)二月立恭王赵扩为太子。

  宋光宗有2个儿子,分别是长子:保宁军节度使赵梃,次子:宋宁宗赵扩。
  宋光宗赵惇,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庄文太子逝世后,孝宗认为光宗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想立为太子,但因为按长次轮不到他,所以迟迟没有决定。这时,虞允文为相,请求趁早确立皇太子。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去世。孝宗悲痛欲绝,欲为高宗守孝三年。再加上此时的孝宗对政事心生倦怠,于是打算禅位给儿子赵惇。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受父宋孝宗禅位登基,以次年为绍熙元年。
  光宗皇后李凤娘,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次女,由术士皇甫坦推荐给高宗,聘为恭王妃。她生性嫉妒,经常向高宗、孝宗诉说太子身边人的不是,遭到两宫的训斥。
  光宗即位后病情时好时坏,无法正常处理朝政,这正中皇后李氏下怀。从绍熙三年开始,“政事多决于后”,大权旁落李氏之手。然而,她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参决朝廷大政,权力对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为娘家大捞好处。她封娘家三代为王,侄子孝友、孝纯官拜节度使,一次归谒家庙就推恩亲属26人,172人授为使臣,下至李家门客,都奏补得官。李氏外戚恩荫之滥,是南宋建立以来所没有的。李氏家庙也明目张胆地僭越规制,守护的卫兵居然比太庙还多。李后一门获得的显赫权势、巨额财富,无疑都是其患病的丈夫光宗所赐。
  光宗皇后李氏只生有嘉王赵扩一人,立为太子,本是顺理成章之事,但却受到孝宗的阻挠。可能是因为嘉王天性懦弱,孝宗认为其不适宜继承皇位,相比之下,魏王赵恺的儿子嘉国公赵抦生性聪慧,深得孝宗喜爱。当初光宗取代了二哥赵恺,成为太子,如今孝宗却宠爱赵恺之子,不同意将嘉王立为储君,无形中加深了光宗心中对孝宗本就存在的猜忌,让光宗时时感到恐惧和不安。在他看来,父亲似乎不仅对嘉王的太子地位,甚至对自己的皇位,都是潜在的巨大威胁。在别有用心的李后和宦官们不断离间挑拨下,这种恐惧感逐渐成为光宗挥之不去的阴影,其心理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导致了无端猜疑和极度偏执的症状。他视重华宫为畏途,不再定期前去问安,尽可能躲避着孝宗。天子孝行有亏,臣子劝谏责无旁贷,而臣僚们的这些言行更激起光宗的固执与疑惧,终于引发历时数年的过宫风波。
  光宗病情不断加重,皇后李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生性妒悍,又有着强烈的权力欲。一方面,她独霸后宫,不允许任何女人与她争宠,光宗对此只有忍气吞声,抑郁不乐;另一方面,她视孝宗夫妇为她皇后地位的最大威胁,想方设法离间孝宗、光宗父子,从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光宗的病态心理。
  在过宫问题上,有些大臣对光宗的进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光宗有时也似乎被打动,当时答应了过宫,但一入后宫,就会在李后操控下改变主意,最终也未能成行。一次,光宗在谢深甫等大臣的苦谏下传旨过宫,即将出发之时,李后从屏风后走出来,挽他回去,中书舍人陈傅良出班拉住光宗衣襟,一直跟随至屏后。不料却遭到李后的呵斥,陈傅良只得大哭而出。宗室赵汝愚是光宗较为信任的大臣,对于他的劝说,光宗也是反复无常。
  随着光宗病情的恶化,政局也开始动荡不安,群臣再也无法容忍这个疯子皇帝。绍熙五年(1194)七月,赵汝愚、韩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立嘉王赵扩登基,是为宋宁宗。宋宁宗登基后,尊光宗为太上皇,皇后为寿仁太上皇后,移驾泰安宫。
  宋光宗此时对政权交接尚蒙在鼓里。当他知道后,长期拒绝接受宁宗的朝见,依然住在皇宫之中,不肯搬到为太上皇预备的寝宫里。他对于失去皇位的担心终于应验,病情因此又加重了。与他一同失势的李氏一反常态,对光宗不再像以前一样咄咄相逼,反而有同病相怜之心。她惟恐触动光宗脆弱的神经,常以杯中之物来宽解光宗心中的郁结,还反复叮嘱内侍、宫女,不要在光宗面前提起“太上皇”和“内禅”等敏感字眼。
  庆元六年八月庚寅日(1200年9月16日),光宗患病,八月辛卯日(9月17日),光宗在寿康宫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后葬光宗于永崇陵。十一月丙寅日,上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嘉泰三年(1203年)十一月八日壬申日,加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宋光宗赵惇,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藩邸宫中(光宗把这天定为重明节)。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被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受父宋孝宗禅位登基,以1190年为绍熙元年。

父子不和
光宗历来就与父亲孝宗不和,宋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看望。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看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赵扩主持完宋孝宗的葬礼,就登基做皇帝,是为宋宁宗,光宗死后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

两宋历史上患有精神障碍的皇室子弟并不罕见,如太宗之弟赵廷美、太祖长子赵德昭、太宗长子赵元佐和六子赵元偓,他们的死都与心理疾病有关。这或许是出于某种遗传,加上统治集团内部无休止的勾心斗角,一些皇室成员的人格和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光宗的病态心理源于他对父亲的猜忌和对妻子的惧怕,在位6年间,他的病情不断加重,最后不得不在48岁时退位。光宗在位时间虽短,却在宋代历史上写下了极为奇特的一笔。

不孝之君
孝宗皇后郭氏共生4子,长子邓王赵愭,次子庆王赵恺,三子恭王赵惇(即光宗),四子早夭。孝宗最先立赵愭为皇太子,但不久病死。按照礼法,庆王、恭王同为嫡出,当立年长的庆王为太子。然而,孝宗认为庆王秉性过于宽厚仁慈,不如恭王“英武类己”,决定舍长立幼,于乾道七年(1171)二月立恭王赵惇为太子。有意思的是,孝宗对并非自己生父的高宗谦恭仁孝,而光宗对生身之父孝宗却一直怀着极大的疑惧和不信任。在东宫时,为了稳定储君的地位,光宗尚能对孝宗毕恭毕敬,而一旦登上皇位,父子之间的矛盾便开始凸现出来,并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日益尖锐。

权力中心
东宫历来都是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太子言行稍有疏忽,不仅储君之位不保,而且还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赵惇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入主东宫后,勤奋好学,一举一动严守礼法,对孝宗克尽孝道。孝宗情绪好时,太子也“喜动于色”,反之则“愀(qiǎo)然忧见于色”。孝宗常以诗作赐与太子,不断提醒他继承自己恢复故国之宏图壮志,太子在和诗中也竭尽所能地称颂父皇的功绩,努力表现自己的中兴大志。这种父唱子和无疑使孝宗更感欣慰,太子似乎的确继承了他的英武与志向。

赵惇小心翼翼地在东宫作了十几年孝子,年过不惑,却仍不见孝宗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意向,终于有些耐不住了。一天,太子向孝宗试探道:“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送来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孝宗听出了儿子的弦外之音,答道:“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太子碰了软钉子,从此不敢再向孝宗提及此事,转而求助于太上皇后吴氏(高宗皇后)。他多次宴请太上皇后品尝时鲜美味,太上皇后心知肚明,在某些场合也曾向孝宗暗示过,应该早点传位给太子,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太子还须历练。父亲威严强干,又迟迟不肯放权,这也许已经给太子的心里投下了某种不祥的阴影。

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高宗驾崩,孝宗悲痛欲绝。对高宗的禅位之恩,孝宗一直心存感激,加上自己已年逾六旬,对恢复中原也深感力不从心,因此他一改以往为先帝服丧以日代月的惯例,坚持守三年之丧,既表明他对高宗的孝心,也借机摆脱烦琐的政务。淳熙十六年二月,时年43岁的赵惇终于盼到了内禅大典。孝宗传位于太子后,退居重华宫。他原本希望能像高宗那样,悠闲地安度晚年,却没有料到父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骤然剧烈起来。

登上了帝位的光宗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必要装出“孝子”的模样来讨孝宗的欢心了。即位之初,他还曾仿效孝宗侍奉高宗的先例,每月4次朝见重华宫,偶尔也会陪孝宗宴饮、游赏,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光宗便开始找借口回避这种例行公事,父子间的隔阂逐渐显现出来。

绍熙初,光宗独自率宫中嫔妃游览聚景园。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高宗在世时,孝宗凡出游,必恭请高宗同行,而光宗只顾自己游玩。看到这样的奏章,光宗极为恼火,恰逢此时孝宗遣宦官赐玉杯给光宗,光宗余怒未息,手握不稳,不小心打碎了玉杯。宦官回到重华宫,将事情的经过掐头去尾,只禀报说:“皇上一见太上皇赏赐,非常气愤,连玉杯都摔碎了。”孝宗心中自然不快。另有一次,孝宗游东园,按例光宗应前往侍奉,可到了家宴之时,却仍不见他的踪影。一向搬弄是非的重华宫宦官故意在园中放出一群鸡,命人捉又捉不着,便相与大呼:“今天捉鸡不着!”当时临安人称乞酒食于人为“捉鸡”,宦官们显然语带讥讽,暗指孝宗寄人篱下的处境。孝宗虽佯装不闻,但内心的愤怒与痛苦可想而知,毕竟光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连起码的礼数都没有,作

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帝,改元绍熙。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或"光宗内禅"。
庆元六年(1200年)九月十七日,因病崩于寿康宫,在位5年,终年54岁,葬会稽永崇陵。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上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儿子: 长子:赵梃(保宁军节度使,早亡)
次子:赵扩(宋宁宗)

女儿: 长女:文安郡主 次女:和政郡主 三女:齐安郡主


平乐县17727804122: 有谁知道宋光宗赵敦子女的具体情况 -
夷妹心宝: 长子邓王赵-,次子庆王赵恺,三子恭王赵-(即光宗),四子早夭.孝宗最先立赵-为皇太子,但不久病死.按照礼法,庆王、恭王同为嫡出,当立年长的庆王为太子.然而,孝宗认为庆王秉性过于宽厚仁慈,不如恭王“英武类己”,决定舍长立幼,于乾道七年(1171)二月立恭王赵-为太子.有意思的是,孝宗对并非自己生父的高宗谦恭仁孝,而光宗对生身之父孝宗却一直怀着极大的疑惧和不信任.在东宫时,为了稳定储君的地位,光宗尚能对孝宗毕恭毕敬,而一旦登上皇位,父子之间的矛盾便开始凸现出来,并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日益尖锐.

平乐县17727804122: 冰糖葫芦与哪位古代皇帝有关啊? -
夷妹心宝: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赵停长期生活于深宫,不达世务.即位时,他43岁,却已满头银发了.臣下献上何首乌,说服后能使头发...

平乐县17727804122: 古今中外糖求发展历史
夷妹心宝: 糖球是中国的 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赵敦(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赵敦长期生活于深宫,不达世务....

平乐县17727804122: 冰糖葫芦的来历 -
夷妹心宝: 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 宋光宗,名赵惇(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眘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绍熙年间,宋光宗(赵惇)最宠爱的黄贵妃面黄肌瘦,...

平乐县17727804122: 宋光宗赵惇是个怎样的人呢?
夷妹心宝: 宋光宗的儿子是谁宋光宗的儿子是宋宁宗赵扩,赵扩继承皇位是被朝臣拥戴的,当时的朝政比较混乱,所以最终将赵扩退出来维持局面

平乐县17727804122: 糖葫芦是谁发明的?怎么那么好吃!
夷妹心宝: 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赵停长期生活于深宫,不达世务.即位时,他43...

平乐县17727804122: 南宋 孝宗赵昚有几个儿子? -
夷妹心宝: 总共四个儿子长子赵愭,封邓王宋光宗赵惇为宋孝宗第三子,为孝宗原配郭氏所生.郭氏出身名门,为宋真宗郭皇后外家的六世孙.郭氏在宋孝宗继位前病死,后被追封为皇后.郭氏共生四子:长子赵愭,封邓王;次子赵恺,封庆王;三子赵惇,开始封为恭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第四子早夭.按照宗法,郭氏的儿子均为嫡子,于是宋孝宗先立长子赵愭为太子,但不久后赵愭病死.按照顺序,太子位应该轮到次子赵恺.但宋孝宗更偏爱三子赵惇,认为赵惇“英武类己”,而次子赵恺过于宽厚仁慈,其实就是嫌赵恺窝囊软弱,赵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幸运地立为太子.

平乐县17727804122: 宋朝皇帝有那些人包括北宋和南宋,要他们个人详细资料啊
夷妹心宝: 北宋九位,南宋九位.共18位宋朝皇帝简介 北宋部分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 - 976年... 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

平乐县17727804122: 什么是绍熙内禅?
夷妹心宝: 绍熙内禅,也称宋光宗内禅,是指宋光宗赵惇在绍熙五年(1194年)被迫禅位给儿子赵扩的一起历史事件. 宋光宗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即位,第二年改元绍熙.光宗患病,无法主持朝政,李皇后擅政,拔弄是非,使光宗与其父太上 皇(宋孝宗)长期失和.绍熙五年(1194年) 六月九日,太上皇卒,光宗始终未去重华宫问疾,也不执丧,朝中骚动.赵汝愚通过知阁门事韩侘胄将内禅之意向太皇太后请示.次日,赵汝愚请立嘉王为太子,并且说到光宗批有“念欲退闲”,于是太皇太后应允.七月五日,太皇太后命赵汝愚以旨谕嘉王赵扩即位,是为宋宁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