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儒之战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谏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舌战群儒是什么意思~

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会稽之战”是指历史上的两个著名战役:
1、东汉末年,割据势力间的混战汉建安元年(196)八月,孙策率军进攻王朗盘踞的会稽(治今浙江绍兴),王朗军迎击于固陵(今浙江萧山西),孙策水军初战失利。入夜,孙策军燃火为疑兵,分兵绕道查渎(今萧山境),突袭王朗军之后,攻占朗营垒高迁屯(今萧山境)王朗仓猝迎击,溃败而降。孙策遂夺占会稽。
2、明代,明军在会稽歼灭倭寇的作战。明嘉靖兰十四年(1555)十月,倭寇200余人自乐清(今浙江乐清)登岸后,劫掠台州(今浙江临海)、宁波、绍兴三府及其州县,于十一月由上虞渡曹娥江(今浙江绍兴东)进攻会稽(今浙江绍兴境)。明典史吴成器率军迎击,倭寇大败。十二月,明军在峰县(今浙江嵊州)将其全歼。

  应该是: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

  (词语释义)

  【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其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现在,此词已经成为褒赞能言善辩者的口头词汇。


诸葛亮舌战群儒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赢强的经典战例。赤壁之战的完胜,也是诸葛亮联吴抗曹的胜利,是他制定外结好孙权之策的一次成功实践。这次胜利,保存了早已危若累卵的刘备集团的实力,也为日后刘备立足荆州、进取益州、最终三分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诸葛亮舌战群儒虽不是真实历史,但他说服孙权...

诸葛亮战群儒 时间
这一年初,刘表病死,蔡瑁废长立幼,驱赶刘琦,扶立刘琮,曹操大军南下,追剿刘备,迫降刘琮,于孙权会猎于大江之上,八十三万大军的可怕局面,威震华夏,这时,孙权部下将相不和,有战有降,所以,孙权派主战派鲁肃以吊刘表之孝为名,过江联合刘备,刘备也派出诸葛亮,过江联合孙权。所以,整个赤壁之战,包括刘表死、刘琮降、...

为什么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在金元时期,由于政治的动荡和战乱,医学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却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医学家,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都为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一时期,医学的门户也发生了分化,不同的医学流派和学派开始出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句话的意思是,...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是什么意思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意思是儒者凭借文献来扰乱国家的法制,侠士凭借武力来打破国家的禁令。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游侠列传记》,并非韩非子所说,而韩非子也坚持这样的观点,这是因为韩子非是法家的代表人,他站在法的立场上这样去揣度,秉持着“依法治国”的思想理念自成...

三国孙权的老婆 如何评价孙权 三国里最了不起的女子
八、儒须之战孙权下定决心,联刘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五、赤壁大战两个王夫人:比较受宠的是诸葛家族的老乡琅琊王夫人,她为孙权生下了第二任太子孙和。南阳王夫人为孙权生下了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在潘夫人出现之前,她们都还混的不错。公元233年,为试探新城虚实,孙权三攻合肥。十四、石亭之战三、打...

描述巨鹿之战,焚书坑儒,文景之治。谢谢
一、百家争鸣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也被称为“大争之世”,其核心就是“争”,争领土、百姓及生存空间与生存机会。因为周王室的衰弱,对众多的诸侯国失去了控制能力,导致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你争我夺的争斗,而这些诸侯国为了让自己能够继续存在及强大下去,开始对强国方式进行思考及变革,而这些诸侯国的...

舌战群儒的故事梗概?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

孙权生平最恨的人有哪些,曹操未能上榜,有一人是孙权最大的克星?_百度...
被他这样羞辱自然是气不过,但是有没有办法针对她或者是打她,所以说只能憋着一口气。孙权也讨厌诸葛亮,诸葛亮这个人太聪明了,只要是敌方的人,基本上没有不讨厌他的。当时诸葛亮去舌战群儒的时候,孙权本来想给诸葛亮一个下马威,结果没想到诸葛亮一个人把他所有的军师都给打败了,你说这气不气人...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是什么意思?
韩非子作为一名有名的思想家,他曾经在《五蠧》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纪"。意思就是说读书人通常靠写文章靠散播思想去扰乱法纪,而习武之人通常用武力扰乱朝纲。韩非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古往今来,文人和武人若要反抗或者扰乱法纪,都是要利用自己擅长的事情去做的。一、...

翻译文段舌战群儒
信虽然不是每战必胜,但在“国家大计,社稷安危”上,是有主 见的。“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 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将矛头直刺张昭等一班 主降派,使对方无法招架,取得了第一场论辩的胜利。第二场是诸葛亮和虞翻的论辩。争论的焦点是:说刘备...

尤溪县15964632908: 舌儒之战是什么意思 -
伍服达贝: 应该是:舌战群儒舌战群儒(词语释义)【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其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现在,此词已经成为褒赞能言善辩者的口头词汇.

尤溪县15964632908: 舌战群儒是什么意思 -
伍服达贝: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映了商鞅决定打破常规,实行变法改革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商鞅舌战群儒,取得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开始变法.措施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废除旧贵族特权;废分封,行郡县制.变法后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商鞅通过论战,击败了顽固派,最终开始变法.

尤溪县15964632908: 舌战群儒的历史意义 -
伍服达贝: 历史意义:充分说明了辩论的重要性,同时也标明了说客的地位.在古时候的百家争鸣的年代,这一点尤其突出.张义苏秦是为代表.到了三国时期的诸葛,把这个推向了高峰.言是武器,他的作用有时比刀枪更管用.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舌战群儒:故事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尤溪县15964632908: 成语舌战群儒是什么意思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其故事 -
伍服达贝: 诸葛亮 舌战群儒 拼音: shé zhàn qún rú 解释: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尤溪县15964632908: 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主要内容800字,详细讲述一下,希望最后有自己的感受,谢谢你长这么好看还回答 -
伍服达贝: 舌战群儒的历史背景:当时刘备面临着曹操的击杀,居无定所没有落脚之地,诸葛亮提出了东合孙权的策略,其意义为联合东吴的兵力两家修好共同抵御曹操的来犯,因为当时曹操的实力远远超过与各路诸侯,而曹操一统天下的心人人皆知,如...

尤溪县15964632908: 舌战群儒的典故``要说出这个故事 -
伍服达贝: 第一场是诸葛亮与张昭的论辩.张昭等人认为孙、刘是无法抵抗 曹操的,诸葛亮此行的目的是要借东吴的力量抵抗曹操,保全自 己.要阻止诸葛亮劝说孙权,办法之一就是找出诸葛亮的破绽, 抓住他的把柄,杀去他的锐气.所以,他首先提出...

尤溪县15964632908: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6课《舌战群儒》全文翻译 -
伍服达贝: 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个是白话文,跟现代文差不多的,还需要译文吗?原文: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

尤溪县15964632908: 跪求 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 舌战群儒 -
伍服达贝: 起因:建安十三年.曹操起大军南下,刘表病逝其子刘琮献荆州予曹操,曹操派精骑五千于长坂坡击败刘备,刘备败走汉津口,希望与江东孙权联合抗曹.此时江东集团也迫于曹军南下的压力产生了两种观点,一派主降,一派主战,于是孙权派鲁肃来江夏探听刘备消息,刘备于是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先见过了东吴主降派的群儒. 经过:诸葛亮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教训了群儒 结果: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在之后的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军,曹操率残军逃回北方,从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尤溪县15964632908: 诸葛亮舌战群儒 -
伍服达贝: 当时刘备被曹操追杀带着百姓从新野逃往江夏,也就是刘琦的属地,可是曹操当时的大敌就俩,一个刘皇叔一个就是东吴孙权,诸葛亮隆中对就说过不要与东吴为敌要联盟,当时正好鲁肃来江夏,诸葛亮就跟着鲁肃去东吴说服孙权 搞一个孙刘联...

尤溪县15964632908: 口舌之战是什么意思 -
伍服达贝: 一般说是“口舌之争”,意思就是口头上争论对错,简单说是吵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