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的历史记载

作者&投稿:主父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重阳是谁?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王重阳(1112~1170)

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 。入道后 ,改名� ,字知明 ,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 47 ,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 ,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 2 年。三年 ,功成丹圆 ,迁居刘蒋村 。七年 ,独自乞食,东出潼关 ,前往山东布教 ,建立全真道 。其善于随 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 。收弟子 7 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 。十年携 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 ,卒于开封途中 。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为必修经典 ,认为修道即修心 ,除情去欲 ,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其死后三年间,全真道传教范围波及关中、河南、河北、山东大部分,遍于社会上下各阶层。在组织上、理论上为全真道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即重阳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

补充
自呼王三(排行第三)或王害风(意为疯子)。陕西咸阳人。累世为地方大族。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金天眷初年应武选,中甲科。任气好侠,不治家业。相传48岁时于甘河镇遇仙,得修炼真诀,悟道出家,曾在终南山筑墓穴居,自称居处为“活死人墓”。金大定七年(1167)抵山东,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今蓬莱)、莱州(今掖县)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传道说法。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为徒。大定九年十月,与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四人西归,次年一月殁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葬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
王重阳糅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的经典。他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也不信白日飞升之说。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修心,务必除情去欲,达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即“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有。王重阳(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 王重阳
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   
中国宋代道士。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47 ,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

王重阳出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出身门阀。1125年金灭北宋,其后关中地区由傀儡政权刘齐管辖,王重阳想应试,进入咸阳府府学,成为诸生。1137年金废齐,1138年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改名德威,字世中武举状元后改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嚞,字子明,道号重阳子,以号行。金正隆四年(1159年)隐修终南山,在鄠县刘蒋村(今陕西户县境内)附近掘地为穴,居于其中修道,榜其所居为“活死人墓”。数年后,得吕洞宾真传,在关中广收门徒,组织建立了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后又云游四方,在山东、河南等地传道,其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被称为“全真七子”,遵从师命,各立门户,分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蝓山、华山、清静七大流派,徒众遍布全国。金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阳飞升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弟子将其灵柩运回鄠县,葬于刘蒋村侧,该地后来被天下道教徒尊称为“祖庵”,即今户县祖庵镇重阳宫。其著作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等。全真教在元代大盛,世祖、武宗分别追尊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和“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历史上全真道与正一派无疑同属道教,但开始它并不认同原有各派。时间早的《郝宗师道行碑》的碑文写道:道家者流,其源出于老庄,后之人失其本旨,派而为方术,为符篆,为烧炼,为章醮,派愈分而迷愈远,其来久矣。追乎金季,重阳真君,不阶师友,一悟绝人,殆若天授,起于终南,达于昆备,招其同类而开导之,锻炼之,创立一家之教,曰全真。其修持大略以……苦己利人为之宗。……老庄之道矜是乎始合,重阳唱之,马、谭、刘、丘、王、都六子和之,天下之道流祖之,是谓七真,师其一也。 全真教它是弘扬老庄的,但对“符篆、烧炼”各派道法持否定态度 。




重阳节的来历及文化
1.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它在西汉时期开始普及,并在唐代达到鼎盛。据史料记载,古人于季秋九月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以感谢天帝和祖先的恩德。2.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即重阳节。"九"在易经中被定为阳数,因此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或重九。在这一天,人们有出游赏景、登高...

重阳节的历史故事
重阳节的历史故事 重阳节的历史故事,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在民间过重阳节有很多的习俗和活动,也相传着很多有关重阳节的历史故事,下面来看看重阳节的历史故事。重阳节的历史故事1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

重阳节在历史上都有哪些史实体现?
重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到汉代,也有相关的史实记载...

重阳节的发展历史
且文化内涵更加丰富。8. 现代社会中,重阳节依然备受重视,人们通过传统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健康长寿的追求。9. 政府和社会团体也会举办庆祝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10. 总之,重阳节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重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时代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

重阳节的来历起源
重阳节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它源于对天象的崇拜,并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季秋丰收的祭祀节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所谓的“重阳”,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因为《易经》中将“九”视为阳数,两个“九”相重叠,象征着阳气的盛极。重阳节最初在皇宫中流行,后来传播到民间。三国时期,重阳...

重阳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菊花是中国的名花,是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高洁、质朴的品格,才有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也写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

重阳节的历史由来
1. 重阳节的由来之一源于《易经》。《易经》中提到,九是阳数中最大的一位,而九月初九双九重叠,因此得名重阳。古人认为双九象征着寿命长久和健康长寿,因此九月初九成为了重阳求寿的活动日。2. 重阳节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的祭天活动。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人们会进行祭天祭祖的活动。到了...

重阳节历史
重阳节历史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

重阳节,九九重阳最早在春秋战国时的 著作中被提到
节日的起源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1、节日之由来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

巴塘县18243086784: 请介绍王重阳王真人的平生事迹 -
慈岚内消: 生平简介: 王重阳(公元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 ? ,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咸阳刘蒋村人,家富,早年为儒士,齐阜昌年间应礼试,未中,金熙宗天眷初年再应武举试,终中甲科,作征酒小...

巴塘县18243086784: 王重阳是什么朝代? -
慈岚内消: 历史上的王重阳是全真道创教祖师,陕西咸阳人,生于公元1113年,卒于公元1170年.宋朝时间(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其中北宋:960年--1125年,南宋:1127年--1279年).如果按照生辰来算,王重阳是北宋人;1125年后金国南下后,王重阳家乡所在的咸阳其实已沦为金国地盘,这个时期他就是金国人;1127年南宋成立.

巴塘县18243086784: 谁有比较完整的王重阳资料啊? -
慈岚内消: 王重阳(1112----1170),金代道士,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道教炼师.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之后改名嘉,字知明,号重阳子.其家本咸阳著姓,迁居终南山刘蒋村.幼好读书,自稚不群.弱冠修进士业,系京兆学籍,...

巴塘县18243086784: 历史上真有王重阳这个人吗 -
慈岚内消: 确有此人,王重阳(1113年 —1170年),宋朝道士,京兆咸阳人(今陕西咸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因参加武举而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嚞(或喆),字知明,号“重阳子”,以“害风”为自称. 是全真道的开创者,被尊为“北五祖”之一.

巴塘县18243086784: 历史上真的有王重阳这个人吗? -
慈岚内消: 有啊!王重阳是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出名的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王重阳揉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认为“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著作有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巴塘县18243086784: 历史上有王重阳吗? -
慈岚内消:历史上确有王重阳其人,他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立者,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

巴塘县18243086784: 张三丰和王重阳是什么关系? -
慈岚内消: 王重阳出现在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里面,生活的年代是北宋时期,(郭靖和杨康的名字的第二个字连起来是靖康之耻,这个在初中的历史书中有间断的介绍)王重阳生活的比他们早很多,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王重阳得到了“中神通”...

巴塘县18243086784: 请介绍真实历史中的王重阳是个怎么样的人? -
慈岚内消: 王重阳(1112~1170)中国宋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 ,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

巴塘县18243086784: 王重阳考中举人是在什么时候? -
慈岚内消: 王重阳祖师第二次应进士时,时间是公元1138年,也就是宋高宗绍兴八年、金熙宗天眷元年,这个时候王重阳祖师已经是二十七岁的成年人了.王重阳,是全真派创派祖师,天下五绝之首的“中神通” ,身材甚高, 腰悬长剑,风姿飒爽,英气勃勃,飘逸绝伦.是“老顽童”周伯通的师兄“全真七子”的师父.也是一个独步武林的奇才,天资聪颖,武功造诣深不可测,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世称“天下第一”.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败后出家修道,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学玄门正宗”的美誉.在“华山论剑”之时,力挫四绝,夺得“天下第一高手”之称和道家至高的武学宝典《九阴真经》.临终前更以“一阳指”重创“西毒”欧阳锋,使之数十年不敢踏入中原.

巴塘县18243086784: 历史上真有王重阳穴居“活死人墓”,是为了女人吗 -
慈岚内消: 王重阳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咸阳大魏村人,属于“富二代”类型的人物,其家为当地富豪,家业丰厚,自幼享受荣华富贵,直到33岁仍功名无成,随后,他开始贪食耽睡,借酒浇愁.王重阳48岁时(即公元1160年),传说这一年六月,他在甘河镇甘河桥上,遇二仙点化,从此出家入道.一年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两年后,王重阳出关,在此不远处结庵布道.几年后,他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