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90 年代世界局势

作者&投稿:徐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例3】20世纪80-9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

  雅尔塔体系实际是美苏两分天下,这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而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又是冷战。因此三者实际是同一问题不同角度的称谓。

  一、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所谓雅尔塔体系(或称雅尔塔体制),简言之就是美、苏、英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4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而所谓格局,是指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世界格局就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二者的关系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它的建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的签订);同时,两极格局的形成又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两极格局的形成从属于雅尔塔体系。根据这一章教材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图示:
  |→中间力量
  雅尔塔体系→| |→冷战局面
  |→两极格局→|→热战
  |→缓和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
  世界两极格局,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其特点是:政治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的斗争,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帝国主义阵营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在全世界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则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团结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同帝国主义进行坚持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早在1947年,美国就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为此,美国为首的15个西方国家于1949年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在美国控制下,“巴统”长期对社会主义各国实行封锁禁运。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彼此的合作,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与西方的民间贸易;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两大集团强烈对抗;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两大阵营内部一元结构、一个中心;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三、两极格局的动荡、分化和改组
  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世界局势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这一时期,影响世界形势发展的重大事件有: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60年代的中苏论战、国际共运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1961年民主德国筑起柏林墙;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1965年美国扩大对越战争,局部战争开始;1964年中法建交,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1956年和平共处;1967年的第二、第三次中东战争;1955年的亚非会议、1961年的不结盟国家第一次首脑会议、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等。其原因和表现为:对抗中出现缓和,局部的危机、热战与和平相互交织,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崛起。

  四、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60年代末70年代初,信息技术革命在美、日、西欧兴起,逐渐席卷全球,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导致了一些国家的兴衰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美苏实力相对下降;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提出“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国际国家”地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越来越大的作用,中美建交打破了旧的中、美、苏战略格局;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两极格局开始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主要因素有:1.苏联解体,美国实力相对下降,霸主地位衰退;2.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西欧国家实力相对上升。3.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五、两极格局的终结
  教材和大多数专著都把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作为两极格局(也是雅尔塔体系)结束的标志(当然确切的说法是指后者)。主要理由是:它们与西方国家之间两种政治制度的对立、两种思想体系的斗争已经烟消云散;“华约”和“经互会”宣告解散,欧洲两大军事和经济集团的对立不复存在;两德统一,苏联陆续从德国东部撤军;俄罗斯尽管继承了苏联的主体和在联合国的地位,但已不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不能再作为世界格局中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一极。另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的终结和两级格局的瓦解不是同一个概念。雅尔塔体系的原始宗旨之一,就是确定对法西斯德国的分区占领,1990年10月,德国统一,雅尔塔体系自然终结。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为缓和劳资关系所采取的激励制度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职工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制度;(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普遍走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即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来提升经济竞争力,通过福利制度改革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释放经济活力,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五)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东欧剧变 自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短的时间 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东欧各国的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 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党内出现了反对派,它与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二是执政党在 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下,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 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三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通过不断制造动乱,施加压力,使执政党陷入困 境,然后取得政权,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 80年代初,波兰政府为摆脱经济困境,大幅度提高肉类价格,引发了许多城市的工人罢工,产 生了以瓦文萨为首的团结工会;团结工会得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不断挑起罢工,导致局势动荡。 波兰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使局势平稳下来。“战时状态”结束后,由 于经济得不到根本好转,局势继续动荡,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威信大为降低。 1989年,波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的方针,与团结工会举行圆桌会议。会议达成了关 于团结工会合法化、进行议会大选等协议。在大选中,波党失利,团结工会获胜,组织政府。团结 工会上台,标志着波兰政治经济制度的剧变。 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长期保持稳定的民主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这时,德国统一 社会党中央领导更换,随后党的方针改变:承认反对派组织“新论坛”为合法组织;政府宣布开放 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决定实行多党制。第二年春天,称为“德国联盟”的三个反对党 联盟在大选中获胜。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柏林墙打开后,大批民主德国公民前往西柏林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因抗议解除一名持不同政见的神父职务举行的群众 示威,演变成骚乱。不久,布加勒斯特也开始了骚乱,军队倒戈。外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齐奥塞斯 库被捕,并被秘密处决。救国阵线委员会取代罗马尼亚共产党执政。 罗马尼亚政局的剧变 此外,在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都发生了政 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的类似事件。 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所谓雅尔塔体系(或称雅尔塔体制),简言之就是美、苏、英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4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而所谓格局,是指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世界格局就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二者的关系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它的建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的签订);同时,两极格局的形成又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两极格局的形成从属于雅尔塔体系。根据这一章教材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图示: |→中间力量 雅尔塔体系→| |→冷战局面 |→两极格局→|→热战 |→缓和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 世界两极格局,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其特点是:政治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的斗争,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帝国主义阵营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在全世界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则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团结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同帝国主义进行坚持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早在1947年,美国就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为此,美国为首的15个西方国家于1949年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在美国控制下,“巴统”长期对社会主义各国实行封锁禁运。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彼此的合作,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与西方的民间贸易;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两大集团强烈对抗;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两大阵营内部一元结构、一个中心;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三、两极格局的动荡、分化和改组 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世界局势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这一时期,影响世界形势发展的重大事件有: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60年代的中苏论战、国际共运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1961年民主德国筑起柏林墙;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1965年美国扩大对越战争,局部战争开始;1964年中法建交,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1956年和平共处;1967年的第二、第三次中东战争;1955年的亚非会议、1961年的不结盟国家第一次首脑会议、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等。其原因和表现为:对抗中出现缓和,局部的危机、热战与和平相互交织,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崛起。 四、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60年代末70年代初,信息技术革命在美、日、西欧兴起,逐渐席卷全球,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导致了一些国家的兴衰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美苏实力相对下降;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提出“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国际国家”地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越来越大的作用,中美建交打破了旧的中、美、苏战略格局;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两极格局开始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主要因素有:1.苏联解体,美国实力相对下降,霸主地位衰退;2.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西欧国家实力相对上升。3.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五、两极格局的终结 教材和大多数专著都把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作为两极格局(也是雅尔塔体系)结束的标志(当然确切的说法是指后者)。主要理由是:它们与西方国家之间两种政治制度的对立、两种思想体系的斗争已经烟消云散;“华约”和“经互会”宣告解散,欧洲两大军事和经济集团的对立不复存在;两德统一,苏联陆续从德国东部撤军;俄罗斯尽管继承了苏联的主体和在联合国的地位,但已不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不能再作为世界格局中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一极。另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的终结和两级格局的瓦解不是同一个概念。雅尔塔体系的原始宗旨之一,就是确定对法西斯德国的分区占领,1990年10月,德国统一,雅尔塔体系自然终结。


丰都县17014169311: 20世纪90年代 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认为在处理国际事务应把握怎样的原则 -
井牵复方:[答案] 变化:冷战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从两极化向多极化发展简单说,就是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也就是所谓“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日本、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把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吧.(利用科技革...

丰都县17014169311: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
井牵复方: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丰都县1701416931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 )①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 -
井牵复方: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注意题干中的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此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中,故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丰都县17014169311: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井牵复方: 变化: 简单说,就是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也就是所谓“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日本、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影响 总的来看,...

丰都县1701416931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什么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什么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
井牵复方: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丰都县170141693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的格局分别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是一道大题,请仔细答, -
井牵复方:[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准的世界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两极格局; 20世纪90年代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丰都县170141693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
井牵复方:[答案] 世界多局化…由于经济发展与苏联解体!两个超级大国变成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合作变强,使之形成一个超级大国和多个强国

丰都县17014169311: 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
井牵复方: 20世纪20年代还处于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进入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 的格局.

丰都县17014169311: 简述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井牵复方: 多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走向多极化.二战以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来看,虽然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力量中心,大国间力量对比的差距趋于缩小,中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角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极,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仍旧没有从根本上动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