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民主化进程中,英、美、德、法各选择了怎样的民主体制?帮下忙啊 跪求答案,详细的阿..

作者&投稿:辕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英、美、法、德的民主政治化进程~

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代议制度的确立是人权对抗神权和王权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中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
君主立宪制较封建君主专制有着本质的不同,是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在1832年的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后,工人、贫民仍被排挤在政治权力之外。通过学习,让学生辩证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迈出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第一步。因此在英国“光荣革命”后,要想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课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叙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即英国代议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
本课在知识结构上可以分成两大部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经过和英国在19世纪中后期民主政治的发展及所呈现的新特点。其中,前者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完善等几个部分的描述来展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
【“光荣革命”】本目主要是概括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的过程,为同学们了解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一个政治背景和历史延续性的铺垫。
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封建制度走向没落,而资本主义因素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在经济上摆脱束缚,在政治上拥有统治权。他们利用其把持的议会与国王展开夺权斗争,与当时专制的斯图亚特王朝矛盾急剧尖锐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颁布的《大抗议书》,便勾勒出了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目标。
内战中,新贵族出身的克伦威尔改组了议会军,大败国王军队,把革命推向了高潮。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5月,共和国成立。这一革命成果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革命的既定目标,但是只有这样才可能沉重的打击封建势力,才可能最终实现革命的最初目标。正如恩格斯所说:“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直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稳定政局,阻止人民将革命推向深入,急需集权政治。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军事征服起家的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建立起了独裁统治,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同时又暴露了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保守性,阻碍了英国的民主进程。
克伦威尔死后,出于同样的目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惜向封建势力妥协。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这体现了英国当时的国情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情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了反复。
但是,复辟后的斯图亚特王朝没有按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设想去进行统治,而是积极复活革命前的一切反动措施,其后退幅度已经超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容忍范围,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经过革命取得的利益,于是议会迎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即位为英国国王,让他来按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志进行统治。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革命最初的既定目标,确保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因此是一场胜利的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国王,大大削弱了王权,这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的产物,是与当时英国国情及革命领导力量的构成相适应的,是切合实际而且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限制王权的法案】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与封建君主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议会立法主宰国家,国王只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必须执行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为此,“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把实际的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从而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第一个阶段。
这些法案包括: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嗣位法》(即《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都对王权做了具体的限制,同时把国王继承权、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都掌握在议会手中。君权衰落、议会权力的增长成为这一时期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君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再也恢复不起来了。
【小密室的演变】这一目主要介绍了英国责任内阁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夺权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和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只是一个虚君;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行使行政权,但必须对议会负责;议会除立法、财政大权外,还拥有了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某些权力,并享有了立法权,但是行政权还掌握在国王手中,并直辖一个最高的行政机关——内阁。内阁的主要大臣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18世纪初,自乔治一世开始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的惯例,并且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也成为惯例,这样议会的行政权力大增。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至此,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制便形成了。
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从而建立起了英国式的代议制度。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本目旨在加深学生对英国代议制度的全面了解。议会选举规则的本身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而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又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随时代而不断推进的具体表现。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议会的选举规则因袭的仍是中世纪的选举制度,选举权严格受财产限制,而被选出的议员大多都是贵族和大资产阶级。
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参与国家政权。而广大工人则为了争取普选权,也积极投入斗争,成为工业资产阶级的有力支持者。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和选举权,这是资产阶级对土地贵族的一次重大胜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当然这次改革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工人、贫民仍无选举权,充分表现了民主的阶级性。
此后,英国又进行了1867、1884年的议会改革,使民主政治在资产阶级的范围内不断向前推进,议会选举更趋民主化,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英国议会的“第三院”】本目讲述的是:英国式的资产阶级代议制随着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所呈现出的一个明显特点——行政权力的膨胀。
19世纪后期,英国也开始向帝国主义时代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出现,使英国面临着更为激烈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在政治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加强行政权力,就是其表现之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开始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并掌握了一部分的立法权,而且还在议会那里篡夺了财政权,出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
美:国的民主政治,正是在这八十年中完成了奠基的,美国黑人为美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美国早期的奴隶制
美国立国后八十多年(比新中国的历史还长!)的“奴隶制”的历史,则证明现代的宪政民主政体同样也逃脱不了这个历史规律。
那么,为什么民主初期的美国要保留“奴隶制”呢?这要从美国的种植园经济谈起。十八世纪下半叶的美国还是一个几乎纯农业的国家,农业是这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在美国农业生产中,棉花、烟草是最重要的作物。美国的棉花是英国纺织业的原料来源之一,也是美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货物。熟悉农业生产的人都知道,种植棉花与种植小麦等其它作物不同,棉花的种植、不间断的田间管理和采摘是非常消耗劳动力的,几乎没有“农闲”的时间,(1)当年美国颁布《宪法》时这个国家人口不过四百万人,地广人稀,而南方的种植园面积很大,同时劳动力又奇缺,假如棉花种植者雇佣自由劳动力来种植棉花,那么奇缺的劳动力将会抬高工资价格,棉花生产的成本将会大大提高,这将削弱美国棉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黑奴种植棉花和烟草在经济上是划算的,这就是美国早期农业使用黑奴的原因,这个原因与美国当时的国情密不可分,非常独特,因而它是合理的,是有利于美国的物质自由的。美国立国的精髓就在于她追求的是自由而不是民主,这种自由,毫无疑问是包括“物质自由”的,这就是说不管采用什么政体,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绝不能妨碍“物质自由”。美国人是彻头彻尾的“物质主义”的民族,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讲究实际的,从现实出发。美国人从不被玄妙的理论迷到,美国采用民主政体,是为了保障白人的“精神自由”,而要为了要维持民主政体,在那个物质不发达的时代美国就有必要牺牲黑人的“精神自由”。
1787年,美国十三个州的代表齐聚费城,在讨价还价的争吵中开始制定美国宪法,这部宪法是《独立宣言》的法律化,在有关宪法条文的讨论中,有一件事困扰着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那就这个国家南方各州的“黑人奴隶”,按照《独立宣言》的原则,这些黑奴毫无疑问应该得到解放,但是这却引起了南方各州代表的强烈反对,他们甚至威胁要退出联邦。在这种情况下,南北双方有关奴隶的问题上,达成了三条妥协。宪法第二条第九款,第四条第二款实际上就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的(2)。当时南北双方达成的妥协归纳起来,实际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在禁止进口奴隶的问题上,合众国给了南方二十年的缓冲期。第二个部分是,在如何以及何时解决殖民时期遗留的奴隶制问题上,联邦政府承认无权对各州作出强制性裁定,而是由各州自己立法解决。应该说,这反映了美国建国时的推崇自由平等精神的大势所趋,但也承认“奴隶制”对美国经济的重要作用。当时马萨诸塞和宾夕法尼亚州在独立之前就废奴。而在美国宪法所限定的禁止进口奴隶的1808年限期之前,几乎所有的州,都已经纷立法禁止进口奴隶。不少州在立法之前,就已经事实上停止了奴隶交易。只有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在立法之后,仍然有违法的进口奴隶的事件发生。
十九世纪初,一种新的效率更高的轧棉机的广泛采用反而促进了南方的奴隶制的兴旺发展。因为以往轧制棉花时都采用手工的方式,效率极低,这样生产再多的棉花也来不及轧制,所以农场主们都无意扩大棉花生产,这样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有限,这对废除黑奴制是有利的。轧棉籽机的诞生,使得棉花一下子成为美国南方的诱人的财富。农场主们纷纷开辟大量土地种棉花,因为土地与当时的人口相比,几乎是无穷尽的,所以保留奴隶制,维护奴隶制就成为南方种植园主的根本利益所在。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让他废奴,在他看来,就跟下一纸通令不准他发财的意思是一样的。1820年后,(3)随着棉花成为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奴隶制不旦没有被废除,反而日益巩固了下来,并且兴旺发达。
在谈到美国奴隶制时,是黑人而不是白人当奴隶这件事是意味深长的,那个时代的种族歧视普遍不把黑人当正常人看待,黑人当奴隶一般不会引起白人的“平等”的联想。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当时美国没有黑人,假如农场主使用白人当奴隶或农奴,那美国就必须要采用专制政体,美国的宪政民主政治就不会发展起来,甚至连《独立宣言》里的主要内容也不会有,历史上俄皇叶卡捷琳娜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失败就是一个例证。
美国奴隶制的废除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物质自由”己前进到了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这时由于西部大开发,北方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南方的棉花农业经济在美国总体经济中越来越占很小的比例,己不再重要,在北方工业文明面前,南方种植园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奴隶制己日益显示出它不合理的和丑陋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废除奴隶制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也可以这样说,奴隶制己完成了它在美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历史使命。
美国的民主政治,正是在这八十年中完成了奠基的,美国黑人为美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奴隶制也是一种“专制”,或变形的“僭主制”。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走向民主政体之前,都必须要经历这样一个“专制”的或“僭主”的时代,当然不一定是奴隶制。只有经历了这一时代,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物质自由、高素质的人民和成熟的公民社会,民主政治才能顺利地发展。那些企图绕过“专制”或“僭主”的时代,试图一步到位建立民主政体的国家,自由的发展规律将迫使他们补上这一课,躲是躲不过去的。中国辛亥革命的失败,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动乱、腐败和政变,印度的危机,韩国、台湾的民主历程,都是这个规律的验证。而今天中国的高速发展,则为未来的宪政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法:法国的民主过程:一是屠杀,二是动乱,持续160年。
第一个80年,两次帝制,两次君主立宪,三次共和。法国人1789年攻打巴士底狱,3年后废除国王,建立共和。整个民主过程经历的是一次次屠杀与暴乱。先是大革命初期,杀了很多贵族和庄园主。杀掉贵族和国王后,整个法国成了没王的蜂,革命派互相屠杀,革命期间的领袖人物基本上都被对立派系杀掉。建立第一共和的罗伯斯皮尔也被杀。
面对乱局,人民呼唤强权,重整国家。拿破仑的出现给法国带来希望,他几年后称帝。拿破仑要在欧洲推行法国式的民主政体,侵略很多国家,英,奥,俄等君主立宪制国家,担心法国的人民革命传播到自己国家,联合攻打法国,拿破仑最终战败被流放。后面法国又几经帝制和共和,全国一片喊杀之声。这80年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屠杀。其状况类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不同派别互相杀。人人都声言自己代表革命,别人都是复辟倒退。革命者将法国落后于英国的原因归结于文化,进行大批判大毁灭。文物古迹被严重破坏。与中国文革不同的是,整个法国已成为没王的蜂,无法建立一个强势的政权,结束暴乱。暴乱剧烈,持续时间80年。
在人类历史上,法国,俄国,中国这三个大陆国家的知识分子,最热衷革命。这三个国家都是因为经济落后而出现革命,希望通过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新制度实现经济腾飞。而实际上,这三个大陆国家贫穷的主要原因是,大陆国家,农业社会,人口太多。革命虽然推翻了旧王朝,但并不能改变其人口太多和农业社会的面貌,导致更多的革命。
大致的过程:
1789年攻打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开始大屠杀。参加者主要是社会底层人民。法国革命推翻旧王朝,发表人权宣言,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1791年实行君主立宪,国王保留行政大权,颁行以人权宣言为序言的宪法。但以罗伯斯比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对此不满,杀掉国王,废除君主立宪。
1792年建立共和政体,为法拉西第一共和,强化议会权力,强化专政机构。权力斗争加剧,屠杀不断。
1799年10月,拿破仑执政,史称共和第一执政。
1804年,拿破仑称帝,强化中央集权。拿破仑被俘后,波旁王朝仿效英国实行两院制议会。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保留君主立宪,扩大议会权力。
1848年,成立第二共和。
1854年,路易。波拿巴政变,解散议会,成立第二帝国。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恢复共和。
1875年,正式建立第三共和。
第二个80年1875-1940年,总结一个词,就是乱。
由于实行议会至上,国家难以形成统一意志,政府天天倒台。从1870年恢复共和到1934年的64年中,内阁重组88次。二战后的第四共和,1946年到1958年12年时间换了25届政府。
法国的民主宪政很有名,不是因为它有效,而是因为它的不稳定。1958年,戴高乐主持修改宪法,加强总统权力,削弱议会权力,第五共和成立,法国政治走向稳定。
各国的民主政体各不相同,关键是要适应于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法国经历160年才找到了一个稳定的政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有些人认为美国的就是最好的,完全是由于崇美导致的偏见。
通过英美法漫长的民主过程,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本身是拒绝人民当家做主的,是工人运动改造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本身是拒绝人人平等的,是工人争取来了公平的投票权力。但由于财富决定身份,财富决定机遇,即使给工人以投票的权利,也只是一个民主的形式而已。选举的过程从提名到议题到舆论,完全是由有钱人操纵的。就如买卖彩票,彩票公司永远是赢家,穷人只是游戏的参与者。穷人只是按富人定下的规则和项目参与游戏,影响不了大局,更影响不了选举之后的政治。
英国的民主,是没有目标的走路,那里黑了那里歇,没有人催也没有追。只有在发生权利斗争时,才会发生一些改变。因此没有发生过动乱和革命。美国的民主如在一张空地上盖楼,无需拆迁,只需精心设计就行。因此美国的民主过程,没有拆迁矛盾,只有入住的喜悦。英美的民主都是自然发展的,因此风调雨顺。法国的民主则是一场革命,搞得天下大乱一百多年。
德:德国是由容克地主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使德国迈进了资本主义时期,由此可见容克——这种资产阶级化了的封建贵族在德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强大势力,当然也就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处处可见这一特点。如皇帝中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的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而帝国唯一大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的宰相却只对皇帝负责。这样,尽管国家设立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我们仍能看到德意志帝国的代议制度混杂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容克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潮流的影响下粉饰专制的门面。但是对这部宪法的进步意义也不能埋没,那就是其标志着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从此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了解1688年的“光荣革命”

(1)、背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复辟后斯图亚特王朝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2)、过程: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詹姆士二世的女婿)继承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3)、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2、理解《权利法案》

(1)、背景:1688年的“光荣革命”使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时间:1689年

(3)、目的:限制王权

(4)、内容:A、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征税、拥有常备军 

B、议会定期召开、议员活动自由

(5)、意义:A、通过限制王权以保证资产阶级统治,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3、了解英国责任内阁制

(1)、形成时间:18世纪前期

(2)、地位: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3)、内阁产生过程:普选下院议员→下院大选→(国王任命)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制阁

(4)、内阁权力:对议会负责、控制立法程序

(5)、首相(政府和内阁首脑)权力:--行政权

(6)、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首相或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在重大事务中必须与首相保持一致,共进退。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

(1)原则:“分权与制衡”

(2)内容:A、立法权--国会:①、国会实行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

②、参众议院的选举规则:a、参议员每州2名,任期6年

                        b、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

③、权力:a、立法权归国会,但需总统批准

b、国会拥有宣战权

e、参议院对总统的任命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有审判权

f、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

g、众议院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所有文官有弹劾权。

B、行政权--总统:①、地位:国家元首、军队总司令、政府首脑

②、权力:a、有权提名并任命政府高级官员(任命须经国会同意)

b、直接领导政府,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c、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C、司法权-联邦法院  权力:a、最高审判权

b、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的权力

c、对行政、立法行为,有审查权。它认为总统或国会的法律、条约、政策“违宪”,可宣布无效。(划横线体现三权分立,楷体字体现制衡)

(3)评价:A、性质: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积极作用:①、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②、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局限性:承认黑奴制,妇女、黑人、奴隶无选举权;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2、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1)、国家(联邦):使用全国的宪法和法律,联邦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外交、国防、战争、货币和外贸)

(2)、州:各州在不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州政府有一定自主权。

(3)、作用: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有避免了中央权力的过分集中,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3、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

(1)、相同点: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都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都实行分权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资产阶级民主;

都以法律作保障 

(2)、不同点: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统而不治”,无实权

民主共和政体的元首是选举产生的,总统拥有行政大权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875)

(1)、行政权--总统:A、产生:两院联席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对议会负责

                     B、地位: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C、权力:①、拥有行政大权

②、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

③、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④、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立法权-两院制议会:A、产生:①、众议院-成年男子普选产生,任期4年

②、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

                          B、权力:①、拥有立法权

②、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③、众议院有权提出并通过决议案,但受到参议院和总统的控制

(3)、内阁-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2、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871年)        ③④⑤

(1)政体: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2)权力机构:A、行政权:皇帝和宰相:

①、皇帝:a、产生:世袭

b、地位: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君主掌握国家实权)

c、权力: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任免官员

         决定对外政策

         统帅全国的武装

②、宰相:a、产生: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B、地位:内阁首脑,联邦议会议长,主持帝国政府工作

B、立法权: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上议院,最高权力机构,首相为议长);

帝国议会(下议院):立法权。实际受皇帝和宰相(行政权)的控制,如下院法案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生效;议会无行政监督权力

(3)评价: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简单的说:英国:君主立宪、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以下是列表分析,可以点开看大图~




《申报》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态度: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原因: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

怎样认识西方列强侵略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2. 推动政治制度变革:列强侵略动摇了封建统治制度,迫使统治阶级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同时,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思想的传入,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3. 促进文化发展:列强侵略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热情,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4. 军事现代化:列强侵略使中国...

法国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影响
本单元三课讲述的是同属于世界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三个文献,因此三者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连续性,在内容上联系密切。如讲到美国《独立宣言》时,指出它宣布的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比法国《人权宣言》早13年,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第2...

结合历史 谈谈封建主义对中国近代化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障碍影响_百度知 ...
(1)比如封建迷信思想说修建铁路、通行火车会破坏风水,这在洋务运动和修建皇家专用铁路线(2000米)的时候都有过阻扰。这是封建落后思想对中国引进先进科技的阻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2)封建皇权思想的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破坏临时约法、暗杀宋教仁(阻止宪政...

结合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
2、辛亥革命1912年3月,制定者:参议院;颁布者:孙中山。主要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提纲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背景(2)目的(3)内容:国家性质;人民权利与义务;中华民国政治体制(4)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四、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2)君主...

1919年至1949年,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1919年至1949年,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资本主义经济。1919年至1949年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尤其是到了后期官僚资本占统治地位。中国当时的政治体制的变革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中国人民...

近代化什么意思
近代化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近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

标题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历史主题的形成?
中国近代历史主题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政治主题:中国近代历史的政治主题主要包括国家独立、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进程、革命斗争等。这些主题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政治变革的重要性和影响。2. 经济主题:中国近代历史的经济主题主要包括现代化进程、工业化、农业改革、市场化等。这些主题反映了中国...

广东是新中国的发源地之一吗
自近代以来,广东地区始终站在变革和开放的前沿。当大部分中国地区还沉浸在封建思想之中时,广东人已经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的现代科学和民主思想,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洪秀全到孙中山,广东不断涌现出引领时代风潮的人物,推动了岭南文化的发展,并使之成为近现代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广东...

仁寿县18383831651: 议会(国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晚期,英、法、美、德四国议会制度的相同之处在于() -
舒胡依利:[选项] A. 四国议会都实行两院制 B. 所有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C. 议会都掌握最高行政权 D. 四国内阁都对议会负责

仁寿县18383831651: 近代英 、美、法、德四国的政体是什么? -
舒胡依利: 英国:君主立宪;美、法、德:资本主义共和,三权分立.

仁寿县18383831651: 近代西方主要的四个国家(英美法徳)在资产阶级政治的权利划分与制约? 法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但内阁 -
舒胡依利: 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

仁寿县18383831651: 归纳近代英,美,法,德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形式主要有那两种类型 -
舒胡依利: 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仁寿县18383831651: 在现代化道路中,各国现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 请以英、美、德、俄、法、日、中为例. -
舒胡依利:[答案] 按我的看法: 英国:英国是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超前的国家意识使得英国成为二战前最强大的国家,其殖民地遍布世... 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完备的国家意识,美国在二战后的现代化进程中走得最远. 日本:日本的现代化和美国脱不...

仁寿县18383831651: 英、美、法、德四国政府的权力?
舒胡依利: 德国政府首脑是由皇帝认命,权力最小;法国也较小;英国较大;美国最大

仁寿县18383831651: 英,法,美,德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要稍微具体点,5,6行的字数就可以 -
舒胡依利:[答案] 你要的答案,你自己总结下 德意志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背景、方式与英、法、美有很大的不同: 1、政治上;英、美、法都有经历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最为彻底不用说了,美国经过独立战争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仁寿县18383831651: 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先后顺序 -
舒胡依利: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7月3日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