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分析社会问题的角度方法!?

作者&投稿:朱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社会问题包括哪些?分析社会问题应从那些角度出发?或者看待社会问题的常用思维方式?~

  自己看看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
  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构成要素
  主要指构成社会问题的基本成分或单元。对于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社会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美国社会学家R.C.富勒认为,社会问题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因素。前者表现为威胁社会安全的一种或数种情况;后者表现为社会上多数人公认这种危害,并有组织起来加以解决的愿望。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也认为,社会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共同生活发生了障碍,一是社会进步发生了障碍。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社会问题涉及的人数,或为社会全体成员,或为社会部分成员。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C.W.米尔斯区分了个人麻烦和公共问题两个方面。他认为,在社会上流行一时,同时又使个人深感其害的问题不一定就是社会问题。只有超出个人特殊生活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制度或历史有关的,威胁社会多数成员价值观、利益或生存条件的公共问题,才具备形成社会问题的条件。
  60年代以来,社会学家越来越重视社会问题构成要素的分析。R.K.默顿提出了一种两维分析方法,认为一方面社会问题从类型角度应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之分;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应有潜在性和外显性两种特性。与此同时,有些社会学家强调社会问题的破坏性,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应包括问题的社会性、紊乱性和破坏性。即社会问题必然是社会共同具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和功能失调、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发生紊乱,并直接造成社会日常生活的破坏。
  中国社会学家大多从4个方面来考察社会问题的构成。有的学者认为,判定一种社会现象是否为社会问题,应从以下 4个方面来考察:①发生的情境;②价值、规范和利益几个方面的失调或破坏;③并非由个人或少数人引起或所能负责的;④必须有多数人或整个社会采取行动加以改进。另一些学者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应考虑它的形成原因、影响范围、问题的性质和社会后果等4个方面。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由下述4种要素构成:①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②这种情况必定影响许多人;③这种失调情况必须引起许多人的注意;④必须通过集体行动予以解决。
  社会问题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4个方面。普遍性,指社会问题自始至终存在于每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变异性,指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社会,表现各不相同,各具特性;复合性,指社会问题在产生原因、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以及后果等方面的复杂的性质,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常常是几种社会问题同时并存,并引起一系列破坏性的社会后果;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时间规律性。通常说,社会问题总的时间进程及其阶段性,是周期性的两个基本含义。社会学家则特别强调周期性中潜伏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当代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老龄问题。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预测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球性的、毁灭性的破坏。
  劳动就业问题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这种失调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作为社会问题主要指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造成劳动人口失业或待业现象。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首先表现为就业不充分;还存在现有从业人员冗员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就业及待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就业问题的社会后果,一方面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青少年犯罪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30年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突出特点是:犯罪次数增多、犯罪年龄提前、蔓延广泛、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
  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德国社会学家较早开始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他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社会问题理解为劳工问题。许多人都对劳资关系、阶级矛盾、分配关系、就业、工会、罢工、劳工住宅及妇女就业等开展过广泛研究。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较为宽泛。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要有一种适合、平衡和规律,才能使社会关系协调,才有社会运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如果一旦失去适合、平衡和规律,就会出现社会问题。早期美国社会学家大多将社会问题的起因归结为社会变迁时发生的社会失调。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时快时慢,这一快一慢之间往往出现文化失调,社会问题即产生于文化失调。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富勒提出,多数人认为偏离他们持有的某些社会规范的社会状况即为社会问题。4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归纳了当时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种种解释,认为对社会问题下定义可以有 4种角度:①奥格本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失调的角度。②认为社会问题并无特殊内容,无论什么社会情况,只要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并需要社会集体采取行动以求调整和补救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③社会心理学派认为,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见得到的现象,更主要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④富勒等人提出的社会问题的主客观标准。其中,客观标准就是说它是可以确认的,其存在具有数量上的可验证情境;主观标准指人们认识到某种社会问题对其价值观造成威胁的情形。孙本文在总结归纳社会问题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全体或一部分人的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人总结了40年代以来的社会问题研究,提出社会问题应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社会期望或愿望的事物安排的中断;社会规定的正当东西的破坏;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的脱节。依据这种理解,他们认为社会问题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两种类型。
  教育、社会治安、住房、征地搬迁、环保
  北京消息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群众对教育、社会治安、住房、征地搬迁、环保等五大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去年10月底,国家统计局组织进行了第五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抽取了967个县(市、区)中的5302个乡、镇、街道,10431个村(居)委会,共调查了104107个家庭,每个家庭随机抽取一名16岁以上的人员。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全国群众安全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正是这次调查的结果。
  调查显示,与2004年相比,选择"教育问题"的占16%,上升了1.4个百分点;选择"住房问题"的占4.4%,上升了1个百分点;选择"环保问题"的占5.8%,上升了1.1个百分点;选择"征地搬迁问题"的占2.3%,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其中,公众对教育问题关注程度的上涨幅度最高,环保问题则紧随其后。
  同时,群众对社会风气、就业失业、腐败等问题的关注程度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公报显示,选择"社会风气问题"的占18.5%,比2004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选择"就业失业问题"的占15.4%,下降了1.3个百分点;选择"腐败问题"的占12.6%,下降了1.7个百分点;选择"工资待遇问题"的占7.5%,下降了0.9个百分点。
  尽管公众对不同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涨有降,但社会风气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以及教育问题仍然是2005年公众最为关注的三大民生问题。
  有关专家表示,公众对不同问题关注程度的涨跌直接反映了其对不同问题的担忧程度,这不仅可以检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的成果,而且能够成为今后政策制定的"指路标"。
  例如,公众对失业问题关注度的下降,实际上就从一个侧面肯定了我国就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政府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社会学的角度主要是从社会学学科的视野出发,来分析问题,结构问题。
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说要分析一个行动,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具体了解这个行动具体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行为有什么动机,达成什么目标,行动的机制是什么,有没有行动规范,行动主体是什么,怎么执行的等等。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分析这单个行动,还要分析与之相关的众多的其他的相关方面,从一个大的背景和环境中去结构这个现象,这个行动,分析众多的社会因子与这个行动的关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去分析。


扩展资料:
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作为对现代性突出矛盾的回应出现于19世纪。这个现代性矛盾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个人的世界经验却变得越来越分裂和分散。社会学家不但希望了解什么使得社会团体聚集起来,更希望了解社会瓦解的发展过程,从而作出“纠正”。
社会理论当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复杂理论框架来解释和分析社会样式和宏观社会结构。社会理论总跟经典的学科有一个令人不安的关系,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会学家从未担任大学职务。
现今社会理论被认为社会学分支,涉足多个科学区域譬如人类学、经济、神学、历史等等。第一种社会理论几乎跟社会学同时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创立第一社会理论-社会演化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学

  社会交换行为可视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关系则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文章通过角色关系分析,把社会交换行为、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结合起来,说明社会交换行为与人际关系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社会交换行为类型与人际关系好恶亲疏的密切关系和社会交换原则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要知道,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如果想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摆脱孤独的折磨,就必须去主动交往。
  对主动交往来说,我们应该让别人觉得值得与你交往。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不值得的交换是没有理由的,不值得的人际交往更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我们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尺度来衡量的。
  正是交往的这种社会交换本质,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让别人觉得值得与我们交往。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注意从物质、感情等各方面来“投资”,否则,原来亲密的关系也会转化为疏远的关系,使我们面临人际关系的窘境。
  在我们积极“投资”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现实生活中,只问付出,不问回报的人只占少数,大多数人在付出后而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报时,就会产生吃亏的感觉。
  心理学家提醒我们,不要害怕吃亏。一方面,人际交往中的吃亏会使自己觉得自己很大度、豪爽,有自我牺牲的精神,重感情,乐于助人等等,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这种强化也有利于增强自信和自我接受。这些心理上的收获,不付出是得不到的。
  另一方面,天下没有白吃的亏。与我们交往的大多数无非都是普通人,在人际交往中都遵循着相类似的原则。我们所给予对方的,会形成一种社会存储,而不会消失,一切终将以某种我们常常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给我们。而且,这种吃亏还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反过来将增加我们的自尊与自信。
  但不怕吃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不要过多地付出。过多的付出,对于对方来说是一笔无法偿还的债,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觉得很累,导致心理天平的失衡。这同样会损害已经形成的人际关系
  而对于把握交往的分寸来说,就要把握好交往的对象多少和周期长短。

我觉得社会问题的根本就是民生问题,应该从结果上出发,一切的利益向人民看齐,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循环的问题,一环扣一环


社会问题包括哪些?分析社会问题应从那些角度出发?或者看待社会问题的...
R.K.默顿提出了一种两维分析方法,认为一方面社会问题从类型角度应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之分;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应有潜在性和外显性两种特性。与此同时,有些社会学家强调社会问题的破坏性,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应包括问题的社会性、紊乱性和破坏性。即社会问题必然是社会共同具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和功能失调、社会规范...

观察角度有哪些
5、文化角度: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认识到文化差异对观察和理解的影响。6、历史角度: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事物,考虑到时间的推移和历史演变对事物的影响。7、社会角度:从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和社会问题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事物,关注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一般地说,...

失业问题要怎样解决?从社会学的角度、
8. 社会学认为,分析社会问题,从其产生的根源看,有结构失调性和功能失调性。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连结方式,当这种连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时,就产生结构性失调。9. 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十分注重研究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中...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谈谈发展中问题
主观社会行为涉及目标、计划、方式、手段、角色和情境定义的行为过程;客观社会行为是指社会结构、规范、控制、关系、文化等客观环境。两种行为共同影响网络社会问题的产生。越轨行为性的网络社会问题主要由主观要素和选择引起,表现为对网络社会客观环境的反叛,如网络犯罪、欺诈、侵权和沉溺等。而社会解组性的...

考研政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社会问题?
在考研政治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理解政治理论,还要能够将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下是一些步骤和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社会问题:1. 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好看吗?为什么人民的名义,高育良喜欢读万历十五年...
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不会喜欢这本书的。这不是小说,也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一种历史论文的通俗读物,提出的分析社会问题的角度很别致,即不要用道德观点去分析社会问题,而要用量化指标去看透社会。比如不要以为明朝衰亡是因为贪官污吏横行、民众道德败坏、皇帝无能等原因;而应该看到明朝中晚期国家财政枯竭...

求08年广东公务员申论真题
200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深度点评(zt)2008年04月22日 星期二 12:07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于3月30日举行,今年的申论命题联系了今年刚刚发生的南方地区雪灾现象,申论考察的主题是“社会救助”问题,以下广州新对方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组长戴斌老师将就本次广东省申论考试做深度的点评分析并附上相关的参考答案及范...

如何分析社会问题
在这里我只说些我个人对社会问题的分析途径.首先社会是一个由若干元素,细胞组成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看待问题时要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其次,具休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某一特定的事或物来探讨.透过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来看本质.最后,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到问题.

什么是社会历史角度
社会历史角度,是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历史的一种历史观。它主要关注历史中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社会文化等方面,以及它们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社会历史角度认为,历史不仅是政治和经济的历史,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需要从多维度和多层次来理解和评价。社会历史角度与其他的历史观有...

失业问题要怎样解决?从社会学的角度、
二、关于结构性失业问题 应该看到,我国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下岗失业问题的角度很多,我想通过社会学理论试作分析。 社会学认为,分析社会问题,从其产生的根源看,有结构失调性和功能失调性。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连结方式,当这种连...

呼中区15290308113: 跪求分析社会问题的角度方法!? -
驷波天保: 社会交换行为可视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关系则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文章通过角色关系分析,把社会交换行为、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结合起来,说明社会交换行为与人际关系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社会交换行为类型与人际关系好...

呼中区15290308113: 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析社会现象! -
驷波天保: 首先是一个准确性, 一定要有准确的眼光, 第二就是一定要有明确性, 第三就是判断性, 第四就是角度性, 我们应该经常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第五就是自己身的问题, 要考虑到心理, 每个人的心理不一样,所以考虑到自己的内心, 还要考虑到别人的内心

呼中区15290308113: 怎样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 -
驷波天保: 分析问题的时候还是看看自己的观点,不过把自己的观点和社会学家的观点和在一起就行了,像功能论、冲突论、社会变迁理论等都可以去分析房地产

呼中区15290308113: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分析方法有哪些和热点舆情问题分析数据怎么获取? -
驷波天保: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以及数据获取方法: 第一,当某个舆情因变 事项发生后,你应当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只有多角度研究、多方面思考,才能选准主题的切入点. 第二,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文档选择和摘要可以通过人工去实现,也可以通过开发的应用程序由机器系统辅助实现.如蚁坊软件的智能化网络舆情分析应用系统中含有自动文档摘要、数据收集分析功能. 第三,大数据舆情分析研判是舆情工作者通过收集分析互联网上关于社会热点或网民关注焦点事件的大量消息报道,发掘背后隐藏关系,进而预测事态发展趋势,为舆情事件处置提供决策参考.

呼中区15290308113: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热点问题 -
驷波天保: 当下社会学热点问题有社会信用危机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学想象力就是建构一个韦伯理想类型一样的框架啦

呼中区15290308113: 社会学角度?什么是社会学角度? -
驷波天保: 社会学的角度主要是从社会学学科的视野出发,来分析问题,结构问题. 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说要分析一个行动,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具体了解这个行动具体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行为有什么动机,达成什么目标,行动的机制是...

呼中区15290308113: 什么是矛盾分析法 -
驷波天保: 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从对立中看到统一.具体来说,一是必须坚持...

呼中区15290308113: 2019国家公务员面试社会现象之如何多角度分析影响? -
驷波天保: 所谓艺高人胆大,最重要的还是知识储备,这是根本.社会现象类就是分析问题,分析的话就要全面看问题,有利有弊,利是什么弊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克服弊端需要怎么办,等等.做到这些要多看时事新闻评论,人民网新华网什么的,站在政府角度看问题.

呼中区15290308113: 请问如何从道德角度而言分析社会正义问题 -
驷波天保: 你可以这样理解: 社会正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里,正义本身就是社会要达到的目标,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法律上,对社会秩序的调节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建立公平、平等,即正义.第二层含义里,社会正义也是手段,同样的,也分为道德和法律两种,在法律上的正义,是共查,是基本手段,道德上的正义,是自查,是辅助手段.

呼中区15290308113: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某一社会现象 -
驷波天保: 有很多哟,比如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还有的就是心理暗示,比如说,算风水的说你以前怎样怎样,你就会跟着他的主题,去联想一些事情.其实星座也是这样,在你确信你是xx星座的时候,跟据他分析的某些性格,那么你就会不断的去联想自己曾经发生某些类似的事情,那么就会感觉他分析的很正确,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普遍的性格,如果要清楚某个人的性格,那么久必须根据他的一些经历与生活环境才能分析出来.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