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制度论的与嫡庶之制相辅者,分封子弟之制

作者&投稿:芮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殷周制度论全文译文~

译文:
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在殷周交替时代最为剧烈。都邑,是政治与文化的标志。
自上古以来,帝王的都城都在东方。太昊的墟(?)在东方,大庭氏的库(?)在山东境内,黄帝的都邑在涿鹿的山阿。少昊和颛顼的墟(?)都在鲁地和卫地(应为山东河南之间),帝喾的都城在亳(安徽亳州)。只有史官称尧的都城在平阳(山西临汾),舜的都城在蒲坂(山西永济)大禹的都城在安邑(山西夏县),都在西北偏僻之地,和先古帝王定都之处不同。但尧的号是陶唐氏,其坟墓在定陶的成阳(山东定陶)。舜的号是有虞氏,但他的子孙被封于梁国的虞县(河南虞城县),孟子说舜的生卒之地都在东夷方。可能因为洪水之灾,兖州在黄河下游,一时之间可能会有迁都的事情,不是一直定居在西方(山西)。
禹时的都邑虽然无法查考,但夏朝从太康以后直到桀,都邑和其他地名从经典上能够查到的都在东部,和商部落的人杂处黄河、济河流域,大致有数百年。商朝取得天下以后,其都邑没有固定过,前后迁都五次,但都没超过邦畿千里的范围之内。所以自从五帝以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都邑都在东方,只有周独自在西部崛起。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将武庚立为商人的统领,设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监视之,而未能完全统治东部,等到武庚叛乱,才以兵力平定了东方,,克服武庚之商部落,指讨平协助叛乱的东夷奄国之君,灭掉五十国。这才封康叔在卫(河南淇县),伯禽在鲁(山东曲阜),太公望在齐(山东营丘),召公之子在燕(北京)。其他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等国,都安置于殷京都所辖的范围内以及殷的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
而齐、鲁、卫三国因是周王室至亲,且有征伐功勋,故分封在蒲姑、商、奄的旧地,作为诸侯的领袖;周又将洛阳作为东都,来管制东部诸侯;而周天子仍居住在丰、镐二京(陕西长安),共达十一世。自五帝以来,都城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应该从周朝开始。所以拿宗族来说,则舜和夏都是颛顼的后代,殷、周都是帝喾的后代,殷、周之间较为亲近是很自然的,以地理位置来说,则舜、夏和商都在东部,只有周崛起与西方,所以夏商两代的文化基本一样。《洪范》“九畴”( 武王克殷,访于箕子,箕子向武王陈述了“洪范九畴”。洪者,大也;范者,法也,“洪范九畴”即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是尧舜赐给大禹的,而箕子将其流传了下来;到夏朝的晚期,像胤甲、孔甲、履癸,开始以时间(的天支地干)为名,这种习惯被商人继承了下来。
文化是这样,政治也是这样。周攻灭商,灭掉小诸侯国五十。将其遗民,或迁移到洛阳,或分到鲁卫等国。而殷人所征伐的诸侯国,不过只有韦、顾、昆吾等,而且豕韦被讨伐之后仍然是商的伯爵,(已姓)昆吾虽被讨伐亡国,而已姓之国仍存在于商、周之世。《书•多士》所:“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当年夏的官员被选在殷的王庭,在百官之中都有职事)应该是事实。
所以夏、商更替之间政治文化变革,不像殷周之间的剧烈。殷周之间的大变革,从表面上看,不过是一姓一家的兴亡和都城的转移;但从深处来说,则是旧制度的废弃和新制度的兴起,旧文化的废弃和新文化的兴起。又从表面上看,则古代的圣人之所以能取得古代的圣人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并守住他的方法,好像和后代的帝王没什么两样;而从深处来说则他的制度、文化和他订立制度的本意,乃是出于为了使万代太平的大的计划,他的心术和规划,远非后代帝王所能够梦见。

扩展资料:《殷周制度论》是王国维先生的经典论著,论述了殷周相关制度变革。
主要内容: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开篇便提出了“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个中心论点。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地理和制度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写作背景:
《殷周制度论》写于1917年9月,同年,在《殷周制度论》创作之前,王国维完成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两篇大作。这三篇文章是他结合殷墟卜辞和传世文献研究殷商历史的代表性著作,是当时史学研究的巅峰之作,至今广为人知。
总体评价:
《殷周制度论》一文甫一问世,就引起了极大轰动,很多学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罗振玉在《观堂集林·序》评价道:“君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周制度论》,义据精神,方法缜密,极考证家之能事,而于周代立制之源及成王、周公所以治天下之意,言之尤为真切。自来说诸经大义,未有如此之贯串者。”
此后,又有郭沫若称《殷周制度论》是“一篇轰动了全学界的大论文,新旧史家至今都一样地奉以为圭臬。”顾颉刚则盛赞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和《殷礼征文》“对于殷代礼制的探讨及殷周制度的异同,亦均发千古之秘。”赵万里( 署名蠡舟) 评价说:“《殷周制度论》,义剧精深,方法缜密,极考据家之能事,海内外久已称道无间言。”

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徵也。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太皞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 少皞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惟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之处不同。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 氏,而子孙封于梁国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盖洪水之灾,兖州当其下游,一时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于西土也。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 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故自五帝以来,政治 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自五帝以来,都邑之自东方而移于西方,盖自周始。故以族类言之,则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宜 殷、周为亲;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洪范》“九畴”,帝之所以锡禹者,而箕子传之矣;夏之季世,若胤 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

又与嫡庶之制相辅者,分封子弟之制是也。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矧在后世,惟商末之微子、箕子。先儒以微、箕为二国名,然比干亦王子而无封,则微、箕之为国名,亦未可避定也。是以殷之亡,仅有一微子以存商祀;而中原除宋以外,更无一子姓之国。以商人兄弟相及之制推之,其效固应如是也。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大抵在邦畿之外 ,后王之子弟亦皆使食畿内之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 ,此与政治文物之施行甚有关系,而天子诸侯君臣之分亦由是而确定者也。




西周宗法制
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

在古代为什么那么讲究嫡庶之分?你怎么看?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秩序。总有人说旧时的中国实行的是三妻四妾的制度,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其实应该说是一妻多妾,妻只能有一位,而妾可以无限续。妻代表的就是嫡,妾代表的就是庶,妻所生的子女,便是嫡出,妾所生的子女便是庶出,这是周代开始实行的一种宗法制度,它的目的是为了周天子...

古代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高呢?
这样就有了,“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之外就不亲的说法,比如刘备和汉献帝在宗法上已经没啥关系了。至于女儿,嫡女是不能分封的,但可以门当户对嫁给诸侯,庶女可能就嫁给卿大夫了。(周公东征后确立了宗法制)在周代,这套制度得到了严格的执行;进入春秋战国以及后世王朝,遵守程度就在不同...

嫡庶之分是怎么来的?在古代有多严重?
然后就会按照后宫里的制度逐渐的往下排列着,然而,像皇后她生下来的孩子也是非常尊贵的,被视为了嫡子,有着非常优先继承皇位的权利如果说他是长子的话,一般像皇位都是由他来继承的。然而庶子就是非常惨的,皇帝为了去保证他嫡子将来,能够很顺利的去继承皇位,像这些庶们,所生出来的儿子,会把他们...

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宗法制度 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核心。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利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成为大宗。嫡长子继承制在殷商末期确立(不是在西周确立)。严嫡庶之辨...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

中国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实质
内容 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核心。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利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成为大宗。嫡长子继承制在殷商末期确立(不是在西周确立)。严嫡庶之辨,...

中国封建皇族的嫡长子继承制从何时开始
在这方面,王国维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在署名的《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其中“周人改制最大者”,就是“立子立嫡之制”。他根据《史记·殷本纪》及地下出土文物的记载断定:“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

殷周制度论全文译文
《书•多士》所:“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当年夏的官员被选在殷的王庭,在百官之中都有职事)应该是事实。所以夏、商更替之间政治文化变革,不像殷周之间的剧烈。殷周之间的大变革,从表面上看,不过是一姓一家的兴亡和都城的转移;但从深处来说,则是旧制度的废弃和新制度的兴起...

赣州市19210914176: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
向宰俊宁:[答案] 我们知道,西周在政治上有宗法制、分封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礼乐制,三者紧密相连.其中宗法制是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并与分封制相结合使用的一种制度.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把血缘...

赣州市19210914176: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
向宰俊宁:[答案]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家庭内部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源于父系氏族家长制,由周代形成一套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属于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支系,大宗就是始祖之下的嫡长子及嫡长子系,嫡长子又称宗子,在...

赣州市19210914176: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联系、区别,分别的作用影响. -
向宰俊宁: 一、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周初进行了两次大分封,其一是武王克商后的大分封,此次分封使纣子武庚被封于殷,统率殷的遗民.其二是周公东征后的大分封,此次分封中,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封周公于鲁,封师...

赣州市19210914176: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 ) -
向宰俊宁:[选项]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赣州市19210914176: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目的、内容、特点、作用、联系 -
向宰俊宁:[答案] 分封制,主要是指政治上面的,宗法制主要是针对家庭内部的,礼乐制是对两者的补充,用礼乐来区分等级. NO.1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通过这...

赣州市19210914176: 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
向宰俊宁: 一、目的: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二、对象:王公功臣以及先代贵族. 三、内容: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卿大夫再分封,有建立武装、设置官员和征派赋役的独立性.诸侯的义务是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力役. 四、作用:有利...

赣州市19210914176: 分封制有何作用?它的基础是什么? -
向宰俊宁: 1、(1)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疆域;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强国;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2)分封制的基础:井田制. 2、分封制简介: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

赣州市19210914176: 概括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分析其实质以及宗法制与分封制,礼乐之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
向宰俊宁: 宗法制度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西周时期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特点是家国同构.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官吏既是贵族,又是宗亲,世袭地享有卿的地位(通过周王再封仪式),掌握政权.势力庞大,可与国君抗衡.而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其实质是使不同阶层的人产生属于某一共同体的归属感),两者相辅相成.

赣州市19210914176: 举例说明礼乐制度与宗法分封制的关系. -
向宰俊宁: 比如嫡长子继承制,以严格的等级来维持统治者的统治,而礼乐制度正是一种等级森严的制度…两者相辅相成,形成独特的夏商周文化

赣州市19210914176: 为什么说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
向宰俊宁: 宗法制定义: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宗法制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利用父系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