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庄王时代到楚悼王时代,人们对礼乐文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作者&投稿:谏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为历史是什么意思~

就是变成了历史,即为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扩展资料
历史观的主要内容:
历史观主要是研究“社会”和“人”这个两个核心的要素。地理环境,人口以及生产方式构成社会运动的基础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生活条件。
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1、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
2、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必须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将人类社会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本质就是实践。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经济结构是最基础的结构,决定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
考试萌发于南北朝时期,考试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二:
一是「生徒」,即当时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上学的在校生。只要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便可以直接参加朝廷尚书省主持的考试,也称为省试。
二是「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
报考办法是:
每年仲冬(农历十一月),中央官学和州县学馆把通过校内考试合格的「生徒」名单报送至尚书省。「乡贡」则由各人带自己的身分材料、履历证书向所在州、县报名。
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者由地方官长史举行乡饮酒之礼饯行,然后送至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无论「生徒」或「乡贡」,送至尚书省报到后,均须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有担保人),由户部审查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起移试于礼部。
礼部命题考试的时间,大约是每年暮春(农历三月),省试发榜后,合格者再参加吏部复试,吏部发榜后,合格者方可授官。
唐朝廷规定,触犯过大唐法令的人、工商之子以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如将上述不合格的士人推举到尚书省应试的,无论是学校的祭酒还是地方官长史,都要受罚。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百度百科——考试

礼乐的产生

关于礼乐的产生,已知的文献中有各种说法,如礼乐本于神说:《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神者品“品物之本,礼乐之祖……”;如礼本天地人的统一和秩序说:《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上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还有礼根于人类自身繁衍延续的欲望说:“孝,礼之始也”[1]“夫礼,始于冠,本于昏”[2]。楚简《性自命出》提出了“礼作于情,或兴之也”[3]。这一提法在先秦及后儒中是罕见的,而在楚简中却屡见,如《语丛一》上有“礼,因人之情而为之”[4],《语丛二》上有“情生于性,礼生于情,严生于礼……”礼乐生于人情这一命题颇具人文精神,在那个思想自由的时代,无疑是一曲人性解放的欢歌。类似的说法在别处还可以见到,如《礼记·坊记》上有“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史记·礼书》上有“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议,……礼者,人道之极也。”

礼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进入文明社会的独特创造,到西周鼎盛时已有极其繁多的仪节格式,《礼记·礼器》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这些仪节格式的基本特征就是恭敬。《左传·僖公十一年》上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孔子集语·劝学》引《尚书大传略》说:“子曰:……不敬无礼,无礼不立”。《管子·五辅》上说:“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逾越。”可见,恭敬作为礼的基本特征,是先秦儒家乃至以外的其它学派都公认的,楚简也不例外。《五行》上有“安而敬之,礼也”,“行而敬之,礼也”,“恭而博交,礼也,”[5];《性自命出》中有“宾客之礼必有夫斋斋之容,祭祀之礼必有夫斋斋之敬,居丧之礼必有夫恋恋之哀”[6];《语丛一》上有“礼生于庄”[7]。以上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礼的恭敬、庄敬的特征。

至于“乐”,其基本特征是“和”。“和”本来是指音素上的和谐关系。《老子·第二章》:“音声相和”。《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老也。”“乐者,审一以定和也。”“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这表明,和就是乐的基本特征。这说明,音乐上的“和”逐渐演变出与“礼”相配合,起辅助作用的、用以和谐各种礼义关系的一个概念。如《尚书·虞典》有“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指人与神灵的沟通、和谐。《国语·周语下》有“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和成,上下不罢。”——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礼记·乐记》上有“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即观乐之精义——作者注)其深矣。’”——这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楚简中也有类似的话,如《五行》有“和则乐”,“和则同,同则善”[8]。《尊德义》有“治乐和哀,民不可惑也。反之此,往矣。”[9]由这里可以看出,和谐乃同,同则一致。因音乐可以和谐感情,使人际关系融洽,使人在行为上向善。甚至对于人感情中的哀悲之情,也可以通过音乐得以渲泄,使不良情绪趋于平和,不会使人心惑智乱,作出有违礼义的事来。

礼乐的教化功能

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教化,这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胃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云:“君令而不违,臣恭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礼乐之教就是和谐人的情性,使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婆媳(姑妇)均能和睦相处。孔子也十分重视礼乐之教。作为首创私人教育的教育家,他把礼乐之教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他“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10]用《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要求学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1],认为对人的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2]。荀子在《乐论》中更明确地说:“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报口腹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总之,先秦儒家是非常重视礼乐的教化、教育功能的,这在楚简儒家文献中也有反映,如《尊德义》上说:“是以为政者教导之取先。教以礼,则民果以劲。教以乐,则民弗德争将。”[13]《性自命出》在论证了礼乐生于情的基础上,强调了用《诗》、《书》、礼乐进行教化,“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14]这就是说,通过论会、逆顺、节度、出入等手段,养性理情,使德生于心中。“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安焉”[15],这里要求统治者以人情为美,以仁义为贵,修善节文,整齐仪容,乐顺天道,悦于教化,便可形成恭敬安详、礼乐融融的人间气象。

值得注意的是《性自命出》特别注重探讨乐教功能发挥及其规模性。“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16]这是讲音乐对人的感动作用。孟子在《尽心上》中也说过类似的话:“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此外,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有不同的作用,“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舀如也斯奋。闻琴瑟之声,则讠季 如也斯叹。观《赉》、《武》,则斋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敛。咏思而动心,胄如也,其居次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声而从之也。” [17]这里作者显然是推崇健康向上,能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高雅纯正的音乐、舞蹈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音乐队教化功能。在本篇中,作者反复论说音乐与哀乐的联系,对哀乐十分重视,“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其至情也。” [18]在《尊德义》中讲得似乎更明白:“由礼知乐,由乐知哀” [19]为什么能“由乐知哀”呢?因为“至乐必悲”,故“由乐知哀”就如同“由乐知至乐”,“至乐”是表达了“至情”的,作为音乐极点的“至乐”和情感极点的“至情”的统一谐和,正是教化所追求的目标。作者对这种“至情”表达的过程还进行了描述,因“至乐”最能激发人崇高悲壮的情感,并通过“戚然以终”,通过“游哀”,通过忧、戚、叹、辟、踊,最后使得内在情感得以渲泄,进入一种悲剧性的审美境界。这既不会抑制人,也不会失礼,可以使人情绪平衡,身心和谐,达到以乐养性,以乐怡情的目的,最终使礼乐之教落到实处。

注释:

1、 《左传·文公二年》

2、 《礼记·昏义》

3、 《郭店楚墓竹简》第179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以下引文出于该书者,只写页码,不再详注)

4、 第194页。

5、 第150页。

6、 第181页。

7、 第194页。

8、 第150页。

9、 第174页。

10、 《史记·孔子世家》。

11、 《论语·雍也》。

12、 《论语·泰伯》。

13、 第174页。

14、 第179页。

15、 第179——180页。

16、 第180页。

17、 第180页。

18、 第180页。

19、《尊德义》,第173页。

礼乐的产生

关于礼乐的产生,已知的文献中有各种说法,如礼乐本于神说:《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神者品“品物之本,礼乐之祖……”;如礼本天地人的统一和秩序说:《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上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还有礼根于人类自身繁衍延续的欲望说:“孝,礼之始也”[1]“夫礼,始于冠,本于昏”[2]。楚简《性自命出》提出了“礼作于情,或兴之也”[3]。这一提法在先秦及后儒中是罕见的,而在楚简中却屡见,如《语丛一》上有“礼,因人之情而为之”[4],《语丛二》上有“情生于性,礼生于情,严生于礼……”礼乐生于人情这一命题颇具人文精神,在那个思想自由的时代,无疑是一曲人性解放的欢歌。类似的说法在别处还可以见到,如《礼记·坊记》上有“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史记·礼书》上有“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议,……礼者,人道之极也。”

礼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进入文明社会的独特创造,到西周鼎盛时已有极其繁多的仪节格式,《礼记·礼器》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这些仪节格式的基本特征就是恭敬。《左传·僖公十一年》上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孔子集语·劝学》引《尚书大传略》说:“子曰:……不敬无礼,无礼不立”。《管子·五辅》上说:“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逾越。”可见,恭敬作为礼的基本特征,是先秦儒家乃至以外的其它学派都公认的,楚简也不例外。《五行》上有“安而敬之,礼也”,“行而敬之,礼也”,“恭而博交,礼也,”[5];《性自命出》中有“宾客之礼必有夫斋斋之容,祭祀之礼必有夫斋斋之敬,居丧之礼必有夫恋恋之哀”[6];《语丛一》上有“礼生于庄”[7]。以上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礼的恭敬、庄敬的特征。

至于“乐”,其基本特征是“和”。“和”本来是指音素上的和谐关系。《老子·第二章》:“音声相和”。《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老也。”“乐者,审一以定和也。”“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这表明,和就是乐的基本特征。这说明,音乐上的“和”逐渐演变出与“礼”相配合,起辅助作用的、用以和谐各种礼义关系的一个概念。如《尚书·虞典》有“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指人与神灵的沟通、和谐。《国语·周语下》有“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和成,上下不罢。”——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礼记·乐记》上有“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即观乐之精义——作者注)其深矣。’”——这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楚简中也有类似的话,如《五行》有“和则乐”,“和则同,同则善”[8]。《尊德义》有“治乐和哀,民不可惑也。反之此,往矣。”[9]由这里可以看出,和谐乃同,同则一致。因音乐可以和谐感情,使人际关系融洽,使人在行为上向善。甚至对于人感情中的哀悲之情,也可以通过音乐得以渲泄,使不良情绪趋于平和,不会使人心惑智乱,作出有违礼义的事来。

礼乐的教化功能

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教化,这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胃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云:“君令而不违,臣恭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礼乐之教就是和谐人的情性,使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婆媳(姑妇)均能和睦相处。孔子也十分重视礼乐之教。作为首创私人教育的教育家,他把礼乐之教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他“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10]用《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要求学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1],认为对人的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2]。荀子在《乐论》中更明确地说:“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报口腹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总之,先秦儒家是非常重视礼乐的教化、教育功能的,这在楚简儒家文献中也有反映,如《尊德义》上说:“是以为政者教导之取先。教以礼,则民果以劲。教以乐,则民弗德争将。”[13]《性自命出》在论证了礼乐生于情的基础上,强调了用《诗》、《书》、礼乐进行教化,“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14]这就是说,通过论会、逆顺、节度、出入等手段,养性理情,使德生于心中。“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安焉”[15],这里要求统治者以人情为美,以仁义为贵,修善节文,整齐仪容,乐顺天道,悦于教化,便可形成恭敬安详、礼乐融融的人间气象。

值得注意的是《性自命出》特别注重探讨乐教功能发挥及其规模性。“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16]这是讲音乐对人的感动作用。孟子在《尽心上》中也说过类似的话:“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此外,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有不同的作用,“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舀如也斯奋。闻琴瑟之声,则讠季 如也斯叹。观《赉》、《武》,则斋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敛。咏思而动心,胄如也,其居次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声而从之也。” [17]这里作者显然是推崇健康向上,能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高雅纯正的音乐、舞蹈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音乐队教化功能。在本篇中,作者反复论说音乐与哀乐的联系,对哀乐十分重视,“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其至情也。” [18]在《尊德义》中讲得似乎更明白:“由礼知乐,由乐知哀” [19]为什么能“由乐知哀”呢?因为“至乐必悲”,故“由乐知哀”就如同“由乐知至乐”,“至乐”是表达了“至情”的,作为音乐极点的“至乐”和情感极点的“至情”的统一谐和,正是教化所追求的目标。作者对这种“至情”表达的过程还进行了描述,因“至乐”最能激发人崇高悲壮的情感,并通过“戚然以终”,通过“游哀”,通过忧、戚、叹、辟、踊,最后使得内在情感得以渲泄,进入一种悲剧性的审美境界。这既不会抑制人,也不会失礼,可以使人情绪平衡,身心和谐,达到以乐养性,以乐怡情的目的,最终使礼乐之教落到实处。

越来越重视吧


楚庄王楚怀王的关系
楚怀王是楚庄王的后代。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楚怀王有两个:前怀王熊槐、后怀王熊心(义帝)。楚怀王熊槐(前374年―...

楚国历史上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楚威王还是楚庄王?
一 首先,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楚威王,芈姓,熊氏,名商,是楚宣王之子。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去世,熊商继位,是为楚威王。在楚威王之前,楚悼王任用魏国名将吴起为令尹,在楚国推行了吴起变法。通过吴起变法的推行,楚国的国力得到了增强。加上楚肃王、楚宣王这...

楚国过后是哪个朝代
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北抗齐桓公、宋襄公,实为一代霸主。 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周室、之战大败晋国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扫江汉,初露称雄...

楚国的历代都城
根据山水阴阳的理论,因都城位于丹水之北,故名丹阳,即丹淅说之理论依据。另外,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流域淅川楚墓群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河南省淅川县出土的楚国令尹子庚墓(楚庄王之子)以及周边大量楚国贵族墓(淅川楚墓)被发现,其中云纹铜禁最为有名。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

楚国是现在的哪里 楚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怀王时期攻越国,尽得越国故吴地,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正式灭亡。

战国时期楚国的大王叫什么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前591年),又称芈旅、熊侣,是楚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楚庄王非常重视选择人才,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的辅佐。楚庄王初年,楚国发生贵族暴乱,邻近的群蛮等也乘机骚扰。楚庄王平息乱事,在内政方面作了一些改革,...

请问一下从春秋到战国楚国的昏君有那些?
再说战国,其实战国从楚悼王发动的吴起变法失败了之后,楚国昏君不断,楚怀王后,几乎全是昏君,这些里面哪怕有1个明君也许楚国就能代替秦国了,如果吴起变法成功了的话,或者楚悼王再多活几年,他的太子能够维持住新法,也可以啊!战国时期楚国的昏君有:楚怀王,楚顷襄王,楚考列王,楚哀王,...

春秋战国历史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魏文侯(前445年-前369年在位)任用李悝进行改革,尽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魏武侯时,吴起受魏相公叔排挤,离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裁减冗官,废除...

秦统一六国中的六国分别是哪六国
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

历史话题
周定王 姬瑜 (公元前606年至公元前586年) 周简王 姬夷 (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572年) 周灵王 姬泄心 (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545年) 周景王 姬贵 (公元前544年至公元前521年) 周悼王 姬猛 (公元前520年) 周敬王 姬丐 (公元前520年至公元前477年) 战国时期(12位): 周元王 姬仁 (公元前476年至...

淅川县19552174990: 我想要春秋时期的资料(200 - 300字)左右 -
独娴依舒: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淅川县19552174990: 齐桓公 晋文公 郑庄公 楚庄王 晋悼公的时代先后 -
独娴依舒: 晋悼公四年(前569年) 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郑庄公,前743至前701年晋文公 前697年---前628年楚庄王?-前591年时代先后【郑庄公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晋悼公】

淅川县19552174990: 小学语文: 读课文:世纪宝鼎 -
独娴依舒: 这座世纪宝鼎,底座高0.5米,象征着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着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这座鼎重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朝和周朝的纹饰,浮雕兽面,云纹...

淅川县19552174990: 为什么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
独娴依舒: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楚庄王擅自称王,亦属于礼崩乐坏的具体体现.

淅川县19552174990: 滑稽列传原文及翻译 -
独娴依舒: 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来讲,作用是相同的.《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诗》是用来抒情达意的,《易》是用来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的,《春...

淅川县19552174990: 简述春秋时期,诸候争霸(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独娴依舒: 齐桓公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名姜小白,所谓“称霸”,就是因势力强大... 楚庄王楚是江、汉流域的一个国家,西周时,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一带.公元...

淅川县19552174990: 春秋战国的年代 -
独娴依舒: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

淅川县19552174990: 从伏羲到楚庄王的世系 -
独娴依舒: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1] 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2] 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

淅川县19552174990: 成功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
独娴依舒:心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企业强,这是企业制胜的基本之道,也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基本原则. 心胸宽则思路广,思路广则出路多,出路多则竞争力强,竞争力强则企...

淅川县19552174990: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鼓励民众指出自己错误的是哪位君王? -
独娴依舒: 春秋战国时期,鼓励民众指出自己错误的是楚庄王,是楚庄王,还有就是,所以那个时候成就了楚庄王的春秋五霸的霸主地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