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裴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般若波罗蜜多》是大乘佛教宗派的基础文本,一种作品选集,主题相连,由 c. 公元前50年-c。公元 600 年印度大乘佛教抄写员。它由超过 100,000 行的 38 部经典(在佛教中定义为经典)组成。

本书旨在引导读者走上成为菩萨(“启蒙本质”)的道路,这是佛教大乘宗派的目标。英文名称Perfect of Wisdom是梵文名称Prajnaparamita的直接翻译。

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的梵文手稿《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八千行般若波罗蜜多》、《金刚经》和《心经》 ,但整个藏书都受到高度重视,并被世界各地不同流派的佛教徒所使用,已被翻译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许多不同的语言。

该文本可能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发展起来的,但没有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它的主题与这种理解背道而驰。佛陀强调不执着于感官世界,因此也强调不执着于认识存在真理的传统方法。因此,《智慧的完美》经常依靠矛盾、自相矛盾、解构概念、重构概念,并经常故意混淆交流,以使读者出乎意料,并引发新的思考和观看方式。

智慧的完美是尝试对读者的思想进行一种重新布线,以识别真理。

从本质上讲,《智慧的完美》所尝试的,是一种读者心灵的重新布线,让他们能够认识那些一直存在但因无知、执着和恐惧而无法被看到的真理,从而导致精神上的盲目。不同的经典呈现对话者之间的对话,通常是佛陀和弟子之间或佛陀的亲密追随者之间,例如圣人舍利弗和须菩提,讨论感知现实的某些方面。这些交流的预期结果,就像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一样,是让读者充分参与讨论,并鼓励一个人的感知和精神意识发生重大变化。

佛陀的愿景与启蒙之路

乔达摩悉达多(佛陀,公元前 563 年 - 公元前 483 年)在意识到生命的本质本质上是一体的并且这种统一是由不断变化定义的时获得了启蒙。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他意识到,一切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人们在生活中因为对这一基本真理的无知而受苦。人们坚持执着于关系、情境、对象和场所,好像这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但佛陀意识到,所有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拒绝承认和接受这一点,人们不仅花费了他们的时间。现在的生活在痛苦中,但更进一步地束缚自己的轮回(轮回),确保他们将在多个生命中经历相同程度的痛苦。

轮回是由佛陀称为有轮的概念驱动的,他将其描述为一个巨大的、不断转动的、有辐条的轮子,在它的轮毂处有无明、贪爱和嗔恚,轮回之间有六种存在状态,以及沿边缘受苦的条件。只要一个人的悟性受无明、贪爱、瞋恚支配,就注定要在这个轮子上转来转去,成为苦缘的奴隶,体验六种存在的状态。

只有认识到生命的真实本质,一个人才能得到解脱,而这种“真实的本质”他认为是相互依存的生起(pratitya samutpada),学者约翰·科勒(John M. Koller)将其定义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没有什么是永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无私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单独存在的”(64)。

佛陀通过苦行和深入的禅修使自己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最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解痛苦的原因和解脱中,这导致了他的觉悟。他教导其他人,他们可以通过认识相依生起,承认他的四圣谛(苦是由贪爱引起的,苦会以贪爱结束)来做同样的事,并遵循八正道的纪律,这引导一个人从对觉知和自由的无知和执着。

般若波罗蜜多的38部经典是专注于获得菩萨的觉知,一个完全觉醒的人。

在他死后,他的弟子们建立了延续他愿景的学校。其中最早的一个是摩诃僧伽(“大众”),这是一个形成佛教视野的学派,它将佛陀从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启蒙的人提升到一个出世的、超越的实体。永远存在并且将永远存在。佛陀在精神上一直被认为是引导信徒走上成佛之路,一个已经完全觉知并选择帮助他人做同样事情的人,这样,佛陀就与他的追随者合而为一了。这种对佛性的理解,对缘起的认识,以及他的启蒙之路,为后来的大乘学派提供了启示,大乘学派与大乘佛教一样,将追随者的目标定为成为菩萨。智慧的完美文本是为了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智慧的主题和目的的完美

般若波罗蜜多的38部经典是由c之间的不同圣人撰写的。公元前50年-c。公元 600 年,专注于获得菩萨的觉悟,他是一个完全觉醒的人,能够正确地指导他人佛法(“宇宙法则”),而不受无明或自我的阻碍。为了开始通往启蒙的道路,追随者需要充分认识到生命是相互依存的。然而,人们不能希望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做到这一点,因为这种方法必然依赖于通过参考已知的知识来传达知识。

例如,如果要教另一个人如何驾驶和保养汽车,则可能会参考学生已经知道的骑自行车和保养自行车的知识。要想证悟菩萨,就得了知车和车是一样的,但又没有“车”和“车”之类的东西,因为两者都是一体的。和学生一样的存在。一个学生可能会通过传统的教学来学习如何操作汽车,但为了“了解”汽车是什么,汽车的整体,一个人需要超越传统的理解才能看到汽车,而不是对象被掌握,但作为其他一切的一部分,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这样看,

为了开始迈出这一步,超越固守自以为知道的东西,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打破常规思维,将心提升到更高的角度,让人们可以清楚地感知真相并摒弃先前蒙蔽内心视野的无知。科勒评论:

因为佛教的根本见解是存在的真实本质是缘起,所以它认为最基本的无明是对存在的真实本质缺乏了解是缘起。但这种无知不仅仅是缺乏觉知;它也是通过对其施加错误的观点来掩盖存在的真实本质。错误的观点是存在——我们自己的存在以及其他事物的存在——由永久的、独立的存在组成。这种错误的观点阻止一个人看到相依生起的真相,阻止一个人看到,事实上,存在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完全相关的过程。(67)

然而,将相互依存的生起视为生命的本质存在一个重大障碍:人们如何被教导理解和解释存在。从年轻的时候起,一个人就被培养来识别我和你、我的东西和不是我的东西的二分法,并被鼓励认同一个群体——首先是家庭,然后是朋友,一个宗教团体,一个职业——通过我们与他们的二分法来维持和加强一个人对分离的理解,这种二分法将“他者”确立为低劣、威胁或两者兼而有之。人们最终可能会摆脱这样一种误解,即无论以何种形式,一个人的社区都比另一个人的社区更好,但仍然会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保持对分离的信念,因为这是人们被教导理解生命本质的方式。智慧的完美永远不会“说”以这种方式理解世界是错误的;它“表明”这种理解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对现实的歪曲。

八千行般若波罗蜜多

只要一个人继续认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是正确的,就没有转变的可能性,因为人们看不到改变的必要性。《智慧的圆满》试图通过对话迫使人们认识到这一需要,对话者都被大乘听众称为开悟者,似乎质疑佛教的基本教义、现实概念,同样重要的是,似乎质疑“逻辑”。 ”和“常识”。

在最早的文本《八千行般若波罗蜜多》(约公元前 50 年)中,佛陀的两位杰出弟子舍利弗和须菩提就进行了这样的对话。这两个人都因其智慧和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而受到认可,但在不同的点上,他们都缺乏理解和需要指导。在明确了菩萨与佛法没有区别的讨论之后,对话继续:

舍利弗:这个不是念头的念头,这是有的东西吗?

须菩提:在这种无念状态中,这里是否存在,或者可以理解为“这里是”或“这里没有”?

舍利弗:不,不是这个。

须菩提:现在这是舍利弗尊者问的一个合适的问题吗?

舍利弗:那么,什么是没有念头?

须菩提:它没有变化或分别。(一.2)

谈话一开始可能看起来是胡说八道,但这正是智慧的完美之处:迫使听众思考以前被定义为“胡说八道”或“意义”的东西。舍利弗问非念头的念头能否存在。须菩提没有回答,而是询问他们正在交谈的地方是否可以说是存在的。当舍利弗接着问什么是“无念”时,须菩提回答说它与念没有什么不同。无念与无念是一样的,正如“这里”和“不在此处”是一样的,因为存在的一切都是同一个短暂的实体,一切都是一,所以没有念头“没有变化或分别”来自思想或其他任何事物。

金刚经

这种教导方法在《金刚经》(约公元 2 世纪,尽管给出了较晚的日期)中得到了延续,最清楚的是,在第 13 节关于如何接受和保留这种教导:

尔时,须菩提对佛说:

尊者,此经应以何名而知,应如何领受和留存?

佛陀回答:须菩提,此经应名为‘如来智圆满金刚’,如是应受持。须菩提,此缘何故?按照佛陀的教导,超凡的智慧并不是真的如此。“超凡智慧的完美”只是它的名字。须菩提,你怎么看?佛陀有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佛说:世尊,佛无教。

【佛说】须菩提,你怎么看?世界上三千个星系的组成中会有很多分子吗?

须菩提曰:多多世尊!

【佛答】须菩提,我宣说,所有这些分子都不是真的。它们被称为“分子”[并且,进一步,]一个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它被称为“一个世界”。(贝尔德和海姆贝克,121-122)

这种对话强调了人们所谓的某物与该物实际上是什么之间的区别。这样做,它否定了对定义的传统理解,并鼓励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诸如“世界”和“分子”等概念,甚至是佛陀自己的教义。当须菩提回答佛陀无所教导时,他是在说佛陀的教导、佛陀、须菩提本人或其他任何事物之间没有分别。

心经

《心经》(约公元 660 年)是对早期佛经主题的后期汇编和总结。它是这里提到的三个中最受欢迎的,因为它的形式简单,并且作者浓缩了清空自我和对真实现实的认识的主题的技巧。大乘佛教徒经常诵读《心经》,并在仪式上抄写,以在信徒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心经》的重点是空性:舍弃自以为是的“我”,以及对生命事物的所有定义和表征,以认清自我的真实本质和世界的运作方式。科勒评论:

空性的教义旨在阐明缘起是首要的;这是一切实际存在的方式。只有当依存和变化被视为存在的本质时,只有当从空性的角度来看分离的、独立的、恒久的事物和人时,只是从依存的现实中抽象出来的约定,才能充分理解依存的产生。 . (83)

《心经》通过继续与早期作品相同类型的对话来强调这一点,强调对一个人达到成为菩萨的目标所必需的空性(“清晰的视野”)的体验。在总结和简化般若波罗蜜多的信息时,《心经》完成了这项工作,因此比其他许多经典更适合更多的研究,并在追随者中产生更深的虔诚。

结论

这绝不是贬低早期作品的价值,所有这些作品都以自己的方式指向与《心经》相同的信息。不同的信徒,甚至不同的国家和佛教团体,往往偏爱一部《般若经》胜过另一部。虽然这里提到的三个通常是最受欢迎的,但另一个是“一个字母中的智慧的完美”,正如标题所示,它只有一个字母 - 翻译为英文字母“A”,代表梵文和短a的巴利语声音 - 象征着转变和否定。学者克拉克斯特兰德解释说:

用作前缀时,它否定了它后面的单词的含义——例如,将单词svabhava,“有本质”,改为asvabhava,“没有本质”。它是所有印度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通常被认为是人类语言中最中性和最基本的声音。(1)

在一封信中专注于智慧的完美被认为可以启发一个人了解所有事物的统一性,因为它摒弃了所有先入为主的教学或学习概念,甚至是文本的组成部分。通过这项工作,一个人在一封信中与现实面对面;鼓励人们认识到这封信似乎是一个奇点,独立于自身,但它既是一个开始、一个延续、一个否定,也是一个比以前理解的更大的愿景的一部分。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指的是“到彼岸的智慧“。般若即是离妄。何以能离,不住妄心故。以不住六识故,不著五蕴;不住七识故,离于五蕴,度一切有苦;不住八识故,离一切相,于一切法逮得清净;不住菩提一真如心故,离于身心,了知一真如心性同一切法性,得现清净圆觉。菩萨以慈悲不舍众生故,离于...

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了。“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罗”指“彼岸”,“蜜”指“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有时“多”也可省略),译成汉文合起来是“到彼岸了”。所以原词指的是“到彼岸的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智慧至彼岸。般若波罗蜜的内涵:般若可以理解为智慧的意思,而...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 陀从开悟成道,到入灭, 说法49年,全部的经论被后人分门别类编辑成《大藏经》。在《大藏经》中的般若部有六百卷的《大般若经》, 总共有640万字。而 268字的《心 经》, 就包含了整部 《大般若经》的精华心要; 所以有群经心藏的意思。读《心经》有大概...

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的意思是到彼岸了。“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罗”指“彼岸”,“蜜”指“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有时“多”也可省略),译成汉文合起来是“到彼岸了”。所以原词指的是“到彼岸的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智慧至彼岸。他能把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以为的宇宙空间一切...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这部心经,就教你凛觉的法子,用智慧观照什么是心?什么是苦厄?又如何回归到清净寂灭无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 有许多意思:如“路”,指示我们回复真心之路的;“法”,一切方法;“贯”,贯通前后的义理;“契”,契合各人的机,各事的理,有这几种解释。现在二百六十...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这个词语源自梵文,其音译为"Braja"或"Brania",在中文中被译为“智慧”。“波罗蜜多”则被读作"BaRaMuDa",意为“到达彼岸”。在佛经中,这些译名是根据唐朝以前的发音确定的,与现代汉语的发音有所差异。"般若波罗蜜多"的深层含义包含两层:首先,它象征着一种能让人超越轮回,通...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1.“般若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个意思,只是翻译的不同,有详有略。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用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用般若波罗蜜多。般若,为音译,意译为智慧,此为出世间之大智慧,非世间智慧。波罗蜜多,为音译,意译为度,如用船渡人到彼岸。合此名为:智慧度,...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啊?
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智慧彼岸。下面进行 般若波罗蜜多是一种佛教智慧教义的重要概念,可以分为多个方面来解释:智慧的最终追求:在佛教中,波罗蜜多表示一种超越的境界,是众生修行所要达到的目标。般若波罗蜜多即指通过智慧达到这种超越的境界。这种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生命、世界和真理的深刻...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一种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大乘佛教中的“智慧到彼岸”的意思。详细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一词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首先,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其含义。一、摩诃。在佛教中,摩诃常用来表示“大”的意思,可以是对事物规模、程度或力量的形容。二、般若。般若...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的音译 "般若"的读音是Braja(班甲)或Brania(班尼阿),意思是"智慧""波罗蜜多"的读音是Ba(吧)Ra(日阿)Mu(木)Da(达)意思是"到达彼岸"佛经中的音译汉字都是按唐朝以前的读音译的,和现代汉字的读音相差很远."到达彼岸智慧&#...

安吉县19375752183: 般若波罗蜜多 - 搜狗百科
东郭都三维: 【般若】 这是梵文,我国名为大智慧.因为中国文字难尽其义,所以仍用原文,并且尊重这几个字,所以不译.这个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

安吉县19375752183: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东郭都三维: 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智慧到彼岸了”,是六波罗波密之一,亦修唯识行,于修习位所修的十种胜行之一,“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罗”指“彼岸”.六波罗蜜是指菩萨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分别为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波罗蜜为梵语音译,意为渡彼岸.

安吉县19375752183: 波若波罗密是什么意思?
东郭都三维: 这句话正确说法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一般指“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罗”指“彼岸”,“蜜”指“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有时“多”也可省略),译成汉文合起来是“到彼岸了”.所以原词指的是“智慧到彼岸了“.般若波罗蜜多,智慧至彼岸.

安吉县19375752183: “般若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东郭都三维: “般若波罗蜜” 和 “般若波罗蜜多” 都是佛教用语,意思一样没有区别. “般若”指的是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份了. “波罗”指的是“彼岸”因为有个度字,所以假定一条生死河,众生在苦恼的此岸,要度过到清净的彼岸,用来比喻,不是真有此岸彼岸. “蜜”指“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有时“多”也可省略). 译成汉文合起来是“智慧到彼岸了“.

安吉县19375752183: "般若菠萝蜜"是什么意思呀? -
东郭都三维: 般若:大智慧; 波罗蜜多:度到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度人到彼岸的大智慧.为佛教名词的波罗蜜完整的发音音节是波罗蜜多(paramita),梵音“波罗”汉译“彼 岸”,“蜜”译“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译成汉文合起来是“到彼岸了”.在汉语使用中,也常省掉尾音,就成了波罗蜜.“波罗蜜多”是有很多的意思, 即是度到彼岸的修行方法有很多, 在小乘佛教有十个波罗蜜; 在大乘佛教比较常说的是为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亦称为六度, 这种翻译,意含六种度我们到彼岸的方法、道路的意思.它们是布施波罗蜜度悭 贪, 持戒波罗蜜度毁犯,忍辱波罗蜜度嗔恚, 精进波罗蜜度懈怠, 禅定波罗蜜度散乱, 智慧波罗蜜 度愚痴.

安吉县19375752183: 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
东郭都三维: 清乾隆写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倩女幽魂》中的法术还记得么? “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也有 “般若”二字.它们的意思就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

安吉县19375752183: 般若波罗密多是啥意思? -
东郭都三维: “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的音译 "般若"的读音是Braja(班甲)或Brania(班尼阿),意思是"智慧" "波罗蜜多"的读音是Ba(吧)Ra(日阿)Mu(木)Da(达)意思是"到达彼岸" 佛经中的音译汉字都是按唐朝以前的读音译的,和现代汉字的读音相差很远. "到达彼岸智慧"有两重意思 一:这种智慧能够使人超脱轮回,达到佛地. 二:达到佛地才会有圆满的智慧正见.别误会..我搜索的....[s:130]

安吉县19375752183: 波若波罗蜜什么意思 -
东郭都三维: 般若波罗蜜,亦称智度、慧度、智慧波罗蜜,谓修习佛教所说的智慧,包括世间、出世间等各种般若.谓菩萨六度之-.

安吉县19375752183: 般若蜜多什么意思 -
东郭都三维: 般若是大智慧的意思 波萝蜜是到彼岸的意思 也就是说,大智慧到彼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