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作者&投稿:闳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杂诗原文: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杂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其一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其十三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这是为什么啊,此前我有家却归去不得。杜鹃啊,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注释 其一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堪:可以,能够。直须:不必犹豫。直:直接,爽快。莫待:不要等到。

其十三著:吹入。早是:此前。杜鹃:鸟名,即子规。休:不要。

杂诗其十九赏析

  这首诗是题在杭州望海楼的柱子上的。作者名姓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从中体会到一种复杂的情感。这不是一般的思乡之情,而是作者常年羁旅在外而产生的一种落寞之感。

  首句以景起笔,「浙江轻浪去悠悠」,诗人在杭州钱塘江边的望海楼上向远处眺望,看到了这一场景。在这里,这个叠字「悠悠」下得好,钱塘江的水面悠长而空寂,而诗人的心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悠悠」的水波,还是「悠悠」的往事,它们都「去」了,一去不复返,只停留在诗人的记忆里。但是诗人又是如此怀念它们,所以就产生了第二句中所说的「愁」。「望海楼吹望海愁」,有人曾就此句对此诗的作者提出猜想,认为这首诗系郑谷所作,因为第二句中所用的反复手法正是郑诗中常见的。而据笔者考查,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郑守愚是宜春(今属江西)人,其一生中并未有在余杭(杭州)的经历。但是,这一句所用的手法却是与郑的反复惊人地相似。望海楼上吹来的当然是海风,但在诗人笔下,望海楼上随海风而来的,似有淡淡的忧愁。这个「望海愁」,不仅与「望海楼」谐音,给人以音律反复回环之感,而且「望海」之愁,意蕴深远,含蓄蕴藉。望海时到底引发了什么愁绪?这里诗人没有说,但后二句中却有很明显的答案。

  第三句笔锋陡然一转,「莫怪乡心随魄断」,「乡心」即思乡之心,「乡心」断即谓诗人已不再思乡,这是为什么?这又是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又在第四句中给出了答案。「十年为客在他州」,原来诗人已在杭州作客十年,十年不得回乡,对故乡早已淡忘,因此是「乡心随魄断」。故乡在诗人心中早已成为远方天际的浮云了啊。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愁」呢?答案就在三四两句中。这其实是诗人「说话的艺术」。「乡心随魄断」是真的已断乡心了吗?很明显不是的,若是则诗人也不必生愁。但诗人偏说:我的乡心早已断结了,因为我远在异乡时间已经太长了。看似豁达,实则倍加思乡!其字字皆从千百回转后得来,方能令人回肠荡气,长吟击节!由此看来,诗人不是「乡心断」,而是「乡心甚深」,以致随魄皆断。这里注意这个「随魄」。如若诗人果真已将故乡忘却,那么他为什么要「断魄」呢?为什么要生愁呢?所以说这是曲笔言愁,而余味悠长。如果诗人一味说「我如何如何思乡啊!」,非但不能感人,而且根本不成艺术了。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情感的表达,其情感并不直接用语言叙述出,而是让大家在读完全诗中体味出。第二句中「望海楼」「望海愁」交错复沓,声音婉转,而意在突出「望海」,进而引出诗人所表达的「愁」。晚唐的诗风自李义山已渐趋朦胧,而这首诗在朦胧中又有明确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无疑是一首上品的佳作。

杂诗其一赏析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慇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覆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句两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起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 唐代 是配乐演唱,因此而被广泛流唱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上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 ,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 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惯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 ,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 ,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 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 。不用「人生几何 」式直截的感慨,用花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

  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种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却耐人寻味,富有艺术感染力。

杂诗其十三简析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 「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一、三、三」,然而却谐绝句平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节令转换,季节新来,但自己仍羁旅漂零,听杜鹃啼血,令人心惊。

诗词作品: 杂诗 诗词作者:【 唐代 】 无名氏 诗词归类: 【抒情】




王维的杂诗三首
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陶渊明 杂诗·人生无根蒂
《杂诗人生无根蒂》 作者: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17、《悲从弟仲德》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

陶渊明的《杂诗其一》(忆我少壮时...)
2、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

有关千古名诗佳句
无名氏 《杂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 《暮江吟》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 《谴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人生何处不离群,世...

陶渊明 杂诗·忆我少壮时
《杂诗忆我少壮时》 作者:陶渊明 原文: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17、《悲从弟仲德》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

《无名杂诗》的表达情感怎么写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读这首诗使人联想到唐代名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共通之处...

乐府古辞奇葩《古诗十九首》之《古诗源》版(参考文帖)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古诗十九首 [汉]无名氏[诗]笑独行按:《古诗十九首》最初乃见载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昭明文选》卷二十九《杂诗上》,其小序云:“古诗一十九首,五言,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诗云:驱马上东门。又云:游戏宛与洛。此则辞兼东都,...

关于鱼台的诗句
8.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9.启朱唇、金风桂子,唤残梦、微雨梨花。(《玉蝴蝶》)10.雪岭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元 吴镇 小令《[南吕]金字经·梅边》)以上供参考。3....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什么诗(古诗19首原文)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诗词简介1、题解《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

关于白富美的诗句
1、三国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原文: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译文: 南方...6、周代无名氏《国风·卫风·硕人》 原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一树梨花一溪水,不知今夜属何人的全诗和作者是什么? -
荣池安持:[答案]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 无名氏的《杂诗》以想象中的故园梨花溪月之幽雅高洁来反衬游子客居异地,有家难回的羁旅愁怨.全诗是这样写的:“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我想知道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急 -
荣池安持:[答案]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 无名氏的《杂诗》以想象中的故园梨花溪月之幽雅高洁来反衬游子客居异地,有家难回的羁旅愁怨.全诗是这样写的:“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杂诗 无名氏的意思 -
荣池安持: 【年代】:唐 【作者】:唐无名氏——《杂诗》 【内容】: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 著:吹入. 等是:等于. 杜鹃:鸟名,即子规. 【赏析】: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节令转换,季节新来,但自己仍羁旅漂零,听杜鹃啼血,令人心惊.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一、二、三”,然而却谐绝句平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参考资料:http://www.bbrx.cn/paper/poem/tang/200706/12021.htm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尽寒食雨草萋萋猜一动物 -
荣池安持:[答案] 是杜鹃 《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原文赏析及翻译 《杂诗》 作者: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注解】:1、著:吹入.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无名氏<杂诗>的全文 -
荣池安持: 尽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杂诗 无名氏 意思时令( )寒食,( )绵绵,...... -
荣池安持: 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译文;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杂诗 无名氏 -
荣池安持: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吹过麦田,麦苗摇摆,堤上杨柳依依.这是为什么呢?我有家却归去不得.杜鹃啊,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ok 这是老师刚评讲的,不会错的,我还得优了呢!(*^__^*) 嘻嘻…… 六年级的吧,我也是哦!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杂诗 无名氏 的大意是什么啊 -
荣池安持: 近寒食雨草萋萋原文: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近寒食雨草萋萋注释:1、著:吹入.2、等是:为何.3、杜鹃:鸟名,即子规.近寒食雨草萋萋译文: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杂诗的解释
荣池安持: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著花未:开花没有. 【译诗】 你从故乡来,该知道故乡事,请告诉我,你来时我窗前的梅树是否已经开花. 【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

迪庆藏族自治州18629073992: 无名氏<杂诗>的全文
荣池安持: 杂 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 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 “一树梨花一溪月.”那是旧山的景色、故乡的花.故乡的梨花,虽然没有娇娆富贵之态,却淳朴亲切,在饱经世态炎凉者的心目中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珍视.虽然只是“一树”,却幽雅高洁,具备一种静美.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象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三句不仅意象美,同时具有形式美.“一树梨花”与“一溪月”的句中排比,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对表达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有积极作用.从修辞角度看,写月用“一溪”,比用“一轮”更为出奇,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有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动形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