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的三家分晋

作者&投稿:印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魏文侯改过》中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

【繁】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於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於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於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於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文侯微翟黄则几失忠臣矣。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

  【简】魏文侯燕①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②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③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文侯微翟黄则几失忠臣矣。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①燕:通“宴”,宴请。

  ②次及:依次轮到。

  ③毕:竭尽。

编辑本段译文  魏文侯请所有士大夫喝酒,叫他们都说说自己。有人说:“大王有智慧。”到了任座,任座说:“您是不民主的君王。得到中山不用它封赏自己的弟弟,却用来封赏自己的儿子,因为这个原因您是不民主的。”文侯不高兴,从他的脸色上可以看出。任座离开座位,出去了。第二个轮到翟黄,翟黄说:“您是个贤德的君王。我听说贤德的君王的臣子说话都很直接。现在任座说话直接,所以看出您是贤德的。”文侯高兴的说:“可以这样反过来推测吗?”翟黄说:“为什么不可以呢?我听说忠臣死于他的忠诚,不敢死在离君王很远的地方,任座一定还在门外。”翟黄到门外看了看,任座在门外,所以文侯命人招他进来。任座进门时,文侯走下台阶迎他进门,最后将任座视为上宾。文侯如果不是因为翟黄,差点就失去了一个忠臣啊。顺着君主的心意来显视自己是贤德的大臣,难道只有翟黄吗?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之交,晋国被赵、韩、魏三家贵族瓜分而亡的历史事件
公元前454年,智氏又欲吞食其作三族,首先胁迫韩、魏共攻赵氏于晋阳(今太原市晋源镇北古城营村一带),赵襄子率晋阳军民固守城池,相持一年之久。智伯无法破城,便用汾水和雪水灌晋阳城,眼看汾水将及晋阳城头,晋阳城危在旦夕。当此危难之际,赵襄子遂派心腹重臣张孟谈深夜出城与韩、魏暗中讲和,于是 ,韩、赵、魏三家结成同盟,共灭智氏,史称“三家分晋”。至此,称霸春秋时代的最大强国——晋国从此日落西山,历史由此进入天下混战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徒有虚名的周王朝正式册封赵、魏、韩为诸侯,时称“三晋”。赵、魏、韩与齐、楚、秦、燕并列为战国七雄。

晋出公十七年(458年),赵鞅卒。智氏卿族的智瑶(智襄子)被立为执掌国政的正卿。从此,智、竞相拓展领土晋国疆域也由此而不断向北推进了。

赵鞅自执掌国政后,为适应兼并斗争的需要,即把北拓展作为发既定的战略目标,决意建立起以晋阳为中心的巩固的根据地,使之成为发展赵氏势力的可靠“保障”。为此,他对晋阳进行了长期而苦心孤诣的经营。早在范、中行氏之乱前,他即派自己的心腹谋臣董安宇作晋阳宰,修筑城池,监造仓库,减轻赋税,宽厚待民,使晋阳城,成为赵氏势力盘踞的坚固堡垒。当范、中行氏挑起战端,赵鞅被迫逃离都城而北走晋阳,晋阳被范、中行氏围困的危难时刻,正是凭借董安宇据城固守,赵鞅才得以化险为夷。

董安宇死后,赵鞅又派另一心腹谋臣尹铎为晋阳宰,并再度强调重申了关于建设晋阳根据地的战略宗旨。尹铎上任后进一步减损征收赋税的定额,更加宽厚待民。民众安居乐业,同心同德,共同为建设晋阳城出力效劳。晋阳根据地更加牢固了,赵氏势力更加强大了。正是这样,赵鞅生前一再谆告诫他的儿子赵无恤(赵襄子):“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魏文侯魏斯公元前445年即位)继承的家业是魏桓子在三家分晋(前453年)时进一步创立的。
在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韩得到的要少一些。赵氏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赵氏占有的智地正压在魏氏的脑门上,魏氏很压抑。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国,东边是新兴的韩国,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三门峡渑池、陕县和灵宝地区)。魏国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魏氏集中在晋西南,虽然在东面还有几块飞地,但都很不巩固,难以建成战略基地。魏国的核心地区是运城谷地,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黄河的大拐角包住了魏国的西部和南部。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迫封锁。魏文侯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强、不被列强吃掉,然后是打破封锁、向外发展。 晋幽公九年(前425年),赵襄子赵无恤去世,魏斯继任为晋国正卿,任用上郡守李悝实行变法。
晋烈公十一年(前405年),齐国发生内乱。田会在廪丘(今山东鄄城县)反叛,并向三晋求援。文侯任命翟角为主帅,带领赵、韩两国的军队,一路攻打到齐长城。齐国君主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与三晋之君主一起朝见周天子,齐康公并请求周天子册封三晋为诸侯。
晋烈公十三年(前403年),九鼎声响,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即由这一年正式进入战国时代。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就从该年开始,记载的第一件事即是“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文侯50年(前396年),文侯病重,临死前,召见吴起、西门豹、北门可等人,将太子魏击托付给他们。文侯去世,由太子继任为君主,是为魏武侯。




晋国三家分晋
魏文侯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局面,他扶持晋烈公登上了王位,实际上已经确立了自己与赵烈侯、韩景侯作为诸侯的地位。在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的一纸诏令,正式册封赵、韩、魏为诸侯,从法律上确认了这三家在晋国的统治地位。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联手,彻底终结了晋国的统治。他们瓜分了...

什么是三家分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都是哪三家?
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三家分晋周考王七年(前434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由周天子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是为三家分晋,与晋侯并列。此即《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1]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

赵、韩、魏三家分晋,那么晋国原来的主人去哪了?
先是赵将六卿中的范、中行氏灭掉,后赵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自此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地盘,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将晋国公室的地盘全部瓜分,晋遂亡,这就是“三家分晋”的故事。“三家分晋”事件最大的...

什么叫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晋平公时,韩、赵、魏、知、范、中行六国相争。后于公元前453年,赵灭藩、中杭两家后,联合韩、魏灭芝家,晋公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卫王封韩迁、赵忌、魏四为诸侯。公元前...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5世纪,原是晋国卿大夫的赵、魏、韩三个大家族,架空了国君的权力,实际上等于瓜分了晋国的大权。应赵、魏、韩三家的要求,早已形同虚设的周王朝,终于在公元前403年,正式承认并册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赵国国君赵鞅立赵无恤为...

资治通鉴为何以三家分晋开始?究竟有何深意?
在《资治通鉴》书中,就将三家分晋这个历史事件作为开篇,看起来是要从战国时期开始讲起,但其实把这件事情作为开篇,也是作者的一个别有深意的安排,那么究竟这样的安排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三家分晋简介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

三家分晋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三家分晋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bai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都是王室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积极对外征战,就这样,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

三家分晋,晋国灭亡 晋国国君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公元前349年,晋静公被韩昭侯派去的心腹韩玘(qǐ)所杀。自古亡国之君下场往往都非常悲惨,晋静公有此结局也当在意料之中了。那么若细究起来,“三家分晋”的最初起源是在哪里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晋国的“六卿”制开始说起了。灭亡晋国的韩、赵、魏当时都属于晋国的六卿,当年晋文公即位...

秦淮区14724079105: 三家是如何分晋的? -
佐该奥哌: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赵襄子因为取代了伯鲁的太子地位,于心不安,立伯鲁之孙赵浣为继承人.但襄子死后,其弟桓子驱逐赵浣而自立为君.赵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是为魏文侯.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是为韩景侯.前403年,由周威烈王册命,与晋侯并列.此即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侯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秦淮区14724079105: 在林汉达中国历史集中战国卷中三家分晋是谁三家分晋的 -
佐该奥哌: 韩赵魏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原晋国公卿,魏斯,赵籍,韩虔三分晋国.建立了魏赵韩三国.这三个人就分别是魏文侯,赵烈侯,韩景侯.

秦淮区14724079105: 三家分晋的故事 -
佐该奥哌: 三家分晋的故事如下: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

秦淮区14724079105: 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史称三家分晋.从西周的宗法制来看,赵韩魏三家属于什么等级
佐该奥哌: 侯爵,魏国第一代国君就是魏文侯、赵国是赵烈侯、韩国是韩景侯,这都不是自称的,而是天子分封的.

秦淮区14724079105: 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有哪几家 -
佐该奥哌: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春秋晚期,晋国被晋国韩氏、晋国赵氏、晋国魏氏、晋国智氏、晋国范氏、中行氏六卿专权.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 公元前457年,韩、赵、魏联合击败智氏,平分其地,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 公元前406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秦淮区14724079105: 三家分晋的故事20字 -
佐该奥哌: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秦淮区14724079105: 三家分晋的故事100字 -
佐该奥哌: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秦淮区14724079105: 三家分晋的意思是什么 -
佐该奥哌: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你可以去百度百科了解下具体的.

秦淮区14724079105: 战国时期魏国前期的事情 -
佐该奥哌: 首先,战国时期的魏国是在老牌强国晋国的基础上建立的.他继承了约50-60%的原晋国势力范围. 传统上认为魏国的祖先是毕公姬高,周武王伐纣之后,姬高被封在毕,后代于是就以毕为姓.但是难以...

秦淮区14724079105: 三家分晋名词解释 -
佐该奥哌: 三家分晋 [ sān jiā fēn jì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sān jiā fēn jìn ]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