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子一般指多大年龄。

作者&投稿:但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人对于年龄的称呼富有诗意,多样且富有文化内涵。以下为修改润色后的文本,按照年龄分段,条目化呈现:
1. 孩提:指2-3岁的儿童,尚在襁褓之中,初知发笑。
2.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3. 孩提包/提孩:指2岁的儿童,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说法。
4.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冠”,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5.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年时代。
6. 笄[jī]年: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笄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7. 二八:为16岁,指女子十六岁。
8.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9.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10. 志学:为15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11.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12. 二八:为16岁,指女子十六岁。
13. 而立:指三十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14.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15. 不惑:指四十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16.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17. 半百、知天命、行弯御、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8.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19.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20.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21.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22.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23.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24.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25. 还历之年:指60岁。
26.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27. 耆[qí]: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28. 耆[qi]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29.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30.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31.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32.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33.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34.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35. 杖围之年:指70岁。
36. 中寿:七十为中寿。
37. 悬车之年:指70岁。
38.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39.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40.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41.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42.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43. 中寿:指80岁以上。
44. 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45.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46.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47.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48. 期颐之年:指百岁。
49.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50. 另外称儿童的有:童孺、垂髫[tiao]、总角、孩提、提孩、垂发、的总角、垂发包/提孩、弱冠、豆蔻、笄[jī]年、束发、二八、加冠、结发、志学、束发、二八、而立、始室、不惑、艾、半百、知天命、知命、知天命、花甲、还历之年、下寿、耆[qí]、耆[qi]艾、还历寿、从心之年、古稀、古稀寿、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喜寿、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耄耋、中寿、伞寿、米寿、白寿、期颐、期颐之年、茶寿。


令公子是尊称吗
是的。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都是尊称。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1.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2.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3.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4.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古代代指女子的称谓有什么比如汝
夫人、玉人、璧人、佼人、千金、令媛、女公子、丽人、淑人、玉女、娇娃、巾帼、西施、尤物、室人、令间、青娥、淑女、女士、女流、女郎、巾帼、女史、裙衩、罗敷、无盐、红颜、小家碧玉、软玉温香、冶叶倡条、扫眉才女等。

世家公子是什么意思 世家公子是指什么
世家公子是什么意思 1. 世家公子就是豪门世家的年轻男子。世家:旧时候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并且世代相沿续的人家,后泛指世代贵显的家族或大家。2. 公子:在中国古代,是对他人的一种称谓和敬礼。它主要用于男性,但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先秦时,诸侯的儿子称诸侯,女儿也称女王侯。后来泛指读书的文人或...

公子与少爷有什么区别?
就再也不能叫作“公子” ,就是他的同母弟弟(嫡出),也要随着哥哥的升格而升格,不再是“公子” ,而成“公弟”了。现在有的家族也称家中二,三代男子为少爷,像四川重庆、河南等地,一般大家称呼时都带有姓氏,如朱少爷。或者名字,如刘岚少爷。在北方,情侣之间,女孩对男孩的一种昵称。

古代对男人女人的确称谓有碍那些?如公子,壮士等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着眼。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

汉朝时仆役如何称呼主人的子女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

古代男子的雅称
3、官人:本来是指做官的人,后来对普通男子也称官人。4、哥儿:这是古代对于有钱人家的子弟的称呼。除此之外,长辈对于晚辈的昵称,也会称哥儿。5、檀郎:晋代潘安小子檀奴,因其为美男子,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女婿或所爱慕的男子的美称。6、游丝:漂浮的蛛丝。比喻年轻男子。7、兰台公子:代指情郎。...

战国四公子是同时代的吗
魏安嫠王三十年,信陵君返魏,将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赫赫武功,名震天下。以秦之强,于公子在世之日,不敢复加兵谋魏。信陵君亲韩救赵存魏,于三晋及天下其功可谓大矣,可惜功高震主,秦王又以反间计日毁公子于魏王。魏王本畏公子,遂“使人代公子将”。为免杀身之祸...

古代男子自称什么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

战国四君是指哪四位?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注:除春申君以外,其余三人皆是君王后代),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亦称战国四君)。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前243年),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

华坪县18739397840: 有关古代男子年龄之称 -
禾霭安坤: 古代指年龄的词1.总角 古时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诗经·齐风·甫田》:“总角卯兮.”角,小髻;卯,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后人 用“总角”代指童年. 2.垂髫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华坪县18739397840: 为什么古代尊称青年男性为公子 -
禾霭安坤: 1.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仪礼·丧服》:“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 郑玄 注:“公子,君之庶子也.”《礼记·服问》:“传曰,有从轻从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 孔颖达 疏:“公子谓诸侯之...

华坪县18739397840: 公子、少爷,区别是什么? -
禾霭安坤: 一、区别:1、本质不同.公子是对男性的敬称,而少爷是一种通称. 2、流行时代不同.公子这个称谓流行于古代,而少爷这个称谓则流行于旧社会时期. 二、公子:中国古代一种对别人的称谓,敬辞,多用于男性,现代汉语不常用. 三、少爷,是对旧社会富家弟子的通称.少爷这个词在古时确实是身世显赫的家族中掌家的儿子的称呼.现在有的家族也称家中二,三代男子为少爷,一般大家称呼时都带有姓氏,

华坪县18739397840: 中国古代老夫是什么年龄的称呼?各个年龄段都有哪些称呼? -
禾霭安坤: 老夫是指年龄超过70岁的男子的自我谦称;13岁的女孩被称为豆蔻年华,15称为及笄之年 ,16称为碧玉年华,20称为桃李年华;男性20岁称为弱冠,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四十岁称为不惑之年,50岁则是半逾半百.

华坪县18739397840: 古代男子成年到底多少岁? -
禾霭安坤: 按照儒家的标准二十“弱冠”. 在二十岁以前头发都是垂下来的,称为:垂鬓.并且可以剃头. 到了二十岁就要把头发扎起来,用一个头饰包裹起来,称之为弱冠,意思是成年的人,从此以后终身不再剪头发.并且发式的不同可以看出身份的不同,并且在不同时期代表不同的意思,但各朝代只有做官的人,与读书的人在严格执行这一习俗. 中国成立后18

华坪县18739397840: 先秦时,“公子”这一称谓一般指 -
禾霭安坤: 中国古代一种对别人的称谓,敬辞,多用于男性,现代汉语不常用.先秦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女儿亦称女公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何休注:“谓女公子也.”

华坪县18739397840: 古代年轻女子称年轻男子为公子,那男子应如何称呼女子 -
禾霭安坤: 你这说法是错了.在古代男子称呼女子各个时代都不一样.但主流称呼还是基本一致.汉代一般称呼未婚或者年轻女子为姑子或者小娘.魏晋南北朝是娘子或者女郎.隋唐五代宋元是娘子或者小娘子.明清称呼大家女子叫小姐.小家碧玉为娘子小娘子或者说姑娘.不过姑娘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指姑妈. 公子子古代一般用于第三人称,流行于春秋战国,例如公子小白,公子完.而第二人称何时用不可考,最早可能出现在明清.而古代称呼男子一般唐宋叫大郎,魏晋南北朝郎君或者阿郎.汉代也差不多.

华坪县18739397840: 古代青年叫什么? -
禾霭安坤: 青年这个词的界定本身就很模糊,按照联合国的定义16-24岁的话,“弱冠”比较合适(古时指20岁的男子).

华坪县18739397840: 中国古代男子多少岁算成年? -
禾霭安坤: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华坪县18739397840: "公子"一词的来历 -
禾霭安坤: “公卿”之子.古代的大官多被称为“......公”,“公子”也就是指他们的儿子,因而是有钱人之子,贵族之子.后来这个概念慢慢泛化、泛滥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