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士们头上可以戴束发簪子吗?会有影响吗?

作者&投稿:莘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发簪是古代束发,装饰之用,为什么现在不流行了?~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早就有了关于发簪的记录,发簪是指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用笄来固定发髻,笄的用途除了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需要用笄来固定。

《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中国汉人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冠笄礼为男女成年的标志。款式上,玉簪有男用和女用之分,一般的说男用发簪长一些,更注重实用性,簪头装饰纹样比较简洁,吉祥福寿的图案据多。清代以降,因为男人都留起了阴阳头,玉簪便多为女性所用,女用发簪的端头呈如意状,刻有云纹图样。

总体来说男簪长度一般在20cm甚至更长。似乎一般祭祀及重大礼仪时候贵族会用玉簪(是指和田玉,古代没有翡翠),但是日常用的发簪并不建议用玉簪,因为优质的玉价格昂贵且容易损坏。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不分男女一般都将长发散披在肩上。以后,随着劳动生产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加,感到长发散乱颇有不便,就用绳带系束,以骨簪插别。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后期,人们也还是如此处理头发。

到夏商时期,人们开始以梳辫子来装饰自己,直至春秋战国。但男女之间的辫子略有差异。此后,女子开始挽髻于头。根据古书记载:“乃自我始祖黄帝制作衣冠以来,隐蔽形体,仅露首面,扑朔迷离,莫可辨识。
后圣知其然也,乃命男辫女髻,以便一目了然,诚法良而美意也。”《礼记.曲礼篇》注中,有女子许嫁则十五着笄,未许嫁者则二十着笄的记载。

古代男子束发的叫发髻。
发髻是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是一种长发发式。盘髻成椎状者,又称“锥髻”、成螺丝形的称“螺髻”、盘髻较小的称“髻”。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中国古代男子是不剪发的,在长期演变中为生活及美观的需要而结发,就是发髻。发髻也是戏曲中相关行当的角色使用的一种假发样式。

扩展资料:
从各地出土新石器时代发簪的现象中可以知道,生活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先民们,就已盘发成髻。我国历代汉族妇女皆喜盘发成髻。
河南安阳即出土有盘发于头顶的商代妇女俑。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脑后梳椎髻。湖南长沙马王椎一号汉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及出土的女子木俑的发式皆为盘髻。隋朝妇女的盘髻,当是称“盘桓髻”。
唐代妇女尚梳螺髻,永泰公主墓壁画中众多的妇女、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第一八七号唐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都于头顶梳螺髻;清代妇女盘髻于脑后。以前汉族少女多于头顶两侧梳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髻

古代的男子是可以在自己的头上带着些发簪的,因为古代男子他们的头发是比较长的,他不像当今社会的男子都留着一头的短发,因此为了能够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更加的方便他们选择了将自己的头发固定。而固定头发主要东西就是这种发簪,这种发簪主要是有一些金属物质做成的,也有的是用一些玉石做成的,但是这种发簪的主要作用就是一种装饰性的作用和一种固定性的作用,虽然说古代的男子戴上这种发簪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但是总比披头散发的要强吧,如果在战场上这些头发遮住了自己的视线,那么自己失去了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发簪对于古代的男子尤其是打仗的男子非常的重要。

关于发簪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女人,因为女人的头发是比较长的,而古时候的女人她们也是通过发簪来固定自己的发型的,但是发簪并不是古代女人唯一所拥有的一种东西,因为古代的男子他们也可以佩戴发簪,并且在许多的朝代这些男子他们对于自己的打扮可以说是比女人更加的厉害。就比如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人们流行的,那就是一个阴柔的美,尤其是一些男子,他们平时不但要为自己涂上一些胭脂水粉,同时自己的头发每天都是要打理的非常的飘柔,最后再为自己的头上戴一个发簪,这样一来就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的光彩夺目。

关于发簪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那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名叫子路,当时子路是一个孔子门下的一个得意门生,并且护送孔子周游列国,成为了孔子身边的一个保镖,但是孔子经常教导子路,说在与他人争斗的过程之中,就算自己的衣帽不幸掉落了,或者是头发乱了,那么都要及时的整理自己的衣冠,这也因此让子路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子路太过于的固执,以至于在争斗的过程之中他的头发乱了,他都要先把自己的头发用发簪固定好,但是却给了敌人可乘之机,这也因此让子路被剁成了肉酱。

综上所述,发簪不是女人所特有的一种物品,它也适合于古代许多的男子。尤其是在水浒传里面有很多的江湖英雄,他们都喜欢佩戴这种发簪,看上去虽然非常的古怪,但是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物品,这也让古代男子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魅力。




和坤素恶至是尤深文言文翻译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先是,冯道与昫为姻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 愚素恶道为人,凡事有稽失者,必指以诮昫曰:“...

关于女子飒爽英姿的诗句(形容女性英勇善战的诗句或成语)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6.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韦元甫《木兰歌》 释义:世上哪...良相们的头顶都戴上了进贤冠,猛将们的腰间皆佩带着大羽箭。 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

王昌龄《出塞》的翻译以及赏析
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诗人用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武气概,胜利者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 骅骝骏马,是再好不过的马了,还要给它配上再美不过的白玉鞍桥,可以想见这马上骑手的威风。这英武的骑士是手持“金刀”(即金错刀)奋战沙场的。这骑士披一身月色,顶凛冽寒风,鏖战而归...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传说: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其它有关...

文言文《报认少卿书\/报任安书》的翻译
我认为头上顶著盆子,怎么还能望天(意谓戴盆与望天不能同时收到,用来比喻自己既一心营职,就无暇再顾及私事)?所以断绝宾客的来往(知:相知,指社交来往),把...大臣们忧虑害怕,不知该拿出什么办法来。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身份地位卑微低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忠诚恳切的愚见。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

少年英雄故事
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在这个紧要关头,李世民自城南亲率二骑领先驰援,在他的表率之下,将士们奋力冲杀,隋军没料到会有这样...李世民得知消息怒不可遏,在唐军出发之前便先行带着房玄龄等六人骑马先行抵达渭河,隔河与颉利相会并...

关于少数民族故事
对汗王亲手递给的鼻烟壶,不接是不行的;要接,就得把球形底碗放在鼓起的桌面上,这样碗就会滚落下来,惹得大臣们发笑,那也是失礼的;而如果一只手端着茶碗,只用另一只手去接汗王的鼻烟壶,那就会犯对汗王不恭之罪。面对这种刁难,阿尔格齐不慌不忙。他取下右手腕上的念珠,绕成三圈放在石桌...

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是什么意思 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代指京城长安。 13、惟:思考。 14、搴(qiān):拔取。 15、乡:通“向”。厕:参加。下大夫:太史...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

王昌龄的两首《出塞》的原文分别是?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译文: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头上的...

古代两军在战场上肉搏的时候,如何才能分辨出敌我?
当然也有战场上胆小的想往回溜,但首先不说您这后背直接就让给对方砍,这大后方拿着明晃晃大刀的督战队可正虎视眈眈的等着你呢,所以在打仗前将士们往往会灌输这种思想“打仗只有努力向前才有活路,后退逃跑只是死路一条!”真要打起来,蒙着头就往前冲吧,对面的肯定是敌人! 旗帜 (鸣金收兵、击鼓进军同样是区分...

扬中市19124979928: 古代男子束发有守身如玉之意吗? -
邓闸乐松: 古代男子束发好像没有守身如玉的意思的,男子束发只代表他成人了,把头发盘起来,然后没有成人之前,男子的头发都是披散的.古代没有成年之前,男子如果当将军的话都叫披发为将.

扬中市19124979928: 古代什么人会用发带?一般剑士的发型是什么 -
邓闸乐松: 古代人还没有想到用皮筋来帮头发.所以,束发的东西从布条成长为了发带.一般剑士的发型为马尾,一根简单的发带束起长长的墨发,潇洒而又利落.但如果是一些有名气,有地位而且注重修养的剑士,一般都会总奢华精致的布巾扎起一个疙瘩,多余的头发劈在肩头.这样使用武功的时候也会有种飘逸的感觉.

扬中市19124979928: 古代的男子都要束发吗?那么古人为何要束发? -
邓闸乐松: 古代人确实都是需要束发,而且束发也是一种文化.如果在古代的人不束发,整个人的形象是非常的邋遢.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看法,所以古代人的头发一旦留长了,就会将头发梳起来,这样看起来非常的端庄,整个人也会看上去神清气爽.比较...

扬中市19124979928: 古人是怎么用一根簪子束发的 -
邓闸乐松: 古代的中国人,把头发盘起来,需要一条 “巾” 捆住,再插进一根簪子,头发就不会散落了. 捆起来的动作叫做 “束发” ,古人束发有的使用 “头巾” ,有的使用 “束发冠” .《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头戴 “束发紫金冠” ,当是很名贵的了. 贫苦人家,既没有金簪、玉簪、银簪,只好使用 “荆条”、“木簪”束发了.成语《荆钗布裙》就是形容贫苦妇人的装束.在这里, “装” 指的是衣裳,“束” 指的就是 “发型” 了.

扬中市19124979928: 古代男子及冠之前束发吗? -
邓闸乐松: 简单说,要束发,但不是一直都束发.1、垂髫:8、9岁之前不束发,头发自然下垂,谓之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你学过吧,里面有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总角,8、9岁至15岁,在头两侧扎两个发结,像羊角一样,谓之总角.3、束发:15岁原先的两个 总角解散,在脑袋后面扎成一束髻,但不冠.4、弱冠:20岁行成人礼,给冠.

扬中市19124979928: 古代男的束发要是秃子了怎么办 -
邓闸乐松: 一、男子掉头发一般是“男性秃”,就是头顶掉头发,两边和后边不掉.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所以头发会很长,这种可以“地方支援中央”的秃头完全不影响束发. 二、如果是全秃,这种情况极少见,但也不妨,因为古人出门是要戴头巾的,戴个大点的头巾就可行.

扬中市19124979928: 古代男子束发有守身如玉的意思吗? -
邓闸乐松: 古代男子束发没有守身如玉的意思.

扬中市19124979928: 古代人头上戴的是什么东西 -
邓闸乐松: 除了满清,中国古代男子的头发都是“束发”,也就是要把头发扎起来.绝不是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里边的人物,披头散发的像个野人一般.现在的一些导演、化妆师,都严重地缺乏历史知识,把国人的思想都搞乱了.他们已经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了,而是魔教教头啦!用来束发的东西很多,但是要有分寸,不得越礼.什么“头巾”、“纱帽”、“束发紫金冠”等等.

扬中市19124979928: 我国古代的男子为何要束发? -
邓闸乐松: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束发一般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古代人讲究须发乃血肉之躯,父母所赐,所以成年男子的头发胡子都是不能剪的,否则为不孝,古代常见到有人割发以代死刑,以及一种叫“髨刑”的剃人头发的刑罚,这都说明对于古人来说,头发是神圣不可伤害的.既然不能剪不能剃,不束起来自然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如同乞丐一般.所以成年男子都束发,然后戴个帽子.故古代成年男子被称为“弱冠”,指的就是成年以后戴帽子

扬中市19124979928: 中国古代男子为何束发、盘发,而外国古代男子却常见披发? -
邓闸乐松: 我国古代男子束发、盘发是因为,我国古代儒学《孝经》中所要求的,因此中国古代不允许随意剃发,头发长了也自然不能披头散发,不符合礼教.对于古代国外披发的说法也不是十分正确,因为古代国外人是短发. 我国儒学经典《孝经》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