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

作者&投稿:乘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一、对学科性质认识的偏离
  谈及大学学习,一位同学说“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但是还是要考试,所以对于怎么对付考试却是想了不少。复习,只是看书、记笔记。所以平时上课都认认真真做笔记,只是课后不做练习。另外,大学考试比较容易,一般平时不用太用功也能过,特别是老师会有一些提示,所以不必太担心了。这认识或许有些片面,可是每门考试,包括文学史在内,都是如此,至少我们专业是这样的。”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教材的错误认识,形成错误学习观念——文学和其他文科的课程一样,依然是偏重于识记能力的。
  难道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能用标准答案来培养吗?由于对学科性质认识的片面性,又导致学生进一步对学习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产生迷茫和困惑。即为什么学习现当代文学,学习了文学课有什么用途?有同学完全不理解课程性质,认为学校开设了就只好被动地选择该课程;有的认为文学课程肯定能阅读到很多小说;还有的认为是增加学识;甚至还有的同学干脆认为学了就可以换取四个学分。很多学生在问及此类问题时都很茫然。回答虽然五花八门,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性。
  至于学习现当代文学课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文学课其实是没有实际作用的。作为教师,在文学课讲授中非常重视文学的审美作用和鉴赏能力,但学生的认知是笼统的、模糊的。诚然,在社会的现实功利化的外部大环境影响下,学生很难有稳定的心境来讨论关于文学的问题,也很难引发学生学习文学课的热情。生存的压力、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他们不得不减少对专业课的投入时间。现实生活中存在“文学的用处不大”的误解,潜在影响了学生学习文学课的热情。因此为了将来就业的需要,他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考各种实用证书,比如:教师资格证、文秘、导游资格证、驾驶证等等,并在校内争相选修在职业竞争中有实用性的各种相关课程。
  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课程性质不了解,就易于将文学课等同于大文科类其他课程,如政治、历史、文化课程等,使学生失去学习文学的热情,进而用功利化、实用化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课。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不足
  笔者任教的班上,不少学生有这样的感触:“以前认为文学(史)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因为可以接触到很多文学作品,了解许多作家的成长历程,这是一门多么浪漫的课。所以,理想中的文学课应该是能够激发热爱文学的人的欲望,让不热爱文学的人有一种悠闲快乐的感受。”可是“翻开文学史教程,首先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这对于那些不那么喜爱文学的同学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即使是有阅读经验和爱好文学的同学,看到如此烦琐细密的文字,也难免会大失所望,甚至厌烦的”。因此,课本是否有吸引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高校汉语言文学系的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意义。这些信息都和课程名称一并挂在网络上,能给学生选课时以重要的参考。但是教师在网上公开的课程介绍与学生的理解其实总是有出入的。他们说,对于为什么学习文学史,学习文学史的用途等问题从没有做过认真的思考,有些茫然,选课也是被动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笔者认为是源于学生对作品的不熟悉,及零碎的印象。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将“现当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放在一起交织讲解,没有界限,混为一体。
  这两门课程在授课中同步进行固然有益:一是文学史与文学作品解读有利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二是便于教学;三是教师师资人力和财力投入能最小化。但是笔者认为,把“文学史”与“作品选读”融合在教学中混合讲授,从教学效果看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教师在讲授文学史的内容时,如果学生普遍对文学作品的不够熟悉,文学史的课堂气氛必然沉闷,学生学习文学史课程的积极性也会不高。这或许和整个社会的整体文学热情度下降的局面是一致的。这或许是必然现象背后的真相。
  为了把文学课程(文学史和作品)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师没有更多的课时去区别对待“史”和“作品”的侧重点。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造成学生对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都没有太深的印象;要么具体解读文学作品,又影响到了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掌握,对文学史只有断片式的线索。不管怎样,这种融合文学史、文学作品于一体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又诱导和加速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其原因在于“现当代文学”的课程设置太笼统了。为了把现当代文学一百多年的文学史梳理清楚,必然会偏重于文学史的讲述。但在实际授课中,如果没有文学作品的适当介入,“文学史”事实上是不丰富、不完整的。虽然我们都很清楚,文学史的理解无可避免需要记忆和背诵关于“史”的知识。但是学生会误以文学史的眼光和方法对应思考文学作品中的鉴赏问题,将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感受能力都按照需要识记的知识来对待,这才是文学课程教学的一大误区。
  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强调区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性质不同,授课方法不同,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现当代文学的所有课程是一个整体。文学史是其中的一部分,文学史不能代替文学作品;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史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只要“史”与“作品”并重,学生就不会以背书的方式学习文学课了。
  据笔者的了解,很多高校的作品选读课程被极大压缩,也有极少数高校是不开设作品选读的,而是以在全校开设文学作品选读的通识选修课程来弥补。作为全校通识选修课程,其授课对象和要求是不能达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等水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课堂不强调作品分析,学生当然也懒于阅读,这样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有学生这样说“我的总体感觉就是老师在讲故事,一个人讲故事,讲作家的故事,讲文学作品人物的故事。当然,不仅于此,老师也讲了不少文学史的知识,但是能够吸引我们的并且记住的还是‘故事’”。从这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兴趣点之所在,同时,话中透露出学生也只是愿意“听”故事,而不是主动“读”故事。学生不读的后果就是老师只好唱独角戏了。试想在学习文学史之前,专门开设作品选读,那么学生一定不会是教学过程中的旁观者。   因此,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解读文学作品,对作家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设置上,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并置于同等地位,首先带领学生从作品阅读入手,培养感悟作品的能力,随之在审美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充分感受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这一课程的重视必将对我们的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提升现当代文学课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全面发展的结果,导引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整个社会的功利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消费性以及浮躁心理,在意识形态宽松的氛围下,人们对政治热情的减弱,知识分子的文化精英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各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的相互碰撞,而文学、文化等与此同时被边缘化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对每个个体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深居象牙塔里的师生们的心理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教师在目前的体制内认同下,为了生存并寻求个人的最佳发展,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论文的写作和发表上,在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各类级别的课题申报上,否则会影响到职称的评定,职称上不去,与之相关的各种待遇也会受到影响。在现实的激烈竞争环境下,教师恐怕不能保证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环节之中。课前准备的时间也不足,更遑论消化吸收前沿的学术成果。那么教师在授课时能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可能性必然大大减少,教师只好照本宣科了。教师的课堂上主体引导作用的积极性和热情不足,作为受众体——学生,一定不会满意如此教学,他们的学习热情会受到抑制。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语言枯燥乏味的话,学生必然对整个文学课程失去兴趣,敬而远之,而学生在面对日益趋利唯实的价值观的大氛围下,虽然文学有引导人生积极向真善美的意义,但是文学的精神力量在面对现实的无力时,学生难免会对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指向产生困惑以及对现实的沮丧感。
  (二)学生的原因
  在教和学互相促进的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现当代文学教学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实际上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对教师开出的必读篇目也不读。学生对现代汉语的感受能力就越来越弱,而且也没有自觉性去培养对作品的感受力。另一方面,学生普遍认为文学课程的内容,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谁有闲情去看它?”
  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必修课,必须要以广泛充足的阅读作品作为学好此课的前提条件之一。笔者曾做过小范围的阅读作品调查:请你列出你曾读过的50部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已经学完了现代文学阶段的课程内容)。情况不容乐观。少数学生能说出20~30部,有的只能说出几部,更有甚者,张冠李戴,将外国的、古代的、网络小说等都归为现代文学作品类。能说出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的代表作,外加钱钟书和张爱玲的作品就已经很费力了。因此,学生阅读作品少,积极性不高,反之会影响到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师生彼此的不利因素积累越多,那么所谓的互动教学,乃至提高教学质量难免流于空泛的口号。一位学生的反省话语同时值得我们思考。他说:“我觉得这其实是学校和我们共同的责任,一方面课时的限制让老师很矛盾,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补充课外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学生又形成一种惰性,不主动阅读,知识面狭窄,导致我们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三)学习现状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受益者,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了解当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特点,重新审视师生的关系。大学课堂上虽然大多以教师教课为主,但是文学课程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方法,没有师生对优美文学作品的鉴赏,没有师生表达个体独特感受的声音,那么学生就不会形成对文学、文字的感悟、鉴赏、提升的能力。其次,教师爱唱独角戏,教学没有吸引力,方法陈旧,没有学生参与,学生就容易患上“课堂疲惫症”。疲惫症表现为上课打瞌睡、看课外书、聊天、玩手机。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尤其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组织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思维去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具体到现当代文学教学上,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新理念,注重前沿的学术问题,并介绍最新的科研动态,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法,结合教学需要播放作品改编的电影,如《阿Q正传》《家》《雷雨》《骆驼祥子》《边城》《茶馆》《林家铺子》《红旗谱》《百合花》《红高粱》等,带着问题去观看并展开课堂讨论,把理论教学和感性的审美教学结合起来,增强文学课程的生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体会中谈到,教学方法确实很重要,但由于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多,教师只能将文学社团、流派、论争等大致勾勒线索,造成学生对现当文学课程的整体把握不清晰,对课程认识的肤浅,很多作品闻所未闻,也不愿意去读,只等老师讲故事梗概。学生对作品很陌生,就更谈不上理解作品,老师只好越俎代庖。课堂讨论的呼声很高,一旦要讨论了,学生要么是准备不足,要么是因相关知识的欠缺而冷场。学生喜欢看电影,但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影视作品兴趣不大,他们喜欢看表现年轻人的生活、情感题材的影视作品,如果是搞笑的片子就更受欢迎。学生对课件依赖严重,也习惯要求老师画重点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就意味着该课程的学习画上了休止符。
  其实,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靠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今后的挑战和难度还会长期存在。认清学科性质,学科设置科学化,在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和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敢于迎接挑战,对现当代文学,甚至其他相关的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

一、对学科性质认识的偏离
谈及大学学习,一位同学说“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但是还是要考试,所以对于怎么对付考试却是想了不少。复习,只是看书、记笔记。所以平时上课都认认真真做笔记,只是课后不做练习。另外,大学考试比较容易,一般平时不用太用功也能过,特别是老师会有一些提示,所以不必太担心了。这认识或许有些片面,可是每门考试,包括文学史在内,都是如此,至少我们专业是这样的。”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教材的错误认识,形成错误学习观念——文学和其他文科的课程一样,依然是偏重于识记能力的。
难道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能用标准答案来培养吗?由于对学科性质认识的片面性,又导致学生进一步对学习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产生迷茫和困惑。即为什么学习现当代文学,学习了文学课有什么用途?有同学完全不理解课程性质,认为学校开设了就只好被动地选择该课程;有的认为文学课程肯定能阅读到很多小说;还有的认为是增加学识;甚至还有的同学干脆认为学了就可以换取四个学分。很多学生在问及此类问题时都很茫然。回答虽然五花八门,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性。
至于学习现当代文学课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文学课其实是没有实际作用的。作为教师,在文学课讲授中非常重视文学的审美作用和鉴赏能力,但学生的认知是笼统的、模糊的。诚然,在社会的现实功利化的外部大环境影响下,学生很难有稳定的心境来讨论关于文学的问题,也很难引发学生学习文学课的热情。生存的压力、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他们不得不减少对专业课的投入时间。现实生活中存在“文学的用处不大”的误解,潜在影响了学生学习文学课的热情。因此为了将来就业的需要,他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考各种实用证书,比如:教师资格证、文秘、导游资格证、驾驶证等等,并在校内争相选修在职业竞争中有实用性的各种相关课程。
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课程性质不了解,就易于将文学课等同于大文科类其他课程,如政治、历史、文化课程等,使学生失去学习文学的热情,进而用功利化、实用化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课。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不足
笔者任教的班上,不少学生有这样的感触:“以前认为文学(史)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因为可以接触到很多文学作品,了解许多作家的成长历程,这是一门多么浪漫的课。所以,理想中的文学课应该是能够激发热爱文学的人的欲望,让不热爱文学的人有一种悠闲快乐的感受。”可是“翻开文学史教程,首先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这对于那些不那么喜爱文学的同学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即使是有阅读经验和爱好文学的同学,看到如此烦琐细密的文字,也难免会大失所望,甚至厌烦的”。因此,课本是否有吸引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高校汉语言文学系的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意义。这些信息都和课程名称一并挂在网络上,能给学生选课时以重要的参考。但是教师在网上公开的课程介绍与学生的理解其实总是有出入的。他们说,对于为什么学习文学史,学习文学史的用途等问题从没有做过认真的思考,有些茫然,选课也是被动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笔者认为是源于学生对作品的不熟悉,及零碎的印象。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将“现当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放在一起交织讲解,没有界限,混为一体。
这两门课程在授课中同步进行固然有益:一是文学史与文学作品解读有利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二是便于教学;三是教师师资人力和财力投入能最小化。但是笔者认为,把“文学史”与“作品选读”融合在教学中混合讲授,从教学效果看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教师在讲授文学史的内容时,如果学生普遍对文学作品的不够熟悉,文学史的课堂气氛必然沉闷,学生学习文学史课程的积极性也会不高。这或许和整个社会的整体文学热情度下降的局面是一致的。这或许是必然现象背后的真相。
为了把文学课程(文学史和作品)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师没有更多的课时去区别对待“史”和“作品”的侧重点。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造成学生对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都没有太深的印象;要么具体解读文学作品,又影响到了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掌握,对文学史只有断片式的线索。不管怎样,这种融合文学史、文学作品于一体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又诱导和加速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其原因在于“现当代文学”的课程设置太笼统了。为了把现当代文学一百多年的文学史梳理清楚,必然会偏重于文学史的讲述。但在实际授课中,如果没有文学作品的适当介入,“文学史”事实上是不丰富、不完整的。虽然我们都很清楚,文学史的理解无可避免需要记忆和背诵关于“史”的知识。但是学生会误以文学史的眼光和方法对应思考文学作品中的鉴赏问题,将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感受能力都按照需要识记的知识来对待,这才是文学课程教学的一大误区。
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强调区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性质不同,授课方法不同,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现当代文学的所有课程是一个整体。文学史是其中的一部分,文学史不能代替文学作品;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史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只要“史”与“作品”并重,学生就不会以背书的方式学习文学课了。
据笔者的了解,很多高校的作品选读课程被极大压缩,也有极少数高校是不开设作品选读的,而是以在全校开设文学作品选读的通识选修课程来弥补。作为全校通识选修课程,其授课对象和要求是不能达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等水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课堂不强调作品分析,学生当然也懒于阅读,这样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有学生这样说“我的总体感觉就是老师在讲故事,一个人讲故事,讲作家的故事,讲文学作品人物的故事。当然,不仅于此,老师也讲了不少文学史的知识,但是能够吸引我们的并且记住的还是‘故事’”。从这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兴趣点之所在,同时,话中透露出学生也只是愿意“听”故事,而不是主动“读”故事。学生不读的后果就是老师只好唱独角戏了。试想在学习文学史之前,专门开设作品选读,那么学生一定不会是教学过程中的旁观者。   因此,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解读文学作品,对作家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设置上,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并置于同等地位,首先带领学生从作品阅读入手,培养感悟作品的能力,随之在审美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充分感受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这一课程的重视必将对我们的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提升现当代文学课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全面发展的结果,导引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整个社会的功利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消费性以及浮躁心理,在意识形态宽松的氛围下,人们对政治热情的减弱,知识分子的文化精英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各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的相互碰撞,而文学、文化等与此同时被边缘化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对每个个体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深居象牙塔里的师生们的心理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教师在目前的体制内认同下,为了生存并寻求个人的最佳发展,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论文的写作和发表上,在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各类级别的课题申报上,否则会影响到职称的评定,职称上不去,与之相关的各种待遇也会受到影响。在现实的激烈竞争环境下,教师恐怕不能保证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环节之中。课前准备的时间也不足,更遑论消化吸收前沿的学术成果。那么教师在授课时能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可能性必然大大减少,教师只好照本宣科了。教师的课堂上主体引导作用的积极性和热情不足,作为受众体——学生,一定不会满意如此教学,他们的学习热情会受到抑制。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语言枯燥乏味的话,学生必然对整个文学课程失去兴趣,敬而远之,而学生在面对日益趋利唯实的价值观的大氛围下,虽然文学有引导人生积极向真善美的意义,但是文学的精神力量在面对现实的无力时,学生难免会对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指向产生困惑以及对现实的沮丧感。
(二)学生的原因
在教和学互相促进的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现当代文学教学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实际上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对教师开出的必读篇目也不读。学生对现代汉语的感受能力就越来越弱,而且也没有自觉性去培养对作品的感受力。另一方面,学生普遍认为文学课程的内容,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谁有闲情去看它?”
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必修课,必须要以广泛充足的阅读作品作为学好此课的前提条件之一。笔者曾做过小范围的阅读作品调查:请你列出你曾读过的50部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已经学完了现代文学阶段的课程内容)。情况不容乐观。少数学生能说出20~30部,有的只能说出几部,更有甚者,张冠李戴,将外国的、古代的、网络小说等都归为现代文学作品类。能说出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的代表作,外加钱钟书和张爱玲的作品就已经很费力了。因此,学生阅读作品少,积极性不高,反之会影响到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师生彼此的不利因素积累越多,那么所谓的互动教学,乃至提高教学质量难免流于空泛的口号。一位学生的反省话语同时值得我们思考。他说:“我觉得这其实是学校和我们共同的责任,一方面课时的限制让老师很矛盾,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补充课外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学生又形成一种惰性,不主动阅读,知识面狭窄,导致我们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三)学习现状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受益者,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了解当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特点,重新审视师生的关系。大学课堂上虽然大多以教师教课为主,但是文学课程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方法,没有师生对优美文学作品的鉴赏,没有师生表达个体独特感受的声音,那么学生就不会形成对文学、文字的感悟、鉴赏、提升的能力。其次,教师爱唱独角戏,教学没有吸引力,方法陈旧,没有学生参与,学生就容易患上“课堂疲惫症”。疲惫症表现为上课打瞌睡、看课外书、聊天、玩手机。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尤其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组织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思维去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具体到现当代文学教学上,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新理念,注重前沿的学术问题,并介绍最新的科研动态,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法,结合教学需要播放作品改编的电影,如《阿Q正传》《家》《雷雨》《骆驼祥子》《边城》《茶馆》《林家铺子》《红旗谱》《百合花》《红高粱》等,带着问题去观看并展开课堂讨论,把理论教学和感性的审美教学结合起来,增强文学课程的生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体会中谈到,教学方法确实很重要,但由于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多,教师只能将文学社团、流派、论争等大致勾勒线索,造成学生对现当文学课程的整体把握不清晰,对课程认识的肤浅,很多作品闻所未闻,也不愿意去读,只等老师讲故事梗概。学生对作品很陌生,就更谈不上理解作品,老师只好越俎代庖。课堂讨论的呼声很高,一旦要讨论了,学生要么是准备不足,要么是因相关知识的欠缺而冷场。学生喜欢看电影,但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影视作品兴趣不大,他们喜欢看表现年轻人的生活、情感题材的影视作品,如果是搞笑的片子就更受欢迎。学生对课件依赖严重,也习惯要求老师画重点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就意味着该课程的学习画上了休止符。
其实,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靠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今后的挑战和难度还会长期存在。认清学科性质,学科设置科学化,在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和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敢于迎接挑战,对现当代文学,甚至其他相关的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对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有特别的功能。美育能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能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美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只有将美育融合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育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也可以说,基础教育课程在美育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主要局限于艺术教育,把美育当成学生素质发展的附属品的大有人在,常常忽视其独立性和本质特征。甚至误以为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诚然,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公认的。然而,语文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的内容也是不可否认和不可忽视的。
法国艺术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更为主要的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美育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语文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首先必须弄清几个问题:
第一,是什么是审美?《教育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它既不是感性认识,也不是理性认识。它是人类(主体)对世界(客体)的一种特殊体验,是主体与客体的沟通,是一种有意识的一体化。”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由此看来,审美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美的欲望,也就无所谓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和评价美了。只有那些热爱生活、渴望美的人,才能以满腔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追求美并创造美。因此,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绝不能离开审美素质的培养。简言之,审美就是感受,领会,评价人,事,物的美。美是第一性的,是客观存在的。从审美的客体方面看,它必须是有美的。人的美感是第二性的,是主观的。从审美的主体方面看,审美者对审美内容选择存在高雅和低俗之分,因此,我们要搞清第二个问题——
什么是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和事物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作的直接的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和所取的审美态度,主要通过个人主观爱好形式所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人们审美选择的倾向性。人们审美情趣之所以不同,既与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状况和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有关,也与其自身的审美素养、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有关。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审美情趣是一种独立的判断,它不靠概念,不靠逻辑推理。在传统教学中,虽也注意到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化素养以及教师的讲授方法等因素限制,对学生而言没有直观印象,就谈不上感受事物的美了。审美是在不断变化和演进的,是人复杂的高级精神活动,审美水准的变化与人的文化修养直接相关。它是因人而异的,不同人和人群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语文教学有必要有责任引导学生承认、认同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中的所共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内涵是什么?以一言蔽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人、事、物和文学作品等的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素养和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陶冶学生情感、净化学生心灵,有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语文的审美有自身的审美和生活的审美,语文自身审美指语文学习者能够发现、欣赏汉语言文字的字形美、音韵美、修辞美和文学美。《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弄清上述问题后,针对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 用好教材 挖掘教材蕴涵的美感特征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挖掘教材蕴涵的美感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 、推敲传神的词语 。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对月光的描写,“泻”“浮”“洗”“笼”,不同的动词,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了月光之美。引导学生认识琢磨这些词语,就很容易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占有相当的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醉翁亭记》,全文400多字,作者锤字炼句,创造性地运用里21个“也”字,构筑整篇文章,整齐而富有变化的21个“也”字,使文章回环往复,形成一种咏叹情调,并富有节奏感,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3 、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 。对话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语言是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的表现,成功的对话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经历教养、生活习惯、精神状态,使读者听其言,见其人,知其心。《荷花淀》一文在对话描写上就有较为突出的成就,它善于用精练的笔墨,简洁的生活化语言,刻画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揣摩、仔细研究,就一定能发现许多值得玩味的东西。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话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意境美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美学把"意"看作是艺术美的精髓,意境美教学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产生联想,丰富想象,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要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诗歌的意境教学,也要关注散文的意境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颐趣养心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而,,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一)、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背影》的亲情之美,《最后遗片叶子》的生命之美,《指南录后序》的气节之美,《旷野的微光》的求知之美……这些情感之美都是需要通过朗读来体验的。
(二) 、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导语巧设悬念,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
三、 拓展阅读 提高学生积极的审美能力

俗话说,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人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与知识的厚薄,生活阅历的深浅有关。较高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审美者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评价的基本条件之一。广泛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增进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
(一)、激发兴趣 在阅读积淀中提高审美情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阅读积淀中提高审美情趣。在教学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期待,教师应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简要介绍书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名人事迹的激励下,内在的学习主动性被激活,对阅读充满期待与向往,迫不及待地想从文字中去寻找阅读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通过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探究的热望。有时出示书名或篇目,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置疑;有时讲述书中的精彩片段后,嘎然而止,让学生们带着满腹的疑惑主动走进阅读。总之,老师们想尽办法让学生感到书中藏着无穷的宝贝,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渴望,从而,在阅读积淀中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授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对课外阅读,表现在阅读的目的和意义上,大致有这样几咱情况:一是趣味性阅读,主要是由阅读材料引起的——故事很精彩动人,很有意义;二是消遣性阅读,主要是想调节一下——随意看看;三是积累性阅读,了解掌握知识——拓宽知识背景;四是鉴赏性阅读——提高审美,评价能力。以上各种形式的阅读在人的一生中都需要,但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则应重在指导“鉴赏性阅读”。
1、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着读。言显心声,行露思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内心,展现了他的精神风貌。作者写人,正是通过对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及外貌和脸部表情的描写展现人物仙心世界的。因此阅读时,要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外貌描写体会着读,才能很好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人物之美,作品之美。
2、抓构思、布局联系地阅读。学生作文,常常是平铺直叙,教师总叹学生说话,写文章层次不清或谋划篇布局能力差,其实是学生缺少见识和锻炼。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读了后面联系到前面是怎么写的,读到结尾联系到开头是怎么写的,读了这篇文章的构思,布局,联系自己平时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在联系比较中知道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不仅要语辞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议论独到,还要巧妙布局,有独具匠心的构思,从而使感受读物的结构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三)、阅读好书,在优秀作品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经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的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阅读好书,就是在阅读中与心智一起成长。读好书,读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书,应该作为我们读书的首选。读一本好书,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当然,这样的回馈分成两种: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好书是我们内在的生命力量,如果我们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的智力、品德与心灵就会停止生长,也就迈向了死亡。
四、 读写结合 内化践行主体的创美能力
教学的主体在于学生,作品中的人文意识,美感因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互渗互融的审美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差异,设计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自觉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人,从而获得主体的创美能力。语文教学应当通过读、思、议、练、评的训练环节,把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一)、阅读思考内化学生创造美能力
读,即读书读报,是信息的吸收。学生读通,读懂,读出感情,就能使作品的丽词佳句,优美意境及人物精神,缜密思路和观点主张积累于学生胸中。思、边读边思。不仅要想文章中哪些是美的,还要思考文章里怎么表现美的,积极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技巧,由此,巩固消化读物内容,不仅有利于把读物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内化为学生的言论,思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写作欣赏中提高学生创造美能力
1、写是信息的输出,是信息吸收后转化为内在能力的表现。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学情提出不同的要求。要让学生把阅读中感受到的美,再用文字和图画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课外阅读的质的飞跃。
2、评点、评价、欣赏,引导学生对读物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进行文学欣赏性评品和是非优劣的判别,是提高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的途径之一。为了便于组织,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同读一本书,读前提出要求,读后组织评点,评价,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识地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课程。优秀的作品透析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深挚的情感色彩,丰富的思想内涵,广博的文史知识,深奥的人生哲理。但是,这些蕴含着作品的人文美,学生能否深刻的体验,还在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独具匠心的诱导,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在教学过程中穿针引线,煽风点火,画龙点睛;或点评,引导审美;或感慨,激发情感;或点拨,启示主旨。在语文教学中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促进他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内化,乃至情感的迁移,在人文情感的熏陶和感化下,萌发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在大力提倡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一时代,能开展好课外阅读指导中的审美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良好的影响,推动整个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经典文学作品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docx
然而,在应试教育视野下,文学教育理论建设的滞后,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缺失,使得文学教育的价值一直缺位。如何实施文学教育,使之超越单一的语文工具论,培养学生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必备的语文素养,使之真正走出边缘化身份。首先要体现文学教育的个性,“要把文学课上成文学课”,文学教育的目的...

如何让学生对文学经典产生深厚的兴趣?
《晨读10分钟•诵读》推荐理由:精选中外儿童诗歌、散文,皆在培养孩子“诗意的心灵”。依据统编《语文》教材生成每周主题,创新设计“单元评估表”及“和大人一起读”,适合班级晨读及学生自主阅读。是《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小学群文阅读•古诗词读本》推荐理由:按主题精选...

文学写作课应该怎么教???
只有落实写作课的劳动性、思维性、精神性、艺术性特点,进行符合写作规律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与精神的双重提升,这一理想境界才能实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8-11-13 展开全部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2、增加学生的文学写作感性体验,作为理解文学...

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起始阶段的教育过程和方法,语 感,整体把握.(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 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学习语文特点,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鼓励想象、质疑、...

如何实现儿童文学与课程思政的紧密结合
儿童文学课程侧重在价值引导,辅助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专业思政教育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旨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儿童文学课程和专业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内容在价值观引领上具有一致性。所以在儿童文学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形成合力,符合新...

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一、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一)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首先,搞好小学语文低...

如何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jefc和sefc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文学名篇,教师可以以此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因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能生动具体地反映该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高中第三册的the merchant of venice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因而教师可以...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由于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未定性,可塑性较强,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阶段,语言表达能力便是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能力。那么我们该从哪几方面做起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语文课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小学...

语言艺术美育的举措
语言艺术美育的举措 一、明确答案 1. 推广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感知能力。2. 开展语言艺术课程。包括演讲、朗诵、戏剧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语言艺术的美。3. 举办艺术讲座与展览。通过专家讲解和艺术展览,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4. 鼓励参与社会实践...

夹江县17629748081: 浅谈语文教学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
端钩潘妥: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教材中都是精选的文章,其中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生命美等等,而且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所以语文便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

夹江县17629748081: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端钩潘妥: 一、挖掘课文美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春》、《济南的冬天》等通过描写大自然之美来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教师在讲析课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指导学生细细品味,引导他...

夹江县17629748081: 怎样培养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 -
端钩潘妥: 初中语文主要是培育学生的鉴赏能力.初中生正是充满好奇的年龄,学生智力系统生成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课程主要开发学生的心智水平,只要学生在这个阶段打好阅读鉴赏的能力,就能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感知世界、充实生活.语文鉴赏是一...

夹江县17629748081: 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
端钩潘妥: 一、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培养审美观.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的、凝练的、富有表现力的形象化语言,它既可以描绘鲜明生动的形象,又成功的反映生活,而且能够以其形态和语言变化直接表现人的感情,唤起欣赏...

夹江县17629748081: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
端钩潘妥: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其实就是一种审美能力,它处于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如何培养学...

夹江县17629748081: 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端钩潘妥: 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审美感受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而在这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在这里,先天的条件,以及后天的训练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每个人不同的审美能力先天失明的人...

夹江县17629748081: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
端钩潘妥: 大量阅读优秀作品.阅读量越大,优秀作品接触越多,好的作品自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阅读劣质作品的时候,自然会对它产生排斥,也就是所谓的文学批评.哪一种作品好,哪一种作品坏,在大量的阅读之后,不需要很繁琐的套路,学生自然能分辨出来.在此期间给学生一些文学术语,解释引导他们如何评价一部作品,两种方法循序渐进之下,很快就能取得成果了.

夹江县1762974808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端钩潘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教知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道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审美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专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属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夹江县17629748081: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
端钩潘妥: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

夹江县17629748081: 如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端钩潘妥: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古典诗词的时候,只注重工具性,即以知识和技能为主,通常将诗文完整、通顺地给学生翻译一遍了事,并要求学生在课下死记硬背,到考试时能够顺利默写名言名句,能够中规中矩地翻译出某些课文中的段落和句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