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的反对统一的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作者&投稿:仇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景帝军队胜利的主要原因 和 吴楚七国军队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啥?~

臣心、军心、民心的向背。 汉朝建立以来,偃武修文,与民休息,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百姓生活日渐好转,所以臣民拥戴汉室。如平民赵涉向周亚夫建议:汉军经蓝田出武关,即可迅速控制洛阳军械库,又可避开吴楚伏兵,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相反,吴楚等七国为了各自的私利,驱使百姓,挑起战火,犯上作乱,破坏安定,再加上勾结匈奴,更为广大人民所厌恶,所以遭到国内从上到下的反对。 策略、战略得当。 七国叛乱事起,太尉周亚夫就向景帝献计说:“楚兵勇悍,正面交锋恐难取胜,希望弃梁国之地,然后断绝吴楚粮道,就可以平定他们了。”此计是以暂时放弃某些空间来换取时间,达到牵制叛军、挫其锐气的目的。后来战争的发展完全证实了周亚夫的判断。 人才运用得当。 景帝深谙用人之道,如以太尉周亚夫为汉军主帅,可谓选帅得人。而吴王濞虽能广泛招纳天下亡命之徒,但却不能真正任用他们。 七国失败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景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着手解决王国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

统一战争及平叛战争为研究对象 ,着重探讨统一战争指导的特点与规律 ,认为实施统一 的一方必须做到 :一 、正名以伐 ,以坚定的决心从事统一大业 ; 二 、变短为长 ,改善军力结 构 ,化优势为胜势 ;三 、事权专一 ,确保统一战争指挥 、协调的顺畅 ;四 、得时勿怠 ,正确把握 发起统一战争的时机 ;五 、文武叠用 ,既要收土 ,更要收心 。

汉文帝即位以后,深感诸王对朝廷的威胁日益严重,决定采纳太中大夫贾谊和太子家令晁错的建议,一方面把诸王的一部分封地收归朝廷直接管辖,一方面在诸王的封地内再分封几个小诸侯国,以分散削弱诸王的权力,同时,还把自己的儿子刘武封为梁王(封地在今河南东部),控制中原要地,屏障朝廷。诸侯王不甘心自己的力量受到削弱,纷纷反对。当时反对最强烈的是吴王刘濞。吴王的都城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北),辖有豫章(今江西地区)、会稽(今苏南和浙江地区)等郡,封土广大,财力富足,他利用这些优越的经济条件扩张势力,蓄谋夺取朝廷大权。

景帝即位以后,诸王国的势力发展到了同朝廷分庭抗礼的地步,景帝接受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继续推行削藩的政策,先削减楚、赵及胶西三王的封地。因而,引起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乘机纠合楚王、胶西王、齐王、菑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赵王等各王国,准备进行武力反叛。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朝廷下令削夺吴会稽、豫章两郡,吴王便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首先起兵,并派人通知闽越、东越出兵相助。但由于齐王悔约背盟、济北王为其部下劫持不得发兵,故实际参加叛乱的仅为七国。一场史称为七国之乱的反对统一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七国之乱的爆发原因
导语: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七国之乱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

汉景帝刘启期间发生“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汉景帝在即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诸侯采取了削藩举措,从而致使皇权与诸侯的矛盾彻底激化,“七国之乱”随之爆发。身为西汉建立者的汉高祖,他在称帝之后采取了“郡国并行”的制度来管理国家。汉高祖刘邦在尚未称帝之时便曾分封过异姓诸侯,而待称帝之后他又因猜忌而对...

七国之乱是什么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发生的原因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有当时的皇后——吕后专权等原因。汉景帝平定了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908.htm ...

七国之乱,50万联合大军为啥会抵挡不住10万朝廷军队?
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于是,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叛乱,引发了“七国之乱”。在这七个国家中,实力最强的是...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 杀。在赵地,赵王遂撤兵坚守邯郸,郦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吴楚兵败,也不肯入汉 边助赵。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共同引水灌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遂自杀。 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

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非常相似,为什么最终的结局,却那样不同?_百度知 ...
一个是中央政府获胜,不仅成功削弱藩王实力,还更加的集中了权力。而另一个则是中央政府被地方政府给土崩瓦解,藩王获得大胜利。这两件事的领导人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七国之乱”是汉景帝一手指导,他本身就是一个有魄力有能力强势的君主。为了达成目的是可以牺牲一切的,比如直接杀掉为他打天下的晁错...

拯救了汉室江山平了七国之乱,最后却下狱绝食而亡的是谁?
为什么汉景帝在他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要把他下狱,最终逼死他呢?这其中的原委,要先从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说起。剧照周亚夫 平定"七国之乱"——悲剧的开端若要指出周亚夫一生最为出色的政治贡献,非平定"七国之乱"莫属了,但这也是他一生悲剧的开端。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

吴楚七国之乱为什么齐国没反
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

“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非专业勿扰
文帝时就多次发生王国叛乱。 景帝即位后,接受晁错《削藩策》的建议,下诏削藩,引诸王强烈反对。吴王濞与齐王肥诸子中最强大的胶西王昂勾结,谋定一旦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之。胶西王昂又与齐国旧地其他诸王联络。吴王濞进一步与楚、赵、淮南诸国合谋。 景帝三年(前154年),当景帝的...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背景详细介绍?
这样,齐国旧地虽仍在齐王刘肥诸子之手,但是每个王国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缩小,而且难于一致行动。此外,袁盎、晁错针对淮南王长骄横不法,都提出过削藩建议,文帝碍于形势,没有实行。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七国之乱...

中江县19650176771: 在西汉时平定“七国之乱”的是谁?
中叔凌开新: 在西汉时平定“七国之乱”的是谁? 是周亚夫 以饱待饥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西汉初年,在削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汉高...

中江县19650176771: 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 -
中叔凌开新: 西汉初期,刘姓诸侯王的势力渐渐强大,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担忧,建议对这种势力加以控制.文帝的时候,贾谊就提出把大的诸侯国变成几个小的,以削弱其面积及实力.景帝的时候,御史大夫晁错又提出削藩的建议,即削夺诸侯的封地.他指...

中江县19650176771: 西汉七国之乱的根本原因是
中叔凌开新: 分封制是奴隶制的典型制度,而奴隶制在春秋战国就已经被更为先进的封建制度所代... 但后来却出现了“七国之乱”,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违背历史潮...

中江县19650176771: 吴楚七国之乱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
中叔凌开新: 吴楚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前154)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吴王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七王的血统关系如下: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

中江县19650176771: 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这种情况由谁造成 -
中叔凌开新: 原因是汉初的修养生息,让诸侯国都壮大了. 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七个诸侯国联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藉口,景帝在众臣的压迫下被迫腰斩了晁错,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吴王还自立.

中江县19650176771: 中央集权制度在汉初遭到了怎样的严重挑战? -
中叔凌开新: 汉初刘邦设立的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分封的诸侯王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其后果就是爆发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

中江县19650176771: 周亚夫是怎样平叛七国之乱的?
中叔凌开新: 汉景帝刘启杀了晁错后,但吴、楚七国并没有停止战争行动,还是继续向长安方向进攻.刘启无奈,只好派精通兵法和作战艺术的太尉周亚夫去平叛.周亚夫率军平叛途中...

中江县19650176771: 请问安史之乱的原因
中叔凌开新: 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 唐朝初年,为巩固中央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