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  )原则。

作者&投稿:訾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答案】:C
《学记》中讲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学习的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育别人、传授知识的人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态度,或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急于求成,专找捷径;或畏首畏尾,遇难即止。这四种毛病。都在于没有把心思真正用到学习之上,没有正确开发思维。教学的人只有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这体现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记》中能够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语句是( )。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教育学著作。“不陵节而施”出自《学记》,指不能超过人的接受范围而施教,应循序渐进。《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其中提到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的原则。A项正确。B项:“欲速则不...

过少过急过难过易体现什么教学原则
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体现了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一般认为是中国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文章阐明了...

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
4. 清代理学家郑燮提出“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强调了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勇于追问,直至找到答案。5. 俄国作家普列汉诺夫认为:“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这是对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赞赏。6. 汉朝学者王充在《论衡·实知篇》中提到:“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强调了...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吗?
教师是历史上最悠久的职业之一。在中国,"教师"这一称谓最早见于《学记》,其中提到:“教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古代,教师这一职位与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周时期,国家为了加强军事力量,开始设立学校,以培养贵族子弟。这些学校里的学生主要学习射箭、驾驭等军事技能,随后才会接触到文化知识。因...

家塾详细解释
《礼记·学记》曾提及:“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段话表明,在周代,每二十五家一闾,闾中有巷,巷首门边设立家塾,用于教导居民子弟。自此以后,家塾一词便指代聘请教师在家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有时也会接纳亲友的子弟就读。宋朝陆游在《小雨》诗中写道:“诸孙入家塾...

时术释义
时时学习,这句话源于《礼记·学记》,原文提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这里的“蛾子”比喻的是小虫蚁子,孔颖达在疏解中解释为小虫蚁子,是蚂蚁的幼虫。蚂蚁的幼虫力量微小,但通过不断地学习蚂蚁的行为,最终能累积成大土堆。孙希旦在集解中进一步解释“术”为“学”,说明即便是微小的...

郑玄论教原则
郑玄遵循儒家经籍中一贯的思想,强调尊师。他认为,尊师不仅能够教育民众,还能在治理国家时避免错误。郑玄将尊师与重道联系在一起。例如,《学记》中提到,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以此表达对老师的尊重。《曲礼》中也有“请业则起,请益则起”,这都是尊师的体现。在郑玄看来,尊师的实质在于重道...

藏息相辅中的藏是?
正如《学记》所言,教学不仅要规定时间进行正课,还须有相应的课外练习,如调弦、歌咏和礼节的学习,这些实际操作与正课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习的深入和兴趣的培养。《学记》中提到,善于学习的人会将课内专注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退而休息时也能从中获取知识和乐趣。这样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亲近老师...

课外作业意义
中国古代教育经典《学记》中提到,教育应有"正业"与"居学"的区分,正业指的是课堂内的教学,而居学则指的是课外作业。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实施,课外作业成为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占据了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时间。它并非附加,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在预习和课后练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记的理解与启示
可以说它是《学记》中最基本的一个教学原则。“君子之教,喻也”,说明教学要注重启发。《学记》认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特点是要善于启发诱导,并进一步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只有善于多方启发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可见把启发性原则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观而弗语、开而弗达”。...

繁峙县19334826375: 学记中的学习过程五当骤的名句 -
春柳星特: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jiào)学相长也.

繁峙县19334826375: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的含义是什么?
春柳星特: 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这一论断说明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的原理.此语出自《学记》,原文是:“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意思是: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具有不均衡性,其中存在着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效果最佳;过了关键期,即使勤奋下苦功,效果也不会好.

繁峙县19334826375: 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 -
春柳星特: 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1.把握“好课堂”的标准让师生有据可依 “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

繁峙县19334826375: 初一文言文 -
春柳星特: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易解: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1、 (1)教导的人一定要知道.(2)之后能够改正他们学习过程中的过失.2、 失:毛病 止:不求进步 此:这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上面的翻译

繁峙县19334826375: 学者有四失的阅读答案 -
春柳星特: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 【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2)长(zhang):助长. 【译文...

繁峙县19334826375: 循循善诱体现可一种什么样的师德精神?讲一个你循循教育学生的故事 -
春柳星特: 循循善诱,就是要循序渐进,善于引导,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意思是要引导而不是拉着逼他前进,要多加鼓励而不要使他感...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