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鉴赏?300.字以上,并举例说明

作者&投稿:钭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歌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鉴赏?并举例说明。300字左右~

诗歌的鉴赏无非是两个大方面:内容与形式。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角度四:从修辞角度——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反复、起兴等。

角度五: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比兴、虚实相生、托物言志、衬托、渲染、象征、白描、抑扬、照应等。

角度六:从诗歌结构、篇章的角度——诗歌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并列结构、层递结构、对比结构、回环结构、开阖聚散结构等。篇章特点有:起承转合、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铺垫、呼应等。

http://blog.xhedu.sh.cn/blogweb/more/detail.asp?id=1758 详细解释参看该网页

从哪些角度鉴赏诗歌的形式
诗歌的鉴赏无非是两个大方面:内容与形式。近几年高考诗歌的鉴赏在设题上,往往要求从一个角度来鉴赏诗歌。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即诗歌的形式)呢?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
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示例: 过香积寺 王维(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第17题)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及答题思路:诗眼分别是“咽”和“冷”(第一个层面:明确答出第一问)。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个层面:具体分析文本,回答“为什么”),“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第三个层面,诗眼在表现景物特点,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
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示例一:
鹧鸪天   晏几道(2004年广西、海南等省高考题)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怎奈归期未可期。
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步骤一:解释“杜鹃”这一传统意象的寓意以及它与主题的关系。步骤二:解释句意,在把握全诗主旨的前提下来理解句意。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注意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的愁绪”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 “怎么样”的感情或感慨。三个问题按顺序答题。
答案:“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表达了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诗人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来表达游子思乡这一主题。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示例二: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解答分析:诗人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写作上或触景伤情(烟雨、残月、江水、片云),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这一类题型的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的寓意并把握意象与作者主旨、情感的关系为突破口,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定要答具体“哪些”、“怎样的”、“什么样的”。
答案:后两句描绘的意象有:春潮、雨、野渡、舟自横;这些意角的组合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示例: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问:两首词都是悼念亡妻。请比较分析苏词和贺词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

从哪些角度鉴赏诗歌的形式
诗歌的鉴赏无非是两个大方面:内容与形式。近几年高考诗歌的鉴赏在设题上,往往要求从一个角度来鉴赏诗歌。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即诗歌的形式)呢?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
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示例: 过香积寺 王维(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第17题)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及答题思路:诗眼分别是“咽”和“冷”(第一个层面:明确答出第一问)。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个层面:具体分析文本,回答“为什么”),“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第三个层面,诗眼在表现景物特点,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
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示例一: 鹧鸪天 晏几道(2004年广西、海南等省高考题)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步骤一:解释“杜鹃”这一传统意象的寓意以及它与主题的关系。步骤二:解释句意,在把握全诗主旨的前提下来理解句意。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注意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的愁绪”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 “怎么样”的感情或感慨。三个问题按顺序答题。
答案:“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表达了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诗人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来表达游子思乡这一主题。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示例二: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解答分析:诗人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写作上或触景伤情(烟雨、残月、江水、片云),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这一类题型的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的寓意并把握意象与作者主旨、情感的关系为突破口,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定要答具体“哪些”、“怎样的”、“什么样的”。
答案:后两句描绘的意象有:春潮、雨、野渡、舟自横;这些意角的组合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示例: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问:两首词都是悼念亡妻。请比较分析苏词和贺词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
解答分析:首先要掌握并能区辨两种不同的抒情方式。步骤一:准确指出苏词、贺词各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步骤二:结合诗句分别阐释苏词和贺词怎么样用这种表达方式;步骤三:表述不同的抒情方式如何有效传达出诗人的感情。语言尽量简明。
答案:苏词直抒胸臆,满纸哀情与泪水;贺词融情于景于事,悲情委婉深沉。苏词起句为全篇定下伤悼的感情基调。因为“无处话凄凉”,所以“泪千行”和“年年肠断”,把对亡妻的思念和伤感表达得直白酣畅。贺词 “梧桐半死”、“鸳鸯失伴”比喻自己形单影只,用写景“原上草,露初晞”比喻夫人新殁带来的孤苦悲情,笔法委婉,悲情凄恻。
附诗歌常用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角度有:(1)动、静(2)点、面(3)远、近、高、低 (4)听觉、视觉、嗅觉等
描写方式有两类:正面和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抒情方式有两类:(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2)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角度四:从修辞角度——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反复、起兴等。
示例: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问: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解答分析:首先要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准确区辨。根据题干提示,前四句用了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答题时忌只答出概念,应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并答出它们对于表达主旨起到“怎么样”的作用。注意结合作者的背景,知人论世地分析,对诗歌的把握会更全面。
答案:前四句的修辞手法有:夸张和比喻。前两句写建国前后四十年,拥地纵横三千里;后两句用夸张极写阁楼之高、用比喻形容宫廷之繁华,足见国力殷实,财物丰饶。这样写与最后“仓皇辞庙”的亡国破家形成强烈的反差,更有力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
附:诗歌中常见修辞格及表达作用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描绘事物更生动、形象、鲜明,增强感染力和表现力。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并能引起丰富的联想,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5、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双关可分为二类: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作用: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6、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7、对比:两种互相对立的事物并举出来,相对比较。作用: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8、设问: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作用:开篇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9、反问:即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是无疑而问,问而不答。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10、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作用: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1、互文:指上下句互相隐含词语,两相映衬,文义呼应。作用:突出强调,综合前后文,沟通语脉,化长句为短语。
12、通感:又称移觉。是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作用的沟通和转移,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感应与沟通。作用:通过人们惯常的生活经验来体验诗中意境,能收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角度五: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比兴、虚实相生、托物言志、衬托、渲染、象征、白描、抑扬、照应等。
示例一: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问:这两首咏梅在艺术手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同咏梅花,表现的主旨有何不同?
解答分析:首先要掌握咏物诗常用的托物言志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找出两首词艺术手法上的共性。然后分析诗人所言之志有何不同,分析时应知人论世,把握才更全面、准确。提醒一句:不能忽略注解和小序。
答案:在表现手法上都是托物言志,托梅寄意,借以自我写照。写梅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其神韵,化实为虚,虚实相生,情寄于物,物我相融。同咏梅花,表现了不同的美学观和思想境界,陆词刻划的是任群芳妒恨的寂寞之花, 表现了壮志未酬古代诗人的气质;毛词描绘的是迎冰雪而报春的烂漫山花,抒发革命领袖的气概和豪情。
示例二: 山中 王维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比较赏析“山山黄叶飞”和“山青花欲燃”两句在表达情感上艺术手法的异同。
解答分析:答题思路要清楚,先答相同点,再分别答不同点。掌握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区辨正衬和反衬的描写方式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
答案:两句词都将思归之情融入景物描写当中。不同点是,“山山黄叶飞”借黄叶“叶落归根”这一特征性意象来衬托自己深秋思归念归的愁绪,哀景写哀情;“山青花欲燃”却是描写美好的春景来反衬伤感的怀乡之情,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角度六:从诗歌结构、篇章的角度——
诗歌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并列结构、层递结构、对比结构、回环结构、开阖聚散结构等。篇章特点有:起承转合、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铺垫、呼应等。
示例一:虞美人·听雨 蒋捷(2003年高考上海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问: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解答分析:分三个层面答题:先明确答题角度;再依据文本做具体分析如何体现这一角度的特征;这种手法在表现主旨和情感上的作用。
答案:这首词结构上的特点是并列结构。全词以“听雨”为中心线索贯穿全篇,依次并列写了温软香艳的歌楼听雨、凄风苦雨的客舟听雨、孤独枯寂的僧庐听雨三种不同色彩和气氛的场景,这种运用时空跨度的并列结构,显得线索清晰,不枝不蔓,三幅图卷展示了少年风流、壮年飘零、老年孤冷的人生长卷。
示例二: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问:请赏析这首诗结构上的特点。
答案:这首诗用的是回环结构。题作是“独酌”,却偏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全诗就在“我”、“月”、“影”三者交互回环的描写中,波澜迭起,生机盎然,有力地展示了诗人不以孤独为苦的旷达情怀。

希望对你有用,找的好辛苦——--

从哪些角度鉴赏诗歌的形式
诗歌的鉴赏无非是两个大方面:内容与形式。近几年高考诗歌的鉴赏在设题上,往往要求从一个角度来鉴赏诗歌。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即诗歌的形式)呢?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
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示例: 过香积寺 王维(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第17题)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及答题思路:诗眼分别是“咽”和“冷”(第一个层面:明确答出第一问)。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个层面:具体分析文本,回答“为什么”),“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第三个层面,诗眼在表现景物特点,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
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示例一: 鹧鸪天 晏几道(2004年广西、海南等省高考题)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步骤一:解释“杜鹃”这一传统意象的寓意以及它与主题的关系。步骤二:解释句意,在把握全诗主旨的前提下来理解句意。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注意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的愁绪”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 “怎么样”的感情或感慨。三个问题按顺序答题。
答案:“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表达了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诗人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来表达游子思乡这一主题。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示例二: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解答分析:诗人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写作上或触景伤情(烟雨、残月、江水、片云),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这一类题型的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的寓意并把握意象与作者主旨、情感的关系为突破口,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定要答具体“哪些”、“怎样的”、“什么样的”。
答案:后两句描绘的意象有:春潮、雨、野渡、舟自横;这些意角的组合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示例: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问:两首词都是悼念亡妻。请比较分析苏词和贺词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
解答分析:首先要掌握并能区辨两种不同的抒情方式。步骤一:准确指出苏词、贺词各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步骤二:结合诗句分别阐释苏词和贺词怎么样用这种表达方式;步骤三:表述不同的抒情方式如何有效传达出诗人的感情。语言尽量简明。
答案:苏词直抒胸臆,满纸哀情与泪水;贺词融情于景于事,悲情委婉深沉。苏词起句为全篇定下伤悼的感情基调。因为“无处话凄凉”,所以“泪千行”和“年年肠断”,把对亡妻的思念和伤感表达得直白酣畅。贺词 “梧桐半死”、“鸳鸯失伴”比喻自己形单影只,用写景“原上草,露初晞”比喻夫人新殁带来的孤苦悲情,笔法委婉,悲情凄恻。
附诗歌常用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角度有:(1)动、静(2)点、面(3)远、近、高、低 (4)听觉、视觉、嗅觉等
描写方式有两类:正面和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抒情方式有两类:(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2)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角度四:从修辞角度——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反复、起兴等。
示例: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问: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解答分析:首先要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准确区辨。根据题干提示,前四句用了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答题时忌只答出概念,应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并答出它们对于表达主旨起到“怎么样”的作用。注意结合作者的背景,知人论世地分析,对诗歌的把握会更全面。
答案:前四句的修辞手法有:夸张和比喻。前两句写建国前后四十年,拥地纵横三千里;后两句用夸张极写阁楼之高、用比喻形容宫廷之繁华,足见国力殷实,财物丰饶。这样写与最后“仓皇辞庙”的亡国破家形成强烈的反差,更有力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
附:诗歌中常见修辞格及表达作用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描绘事物更生动、形象、鲜明,增强感染力和表现力。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并能引起丰富的联想,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5、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双关可分为二类: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作用: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6、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7、对比:两种互相对立的事物并举出来,相对比较。作用: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8、设问: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作用:开篇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9、反问:即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是无疑而问,问而不答。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10、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作用: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1、互文:指上下句互相隐含词语,两相映衬,文义呼应。作用:突出强调,综合前后文,沟通语脉,化长句为短语。
12、通感:又称移觉。是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作用的沟通和转移,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感应与沟通。作用:通过人们惯常的生活经验来体验诗中意境,能收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角度五: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比兴、虚实相生、托物言志、衬托、渲染、象征、白描、抑扬、照应等。
示例一: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问:这两首咏梅在艺术手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同咏梅花,表现的主旨有何不同?
解答分析:首先要掌握咏物诗常用的托物言志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找出两首词艺术手法上的共性。然后分析诗人所言之志有何不同,分析时应知人论世,把握才更全面、准确。提醒一句:不能忽略注解和小序。
答案:在表现手法上都是托物言志,托梅寄意,借以自我写照。写梅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其神韵,化实为虚,虚实相生,情寄于物,物我相融。同咏梅花,表现了不同的美学观和思想境界,陆词刻划的是任群芳妒恨的寂寞之花, 表现了壮志未酬古代诗人的气质;毛词描绘的是迎冰雪而报春的烂漫山花,抒发革命领袖的气概和豪情。
示例二: 山中 王维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比较赏析“山山黄叶飞”和“山青花欲燃”两句在表达情感上艺术手法的异同。


儿歌从吟唱的对象的角度分,可分为什么?
儿歌从吟唱的对象的角度分,可分为母歌和儿戏两类 母歌——又称育儿歌,是育儿者唱诵给婴幼儿听的,或者是边唱边让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戏——幼儿自己唱诵的儿歌(包括在幼儿园里唱和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如何欣赏音乐艺术?
问题一:如何鉴赏音乐 如何欣赏音乐 (一) 如何欣赏音乐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多少年来,一直有许多的专论。可到底该怎样欣赏音乐,还是有人不明白。其实,欣赏音乐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只要你喜欢就行。经常都听到很多人说:“音乐好,就是听不懂。”可我也经常反问他们:你到底要听懂什么呢?音乐这...

试选一首周杰伦的歌(或你喜欢的其他歌曲),从修辞角度赏析其歌词。简短一...
譬如“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就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描绘出青花瓷上的锦鲤颜色,尤其在白瓷衬底之下,彷佛即将跃出碗底似的。至于“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句词是不是让你宛若看见庭院里被骤雨打弯的芭蕉摇来荡去,空气中的湿气透进了门环,让它招惹了一身铜绿色,耳边还传来淅沥雨声呢?

从专业一点的角度讲,网络歌曲有哪些特点?
其特点有:第一,网络原创。即歌曲从开始诞生到广为流传都是诉之于网络这一媒体;第二,易于引起网络受众共鸣,内容区别于传统歌曲,往往不被主流媒体接受;第三,风格幽默。网络流行歌曲必不可少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内容和形式上的幽默特征,这样的特点容易引起网民的共鸣;第四,批判、揭露性比较强,歌曲饱含...

请你们选择一首周杰伦的歌从修辞角度赏析其歌词!Thanks!!
三者叠加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绝代风采,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风韵,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青花...

企业全面深入分析有哪些歌角度?
企业全面深入分析的话,那其实包括了很多的角度的,比如说像管理层面的一些,然后的话呢就是业绩以及员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后勤,还有其他的一些各种各样的一些方面都要考虑到。

浅谈歌曲艺术的演唱风格及艺术处理
我现在写一篇论文,题目是《浅谈歌曲艺术的演唱风格及艺术处理》哪为高手及老师给我一些资料,自己写的可以越多越好,要是好的的话我在追加50分,拜托各位同僚和老师了!!!记住给... 我现在写一篇论文,题目是《浅谈歌曲艺术的演唱风格及艺术处理》哪为高手及老师给我一些资料,自己写的可以越多越好,要是好的的话我...

儿歌从结构上看,根据每行字数多少角度,可分为( )、()、()、()等类...
儿歌从结构上看,根据每行字数多少角度,可分为三言、五言、七言、杂言等类。1、儿歌简介。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歌词多采用比兴...

流行歌曲有哪些流派,是如何划分的?
02.什么是world music? world music是西方角度观点的词汇,意思指非英、美及西方民歌 \/流行曲的音乐,通常指发展中地区或落后地区的传统音乐,例如非洲及南亚洲地区的音乐,有些地区如拉丁美洲的音乐,则能普及到自成一种类型。今天大家说的 world music通常是指与西方音乐混和了风格的、改良了的传统地区音乐。非洲的 ...

可以从现代汉语的语法角度分析的歌词有哪些
我想有很多吧 比如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就是简单的主谓结构 只要是话 大部分都是可以分析的

涟源市18727064619: 诗歌鉴赏的角度有那些,如何鉴赏 -
喻韩多潘: 艺术性(遣词造句、排比对偶、合辙押韵等)、思想性(作品内容、寄托思想、时代意义)、综合评价等

涟源市18727064619: 语文:诗词鉴赏一共有哪些角度? -
喻韩多潘: 诗歌的鉴赏无非是两个大方面:内容与形式.角度一:从语言角度——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

涟源市18727064619: 诗词鉴赏有哪些方法?(诗词鉴赏的方法有哪些?)
喻韩多潘: 面对一首诗词,我们有什么方法和手段来进行评价和鉴赏,从中体会到诗词中美的力量.诗词鉴赏应该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外部感知、诗境体悟、技巧品赏和语言研究....

涟源市18727064619: 如何鉴赏现代诗歌?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
喻韩多潘: 从诗歌的特点入手:抒情、凝练、音乐性,节奏感等.

涟源市18727064619: 从哪些角度鉴赏诗歌的形式 -
喻韩多潘: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 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

涟源市18727064619: 一般从哪些方面评析当代诗歌 -
喻韩多潘: 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涟源市18727064619: 古诗鉴赏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喻韩多潘: (1) 注意掌握与诗歌相关的知识 ① 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 背景.例如唐代的建功立业、南宋的爱 国等. ② 熟悉一些诗人的经历遭遇.例如 陶渊明的农耕,王维的寄...

涟源市18727064619: 如何鉴赏一首诗词的好 -
喻韩多潘: (1)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涟源市18727064619: 古诗词鉴赏应从哪些角度来? -
喻韩多潘:[答案] 你好! 可以从诗人用词的准确性、描述的生动性等等 最后肯定是诗人想表达的意思.可以联系当时诗人的近况,大环境的情况.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涟源市18727064619: 诗歌赏析方法 -
喻韩多潘: 一、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方法1、形象:(1)准确把握诗歌形象,对鉴赏诗歌很重要,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中所抒发的感情,并进而理解诗歌的主题.(2)和小说、戏剧塑造的形象有别,诗歌塑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