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作者&投稿:宰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贯穿在孔子一生的是他与时代极不协调的追求与理想。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转型期,礼崩乐坏,伦理、道德、品格、价值都在大幅度地滑坡,这时孔子挺身而出,要讲仁、义、礼、智、信,要讲温、良、恭、俭、让,要恢复周礼,施行仁政,这一切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孔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嘲笑、冷遇、颠簸、困厄中坚守和宣传着自己的理想与主张。他的学说里,有对理想君主与仁政的美好设计,有对社会结构与伦理关系的合理规划,有对个人修养与人生境界的理想评估,有对平民生活与痛疾苦恼的热情关怀。他的理想的主体与他为之奋斗不懈的精神,在更深的层次上其实是人类人性与基本道德、政治、文化内涵的一种表现。那种悲天悯人与自我牺牲都闪亮着人性、人心的光辉,经过时间的磨洗,人们从思想、心灵、灵魂上一步步与之认同,所以孔子不仅成为儒家的代表,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当孔子在现实政治的运作中无法实施自己的理想时,他找到了有着更深远意义的文化和教育领域。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具备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则兴办私学,将教育从官府引向民间,那个时代中国人口只有几百万人,而其中有3000人就是孔子的学生,他们来自各个国家,堪称各国的精英,其中最优秀的有72位,在今天看来,这仍然是一股了不得的力量,可见当时孔子兴办教育的无量功德了。他在教学中积累的许多原则和方法至今仍被教育家们奉为圭臬。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经济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②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 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孔子思想中的现实意义分成:( 一 ) 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式和孔子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道德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却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只强调妥协友好的一面,自然是不对的,但是把人与人之间只看成是斗争的关系,只看到对抗斗争、武力解决问题的一面,也是不全面的。纵观和横观人类历史,战争的 时间要少于和平的时间,战争地区要少于和平的地区。战争手段并不是处理的唯一办 法,谦让、妥协、谅解、友好是更常用的一种基本方式。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克制、谅解、妥协和互相关怀、亲善、友持、照顾,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二) 富裕之路和孔子的义利观。  不断要求占有更多的财富,以改善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这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客观存在。如果用正当的途径和手段获得财富以满足欲望,就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用不正当的途径来获得财富,就会破坏生产、妨碍社会的安定。孔子承认人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可是他说:“虽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是“不以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对那种为个人私利而坑害别人的行为是藐视和反对的!(三)尊老敬长的合理性和孔子的孝悌思想。  尊敬老人的品德和行为,在世界各个国家中是长期存在着, 是极为宝贵的。歧视和虐待老人,不仅使生产和社会工作受到损 失,而且会使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甚至能形成社会危机。所以 尊老敬长是一种值得各个时代重视的品德。孔子以其完整的道德体系和其他思想,曾长期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孔子思想中的现实意义分成:( 一 ) 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式和孔子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道德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却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只强调妥协友好的一面,自然是不对的,但是把人与人之间只看成是斗争的关系,只看到对抗斗争、武力解决问题的一面,也是不全面的。纵观和横观人类历史,战争的 时间要少于和平的时间,战争地区要少于和平的地区。战争手段并不是处理的唯一办 法,谦让、妥协、谅解、友好是更常用的一种基本方式。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克制、谅解、妥协和互相关怀、亲善、友持、照顾,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二) 富裕之路和孔子的义利观。  不断要求占有更多的财富,以改善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这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客观存在。如果用正当的途径和手段获得财富以满足欲望,就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用不正当的途径来获得财富,就会破坏生产、妨碍社会的安定。孔子承认人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可是他说:“虽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是“不以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对那种为个人私利而坑害别人的行为是藐视和反对的!(三)尊老敬长的合理性和孔子的孝悌思想。  尊敬老人的品德和行为,在世界各个国家中是长期存在着, 是极为宝贵的。歧视和虐待老人,不仅使生产和社会工作受到损 失,而且会使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甚至能形成社会危机。所以 尊老敬长是一种值得各个时代重视的品德。孔子以其完整的道德体系和其他思想,曾长期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孔子的思想主张八个字是仁治、德治、礼治、人治。1、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2、德治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3、礼治就是主张用礼的方...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经济...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孔子的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

孔子主张的思想是什么
孔子主张的思想有四方面的内容: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这种人道...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孔子的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 国际 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 政治 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思想主张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

孔子思想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孔子思想主张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

荀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二、“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

孔子在思想方面的主张主要有哪些?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哪些_百 ...
孔子在思想方面的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

孔子的思想主张八个字是什么?
就是爱人如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理论,所以我们讲儒家思想,经常以仁道为代表。六、义 义者宜也。是指我们的行为要合乎伦理道德规范,不合乎道德规范的,就是不义。比如“不义之财不可取”,就是说不是正当途径,不合乎道德的钱,无论多少,都不要去赚。七、礼 礼为义之用,所有的伦理道德,...

康定县18571649974: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
易侦瑞思:[答案] 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⑴教育思想:办私学.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⑵政治思想:“仁”和“礼”.①“仁”即“仁者爱人”,“礼”就是要“克己复礼”.②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康定县18571649974: 孔子主张的思想是什么 -
易侦瑞思:[答案]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

康定县18571649974: 孔子的思想主张 -
易侦瑞思: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

康定县18571649974: 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
易侦瑞思:[答案] 政治思想和主张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

康定县18571649974: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
易侦瑞思: 孔子主张的思想有:1. 礼:孔子的思想之一,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伦理观念. 2. 德:孔子非常重视德,尤其是道德.他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治,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才能统治天下. 3. 仁: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爱护他人. 4. 中庸:孔子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做到适度,既不过分,又无不及,保持平衡. 5. 知命:孔子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人应该顺应天命,认命而不争,安分守己. 以上是孔子思想主张的一些内容,孔子思想主张十分丰富,包括多个方面,以上只是其中一部分.

康定县18571649974: 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是什么 -
易侦瑞思:[答案]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

康定县18571649974: 儒家学说里面孔子的思想是什么? -
易侦瑞思:[答案] 孔圣人的中心思想是“与人为善”! 他一生专于搜集及弘扬“周礼”;他的目标是:以身作则,希望世界大同、社会和谐!

康定县18571649974: 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
易侦瑞思:[答案] 政治原则和政治主张 儒家主张“为政以德”、“爱民如子”、“行仁政”等等之“民本”思想 主张“正人先正己”,认为应该自己遵守礼法,然后再要求别人这么做.而且往往是高级别的“礼”,如父、夫、君,要求级别低的“礼”,如子、妻、臣....

康定县18571649974: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主张是什么? -
易侦瑞思:[答案] “仁”“礼”两方面 “仁”即“仁者爱人”“忠恕”之道 “礼”即“克己复礼”

康定县18571649974: 孔子有哪些主张?它的意义是什么? -
易侦瑞思:[答案]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