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个人的现象称之为什么

作者&投稿:丰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心理是科学吗?

自从学心理学那天开始,我的耳边时常会响起熟悉的声音。

“听说学心理学的人心理都有问题。”

“你不是学心理学的吗,怎么还为这点事情发脾气?”

“我有心理问题,你给我看下。”

“你会解梦不?我做了一个什么什么梦。”

时间久了,自己听得也麻木了。

确实,最近十几年,心理学在国内发展得风风火火。

尽管众多公众号一直在科普心理学,以及各大院校积极开设心理学课程,

然而, 直到现在,大部分人眼里的心理学——

还是这样的

那样的

甚至这样的!

有时看到别人这样说,我也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说明普罗大众眼中的心理学,跟科学的心理学相差甚远。

也正因如此,在很多人的眼里,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科学。

那么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关于科学,你又了解多少?

什么是科学呢?

2.

什么是科学?

第一个问题——心理学是科学吗?

我问过身边的很多人,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

包括一些经过系统学习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有的也很难坚定地回答出这个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什么是科学呢?

当我们平常人谈到科学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

科学是可以被证实为真的,或者说科学就是真理,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并不在于它们是“正确”的,甚至也不在于它们是否可以得到证实,而在于它们是否是可证伪的。

长期以来,我们世界的认识,往往是由我们的“经验”得来的,许多人认为通过经验的总结归纳可以证明我们是对的理论就是真理,也就是“可证实性”。但是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

首先,波普尔对“可证实性”的怀疑,来自于他对人类经验归纳不完备性的警惕。

在经验科学范围内,证实和证伪之间是存在不对称性的,

具体地说,证实所需要的经验的次数是无限的,

而证伪却不同,一个伪经验就足以推断出这个结论是伪结论。

为了证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需要观察所有时间、所有空间的天鹅颜色,但为了证伪这个观点,只需要找到一只并非白色的天鹅就行。

其次,波普尔援引学术史上的案例,认为许多巫术或宗教在现实操作中往往也可以利用大量事例的经验归纳,从而宣称他们的结论得到了“证实”,而一些弗洛伊德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也类似地通过随时修正自己的理论来解释大量的历史事例,声称自己的理论得到了证明。

这些理论的不科学之处,不是它们不能被证实,而恰恰在于它们不能被证伪。

波普尔表示:“我不能设想,有什么人类行为不能用这两种理论(精神分析一类理论)来解释的。在这些理论的赞赏者看来,正是这个事实一一它们总是适用,总是得到证实一一构成了支持它们的最有力的论据。我开始明白,事实上,这个表面上的长处正是它们的短处。”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每个可以想到的病例都能用阿德勒理论或者同样用弗洛伊德理论加以解释。我可以用两个被然不同的人类行为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一个人为了淹死一个小孩而把他推入水中;另一个人为了拯救这个孩子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论可以同样容易地解释这两个事例。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第一个人受到了压抑(比如他的恋母情结的某种成分),而第二个人则已达到升华。按照阿德勒说法,第一个人具有自卑感(因而可能产生了自我证明自己敢于犯罪的要求),第二个人也是这样(他的要求是自我证明敢于救这个孩子)。”

有些理论或命题“总是正确”,却“毫无意义”。

关于这点,波普尔在他的科学哲学专著《科学发现的逻辑》中,举过这样一组例子:

“明天这里将下雨或不下雨”,这不属于经验科学的命题,因为它“不可能被反驳”,虽然这种论断肯定不会错,但也同样毫无效用。

“明天这里将会下雨”则属于经验科学命题,因为我们有可能通过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证伪这个命题。

我们也可以从实践中发现,一些骗人的玄学或者学说,就是通过概念的含混、可以任意扩大或改变的内容来构造不可证伪性,以自圆其说的。

再比如说,星座理论认为,人的人格和生日所属星座是有相关的。但星座理论对不同星座人士的人格描述,往往极为宽泛,可以适用于所有人身上,就好比“明天这里将下雨或不下雨”,横竖都是对的。

(在我学习心理学之前,初中的时候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处女座”,后来按照上面的各种描述自我对照,发现果然说的就是我!后面发现中国的生日是要分阳历和阴历,阳历对应的才是国外的星座,于是我又成了“天秤座”,结果对照下来,发现我果然很符合天秤座的各种性格特点;然而,最后我发现自己其实是“天蝎座”,结果你们都懂得。所以,现在看各种星座之说,我最多把它作为一个“心理游戏”。当然,我也不会特意去纠正别人对星座的“迷信”,因为作为趣味而言,它是无害的,没必要打扰别人的兴致。)

1948年,心理学家弗拉(Bertram Forer)曾经摘录星座人格理论中的某些语句给他的学生,让他们测评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不是和他们本人的性格相符。

结果完全一样的人格评价,居然高度符合于39个不同被测学生的情况(准确度以0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平均为4.3分)。

这些人格描述是这样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

——哪个人又不是这样的呢?

这个现象又被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

事实上,巴纳姆效应正好可以解释为何不少伪科学,如如占星学、占卜或心理分析测验等会被大众普遍接受。

具体总结一下,我们说科学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是指基于观察的实践,既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是谁有权威谁说了算。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就是人们的猜测,而不是经过观察得出的科学结论。

同时这种观察又不能是细碎零散的,必须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收集到足够多资料,为了解决问题经过分析取舍,由此能得出结论,才叫系统性。

第二,科学的研究结果要产生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

这里的“公共性”是指提交给科学共同体。一项科学发现,如果你发布在微博上,是不能算具有科学的公共性的。提交给科学共同体的目的也是为了“可检验性”,即其他科学家能在同等条件下得到同样结果。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是他的光电效应理论,而不是相对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者是被证实了的理论,而诺奖委员会当时始终认为相对论的支持证据还不充足。

这么一说大家就会明白,所谓的“超自然体验”、“心灵感应”什么的都不具有公共性,而如果媒体上某号称心理学家的人说他有重大发现,但是如果这些发现没有发表在重要的行业期刊上的话,也是不可信的。

第三,科学研究的问题必须真实可解、可以证伪。

什么叫“真实可解”?

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把“未知”分为“问题”和“悬疑”,

问题是可解的,而“悬疑”只能靠猜测,或者辩论。比如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是玄谜。

悬疑和问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在古代我们无法判断某个皇帝是不是私生子,这在当时是悬疑,但在现代运用DNA技术,这就是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可证伪性,就是说这个理论是可以被检验,被证明是有缺陷的。科学就是在不断地提出理论、检验、修正的循环中得到进步的。

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迷信,为什么叫迷信,就是因为人们说不出它的毛病在哪。即通常所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

弗洛伊德的理论现在已经不被认为是科学的心理学。在美国心理学会,认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现在不到10%。因为它不可证伪。就像荣格说的,弗洛伊德带领病人像孩子一样认识自己,却不负责为病人找到出路。

但因为弗洛伊德的名声太大了,对大众理解真正的心理学产生了误导。

(当然,我们不能说弗洛伊德的学说就绝对是错的,其“无意识”的理论仍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但是滥用其中的某些理论和概念,一定是错的!

同样,那些“心灵鸡汤”、“小故事大道理”也跟科学没关系。比如同样说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既可以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可以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拘小节”。怎么说都是对的。无法反驳就不是科学,或者说这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3.

如何辨别科学的心理学和伪心理学?

科学始终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那就是伪科学。

自称为科学,但又不遵循科学方法的知识或理论,貌似科学,但无法用科学方法予以检验,甚至伪装成科学的骗局。

——伪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早已进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在如今的社会,我们想要获得任何一项知识或信息都轻而易举,但与之相伴随的是,我们也很容易被各种虚假信息和知识误导,其中媒体的传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很多人都会认为,媒体和各种公共信息平台是“科学”和“权威”的象征,但事实上,许多媒体并不具有分辨信息和检验知识的能力,而很多精心包装的“伪科学”正是借助这样的力量而大行其道。

以下仅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01

水变油

1984年3月,公交司机王洪成宣称自己配置出了一种特殊的母液。他把这种母液称作“洪成基液”,一种所谓水基燃料膨化剂。只需要将少量母液加入水中,水就能变成燃料,能量效率比柴油和汽油都高。且大部分原料是水,所以清洁,污染少。1992年8月14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文赞扬王洪成。1995年,在全国政协八届会议上,以何祚庥院士为代表的4位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要求调查水变油的真相。1996年,王洪成被收容审查。1997年11月,王洪成被判刑十年。水变油骗局尘埃落定。

02

酸碱体质理论

“酸碱体质”这个词汇是不是听起来分外耳熟?其实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理论,也已经被许多科普文章驳斥过,但依然在国内养生圈被奉为“科学养生”的一套经典理论,一度深受养生爱好者的推崇。“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 (Robert Oldham Young) 冒充医生身份建议一位癌症患者放弃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转而采用所谓“酸碱体质理论”进行治疗,结果误导患者导致病情恶化,被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当地法院判罚1.05亿美元。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相信心理学是科学,

这也是因为他们把伪心理学当成了心理学,

就好比把伪科学当初科学一样。

什么是伪心理学呢?

伪心理学是指那些貌似心理学但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体系。

与真正的心理学家不同,伪心理学家从不进行科学实验。

手相学、颅相学、神经语言程序学、星座学、心灵控制术等都是伪心理学。

例如,颅相学在它广为流行并有众多信徒那个年代(十九世纪初)里被算作是“科学”,但是经过科学假设和检验之后,已被完全证明是无稽之谈。

颅相学(Phrenology)是一种认为人的心理与特质能够根据头颅形状确定的假说,例如认为负责掌管"记忆"的区域如果较为突出,这个人的记性就会比较好。颅相学现今已被认定为伪科学。

伪心理学到现在仍然很有市场,

一个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能力区分哪些是科学心理学,哪些是貌似真实、实则骗人的伪心理学,

另一个也是跟“伪心理学”和“伪心理学家”的包装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最常见的依然是媒体包装,还有网络信息的误导,就像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百度百科之类的名人介绍,实际上也是可以个人自由编辑的。

那么重点来了

我们作为普通人,有什么方法可以轻松辨别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学的真伪呢?

第一个标准是:个案没有价值。这个很好理解,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没有推广价值或者可复制性。

为什么个案没有价值?因为某种方法对一个人有用,这其中起作用的因素有很多,没有对比,没有去除其他干扰,所以完全不可信。

在医学上有个“安慰剂效应”,在医学实验中,医生如果对病人说,我给你吃的是治疗某种病的特效药,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普通的维生素。但仍然会有一部分实验者吃药后病情有所缓解。这就是安慰剂作用,而不是药的作用。

所以当某个人说他采用了什么办法或吃了什么药治好病的话,到底是药起了作用还是安慰剂的作用,还是其他因素,完全无法判断。

既然个案不可信,但为什么还有人看了电视上某个人描述自己的治疗过程,就相信呢?这是因为这些案例都太生动鲜活了。

喜欢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比如一场讲座,人们记住的往往都是其中生动的例子而不是枯燥的理论。

大脑记忆会赋予生动的案例更高的权重,人们会更容易相信这些例子。

所以那些全靠鲜活案例进行宣传的心理学,千万不要相信。

第二个标准是:分清相关性还是因果关系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它们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比如有数据显示,电线杆子多的地方,车祸发生率就高。电线杆和车祸这两个变量在这里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并不是电线杆数量多导致的车祸多。

它们是通过第三个变量联系起来的,那就是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发展程度高,电线杆多,车多人也多,所以就有了电线杆数量和车祸数量的相关性。

当遇到心理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分清两个变量之间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第三点标准是:随机对照实验

《时代》杂志说过:“随机对照试验是现代科学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设置两组被试人员,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来测试某种新药。另外一组作为控制组,不用药。这样就会排除其他的干扰。

以前人们之所以相信迷信手段能治病,就是因为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也就是一些伪科学无法证伪的原因。

以上三个判断标准,个案没有价值,分清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以及随机对照实验,让我们知道了伪心理学为什么不科学。但我们还需要知道,科学的心理学为什么科学

接下来的三个原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心理学

第一个原则:结论是个概率

心理学研究的结论跟其他学科一样,都是概率性的。也就是说某个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而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

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如果即使你拿着医学界统计数据,去试图说服一个老烟民戒烟,他可能也会毫不在乎。他会举出几个大人物吸烟并长寿的例子来反驳你。

但特例不会让规律失效。根据研究,活到八十五岁的人中只有5%是吸烟者,95%属于不吸烟的人。

科学结论的“吸烟会导致肺癌”,它的准确意思应该是,医学有把握告诉我们,吸烟群体比与之相似的非吸烟群体中的人更容易死于肺癌。但它不会说具体哪些人会死,在什么时候死。这种关系就是概率,它不适用于所有个案。

结论是个概率原则,其实就是个案没有意义的另一面。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要把结论绝对化。

第二个原则是:渐进整合模式

在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中,都是逐渐完成的,没有突发的新突破,也没有哪一个新实验可以一锤定音。所有的科学都是在无数次实验,无数个结论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的。这叫做“渐进整合模式”。

而且新的发现是能够兼容从前的理论的。就像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定理照样是科学一样。

所以,当看到媒体上宣传所谓“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来自某国的最新科技”之类的说法时,就要提高警惕了。这不符合新理论取得进步的渐进整合原则,很有可能是伪心理学的骗局。

第三个原则是从理论到现实需要有个过程

科学研究分两种,一种是成果可以直接实际应用的,另一种是距离实际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基础研究。很多心理学研究都属于后一种。

很多人对心理学还要做实验这一点感到困惑,他们觉得实验室里的研究与生活毫不相干。其实这还真是误解。

比如法国神经病学家布洛卡发现左脑额下回病变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引发了人们对左右脑的研究,发现左右脑是独立工作的。这项发现让治疗早期癫痫病人成为可能。

而布洛卡的发现就是通过在实验室解剖遗体发现的。

同样,一些针对动物的实验,比如巴甫洛夫和狗的条件反射实验,其实验成果就可以用来解决人类社会中自闭症儿童的治疗、酗酒和过度肥胖治疗、焦虑障碍等各种问题。

所以,正确认识科学心理学,就要正确理解心理学也是需要在实验室做实验的。一些基础研究暂时无法使用到现实生活中,并不据此就怀疑它不是心理学。从理论到应用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最后

要特别说明的一点:

在现代,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也存在技术条件的限制,决定了研究者们现在还不能够像物理学家或者化学家们那样在实验室里严格地控制变量、用现代经典实验范式研究他们需要研究的对象;

而且也由于许多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复杂性,这些领域中的种种命题理论,还不能够如波普尔设想的那样轻易证伪。

如历史命题不可能做到物理学的“可重复实验”,精神分析关心的个人成长和个性形成的心理学问题,由于伦理等种种因素,也无法做到彻底隔绝外界社会的种种混杂因素,做单一变量研究, 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方法,并不能轻易照搬到人类精神和社会的所有领域中。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知道,

科学并不一定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相,但却会提醒我们,什么有可能是假象!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万 昕

稿件来源:心理讲师联盟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这一现象被称...
B项正确,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说明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C项错误,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

晕轮效应名词解释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描述的是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一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人其他特征的认知和评价。1、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我们大脑的认知机制。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如外貌、性格、行为等,我们往往会基于这种特征去推测、推断这个人...

替他贴上标签,他便成了你说的那样的人(标签效应)
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标签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自己就会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 那么,标签效应和说服力有什么关系呢?说服专家认为,如果能够善用标签效应,可以对人进行深层次的说服,特别是权威性...

什么是心理现象?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

属于心理现象的有哪些
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受社会制约或在群体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倾向包括①需要②动机③兴趣④理想和信念。 个性心理特征: 人在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有上述心理活动的存在,同时还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也就是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能力(比如智力...

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
胡思乱想,说的好听点,不好听点就是精神状态不好

几个人骑车会比一个人骑车快这种现象称为
几个人骑车会比一个人骑车快这种现象称为:集体效应 拓展知识:这种现象被称为“协同效应”或“集体效应”。几个人一起骑车时,由于每个人的力量都被整合在一起,他们可以更快地达到目的地,因为他们的力量被分散了,每个人只需要承担一部分工作,而不是单独承担全部工作。此外,...

人类心理现象有哪些
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8.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

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
促使一个人在合作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进行阐述.2000字左右 现象一:“破窗理论” 这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现象,有人称之为”破窗理论”,当一排完好的玻璃窗墙,如果有一扇窗受到破坏而没有及时修补时,那么其它完整的玻璃窗口也会陆续遭受到破坏,最后这一排完好的玻璃窗墙就会变成...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
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它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的。 2、韦奇定律有以下观点: 一、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确认你的主见是正确的并且不是固执的; 三、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四、不怕众说纷谈,只怕莫衷一是。不要让闲话动摇了...

册亨县18972863913: 求一种人的心理现象的名称? -
郁支美克: 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

册亨县18972863913: 一个人把人生中最痛苦的回忆都忘却了这种现象称之为什么?一个人把人生中最痛苦的回忆都忘却了这种现象称之为什么?
郁支美克:最痛苦的会议忘记这个不容易吧 这个应该被称之为选择性失忆啦

册亨县18972863913: 一个人的人品问题?? -
郁支美克: 人品属于道德范畴的一个问题,主要讲个人的行为、处事的准则!一个人的人品怎样,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去衡量,他的做法是否符合社会、道德的认可;因范围太广,如果有具体的问题比较好说. 人品以诚信为基础,人品更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

册亨县18972863913: 由于你看到一个人的缺点,在身边传播,导致大家都看到这个缺点心理学上称之为什么效应? -
郁支美克: 八卦心理、围观效应.哪有什么特别的解释啊,就是你发现了一个问题,告诉大家,大家自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不过国人喜欢看热闹的文化,对于别人不好的方面更加容易注意.还有啊,对他人缺点敏感注意,反应的却是内心的自卑感,是一种反向补偿的心理.

册亨县18972863913: 期望和赞许会产生奇迹是心理学的什么效应 -
郁支美克: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名“罗森塔尔效应”.最初源自希腊神话中古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爱上自己所塑造的雕像,然后雕像竟然变成了活人的故事.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同事真验证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寓意.当他拿着一份针对一群学生的...

册亨县1897286391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
郁支美克: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成功强化效应: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产生喜出望外的激奋心理,从而增强自信心,这又使其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成...

册亨县18972863913: 介绍一种心理现象 -
郁支美克: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它概括了有史以来人类对心理现象认识的最一般原理的理论精华,荟萃了各个分支心理学、各大心理学派的心理研究成果.因此,普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中的一门最基本、最普通然而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