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望

作者&投稿:於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诗春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城东楼名望海楼。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

【赏析】
此诗为长庆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诗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望字把它们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笼住全篇之势。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太平寰宇记》中望海楼作望潮楼,高十丈。次句护江堤指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清晨登望海楼,极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江水,奔流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光。此联把城外东南的景色,写得极其雄伟壮丽。
次联诗人把目光转到城内。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上有伍员庙。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辗转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后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见疏,终被杀害。所民间传说:他因怨恨吴王,死后驱水为涛,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此诗通首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词,是说看见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庙中,特别清晰。苏小,即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楼楚馆。这句正写题面的春字,点明季节,并以歌楼舞榭,写出杭州的繁华景象。应当注意的是,句中之柳非门前屋后之柳,而是极目远望到的院中之柳。《唐宋诗醇》评这两句说:入字、藏字极写望中之景。两句均引用典故写景,不但展现了眼前景物,而且使人联想到伍员的壮烈,昔日杭州的繁华,上句气象雄浑,下句旖旎动人,富有诗情画意。
上两联主要是写自然景色,下一联则把重点移在风物人情上。红袖指织绫女子。柿蒂指绫的花纹。作者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语意双关。作者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趁梨花是说正好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此联一句写游人沽饮,一句写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色彩之美,读之令人心醉。
末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写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结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简称白堤。作者原注云: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蒨,露草芊绵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非常逼真生动,同时,写裙腰,自然使人联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飘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由裙,又自然使人联想到妩媚秀丽的西湖,岂非美丽少女的化身?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虽不能肯定它就是从白居易这两句诗衍化而来,但二者的构思,却是一致的。
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就象用五色彩笔,画出一幅《杭州春望图》。画面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红裙、彩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把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散发着浓郁的春意。诗在写法上,由城外之东南,写到城内,然后又写到西湖,远近结合,错落有致,而又次序井然。同时,又将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同记风物人情结合起来,使景物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诗味,洋溢着诗人抑止不住的赞美之情。

杜甫 春望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
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
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
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
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
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
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
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
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春望的诗意


春望的诗意

《春望》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2、破:被攻破。
3、深:茂盛;茂密。
4、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5、感时:感伤时局。
6、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互文,译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惊:使惊动。
8、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争。
9、家书: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给家庭写的信。(当时杜甫家住鄜(fū)州城外羌村)
10、连三月:连续多个月。
11、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12、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白头:白头发。搔:抓,挠。
13、短:少。
14、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诗意: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
家书珍贵,一信难得,
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
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ū)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杜甫的春望古诗
杜甫的春望古诗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

杜甫的诗春望
春望的评价和影响:1、从诗歌的艺术角度来看,《春望》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精湛的诗歌技艺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杜甫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将情感与思考融入其中,形成了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造诣,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2、从社会历史...

春望的古诗词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简析:《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春望诗句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国忧民的杜甫 白话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杜甫的《春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

春望唐杜甫的古诗
3、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通过对比战乱前后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它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春望一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情况。杜甫相关资料 1、杜甫,公元712年至770年,字子...

春望是五言什么诗
《春望》为五言律诗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写的诗春望?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春望》不仅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深沉爱国情感和人文关怀的诗。通过这首诗,杜甫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展现了其博大的人文情怀和崇高的爱国精神。以上是对杜甫《春望》的详细解释。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鲜明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杜甫春望的诗
诗人bai:杜甫 朝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u 感时花溅泪,恨别zhi鸟惊心。烽火连三月dao,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古诗赏析 【注释】①国:指京城长安。②感时:感叹时事。③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④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⑤烽火:这里指战争。⑥抵:值。

太平区17812056209: 古诗《春望》 -
裔泻喉舒:[答案]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太平区17812056209: 春望整首诗的意思 -
裔泻喉舒:[答案]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

太平区17812056209: 古诗赏析: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减泪,恨剐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裔泻喉舒:[答案] (1)肃宗即位,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所以城指长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安史之乱,“烽火”指战争,具体来说就是安史之乱. (2)尾联意为愁绪缠绕,搔头思考...

太平区17812056209: 古诗《春望》 描述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
裔泻喉舒:[答案]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

太平区17812056209: 杜甫的古诗《春望》的诗意 -
裔泻喉舒: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太平区17812056209: 春望古诗词赏析 -
裔泻喉舒:[答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

太平区17812056209: 春望的古诗诗人在写春望是,国家( )家人 ( ) -
裔泻喉舒:[答案] 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太平区17812056209: 求古诗《春望》
裔泻喉舒: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

太平区17812056209: 古诗春望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裔泻喉舒:[答案] 春望 [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译文: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

太平区17812056209: 古诗词赏析 杜甫《春望》 -
裔泻喉舒: 望 大 小 白发愈搔愈希,簪子简直插不上.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不明言愁,而怎奈一“愁”字了得!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