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为什么要把王爷分封到全国各地去?

作者&投稿:系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公元1644年明朝亡于李自成之手,当时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可谓是如日中天,天下大部分人都认为大顺便是下一个大一统王朝。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攻占北京灭亡明朝以后,并没有一鼓作气的统一中国,反而是在清朝入关以后一蹶不起。不只是丢掉了北方半壁江山,更是率先出局,还不如南明小朝廷坚持的时间长,成为清朝统一中国的一块垫脚石。

那么关外的清朝为什么可以快速统一中国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清承明制,也就是说清朝在入关以后,全盘接受了明朝的制度。

这一招的作用无疑是很大的,不只是使国家机器迅速运转起来。更是方便用明制来招降前明官员,也就是说清朝当时在继承明朝制度的基础上,大规模招降前明官员,而且是既往不咎。像刚刚入关以后,清廷就明确宣布:“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论原属流贼,或为流贼逼勒投降者,若能归服我朝,仍准录用”。

大家想想清庭全盘继承明朝制度,又既往不咎的大规模招降前明官员。使这些官员原职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并且很有可能加官进爵,这效果自然是相当之好。而清朝以此拉拢了官绅阶级,自然是无往而不利,成为最后胜利者。

那么既然是清承明制,为什么明朝的藩王是分封于全国各地,而清朝的藩王却不能离京呢,这背后原因何在呢,为何差别这么大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首先来说虽然是清承明制,但清朝并非照抄明朝的制度,而是以此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改动。发展到后面,其实内里跟明制已经是大为不同了,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

所以清朝的藩王制度没有继承明朝,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细说起来,清朝没有继承明朝的藩王制度,也属于正常之举。

一是明朝藩王制度弊端很明显。

明朝的藩王制度有一个最大特色,那便是世袭罔替而且还不做事。

一般藩王的传递是由嫡长子袭封,其他的儿子则是郡王。郡王以下又层层分封,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爵位。

而每一等级都有相应的禄食,在洪武二十八年规定:亲王岁禄一万石,以下开始递减。不过待遇都不错,减至奉国中尉也还有二百石。

毫不夸张的说明朝的宗室成员,从出生到死去,包括婚嫁啊丧事之类的都由朝廷承包,待遇之好,在历朝历代都数一数二的。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明朝的藩王待遇很好不说,自明成祖朱棣以后,是既没有兵权也没有参政权。可以说就是被圈养的高级动物,起不到作用反而成为朝廷的负担。

二是清初出现了藩王架空皇帝,差点篡位的情况,所以随着自身发展而制定了藩王制度。

纵观历朝历代清朝的开国史可以说与其他朝代大为不同,其他朝代是开国时期名将云集。像明朝开国时期的名将很多,诸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等。而清朝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开国史,清初诸王在开国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诸如豫亲王多铎率大军灭了南明第一个也是最强大的弘光政权,还有肃亲王豪格率领大军平定了四川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等等。

清朝在开国过程之中诸王出力最大,所以这时期诸王的权力也很大。甚至出现了摄政王多尔衮架空顺治帝之事,如果不是顺治七年多尔衮死去的话,那么多尔衮以后很有可能篡位的。

正因为有着这样血淋淋的前车之鉴,所以顺治帝亲政以后开始打压诸王权力。像驾崩的时候,以年幼的三子玄烨继位,并没有以宗室亲王辅佐,而是以四大辅臣来辅佐年幼的康熙帝。

清朝因为自身发展过程中有着藩王掌权太大,威胁乃至架空皇权的事情。加之参考明朝藩王制度的弊端,所以清朝在清承明制方面,关于藩王制度自然没有使用明朝的藩王制度,而是有着自身独特的制度。

像明朝是藩王分封全国各地,而清朝藩王则是不能离开京城,这样处于天子脚下,方便皇帝监视。

而且清朝的藩王自顺治帝以后,并没有兵权。最多像康熙派十四子胤禵那般前往边疆带兵平乱,不可能一直有带兵之权。

虽然藩王没有带兵之权,但有着参政权。可以发挥出不错的作用,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像晚清风雨飘摇之际,恭亲王奕欣对于稳定当时局势就起到了很大作用,充分发挥了清朝藩王制度良性的一面。

当然说起明清藩王区别的话,可以说清朝的藩王制度是自身发展之下走向了良性一面。而明朝的藩王制度,则是在自身发展之下,走向了恶性的一面。

为什么这样说呢,宋安之来说说明朝的藩王制度变化史,想必大家就清楚了。

明朝开国以后,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藩王给予了极其优厚的待遇,诸如世袭罔替之类的。但朱元璋的想法并非是让自己的后代坐享其成,而是让他们承担起供卫中央朝廷的责任。

明朝藩王制度的特点是:“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也就是说诸王虽然有三护卫等兵权,但没有土地人口,所以藩王的分封并非是造就了国中之国。

些藩王分为两种,一是以燕王朱棣为代表的九大塞王,主要负责抵御蒙古南下的边患,因此拥兵多者达到两三万。二是分封于全国各大要地,以此来供卫中央朝廷。虽然藩王都有三护卫的兵权,但说白了并没有威胁中央朝廷的实力,反而可以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不至于有尾大不掉之患。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参考借鉴了唐宋皇室孤立的情况,为了巩固皇权。所以“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民生”。说白了就是给予藩王一定兵权,如果有一天皇室遇危,各地藩王就可以合力供卫之。

可以说朱元璋的藩王制度设计中,藩王虽然有兵权,但不至于威胁中央朝廷。藩王虽然待遇不错,但也承担起了相应责任,并非是坐享其成被圈养的。

但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以后,历史的发展就开始戏剧化了。本来中央朝廷的兵力对于藩王是具有碾压性的,不然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也不可能短短几个月连削五王的,甚至逼得燕王朱棣装疯卖傻的。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在燕王朱棣造反以后,活生生打烂一手好牌,以至于朱棣逆袭成功。

当然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朱元璋留下的藩王制度是一大败笔的原因所在,其实朱元璋留下的藩王制度虽然有弊端,但不至于可以威胁到中央朝廷。只能说建文帝朱允炆水平太差,被燕王朱棣造反成功,所以很多人下意识这般认为。

燕王朱棣逆袭成功以后,升级为明成祖朱棣。朱棣出身藩王,自然害怕后世有人再度效仿自己,来一场“靖难之役”来转移帝系。所以朱棣开始剥夺诸王的兵权,到了仁宣时期,诸王兵权基本上都被剥夺,自此以后一般情况下藩王不再设立护卫。

可以说因为燕王朱棣的逆袭成功,所以明朝的藩王制度开始走上了恶性的一面。后来藩王不只是兵权被剥夺,更是由供卫中央朝廷的存在变成朝廷严密防范的对象,发展到后面是宗室不能参与国事、不得干预地方行政、不得出仕。甚至连日常行动自由都要限制在城中,连出城扫墓都要预先请示朝廷。

也就是说自明成祖朱棣开始对藩王制度进行改动以后,到了后来藩王是既没有兵权也没有参政权,因此成为被圈养的高级动物,久而久之随着人口繁衍增多,成为国家巨大的财政负担。

虽然明朝宗室到了明末也就是二十多万,并且早在嘉靖帝时期就开始拖欠相当一部分宗室成员的禄米等,以至于血缘疏远的贫穷宗室是“年逾三十不婚,暴露十年不葬”。所以不能说是一些人夸张的认为是吃垮了明朝,但也的确是当时朝廷的巨大负担。

而明朝长时间对于藩王如同圈禁高级动物一般,在这种坐吃等死的成长环境之下,很明显藩王的能力也很平庸。诸如明朝灭亡以后的南明四帝,都是由藩王继统,但没有一个有所作为,也就是隆武帝勉强说得过去。而这些藩王能力平庸,没有力挽狂澜,所以南明自然是丢失了一次又一次大好机会,只能走向灭亡。

所以说同样是随着自身发展而完善的藩王制度,很明显明朝发展到最后是走向了恶性的一面。以至于江山风雨飘摇之际,没有藩王出来力挽狂澜,哪怕是有所作为都没有,多是内斗有两下子,面对外敌不堪一击。

正所谓以史为鉴,通过明清藩王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好的制度其实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制度完善的好坏,关键还在于人的,所以人性的把控,有时候至关重要。



因为怕他们在京城中相互勾结起来造反,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去维护一方安稳,共同稳固统治。

王爷的权利是非常大的,如果说各个王爷都在京城联合起来制衡皇帝的话局面就适而其反,所以说分封个王爷到全国各地很好的限制了他们的行动。

为了共同拱卫京师,对各地朝廷任命的官员有监控权,维护大明江山千年稳固。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把首都迁到北京呢?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朱棣为何要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完成父亲遗愿 中国大一统的王朝大都是由北至南而成,明太祖朱元璋发迹于南方,由南向北打下天下,这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比较少见的成功案例。虽然成功打下基业,定都南京,但是朱元璋其实很清楚,南京并非是定都的最佳选择。在...

朱元璋成功称帝后,为什么要把功臣杀光?他们做错了什么?
朱元璋成功称帝后,会选择把功臣都杀光,主要是为了大明江山稳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苦打下来江山,再次被他人夺走改朝换代。这种来自帝王孤独心理,使得他谁也不相信,只有将危险消失在萌芽状态,才能够使得他这位帝王心安理得离去。被朱元璋杀死功臣中,有一部分欺男霸女,无视朝廷礼法制度,这类人员...

《大明王朝》中,朝政陷入混乱,嘉靖帝为什么不主持大局,却要闭关15...
因为这样能够让朝堂上的三大派系分割开来。也就是将严嵩、徐阶、吕芳还有自己统统隔离,这几个人是朝堂上势力掌握最多的,把自己闭关起来,同时也把严嵩软禁,把徐阶隔离在外,既不会给外人留下把柄,又能够让自己留有一点思考空间。当然,皇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高的,如果嘉靖的确想自己操控全局,绝...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为何要改稻为桑?
缺钱花,又不敢打士绅主意只能打百姓主意。

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呢?
朱标病死之前朱元璋虐杀功臣的原因:一、功臣位高权重,目无法纪,对明王朝威胁太大 明王朝太子朱标是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病死的,很多人都认为朱元璋大肆虐杀功臣是在朱标死之后的事儿,但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在朱标病死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对功臣下手了。公元1380年,朱元璋麾下猛将永嘉侯朱亮祖父子...

大明王朝为什么会灭亡
在后来的皇帝中也是没作为的中庸之辈,没有能力给明王朝带来中兴。可以说皇帝的昏庸无能是最大的内因之一。 还有就是用人不当,文官是治国的而武官是定国的,明末文官里面皇帝重用的人里没有一个有大能力治理国家的。在看看武将里面,有大作为的没有大的兵权,镇守要地辽东边关也是无用之辈好容易出现一个有才的还...

《大明王朝》:嘉靖帝最后一次见世子,为什么要骗他,还把他弄哭呢?
“张居正说过海瑞是‘国之利器’,这话说得平常,这个海瑞就是我大明朝一把神剑,唯有有德者可执之。”这两句话其实是矛盾的,就跟前面嘉靖帝对世子讲,只要放了那只活了一千多年的吉祥龟,就会放海瑞一样。就是告诉裕王,最终决定权,必须要握在自己手里,就像前面教育世子:...

大明王朝1566:嘉靖明知陈洪人品不行,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陈洪是《大明王朝1566》中的一个大内太监,是司礼监大总管吕芳的干儿子。吕芳有很多干儿子,比如杨金水、黄锦、冯保等,这些人中,就数陈洪为人最狡诈凶残。那么嘉靖既然深知陈洪人品不行,为何还要让他取代吕芳的位置,成为太监中的老大呢?嘉靖为什么知道陈洪的为人,还要重用陈洪。其中的原因,嘉靖在万寿宫...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为何让跟了他几十年的吕方去守灵?
第一次吕芳遭到惩罚,是由于浙江大案的时候,吕芳私自跑去找严嵩徐阶。可以说吕芳是犯了大忌,他有私自结党弄权的嫌疑。这要是别人,嘉靖早就手起刀落了。可是对吕芳,嘉靖只是让他去修吉壤。后来,嘉靖弄清楚了真相,便立刻把他召了回来,还苦口婆心的告诫吕芳“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的道理。

《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卖傻呢?
可见吕公公虽然身残,但是内心是健全的,自信的,清白的,脏事情他不会做,对主子也是坦坦荡荡,这一切,嘉靖心知肚明,所以才允许他全身而退。当然,在退之前,还要发挥他的余热,把他从稷壤召回,跟着自己演戏,把海瑞的对奏烧了。可见,在嘉靖心中,吕芳是他唯一信得过的,可以和严嵩、徐阶形成三...

邱县17330294003: 明朝宗室分封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明朝宗室拖垮了明朝 -
守帘硫酸: 为了抵制倭寇入侵.没有.倭寇本来就是日本的浪人捣乱,加上入贡时候闹事儿.

邱县17330294003: 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爷和当地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权利大 -
守帘硫酸: 明朝的王爷在朱棣靖难称帝之后就受到了严格的控制,不但没有了直接的王府卫队,不能离开自己的封地,可以管理的基本上也就王府的大墙里的人. 到了明朝中后期,甚至想出城扫墓游玩都需要得到巡抚的同意,当然这个时候文官集团已经势不可挡,连皇帝也不能违背文官的意思.

邱县17330294003: 朱元璋起义的背景,事迹. -
守帘硫酸:朱升献策 在朱元璋称帝之前,所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

邱县17330294003: 明朝是怎么封王的,每个皇帝继位都封自己儿子王吗?这样王国会不会太多? -
守帘硫酸: 的确会封王,只要不夭折或是犯什么大错基本上都会被封爵位.但不是每个王位都会传下去,一些有过失的王爷会被削爵,比如宁王朱宸濠.此外如果王爷没有子嗣那么这个王位也会在王爷死后自动除去,比如卫恭王朱瞻埏.而且王爷的王位只会传给嫡长子,其余的王子是没有爵位的,除非是皇帝加恩特地再赐封一个王位,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至于王国,并不是每一位王爷都有自己的王国,有的王爷给了封地但他一生并没有去过封地而是一直呆在京城,比如越靖王朱瞻墉.其实在明成祖之后,王爷的实权就很少了,他一生只能待在封地,除非皇上下诏不然他都不能随意出封地,而且对于封地的管理他的权力也很有限,名义上他是这块地的主人,但实际的管辖权却在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手中.

邱县17330294003: 明朝无朱不成县是什么意思 -
守帘硫酸: 整个明王朝1代,朱元璋的子孙们封为亲王的83人,除了年幼殇亡未能确定封地的,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50个亲王府.封为郡王至奉国中尉的,则多得不可胜数,除了保留封号,大部分与普通人无异.这些人大部分分到县里吃财政开支,给明朝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邱县17330294003: 明朝分封制皇帝在封地没军权吗?
守帘硫酸: 明朝分封制皇帝在封地是拥有军权的.明朝实行的分封是 藩王在自己的封地内没有独立的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等权力,各分封地有中央派任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别负责行政、司法、军事等.

邱县17330294003: 明朝朱允文削藩王 -
守帘硫酸: 明初,朱元璋分封自己的众多儿子为王,然后镇守明朝各地,藩王只能是朱姓子孙. 分封制与明初的藩王制度最大的区别是:分封制可能分异姓为王,而明初藩王制度只能是皇室子孙为王.

邱县17330294003: 明朝宗室庶人如何安置 -
守帘硫酸: 明朝的宗室,封为五等,逐级递减:亲王、郡王、将军、中尉、庶人.也就是第一代被封为亲王,他的儿子降为郡王,孙子降为将军,曾孙为中尉,后面就是庶人了.按理说,所有宗室都是有俸禄的.因此,朱元璋规定,高贵的宗室子弟,不得...

邱县17330294003: 为什么说明朝宗室最多?汉唐不多吗? -
守帘硫酸: 明朝有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一地藩王就是一个小宗室啊!汉朝宗室也多,什么吴王,代王,赵王……

邱县17330294003: 晋朝和明朝,哪一个更耻辱? -
守帘硫酸: 晋朝并没有对外和亲,也没有主动割地,更没有赔款,但是晋朝却与明朝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被视作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之一. 晋朝再次施行了“分封制”,而世家门阀的兴起导致了皇权时常旁落,国内战乱纷争无休无止.而另一方面,晋朝时代,北方游牧民族再次祸乱中土,匈奴等在八王之乱,晋朝国力大衰之后侵入中土,建立政权. 五胡乱华,整个中原陷入了沉重灾难之中,腥风血雨之中. 而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当时的晋朝人,沉浸在玄学的迷幻之中,在醉生梦死里努力寻求着一丝丝安慰,欺骗着自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